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田鼠自发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鉴定
1
作者 何天琼 周俊康 +7 位作者 文依信 刘倩 支文玲 杨文豪 贺双艳 欧阳伶宣 夏晓波 周智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1,共9页
目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成人白内障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科疾病。目前关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报道较少。本课题组在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培育过程中首次发现12~15月龄东方田鼠能自然发生白内障。本研究通过对东... 目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成人白内障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科疾病。目前关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报道较少。本课题组在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培育过程中首次发现12~15月龄东方田鼠能自然发生白内障。本研究通过对东方田鼠自发性白内障进行鉴定分析,探讨其发展成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分别选用12月龄健康东方田鼠为对照组和12月龄白内障东方田鼠为实验组。通过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晶状体透明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东方田鼠的晶状体病理变化;生物化学方法测定2组东方田鼠的血常规、血糖水平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最后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2组东方田鼠晶状体中白内障发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东方田鼠的晶状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浑浊,晶状体结构被严重破坏,晶状体上皮细胞出现明显肿胀、大量空泡、变性/坏死、钙化、增生和纤维液化等病理变化,纤维结构紊乱,分布不规则,变性的晶状体纤维中有马氏小体聚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东方田鼠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数量(P<0.05)、淋巴细胞数量(P<0.01)、淋巴细胞比率(P<0.05)均显著降低,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5)和单核细胞比率(P<0.01)均显著增加,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均降低(均P<0.05);实验组东方田鼠晶状体中白内障发病相关基因CRYAA、CRYBA1、CRYBB3、Bsfp1、GJA3、CRYBA2、MIP、HspB1、DNase2B和GJA8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白内障东方田鼠与健康东方田鼠相比,晶状体病理变化、过氧化物酶水平和白内障相关基因表达均有显著差异。东方田鼠自发性白内障具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东方田鼠有望发展成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 组织病理学 氧化损伤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东方田鼠家群个体体重、攻击性及胆量对其扩散的影响
2
作者 胡高鑫 黎昌雄 +6 位作者 李波 汪玲 王霞 覃三立 李俊年 陶双伦 游国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9-1548,共10页
扩散作为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受到自身生物学特征及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以家群形式生活和子代雄鼠扩散为主的东方田鼠,其成员个体是否因领地食物和空间资源竞争导致体重小、攻击性弱及胆小个体先行扩散。以新鲜马唐叶片构建... 扩散作为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受到自身生物学特征及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以家群形式生活和子代雄鼠扩散为主的东方田鼠,其成员个体是否因领地食物和空间资源竞争导致体重小、攻击性弱及胆小个体先行扩散。以新鲜马唐叶片构建三块密集均质的食物斑块,在食物斑块周边以透明玻璃设置观测箱,采用透明塑胶管连接三块食物斑块作为动物扩散的通道,构建东方田鼠扩散行为观测装置。将东方田鼠家群子代成员投放至带有自身家群气味的食物斑块,测定成员个体在食物斑块上的觅食行为序列过程和参数,以及向其他食物斑块扩散的行为过程和参数以及家群中先行扩散个体体重、攻击性及胆量占所有家群数的比率,检验成员个体的体重、攻击性及胆量对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体重小、攻击性弱和胆小个体的觅食启动时间极显著地大于体重大、攻击性强和胆大个体的,但其先行扩散的比率却显著地大于体重大、攻击性强和胆大个体的;然而体重小、攻击性弱及胆小个体的扩散开始时间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体重大、攻击性强及胆大个体的。结果揭示,东方田鼠家群成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食物及空间资源竞争的加剧,体重大、攻击性强及胆大个体会迫使体重小、攻击性弱及胆小个体先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家群 体重 攻击性 胆量 扩散
下载PDF
不同性别东方田鼠组织器官中乙醇脱氢酶分析
3
作者 万祥旭 周宝丽 +2 位作者 黄笑然 金志民 刘春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为研究农林地区典型害鼠生理生化特征,采用PAGE电泳对不同性别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各组织器官中的乙醇脱氢酶分布建立电泳谱图并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东方田鼠各组织器官中均有乙醇脱氢酶表达,同时该酶在不同性别东方... 为研究农林地区典型害鼠生理生化特征,采用PAGE电泳对不同性别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各组织器官中的乙醇脱氢酶分布建立电泳谱图并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东方田鼠各组织器官中均有乙醇脱氢酶表达,同时该酶在不同性别东方田鼠间表达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乙醇脱氢酶 鼠害防控
