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1
作者 李庆庆 李诗菲 +3 位作者 张悦 许道艳 熊德琪 廖国祥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3期91-101,共11页
文章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1 km外围地带为研究区域,选取2017—2021年的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解译景观类型,计算景观格局指数,进而对比分析5年期间保护区内外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及其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 文章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1 km外围地带为研究区域,选取2017—2021年的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解译景观类型,计算景观格局指数,进而对比分析5年期间保护区内外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及其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在保护区内,红树林湿地面积呈现上升趋势,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养殖水面面积显著减少;保护区景观连通性较好、碎度较低,其中红树林为优势景观。(2)在外围地带,红树林湿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养殖水面和建筑面积均减少,但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与保护区相比,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连接度与整体性较差。(3)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是保护区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养殖、建筑等人类活动是改变外围地带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优化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加强外围地带的人类活动管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自然保护区 Sentinel-2影像 景观格局 驱动力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红树林沉积物海洋线虫群落的比较——以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
2
作者 张德梅 慕芳红 +3 位作者 张烨 宋迎春 李诗川 华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1,共12页
为探究不同植被类型红树林海洋线虫群落特征的差异及原因,本研究于2020年11月,在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选择5种植被类型的红树林,对各红树植被类型下沉积物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有采样点的海洋... 为探究不同植被类型红树林海洋线虫群落特征的差异及原因,本研究于2020年11月,在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选择5种植被类型的红树林,对各红树植被类型下沉积物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有采样点的海洋线虫总平均丰度为(31.3±14.6) ind./cm^(2),其中白骨壤林海洋线虫平均丰度最高((55.5±4.9) ind./cm^(2)),海莲和尖瓣海莲混交林的平均丰度最低((24.4±13.8) ind./cm^(2))。共鉴定海洋线虫24科54属74种,且不同红树植被类型下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结果将海洋线虫群落划分为5组,基本代表了5种植被类型的沉积物中海洋线虫群落。同时,海洋线虫群落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在不同植被类型群落间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如下:榄李、混交林和角果木林海洋线虫群落丰度低且多样性低,以海绕线虫属(Haliplectus)和微口线虫属(Terschellingia)为优势属,以有机碎屑为食的沉积食性海洋线虫为主,其中特化的选择性沉积食性者占比极高(>60%);白骨壤和红海榄林沉积物中的海洋线虫丰度高且多样性高,分别以裸口线虫属(Anoplostoma)、微口线虫属(Terschellingia)和拟齿线虫属(Parodontophora)为优势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占比低(<23%),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和刮食者均占比高,为优势摄食类型。通过PRIMER 6.0软件中的模块BIOENV进行生物与环境连接的逐步分析和相关检验的结果表明,沉积物分选系数和叶绿素a含量是解释研究区域线虫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最佳参数组合。同时,红树植被类型的差异同东寨港海洋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红树林 海洋线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海南岛东寨港沉积物中重金属人为污染富集因子及来源分析
3
作者 王鹏 王军广 +2 位作者 温远兴 张固成 王明珠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在系统采集海南岛东寨港表层和深层沉积物样品的基础上,采用富集因子法等对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Cd、Cr、Cu、Hg、Ni和Zn 6种元素含量略高于琼州海峡沉积物背景值;(2)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 在系统采集海南岛东寨港表层和深层沉积物样品的基础上,采用富集因子法等对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Cd、Cr、Cu、Hg、Ni和Zn 6种元素含量略高于琼州海峡沉积物背景值;(2)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As和Pb 2种重金属元素属于清洁水平;Zn元素处于轻-重污染等级;(3)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Cr、Cu、Ni、Pb、Zn 5种重金属以轻微污染为主,As、Cd和Hg为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上述受污染区主要分布在靠近演海镇和演丰镇人类相对密集的区域,以及东寨港西岸人群较聚集的地区;(4)研究区沉积物中As元素与农业活动来源有关,Cd、Cr、Cu、Hg、Ni、Pb和Zn与岩石风化及工业活动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富集因子 人为污染 东寨港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种群数量调查
4
