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重金属离子对东方小藤壶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媛 杨震 +2 位作者 许宁 英瑜 唐学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58,共3页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二期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铜、锌、镉离子均有较高的毒性,它们对二期幼虫的12 h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00mg/L、2.29mg/L和0.56mg/L,24h半致死剂量分别是0.71mg/L...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二期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铜、锌、镉离子均有较高的毒性,它们对二期幼虫的12 h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00mg/L、2.29mg/L和0.56mg/L,24h半致死剂量分别是0.71mg/L、1.71mg/L和0.14mg/L,毒性大小依次排为Cd^(2+)>Cu^(2+)>Z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东方小藤壶 幼虫 急性毒性 生物污损
下载PDF
舟山海域东方小藤壶的入侵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艳 吴惠仙 薛俊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7-1055,共9页
为防控舟山海域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态安全及生物资源,2010年及2012年在舟山海域共设置11个潮间带采样点,开展外来物种调查。2010年在舟山海域采集到小藤壶属的疑似外来种,形态分析显示该种壳口呈菱形,有突出关节脊,基底膜质,大颚有4齿... 为防控舟山海域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态安全及生物资源,2010年及2012年在舟山海域共设置11个潮间带采样点,开展外来物种调查。2010年在舟山海域采集到小藤壶属的疑似外来种,形态分析显示该种壳口呈菱形,有突出关节脊,基底膜质,大颚有4齿,小颚缺刻清晰,触须方圆呈片状,据其形态特征鉴定为东方小藤壶。COⅠ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舟山海域所采集的小藤壶属疑似外来种与东方小藤壶的种群遗传距离为0.994%,系统树分析结果显示该种与东方小藤壶聚为一支系,分支支持率为100%。综合形态和分子2方面的证据,确定该疑似外来种为东方小藤壶,根据文献检索和此海域的历年调查结果分析其为舟山海域的外来物种。2010年在11个样点中,仅有6个样点采集到东方小藤壶,密度在(6±2)^(28±11)个/m2;2012年,东方小藤壶在舟山海域11个样点中均有分布,且密度大幅增长,原有6个样点的密度为(55±8)^(39 533±6 243)个/m2,新出现的5个样点的密度为(16±4)^(20 000±4 000)个/m2。结果显示,舟山海域东方小藤壶目前在新的栖息地中已成功定殖并扩散,成为舟山海域的外来入侵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小藤壶 外来种 入侵 洋山深水港 舟山海域
下载PDF
pH、盐度对东方小藤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善茂 李校建 +1 位作者 亢玉静 郝帅 《河北渔业》 2013年第5期13-17,44,共6页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盐度、pH值对东方小藤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将采集的东方小藤壶成体经暂养放入不同温度(12,16,20,24,28℃)进行驯化,调节盐度(20‰,25‰,30‰,35‰,40‰)、pH值(4.0,5.0,6.0,7.0,8.0,9.0,10.0)适应两天后,进行6h...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盐度、pH值对东方小藤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将采集的东方小藤壶成体经暂养放入不同温度(12,16,20,24,28℃)进行驯化,调节盐度(20‰,25‰,30‰,35‰,40‰)、pH值(4.0,5.0,6.0,7.0,8.0,9.0,10.0)适应两天后,进行6h的代谢试验并测定其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如下:东方小藤壶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温度为20℃和24℃时达到最大值。相同温度下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当盐度到达35‰时,东方小藤壶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达到最大值。相同温度下其耗氧率和排氨率随pH值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当pH为8.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达到了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小藤壶 温度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生命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铁镝 刘贵昌 +1 位作者 刘晓军 季伟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实验在相同理化指标的海水环境下,以不同温度培养中国北方海域典型污损生物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成体,研究环境温度对藤壶生命表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4.0℃以上藤壶死亡率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至30.0℃已全部死亡;9.0... 实验在相同理化指标的海水环境下,以不同温度培养中国北方海域典型污损生物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成体,研究环境温度对藤壶生命表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4.0℃以上藤壶死亡率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至30.0℃已全部死亡;9.0℃时95%以上的藤壶进入休眠状态,至6.0℃全部休眠,由此得到了6.0℃的东方小藤壶休眠低温限和23℃的生命活动高温限。通过实验还发现了21.0℃为东方小藤壶及其幼体的最活跃温度,同时验证了东方小藤壶成体与幼体相进的温度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 温度 生命表征
原文传递