下载PDF
植物灭鼠剂对东方田鼠雌体繁殖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冬梅 曾四春 +5 位作者 陶双伦 李安娜 李佳成 何纤 李双 李俊年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为探究植物灭鼠剂对东方田鼠雌体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一次性灌胃的方式研究了在不同剂量植物灭鼠剂处理条件下,雌性东方田鼠的血清雌激素、生殖器官系数、胎仔数及繁殖延迟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剂量植物灭鼠剂灌胃能显著提... 为探究植物灭鼠剂对东方田鼠雌体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一次性灌胃的方式研究了在不同剂量植物灭鼠剂处理条件下,雌性东方田鼠的血清雌激素、生殖器官系数、胎仔数及繁殖延迟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剂量植物灭鼠剂灌胃能显著提高雌性东方田鼠的子宫系数,但对雌性东方田鼠机体内雌二醇含量没有显著影响,50 mg/kg剂量植物灭鼠剂灌胃能显著提高东方田鼠雌体血清促卵泡刺激素含量和卵巢系数;不同剂量植物灭鼠剂灌胃均能不同程度延迟初次繁殖时间和减少胎仔数,10,25,50 mg/kg剂量组繁殖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繁殖恢复时间分别延迟11,22,4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雌性 植物灭鼠剂 繁殖
下载PDF
实验检验东方田鼠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5
作者 李波 汪玲 +6 位作者 左方明 胡高鑫 黎昌雄 覃三立 王霞 李俊年 陶双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647-8654,共8页
东方田鼠选择从禾本科植物叶片的不同部位采食会引起食物摄入率的巨大差异,这项具有明显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觅食活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在由带两片叶的新鲜马唐茎秆配置的密集食物斑块上,测定东方田鼠觅食马唐叶片的行为序列、过程及参... 东方田鼠选择从禾本科植物叶片的不同部位采食会引起食物摄入率的巨大差异,这项具有明显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觅食活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在由带两片叶的新鲜马唐茎秆配置的密集食物斑块上,测定东方田鼠觅食马唐叶片的行为序列、过程及参数,检验其在学习能力上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雌鼠和雄鼠的觅食决定时间尽管均随觅食学习天数的增加而减小,但雌鼠的觅食决定时间显著地高于雄鼠的;雌鼠和雄鼠均由从对叶片部位无差别选择和采食转向偏爱从叶片基部采食。学会这项采食技能后,雌鼠从叶片基部采食的选择指数显著地高于雄鼠的;二者的摄入率均随觅食学习天数的增加极显著地增大,但雌鼠的摄入率却极显著地高于雄鼠的。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提出的假设:雄鼠较雌鼠能更快地习得从禾本科植物叶片的基部采食和收获食物;但当二者习得这项采食技艺后,雌鼠较雄鼠能获得更高的食物摄入率;同时也说明,新建立的评价小型植食性哺乳动物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实验方法,具有可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学习 性别 选择指数 摄入率
下载PDF
东方田鼠作为一种实验动物新资源的研究进展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建芸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82-491,共10页
东方田鼠是已知的唯一一种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病的哺乳动物。来源于血吸虫病疫区和非疫区以及实验室培育的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有着相同的抗性。野生东方田鼠经过30多年的实验室培育,已经实现了实验动物化。同时,研究人员对东方田鼠的生... 东方田鼠是已知的唯一一种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病的哺乳动物。来源于血吸虫病疫区和非疫区以及实验室培育的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有着相同的抗性。野生东方田鼠经过30多年的实验室培育,已经实现了实验动物化。同时,研究人员对东方田鼠的生长发育、生殖生理、血清生化、血液学指标、组织解剖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且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东方田鼠的抗血吸虫病特性及机制。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培育的洞庭湖东方田鼠封闭种群(S:DTMF)在2021年经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与评价工作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资源。本综述着重总结近10年,特别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中在东方田鼠生物学特性、标准化、基因组以及抗血吸虫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实验动物化 抗血吸虫病
下载PDF
东方田鼠两亚种幼体生长特征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忠军 王勇 +2 位作者 刘其根 郭聪 张美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9,共8页