作者 冯尔辉 罗战 +5 位作者 朱萧文 施雪岩 梁笑 杨卓 吴庭天 王力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0-587,共8页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2020—2022年,在保护区不同片区潮沟内共设置34条样线,对海陆蛙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保护区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并...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潮沟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2020—2022年,在保护区不同片区潮沟内共设置34条样线,对海陆蛙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保护区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并提出保护和管理建议。调查表明:海陆蛙主要分布在管理局、道学和三江片区,而塔市和博度片区海陆蛙分布基本处于空白状态;3个年度海陆蛙种群密度基本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江、道学和管理局;2020年度三江种群密度为221.6只/hm^(2)、道学164.7只/hm^(2)和管理局137.4只/hm^(2),明显高于2022年度(三江151.2只/hm^(2)、道学144.8只/hm^(2)和管理局116.3只/hm^(2))和2021年度(三江113.2只/hm^(2)、道学99.6只/hm^(2)和管理局51.9只/hm^(2));2020—2022年三江、道学和管理局片区总的海陆蛙种群数量分别为6498、3357、4847只。盐度高、水体污染、牡蛎附生和潮汐裸滩面积少等是导致海陆蛙在塔市和博度分布缺失的主要因素。非法捕捉、周边养殖塘包围及其导致的繁殖生境减少和污染是影响海陆蛙种群的致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蛙 红树林 潮沟 种群数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1605年琼山M 7½级地震区现今地应力动态变化特征及对东寨港沉陷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贾丽云 马秀敏 +4 位作者 姜景捷 雷喆 魏永仪 毛佳睿 郝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9-354,共16页
文章利用1605年琼山7½级地震区不同区块布设的3个地应力监测台站应变观测数据,进行了地应力动态变化分析并对其记录的应力突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了2016年3月—2018年5月地应力变化与构造活动情况,并探讨了东寨港地貌演化趋势及... 文章利用1605年琼山7½级地震区不同区块布设的3个地应力监测台站应变观测数据,进行了地应力动态变化分析并对其记录的应力突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了2016年3月—2018年5月地应力变化与构造活动情况,并探讨了东寨港地貌演化趋势及其沉陷机理。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受北西向挤压应力场作用,使得位于马袅-铺前断裂与铺前-清澜断裂上盘的演丰和大致坡地区以拉张应力场为主,位于断层下盘的锦山地区以挤压应力场为主;马袅-铺前断裂和铺前-清澜断裂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不断进行非震活动来调整局部应力场,其中,马袅-铺前断裂在2016年3—7月、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有过多次活动,铺前-清澜断裂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有过2次活动,马袅-铺前断裂较铺前-清澜断裂活动能量强;应力场变化趋势指示以铺前-清澜断裂(F13-1)为界,东部有逐步抬升趋势,西部的东寨港可能还会持续沉降;断层活动趋势指示以马袅-铺前断裂(F2-2)为界,东寨港北部演丰地区的沉降速率应该大于南部三江地区;此外,体应变监测数据也指示了位于海南岛南北地震带下部的岩浆活动痕迹。综合研究认为,东寨港沉陷主要受深部岩浆上涌导致的马袅-铺前断裂与铺前-清澜断裂的正断活动控制,并受到全新世海平面变化与软土沉积地层性质导致软土流滑、砂土液化以及海水侵蚀等多方面影响。文章创新性的将钻孔应变观测技术应用于探索海岸带地区典型震陷地貌演化规律与趋势研究,在地应力监测与构造地貌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该成果对东寨港地区红树林保护、城镇规划建设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监测 地应力动态变化 琼山大地震 东寨港沉降 地貌演化趋势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王娟 宋迎春 +3 位作者 张烨 李诗川 刘小玉 慕芳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9,共12页
小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对于了解其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年11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个典型红树林... 小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对于了解其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年11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个典型红树林的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沉积物环境进行了调查采样,研究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共发现十二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类和底栖桡足类相对丰度分别为67.67%和29.31%。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5.27±3.35 ind·g^(-1),平均生物量为4.94±2.35μg dwt·g^(-1)。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生物量在不同红树林间差异显著,白骨壤、红海榄群落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混合红树群落的丰度和生物量最低。丰度、生物量与凋落叶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沉积物分选系数显著负相关,与偏态系数显著正相关。BIOENV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凋落物纤维素缩合单宁含量、沉积物分选系数和偏态系数的环境因子组合能最好地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本研究结果可为加深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整体认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问题的解析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小型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凋落叶 东寨港 海南岛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植物和沉积物真菌多样性及其药用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闫璧滢 陈渝川 +6 位作者 雷丽娟 王潇 解云英 赵午莉 张晶 司书毅 陈明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71,共14页
目的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3种植物和沉积物来源真菌多样性进行勘探,旨在发现潜在的真菌新物种和药用真菌。方法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初步鉴定,并对真菌发酵粗提物进行抗菌、抗新冠病毒靶标、抗结核、抗动脉... 目的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3种植物和沉积物来源真菌多样性进行勘探,旨在发现潜在的真菌新物种和药用真菌。方法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初步鉴定,并对真菌发酵粗提物进行抗菌、抗新冠病毒靶标、抗结核、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广泛活性筛选。结果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植物和沉积物中共分离得到164株真菌,鉴定出106株,分布在17个目33个科43个属,其中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分别占总体的12.26%、12.26%和9.43%。结论初步认知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3种植物及沉积物来源真菌的多样性,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能产生活性物质的真菌,为后续研究红树林环境来源的真菌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来源真菌 抗菌活性 抗冠状病毒活性 细胞毒性 海南东寨港
