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满铁路附属地与东北社会殖民性质的加深探研
1
作者 董婕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8-140,共3页
日俄战争后,日本通过对南满铁路附属地的侵略性经营,将势力渗透到东北地区南部,为全面侵略东北做好了准备。这种特殊的侵略方式使中国面临领土和主权的双重沦丧,使东北社会的殖民性质大大加深。
关键词 南满铁路附属地 日本 东北社会 殖民性质
下载PDF
东北社会自性与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定东 林丽妍 吴树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7-34,共8页
东北地区具有的资历性社会、新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单位文化等社会自性对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资历性的社会自性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系统、信息沟通方面产生了阻碍作用;新二元社会结构中的传统计划体制和市场化... 东北地区具有的资历性社会、新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单位文化等社会自性对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资历性的社会自性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系统、信息沟通方面产生了阻碍作用;新二元社会结构中的传统计划体制和市场化体制共同作用于社会突发事件的治理;单位文化的自性对管理体系的整合以及危机意识产生了消极功能。合理利用东北社会自性来进行积极的、高绩效的社会突发事件治理是政府和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历性社会 东北区域社会自性 社会突发事件治理
下载PDF
论1912年~1930年关内移民对东北社会的双重影响
3
作者 周敏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23期50-51,共2页
在1912~1930年的18年中,由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批关内人们前往东北,他们的到来既为东北社会的各行各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土地开发面积增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北社会的人口总量得到迅速的... 在1912~1930年的18年中,由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批关内人们前往东北,他们的到来既为东北社会的各行各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土地开发面积增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北社会的人口总量得到迅速的增加,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但又直接或间接地给东北社会造成东北社会性比例失调严重,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东北社会地价上涨,短期雇工增多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内移民 东北社会 双重影响
下载PDF
媒体与抗战:《黑白》与局部抗战时期的东北社会
4
作者 赵森 《兰台世界》 2023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九一八事变后,由东北协会创办的《黑白》半月刊对东北地区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持续的宣传报道,呼吁民众坚定信念和团结抗争,并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东北地区的抗日活动。《黑白》半月刊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媒体宣传是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 九一八事变后,由东北协会创办的《黑白》半月刊对东北地区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持续的宣传报道,呼吁民众坚定信念和团结抗争,并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东北地区的抗日活动。《黑白》半月刊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媒体宣传是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媒体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也折射出东北人民艰难抵抗日本侵略的真实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宣传 局部抗战 黑白 东北社会
原文传递
东北区域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5
作者 秦海霞 高朋敏 张姝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9-34,共6页
社会突发事件是一种公共事件,政府在突发事件期间表现出的行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在东北区域,由于其单位社会的特殊性,其政府责任表现为四点:预见前瞻的政府本位、运筹帷幄的政府风度、组织协调的政府职能和积极善后... 社会突发事件是一种公共事件,政府在突发事件期间表现出的行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在东北区域,由于其单位社会的特殊性,其政府责任表现为四点:预见前瞻的政府本位、运筹帷幄的政府风度、组织协调的政府职能和积极善后的政府义务。只有做到理念科学、系统健全、权责明晰、高效灵活,政府才能成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突发事件 政府责任 东北社会
下载PDF
朝鲜使臣所见18世纪清代东北社会状况——以《燕行录》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铮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清代朝鲜使臣通过燕行,见证了18世纪清代东北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景象。在朝鲜使臣眼中,清代东北地区的军政设置充分体现着首崇满洲的原则,在行政制度方面,具有二元分治的特点;朝鲜使臣通过对所经过的凤城、辽东和盛京地区经济状况的描述,... 清代朝鲜使臣通过燕行,见证了18世纪清代东北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景象。在朝鲜使臣眼中,清代东北地区的军政设置充分体现着首崇满洲的原则,在行政制度方面,具有二元分治的特点;朝鲜使臣通过对所经过的凤城、辽东和盛京地区经济状况的描述,反映出东北地区经济繁荣背后的商业习俗——即对关帝的崇拜与信奉;在文化方面东北地区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尚武精神,主张"国语骑射",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民俗特征显著,具体表现在东北特色的满族服饰、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俗和一字屋的居住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录》 朝鲜使臣 清代东北社会状况 社会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发展历程、经验总结与改革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汉明 贾丽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经历了从国家/单位保障的鼎盛时期到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的深刻变革。制度变革中有改革的阵痛,也积累了鲜活的经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社会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地区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体...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经历了从国家/单位保障的鼎盛时期到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的深刻变革。制度变革中有改革的阵痛,也积累了鲜活的经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社会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地区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如何解决制度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将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 发展历程 经验总结 改革趋势
