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艺术变异研究——以丽江大研镇纳西族东巴艺术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光映炯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8-174,共7页
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对民间艺术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东巴艺术从"民间艺术"转变为"旅游艺术",旅游环境触发民间艺术产生了当代的变异。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由族内转向大众,其功能也由祭神与自娱变为追求时尚化体验... 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对民间艺术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东巴艺术从"民间艺术"转变为"旅游艺术",旅游环境触发民间艺术产生了当代的变异。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由族内转向大众,其功能也由祭神与自娱变为追求时尚化体验和经济利益;甚至它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凝缩成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而这些变化都是东巴艺术在后现代语境中所遭遇的现代性结果,并呈现出大众文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艺术 旅游艺术 旅游开发 变异 后现代
下载PDF
神性与诗性:东巴艺术的生存空间与艺术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龙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9,共7页
东巴艺术是纳西民族创造的艺术奇珍和重要的世界文化记忆遗产,它源于纳西民族的宗教信仰——东巴教。作为一种带着原始意味的宗教,东巴教是以自然神为中心的多神教,其神灵鬼怪多达2400多个,这就决定了东巴艺术的宗教色彩和神性生存空间... 东巴艺术是纳西民族创造的艺术奇珍和重要的世界文化记忆遗产,它源于纳西民族的宗教信仰——东巴教。作为一种带着原始意味的宗教,东巴教是以自然神为中心的多神教,其神灵鬼怪多达2400多个,这就决定了东巴艺术的宗教色彩和神性生存空间。由于没有现实的蓝本,也就决定了这些洋洋大观的神灵鬼怪形象的塑造带有非理性的性质,东巴们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典型的"诗性"创造。首先,他们以"万物有灵观"作为思维基础;其次,其创作以超乎寻常的想象、鲜明的情感倾向和略貌取神的大写意为特征。而东巴文,既是文字,又是东巴艺术的组成部分,它处于文字发展的童年期,其永远的象形意味弥漫着诗情画意,是一种"诗性"文字。本文还从地理优势、民族性格和宗教情怀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东巴艺术神性空间和诗性表现的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艺术 神性 诗性 生存空间 艺术表现
下载PDF
“纳西文化学年”和“纳西族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展览在美国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纳西文化学年” “图象及其变迁——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展览 美国 “现代东巴画派” 文化教育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近十年纳西族东巴艺术研究成果综述
4
作者 武巍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纳西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纳西族取得的文化成就,尤其是在艺术领域。纳西族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造诣,极大地丰富了多民... 纳西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纳西族取得的文化成就,尤其是在艺术领域。纳西族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造诣,极大地丰富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艺术 研究成果 综述
下载PDF
消费主义视角下东巴艺术传承研究
5
作者 李四玉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12,共5页
在旅游业发展、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现代背景下,东巴艺术面临着生存场域的变化,从传统社会的传承主体东巴祭司,到消费社会多种力量参与东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旅游艺术品、旅游景观、舞台文化演艺产品,不断彰显其外在的族群性符... 在旅游业发展、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现代背景下,东巴艺术面临着生存场域的变化,从传统社会的传承主体东巴祭司,到消费社会多种力量参与东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旅游艺术品、旅游景观、舞台文化演艺产品,不断彰显其外在的族群性符号和地方性文化表征,而内含的族群精神和意义日益淡化。在当前消费社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时代语境下,探索消费社会东巴艺术的传承路径,对保护发展纳西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东巴艺术 活态传承 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PDF
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的整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志军 李亮之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是以图腾符号、象形文字、舞谱和绘画为主体构成的。应用符号圈理论探索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的审美文化、整体结构和运动特征。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的审美文化具有多语性和整体性;结构具有不均质性、不对称性和边界性... 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是以图腾符号、象形文字、舞谱和绘画为主体构成的。应用符号圈理论探索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的审美文化、整体结构和运动特征。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的审美文化具有多语性和整体性;结构具有不均质性、不对称性和边界性;运动表现为符号与审美文化的"边缘←→中心"与"穿越边界"两种运动方式和横向与纵向两种运动特征,横向运动表现为多元符号和审美文化的共生与融合,纵向运动表现在符号和审美文化的延续和还原。东巴视觉艺术圈的整体结构与运动特征为探索符号的传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 审美文化 符号圈的结构 符号圈的运动
下载PDF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节事活动的系列化运作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光全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3期82-84,88,共4页
丽江发挥、放大和持续利用了东巴文化艺术节这一节事活动的后续效应,为丽江旅游发展和东巴文化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为案例,研究了其旅游效应,文章还从文化产业化的角度,提出了发挥节事长期效应... 丽江发挥、放大和持续利用了东巴文化艺术节这一节事活动的后续效应,为丽江旅游发展和东巴文化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为案例,研究了其旅游效应,文章还从文化产业化的角度,提出了发挥节事长期效应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事旅游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 后续旅游效应:节事系列化
下载PDF
东巴造型艺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8
作者 赵伟 和爱东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1期46-,共1页
将东巴造型艺术在丽江这样一个旅游胜地进行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个既有优势也有挑战的文化创意工程,过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的效果。对东巴造型艺术旅游产业化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 将东巴造型艺术在丽江这样一个旅游胜地进行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个既有优势也有挑战的文化创意工程,过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的效果。对东巴造型艺术旅游产业化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帮助东巴造型艺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造型艺术 旅游产业化 SWOT
下载PDF
浅谈纳西族东巴服饰与动漫艺术相结合的可行性
9
作者 郑发云 《神州》 2014年第12期221-222,共2页
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民族服饰为立足点,从当地独特的风情文化,地理环境,审美意识,探讨如何将纳西族东巴民族服饰有效的融入到动漫艺术设计当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东巴民族服饰图案蕴含着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 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民族服饰为立足点,从当地独特的风情文化,地理环境,审美意识,探讨如何将纳西族东巴民族服饰有效的融入到动漫艺术设计当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东巴民族服饰图案蕴含着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的渗透、民族情感的流露和审美情趣的取向,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谈纳西族东巴服饰与动漫艺术相结合的可行性
下载PDF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木仕华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1999年10月在中国丽江召开的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暨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东巴文化的诸多方面作了多角度探讨,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文是对此次研讨会学术探讨与成果的综述。
关键词 国际东巴艺术 东巴文化 中国 丽江 少数民族
全文增补中
纳西族东巴文化述要
11
作者 张信 《民族工作》 2000年第9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东巴文化 纳西族 纳西东巴 东巴 东巴 述要 国际东巴艺术 文化研究 文化的传承 古代文化
下载PDF
东巴器物元素在景德镇陶瓷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董倩 《美术文献》 202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摸索开发了许多传统技艺,如陶器烧制、纺织艺术、东巴木雕、皮毛制作等,这些成果都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认知和总结。一物一器,无不倾注着匠人的心血,都是现代设计无穷无尽的... 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摸索开发了许多传统技艺,如陶器烧制、纺织艺术、东巴木雕、皮毛制作等,这些成果都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认知和总结。一物一器,无不倾注着匠人的心血,都是现代设计无穷无尽的艺术宝藏,而东巴文化正是这宝藏之一。如今,将这些民族记忆结合于现代产品当中,意在把本土民族元素加以改良,易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设计者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审美态度等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艺术 陶瓷产品 文化传播 改良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