下载PDF
基于LandTrendr算法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扰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森 贾明明 +5 位作者 陈高 鲁莹莹 李毅 张博淳 路春燕 李慧颖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重。在对于红树林扰动和恢复的监测当中,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遥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时间序列算法本身都十分复杂。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重。在对于红树林扰动和恢复的监测当中,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遥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时间序列算法本身都十分复杂。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的LandTrendr时间分割算法和Landsat影像时序数据,研究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990—2020年期间红树林的扰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0—2020年间,共有42.39 hm 2的红树林发生了扰动,其中2014年保护区内红树林扰动面积最大,为12.78 hm 2;1990—2020年间,轻微扰动和中度扰动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5.39%和30.78%,严重扰动所占比例最少,只有3.83%;红树林变化像元的总体识别精度为89.50%,对扰动年份检测的总体精度为88%,Kappa系数为0.79。本研究基于LandTrendr算法解析了30 a间东寨港保护区内红树林发生扰动的年份和面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导致扰动的因素,认为人类活动是红树林扰动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如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等)是导致扰动的次要原因。研究结果能够为红树林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红树林 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 GEE) LandTrendr LANDSAT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氮形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鹏光 甘义群 +2 位作者 赖咏毅 尤悦 姜颖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9-377,共9页
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直接影响其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程、途径和贡献大小,探究沉积物中不同氮形态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对研究氮的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 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直接影响其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程、途径和贡献大小,探究沉积物中不同氮形态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对研究氮的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采用分级浸提法提取不同形态的可转化态氮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总氮(TN)质量分数在1 149.0~1 690.6 mg/kg之间,总可转化态氮(TTN)的质量分数在464.6~647.5 mg/kg之间,二者均呈现出从上游至入海口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种可转化态氮中强氧化剂浸取态氮(SOEF-N)与TTN呈显著正相关,也是最主要的氮形态存在形式。通过沉积物C/N比值分析可知,研究区有机质主要来自污染物的大量排入,东寨港红树林柱状沉积物中TN与含水率、TOC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氮与有机质具有相似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氮形态 沉积物 空间特征 海南东寨港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秋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晓波 钟才荣 +3 位作者 张孟文 方赞山 程成 陈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39-48,共10页
【目的】秋茄(Kandelia obovata)是海南常见的红树林树种,也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使用较多的树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增加,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较为严重的威胁,通过建立固定样地监测红树林的群落和种群的动态变化,对于红树... 【目的】秋茄(Kandelia obovata)是海南常见的红树林树种,也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使用较多的树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增加,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较为严重的威胁,通过建立固定样地监测红树林的群落和种群的动态变化,对于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方法】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建设的1 hm2固定样地中的秋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秋茄种群径级结构呈现不规则的金字塔型,Ⅰ~Ⅳ龄级的个体数量之和占种群个体总数的75.4%,Ⅳ龄级后植株个体数量降低趋势明显。(2)秋茄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表现为“衰退-衰退-衰退-增长-增长-增长-增长”的变化趋势。种群整体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_(pi)和V’_(pi)均大于0、且趋近于0,反映出该区域的秋茄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对外界干扰敏感性较高,受到外界干扰时增长趋势不明显。(3)秋茄种群的静态生命表中,种群生命期望值总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4)秋茄种群的存活曲线拟合方程为y=2406e^(-0.505x)、R^(2)为0.962、F值为194.036、P<0.001,表明秋茄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Ⅲ型曲线。