下载PDF
转型风险与东北区域社会发展的时空压缩制约
8
作者 赵定东 高琳 吴树勤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4-88,共5页
社会转型风险与东北区域社会"典型性"时空压缩制约转换有密切关联。从时间而论,东北单位社会形成发展历史、东北单位制进入期时间压缩的"外生硬拉性"及时间压缩转型期人们观念的僵化保守性造就了东北区域社会发展... 社会转型风险与东北区域社会"典型性"时空压缩制约转换有密切关联。从时间而论,东北单位社会形成发展历史、东北单位制进入期时间压缩的"外生硬拉性"及时间压缩转型期人们观念的僵化保守性造就了东北区域社会发展的市场适应性困难;从空间看,单位和社区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重合,使单位的多元化的功能取代了社区功能,出现了典型的"单位办社会"的格局;东北社会独特的时空压缩性也形成了东北文化的无根性、间歇性和断裂性,进而导致了转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风险 东北区域社会 单位制
下载PDF
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东北乡村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评《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
9
作者 刘春玲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9-51,共3页
王广义所著《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东北乡村历史发展的经典之作。作者以乡村为视角,从东北乡村的区位结构、社区、居民、家庭、社会控制、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社会问题等方面,全面、深入探讨... 王广义所著《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东北乡村历史发展的经典之作。作者以乡村为视角,从东北乡村的区位结构、社区、居民、家庭、社会控制、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社会问题等方面,全面、深入探讨了东北乡村发展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广义 《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 社会
下载PDF
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评《东北地区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10
作者 马民英 张连志 《图书馆学研究》 2002年第4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 东北地区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图书评介 资源保障体系
下载PDF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总目次)
11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司法适用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近代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动因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郎元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乡村发展缓慢,且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原有的城乡关系也急速发生变化。"以城市为中心、以乡村为从属"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间的交流逐渐加快,乡村...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乡村发展缓慢,且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原有的城乡关系也急速发生变化。"以城市为中心、以乡村为从属"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间的交流逐渐加快,乡村人口开始向城市集中,大中型中心市场在城市形成并成为近代东北地区城乡交流的中心。而促使近代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动因更值得我们深入探析,以期对近代东北社会史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东北地区 城乡关系 东北社会
下载PDF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安全保卫工作
13
作者 王惠宇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9期83-84,共2页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以东北局社会部和东北公安总处为领导的中共安全保卫部门在东北解放区内展开锄奸反特、平定暴乱、破获军事谍报组织等工作,为巩固解放区、保卫胜利果实奠定了基础,对稳定解放之初的局势、恢复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东北解放战争 安全保卫 东北社会 东北公安总处
下载PDF
日伪的鸦片毒化政策对东北农村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淑娟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26,共26页
日伪统治时期 ,日本在东北大力推行鸦片毒化政策 ,从鸦片专卖到鸦片断禁及战时体制下的烟禁大开 ,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东北农村成为鸦片种植和生产的主要基地 ,烟毒泛滥给东北农村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使地利民生两受其害 ,包... 日伪统治时期 ,日本在东北大力推行鸦片毒化政策 ,从鸦片专卖到鸦片断禁及战时体制下的烟禁大开 ,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东北农村成为鸦片种植和生产的主要基地 ,烟毒泛滥给东北农村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使地利民生两受其害 ,包括对粮田的占用、对粮食生产的冲击及农业生产力的破坏 ,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均衡发展 ;广大农民因为种植鸦片 ,生活极度贫困 ;广大烟农更因吸食鸦片而倾家荡产 ,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与破坏 ,致使民众心理畸变 ,犯罪率攀升 ,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与社会风气 ,东北农村成为地道的烟毒地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鸦片毒化政策 东北农村社会 农民 烟毒
原文传递
从姻亲在亲属网络中的地位看东北汉族乡村社会的特点——对人类学家阎云翔的回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戈 《东北史地》 2007年第6期59-64,共6页
传统的汉族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在其亲属关系网络中,血亲无疑比姻亲重要,而在整个血亲中,父系血亲无疑又是重中之重。但在东北地区汉族社会中,姻亲在整个亲属网络中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这是我们理解东北汉族社会特殊性的一把钥匙。东... 传统的汉族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在其亲属关系网络中,血亲无疑比姻亲重要,而在整个血亲中,父系血亲无疑又是重中之重。但在东北地区汉族社会中,姻亲在整个亲属网络中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这是我们理解东北汉族社会特殊性的一把钥匙。东北汉族社会作为一个移民社会,与其所自移出的汉族社会相比,具有非宗族性质。非宗族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村庄内部的多姓和多宗亲群体的混居,这使在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村庄内部男女之间的通婚成为可能,而这正是东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重于父系血亲的根本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汉族社会 父系血亲 姻亲 非宗族性 移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