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北坡荒漠区15种植物热值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云武 杨建军 宋娜娜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灌木和半灌木是维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植被类型。采集东天山北坡荒漠区的15种优势灌木和半灌木植物茎、枝、叶等器官样品,测定其热值、灰分、碳含量,研究灌木种类、器官、灰分含量和碳含量对灌木热值的影响及其相关... 灌木和半灌木是维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植被类型。采集东天山北坡荒漠区的15种优势灌木和半灌木植物茎、枝、叶等器官样品,测定其热值、灰分、碳含量,研究灌木种类、器官、灰分含量和碳含量对灌木热值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以期为深入了解干旱地区典型沙漠环境下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15种植物全株(地上)热值范围为14.21KJ/g(短叶假木贼)~19.87KJ/g(小檗),平均热值为18.38KJ/g,该值高于全球陆生植物平均热值;2)灌木物种科间热值和碳含量存在差异,豆科和菊科植物相对于蔾属和蓼科植物有更高的热值和碳含量;3)灌木植物茎、枝、叶的热值,灰分含量和碳含量也存在差异,植物各器官热值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茎>枝>叶,灰分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叶>枝>茎,碳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枝>茎>叶;4)热值与灰分之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碳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灰分含量 碳含量 东天山北坡
下载PDF
1961—2016年汛期东天山北坡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苗运玲 宫恒瑞 +1 位作者 张云惠 柴岩红 《气象科技进展》 2020年第3期55-61,共7页
利用东天山北坡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961—2016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系数、多项式拟合及Mann-Kendall突变方法,探讨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及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级升高,对应降... 利用东天山北坡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961—2016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系数、多项式拟合及Mann-Kendall突变方法,探讨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及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级升高,对应降水日数迅速减小;近56 a总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大雨日数增加趋势最明显,对总降水日数的增加贡献最大,小雨日数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大雨日数在1991年发生突变,暴雨日数在1980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其他降水日数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均未发生突变;从不同量级降水日数空间分布可知,除了小雨日数其他量级降水日数都是以木垒为高值中心,逐渐向东西两侧减小,最低值一般出现在伊吾和吉木萨尔;汛期随着降水量级上升,降水日数与汛期总降水量相关系数也不断增大,小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相关性最差,与大雨日数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北坡 降水日数 趋势
下载PDF
《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出版
3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08,共1页
201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钱亦兵研究员等编著的《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一书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书评 书介绍 钱亦兵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山北坡表土花粉散布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姚付龙 张静 +1 位作者 杨海军 夏倩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6-474,共9页
基于博格达山北坡68个表土样品花粉组合特征,对比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结果,借助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1)博格达山北坡表土花粉可划归5个不同植被带,湿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藜... 基于博格达山北坡68个表土样品花粉组合特征,对比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结果,借助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1)博格达山北坡表土花粉可划归5个不同植被带,湿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藜科(Chenopodiaceae)、蒿属(Artemisia)、云杉属(Picea)花粉分布受气流影响显著,忽略它们对其他植被带花粉组合的干扰,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分布对应良好。各植被带均有其特有的花粉组合方式,山地荒漠带藜科-蒿属组合占绝对优势,山地草原带演替为蒿属-藜科-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组合,山地森林带以云杉属-桦木属(Betula)-蒿属-藜科-禾本科为主,高山草甸带以蒿属-云杉属-藜科-莎草科(Cyperaceae)组合为特征,高山垫状植被带表现为蒿属-藜科-蔷薇科-云杉属组合。(2)草本植物花粉含量(62.7%)优势明显,乔、灌木(37.3%)次之。蒿属(23.1%)、藜科(21.5%)、云杉属(18.1%)、莎草科(9.4%)、禾本科(8.6%)、桦木属(5.7%)、蔷薇科(5.3%)等科(属)含量高、变幅大,为最主要的花粉类型,可作为古气候研究的重要依据,藜科、蒿属产量大、易传播,表现出超代表性,云杉属代表性较好,莎草科则受自身结构及保存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呈低代表性。(3)蒿属/藜科(A/C)比值不仅能将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区分开,还能指示研究区域湿度变化,古环境重建时可作为区域有效湿度的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组合 植物群落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蒿属/藜科 东天山北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