(5)秋茄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均在Ⅴ、Ⅸ龄级出现峰值,分别为52%、73%和77%、92%。(6)生存分析中秋茄种群的生存率(S_(i))逐渐降低,而累计死亡率(F_(i))逐渐上升,两者在Ⅱ~Ⅲ龄级间出现交叉。秋茄种群的死亡密度(f_(ti))和危险率(λ_(ti))均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且Ⅰ和Ⅱ龄级间下降明显,其中死亡密度在第Ⅷ龄级出现最小值、为0.3%。(7)时间序列分析反映出秋茄种群虽然低龄级的个体数量较多,但未来几个龄级时间后能发育到较高龄级的个体相对较少,未来的种群将以中、高龄级的个体为主。【结论】研究区秋茄种群是增长型种群,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高龄级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比低龄级更为平稳,未来种群将以高龄级的个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红树林 秋茄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变化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海口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变化及其与周边社区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辜晓虹 邱彭华 +3 位作者 陈卫 周文芊 陈晓娟 杨仕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8,共16页
利用1976—2021年共6期遥感影像获取了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不同年代的湿地数据,基于转移矩阵、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剖析了45年来保护区红树林的变化及其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红树林面积由1976年的139... 利用1976—2021年共6期遥感影像获取了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不同年代的湿地数据,基于转移矩阵、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剖析了45年来保护区红树林的变化及其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红树林面积由1976年的1395.84 hm^(2)增至2021年的1589.28 hm^(2),期间呈“骤减缓升”之势。除1976—1985年红树林面积有减少外(减少了250 hm^(2),减少幅度为18%),其余时段红树林面积均为增长态势。2)1976—2021年保护区红树林转出对象分别是淤泥质海滩(34.32 hm^(2))、河流(25.81 hm^(2))、海水养殖场(21.06 hm^(2))、其他用地(10.58 hm^(2))和洪泛湿地/内陆滩涂(8.26 hm^(2));转入为红树林的对象主要是淤泥质海滩(177.41 hm^(2))、河流(38.18 hm^(2))、其他用地(28.21 hm^(2))、三角洲/沙洲/沙岛(22.15 hm^(2))、洪泛湿地/内陆滩涂(21.79 hm^(2))和水田(6.34 hm^(2))。3)周边社区居民的捕捞收入与养殖、毁林挖塘面积、保护意识与红树林面积变化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周边社区居民问卷调查中的捕鱼方式、捕捞收入、捕捞月数、捕捞量和保护态度在红树林面积变化主成分分析中指标代表性值(cos2值)>0.6,其中捕鱼方式和捕捞收入的主成分指标cos2值>0.8。居民捕捞频率下降与家庭收入来源、职业结构由捕捞养殖向外出打工和服务业转变相互应证,居民的保护意识与保护态度有所提高,红树林面积从破坏严重向破碎化程度减少转变;淡水养殖场、常住人口、中学数量、村庄到红树林的距离因子的贡献率均大于10,与红树林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社区居民 关联分析 东寨港 海口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汉辉 郭源 +3 位作者 胡凡 胡甜 谢先军 李雪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2,共9页
多环芳烃(PAH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易于吸收并累积PAHs,研究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污染水平和来源,对开展红树林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海南东寨港红... 多环芳烃(PAH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易于吸收并累积PAHs,研究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污染水平和来源,对开展红树林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通过对比PAHs单体的相对含量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特征化合物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PAHs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柱状沉积物中PAHs处于轻-中度污染水平,且沉积物中都以中-高环PAHs为主;(2)演丰东河表层沉积物中PAHs污染水平远高于演丰西河表层沉积物,表层沉积物中PAHs污染程度与红树林和污染源分布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有关;(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PAHs水平分布主要受污染源直接输入的影响,pH值、盐度和TOC均不是影响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PAHs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4)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来源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污染源类型主要为煤炭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交通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 沉积物 多环芳烃 空间分布 来源解析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东寨港不同模式退塘还林红树林演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蜜 钟才荣 +2 位作者 方赞山 陈旭 黄丹慜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4-8,共5页
为科学和客观评估退塘还林工程实施后红树林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GEE云平台的多源遥感卫星数据,分析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不同退塘还林模式红树林面积的动态变化及植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退塘还林工程实施后,人工退塘还林、人工辅助退... 为科学和客观评估退塘还林工程实施后红树林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GEE云平台的多源遥感卫星数据,分析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不同退塘还林模式红树林面积的动态变化及植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退塘还林工程实施后,人工退塘还林、人工辅助退塘还林、自然修复3种修复模式的红树林面积均不同程度增长。到2022年,不同修复模式的红树林覆盖面积占退塘区域面积比例均达96%以上,红树林群落组成丰富,退塘还林工程的实施对红树林面积增加及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人工退塘还林模式成本较高,自然修复模式前期红树林恢复速度慢,可采用人工辅助退塘还林模式,避开退潮积水区、配置适当的红树植物以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研究可为后续红树林退塘还林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红树林 退塘还林 遥感监测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两种红树植物旱季和雨季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