在相同驯养条件下同步测定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幼体的生长特征参数。两亚种初生幼体表型特征无明显筹异。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两亚种幼体的体重、体长和尾长,以Logistic生长方程对后足长生长过程... 在相同驯养条件下同步测定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幼体的生长特征参数。两亚种初生幼体表型特征无明显筹异。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对两亚种幼体的体重、体长和尾长,以Logistic生长方程对后足长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与描述。指名业种雄体渐近体重、体长和尾长均大于或显著大于长江亚种,雌体前者小于后者;两亚种在17~20d体重均已产生性二型分化,长江亚种两性个体渐近体重、体长和尾长差值大于指名亚种。两亚种雌体体重、体长、尾长和后足生长速率均相应地大于雄体,体重生长曲线拐点出现时间、瞬时生长率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较体长、尾长和后足长明显迟缓。两亚种两性个体的后足长生长速率要大于其体重、体长和尾长。结果表明,(1)雌体较雄体早熟;(2)雄性体重指名亚种大于长江亚种,雌体相反,指名亚种性二型现象较长江亚种明显;(3)后足长较体重、体长和尾长较早地达到成熟时的大小;(4)两亚种幼体性二型分化时间早于其性成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指名亚种 东方田鼠长江亚种 生长 性二型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郭聪 王勇 +3 位作者 陈安国 李波 张美文 武正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9-286,共8页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上的芦苇+荻或薹草沼泽为最适栖息地,枯水季节,多在其上生长、繁殖。汛期,随着湖水上涨,湖滩面积缩小,东方田鼠在拥挤的的压力下或直接被洪水所迫,越过防洪堤迁入垸内。东方田鼠在湖滩及农田间的迁移主要...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上的芦苇+荻或薹草沼泽为最适栖息地,枯水季节,多在其上生长、繁殖。汛期,随着湖水上涨,湖滩面积缩小,东方田鼠在拥挤的的压力下或直接被洪水所迫,越过防洪堤迁入垸内。东方田鼠在湖滩及农田间的迁移主要取决于湖水水位及种群密度,无固定的迁移时间。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主要分布于靠近防洪堤一带,其捕获率随着与防洪堤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个体较大的东方田鼠迁移距离较远。在迁移期,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的性比在不同的距离上无显著差异。湖水回落时,东方田鼠随湖滩出露而迁回沼泽草地。回迁时,个体较大的雄性首先回迁的比例较高。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栖息在荒坡地的种群密度大于在农田中的种群密度;东方田鼠不在农田越冬,小部分可在岗地荒坡中越冬,但少有增殖。按迁移动因看,此种迁移乃洪水逼迫所至,而由逼迫外迁和自动回迁构成循环,保证了种群对湖区特殊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迁移 种群密度 性比 年龄
下载PDF
东方田鼠天然抗体相关的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筛选和克隆 被引量:39
9
作者 阎玉涛 刘述先 +2 位作者 宋光承 徐裕信 何永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天然抵抗力的蛋白分子基因。 方法 用未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 c DNA文库 ,将阳性重组子克隆及测序。利用软件和互联网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 ,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天然抵抗力的蛋白分子基因。 方法 用未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 c DNA文库 ,将阳性重组子克隆及测序。利用软件和互联网对核酸序列进行分析 ,确定目的基因。 结果 筛选出编码东方田鼠天然抵抗力相关的 7种蛋白分子基因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热休克蛋白、 2 2 .6 k Da膜相关抗原、副肌球蛋白、细胞色素 C及组织蛋白酶 B。 结论 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的天然抵抗力可能有许多蛋白分子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东方田鼠 CDNA文库 筛选 克隆 血吸虫病 治疗 疫苗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10
作者 武正军 陈安国 +3 位作者 李波 郭聪 王勇 张美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2-150,共9页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作者在东洞庭湖区岳阳县麻塘区调查,3年捕获并剖检东方田鼠1392只,其中雌鼠599只,雌性比♀/(♂+♀)=43.0%。该鼠全年繁殖,盛夏5~7月怀孕率较低,冬季12~2月怀孕率比同...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作者在东洞庭湖区岳阳县麻塘区调查,3年捕获并剖检东方田鼠1392只,其中雌鼠599只,雌性比♀/(♂+♀)=43.0%。该鼠全年繁殖,盛夏5~7月怀孕率较低,冬季12~2月怀孕率比同域其它鼠种显著偏高。3年合计总怀孕率为29.2%.平均胎仔数(x±SE)为5.13±0.12只,平均窝仔数4.60±0.27只,雌鼠和雄鼠的繁殖强度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室内饲养的东方田鼠妊娠期约20天,窝仔数4.33±0.33只,雌鼠50~60天成熟,雄鼠稍迟。枯水期(11月~翌年4月)东方田鼠主要栖息于湖洲草地,汛期(5~10月)主要栖息于过垸内稻田。在不同栖息地其繁殖力差别较大,湖洲的繁殖强度最高,稻田区次之,岗地最低,反映它在各栖息地生态适合度不同。文中还对全国4个亚种的繁殖参数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繁殖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动态及其危害预警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勇 郭聪 +2 位作者 张美文 李波 陈安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08-312,共5页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沼泽为最适栖息地 .秋末洞庭湖水位回落 ,湖滩出露 ,东方田鼠从农田迁回到湖滩生活、繁殖 ,种群数量呈逐月上升趋势 .春末夏初 ,洞庭湖水位上涨 ,湖滩被淹 ,东方田鼠被迫越过大堤迁入垸内农田 .其种群动态由“水...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沼泽为最适栖息地 .秋末洞庭湖水位回落 ,湖滩出露 ,东方田鼠从农田迁回到湖滩生活、繁殖 ,种群数量呈逐月上升趋势 .春末夏初 ,洞庭湖水位上涨 ,湖滩被淹 ,东方田鼠被迫越过大堤迁入垸内农田 .其种群动态由“水位影响东方田鼠的栖息地变换”主导 .每年迁入农田的数量首先取决于东方田鼠在湖滩生活繁殖时期的长短 ,亦即枯水期的天数 ;其次 3月降雨量对东方田鼠在湖滩上的繁殖有较大的影响 .东方田鼠迁入垸内后 ,种群数量呈逐月下降趋势 .在分析影响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动态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垸内农田的迁入量预警模型 .经过几年的实际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种群动态 洞庭湖区 预警