石油污染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Ⅱ期无节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齐磊磊 沙婧婧 唐学玺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7-372,共6页
日益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峻考验,为了获悉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静态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原油水溶成分(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WAF)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 日益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峻考验,为了获悉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静态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原油水溶成分(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WAF)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Ⅱ期无节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1)孤二联原油的WAF胁迫48 h,对幼虫的存活率、发育率、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随着WAF胁迫浓度的升高,幼虫的趋光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两种变化趋势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幼虫的趋光性和SOD的酶活力仅在最高浓度为27 mg/L的处理组发生显著变化(p<0.05)。(3)孤二联原油的WAF对藤壶幼虫毒性作用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东方小藤壶Ⅱ期幼虫对石油污染具有较强的抗性,也可能是孤二联原油WAF中溶解的易挥发、低沸点的烃类物质较少。(4)与存活率、发育率和CAT酶活力相比,幼虫的趋光性和SOD酶活力的变化能更加灵敏、准确地反映出WAF对藤壶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因此幼虫的趋光性和SOD酶活力具有成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东方小藤壶 趋光性 发育率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海带和厚叶解曼藻中防污活性物质研究
6
作者 李凤超 苏荣国 +2 位作者 王科 李旭朝 卢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68,共5页
本文选取中肋骨条藻(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方小藤壶(Hthamalus challengeri)2种典型的污损生物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海带(Laminaria)和厚叶解曼藻(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粗提物的防污活性。抑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海藻粗提物对中肋... 本文选取中肋骨条藻(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方小藤壶(Hthamalus challengeri)2种典型的污损生物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海带(Laminaria)和厚叶解曼藻(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粗提物的防污活性。抑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海藻粗提物对中肋骨条藻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海带粗提物的抑藻EC50值为(8.9±0.6)μg·mL-1,厚叶解曼藻粗提物的抑藻EC50值为(17.3±1.2)μg·mL-1。藤壶幼虫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两种海藻粗提物对东方小藤壶均有较好的致死效果,其中海带粗提物对藤壶幼虫的LC50值为(12.0±1.6)μg·mL-1,厚叶解曼藻粗提物对藤壶幼虫的LC50值为(16.1±2.5)μg·mL-1。两种海藻的粗提物均可作为天然防污剂的潜在来源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厚叶解曼藻 粗提物 天然防污剂 中肋骨条藻 东方小藤壶
下载PDF
瓯江口与飞云江口附近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航俊 张钊 +2 位作者 周时强 刘亚林 郜钧璋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7,共6页
2013年5月对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和飞云江口附近海域7个海岛的7条潮间带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0种,其中软体动物44种,甲壳类33种,多毛类31种,腔肠动物6种,其它动物6种。优势种东方小藤壶(Chthamalu... 2013年5月对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和飞云江口附近海域7个海岛的7条潮间带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0种,其中软体动物44种,甲壳类33种,多毛类31种,腔肠动物6种,其它动物6种。优势种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是北方海域的典型优势种,首次在调查海域乃至浙南海域占据优势地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539.14g/m2和4945个/m2。各断面的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 evenness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496-2.720、1.946-4.071和0.117-0.508,平均值分别是1.923、2.756和0.403。灵昆泥相潮间带的ABC曲线表明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受到严重的扰动。岩相潮间带数据与历史数据比较发现大型底栖动物趋向小型化,机会种逐渐取代敏感种的优势地位,生态系统功能呈现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东方小藤壶 围垦工程 浙江温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