14
作者 郑熊 叶文伟 +1 位作者 赵从举 梅敏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9-657,共9页
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是退化植物群落恢复、重建植物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为研究不同红树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该研究于2021年旱季的4—5月、雨季的7—9月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红树植物秋茄和海莲的光合生理参数和主要生态因子,并采用... 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是退化植物群落恢复、重建植物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为研究不同红树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该研究于2021年旱季的4—5月、雨季的7—9月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红树植物秋茄和海莲的光合生理参数和主要生态因子,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秋茄旱季净光合速率日均值(8.43μmol^(-2)·s^(-1))略低于雨季(8.67μmol^(-2)·s^(-1)),差异不显著;海莲旱季净光合速率日均值(7.03μmol^(-2)·s^(-1))显著低于雨季(9.41μmol^(-2)·s^(-1));旱季秋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显著高于海莲,而雨季秋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显著低于海莲。(2)旱季、雨季秋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生理因子日均值变化幅度小于海莲,水分利用效率也低于海莲。(3)旱季、雨季两种红树植物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旱季,秋茄属于非气孔限制,而海莲属于气孔限制;雨季,秋茄和海莲均属于气孔限制。(4)旱季影响秋茄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决策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主要限制因子是相对湿度,而生态因子对海莲净光合速率均起限制作用,其中饱和水汽压差是主要限制因子;雨季秋茄和海莲的主要决策因子均是光合有效辐射,主要限制因子均是饱和水汽压差。综上研究表明,秋茄对于生境变化有着更强的适应性,海莲不仅具有较好耐旱性能,而且更适合高温多雨生境,该研究结果为退化红树林的恢复重建植物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季节变化 红树植物 通径分析 海南东寨港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土壤因子与酶活性的关系
15
作者 陈小花 陈宗铸 +2 位作者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6,共8页
[目的]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典型的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分析不同植物群落条件下红树林湿地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组成、土壤酶活性现状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预测东寨港红树林片区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发展趋势,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 [目的]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典型的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分析不同植物群落条件下红树林湿地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组成、土壤酶活性现状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预测东寨港红树林片区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发展趋势,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采样,对9种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红海榄(Type 1)、白骨壤(Type 2)、角果木(Type 3)、海莲+角果木(Type 4)、桐花树+海莲+秋茄(Type 5)、海莲+榄李+桐花树(Type 6)、秋茄+海莲+榄李(Type 7)、海莲+无瓣海桑+桐花树+秋茄(Type 8)、海莲+无瓣海桑(Type 9)]的土壤酶活性、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结果](1)该区表层土壤有机碳介于6.57~74.87 g/kg之间,在不同群落类型间以Type 7群落显著最高,Type 1群落低至6.57 g/kg。(2)各群落类型湿地表层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为: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其中脲酶以Type 8群落最高,显著高于Type 1—6群落;磷酸酶以Type 8群落最高,显著高于Type 1—3群落;过氧化氢酶以Type 5最高,显著高于其余群落(Type 6和Type 7除外);蔗糖酶以Type 9群落最高,显著高于Type 2,Type 5和Type 8群落。(3)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呈显著及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全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4)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轻组有机碳、土壤总有机碳、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影响东寨港红树林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结论]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呈紧密正相关,因此可用土壤酶活来表征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土壤碳库活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东寨港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木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
16
作者 吕晓波 钟才荣 +3 位作者 张孟文 方赞山 程成 陈旭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于2021年,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建设的固定样地(1 hm^(2))中的木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中径级代替龄级方法对其种群的结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此区域的木榄种群径级结构呈纺锤型... 于2021年,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建设的固定样地(1 hm^(2))中的木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中径级代替龄级方法对其种群的结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此区域的木榄种群径级结构呈纺锤型,Ⅰ—Ⅳ龄级的个体数量之和占种群个体总数的75.4%,Ⅳ龄级后植株个体数量降低趋势明显。②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反映出该区域的木榄种群为增长型的种群,但种群较为不稳定,外界干扰下种群数量增长趋势不显著。③此区域的木榄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类型,意味着其种群的低龄级阶段个体的死亡率相对较高,高龄级阶段个体死亡率趋于平稳。④此区域木榄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以及生存分析反映出该区域的木榄种群在低龄级阶段的动态变化相对较为剧烈,发展到高龄级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平稳。⑤该区域木榄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也反映出,低龄级个体数量经历2~3个龄级时间后种群数量均逐渐下降,中龄级的个体数量在经历2~9个龄级时间的种群发育过程中,种群个体数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种群总体个体数量随着龄级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 种群结构 种群数量 海南东寨港
下载PDF
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群落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关系分析--以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丽荣 李贞 +3 位作者 蒲杨婕 廖文波 张乔民 余克服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20,共7页
选取海南岛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1959年和2008年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种类、群落和面积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50年内,三地的红树植物相对灭绝种类比例小,只有三亚河种类变化较大,... 选取海南岛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1959年和2008年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种类、群落和面积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50年内,三地的红树植物相对灭绝种类比例小,只有三亚河种类变化较大,从26种减少为20种(另有2个引入种),东寨港和青梅港则分别仅减少1种。从群落类型面积变化分析可知,50年来三地主要群落的损失率均在41﹪以上,所毁灭的群落以近岸的内缘种为优势的群落为主,主要是海莲,尖瓣海莲,木榄群落和角果木群落等,并存在单优种群落向多种混合的多优种群落的演替,种群濒危,矮化和面积碎化现象突出。50年来三地红树林总面积也大为减小,东寨港和青梅港减少53﹪左右,而三亚河则减少92﹪。近50年来红树林的变化与环境关系表明,自然环境要素梯度变化形成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和群落垂直分层的分异性。而社会(生产)环境要素的发展过程不但改变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还影响群落种群和外貌的趋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环境因素 东寨港 三亚河 青梅 海南岛
下载PDF
海南岛东寨港区域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组成与时空分布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华峰 祁士华 +4 位作者 李敏 方敏 张菲娜 吴国爱 陈沐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74,共5页
利用GC-ECD对海南岛东寨港区域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地表水中ρ(OCPs)为2.53~241.97ng/L,海水中ρ(OCPs)为3.60~28.30 ng/L;地表水中的ρ(OCPs)呈季节性分布,枯水期ρ(OCPs)高于丰水期;同时西南部三江... 利用GC-ECD对海南岛东寨港区域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地表水中ρ(OCPs)为2.53~241.97ng/L,海水中ρ(OCPs)为3.60~28.30 ng/L;地表水中的ρ(OCPs)呈季节性分布,枯水期ρ(OCPs)高于丰水期;同时西南部三江水体中ρ(OCPs)最高.地表水中同时期的ρ(DDTs)高于ρ(HCHs),且地表水中ρ(DDTs)呈现季节性分块分布,DDTs组成随季节而变化.海水中ρ(OCPs)分布规律为内外交接处〉外港〉内港.地表水和海水中有机氯农药组成不同,地表水中有机氯农药是海水中有机氯农药来源之一.与国内外河流相比较,研究区地表水有机氯农药含量处于中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水体 有机氯农药 组成 分布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重金属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污染状况及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曹玲珑 王平 +2 位作者 田海涛 谢健 何远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7,共5页
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 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沉积物 海洋生物 重金属 东寨港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华峰 祁士华 +3 位作者 苏秋克 傅杨荣 王珺 穆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利用GC—ECD对海南东寨港海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有机氯农药浓度为0.31-7.36ng/g(层深0~2cm),0.38~5.38ng/g(层深2-10cm).HCHs浓度为0.04-2.30ng/g,DDTs浓度为0.07~4.56ng/g,说... 利用GC—ECD对海南东寨港海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有机氯农药浓度为0.31-7.36ng/g(层深0~2cm),0.38~5.38ng/g(层深2-10cm).HCHs浓度为0.04-2.30ng/g,DDTs浓度为0.07~4.56ng/g,说明海南东寨港沉积物有机氯农药处于低生态风险状态.港内湾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机氯农药浓度较高,其DDTs农药主要来自于历史积累У-LHCH农药有近期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分布 海南东寨港 生态风险 组成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