下载PDF
洞庭湖区夏季温光条件及被迫迁移对东方田鼠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郭聪 张美文 +2 位作者 王勇 李波 陈安国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8-307,共10页
在野外 ,从先年的秋初至当年春末被迫迁移前 ,东方田鼠在湖滩上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在夏季 ,不论栖息在农田还是岗地 ,都是东方田鼠的繁殖低谷。夏季 (6~ 8月 )在实验室自然温光条件下与人工控制较低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观察 ,结果表... 在野外 ,从先年的秋初至当年春末被迫迁移前 ,东方田鼠在湖滩上能保持较高的繁殖能力 ;在夏季 ,不论栖息在农田还是岗地 ,都是东方田鼠的繁殖低谷。夏季 (6~ 8月 )在实验室自然温光条件下与人工控制较低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前种条件下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明显低于人工降低温度缩短光照条件下的繁殖力 ,此变动趋势与野外观察到的繁殖力季节动态一致 ,可以说明夏季温光条件不利于东方田鼠的繁殖。另一方面 ,东方田鼠的繁殖能力最低的 6月并非全年最热的月份 ,这是因为东方田鼠的被动迁移对体力的消耗加剧了夏季温光对繁殖的影响程度。因此 ,认为洪水引起的东方田鼠被迫迁移和夏季的温光条件共同影响了东方田鼠的繁殖。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主要在冬春季繁殖 ,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田鼠类动物和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东方田鼠在夏季繁殖 ,在月份上虽不同 ,但其繁殖盛期的气温则相近 ,其实是田鼠类动物喜寒惧热特性的反映 ,乃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繁殖 温光条件 迁移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何永康 罗新松 +4 位作者 喻鑫玲 林金莲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刘述先 张新跃 李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 C A)、童虫( J A)、成虫( A W A)及虫卵抗原( S E A)的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方法:应用间接 E L I S A 对未感染野生东方田鼠( W M F)、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目的:探讨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尾蚴( C A)、童虫( J A)、成虫( A W A)及虫卵抗原( S E A)的抗体检出率及其水平。方法:应用间接 E L I S A 对未感染野生东方田鼠( W M F)、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 d 的室内繁殖东方田鼠( B M Fi15 )的抗日本血吸虫 4 种不同阶段抗原的抗体进行了检测,并与昆明小鼠感染尾蚴15 d( A Mi15 )、42 d( A Mi42)和未感染组( A M)作了对比。结果: W M F和 B M F的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检出率以抗 J A Ab 最高(94. 6% 和 94. 4% ), 抗 A W A Ab 其次(85. 5% 和 83. 3% ), 抗 S E A Ab (58. 1% 和59.4% ),抗 C A Ab(14.3% 和13.9% )最低。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较未感染组显著升高, 抗 J A Ab 和抗 A W A Ab 的检出率为 100% ,抗 S E A Ab 为84.4% ,抗 C A Ab 为65.6% ; W M F、 B M F和 B M Fi15 的4 种抗体水平呈相同趋势( J A> A W A> S E A> C A), B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天然抗体
下载PDF
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特性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美文 王勇 +3 位作者 李波 黄璜 陈剑 韩立亮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2006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月、4月... 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2006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进行。比较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指标参数。总体来看,调查期间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指数要比上世纪80~90年代报道的要高,这与前几年其种群处于年数量低谷有关,是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负反馈机制的体现。不同类型生境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单退垸与原有生境没有明显变化,而双退垸内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均有较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双退垸内夏季东方田鼠保持高的繁殖能力和黑线姬鼠的繁殖力锐减。由于双退垸的高程优势,鼠群在夏季汛期不会迁出垸内,仅迁移集中至较高区域,这种水位变化引导的害鼠种群迁移应该是造成繁殖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黑线姬鼠不适应这种迁移以及集中后与东方田鼠的激烈竞争,迁移到高地后的黑线姬鼠几乎停止繁殖,繁殖指数仅为0.03(I♀=0.05),明显低于当期其它生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滞留在双退垸内的东方田鼠,繁殖强度却不减,繁殖指数达1.54(I♀=3.36),与春季湖滩种群的相当。说明没有经过长距离迁移的东方田鼠种群,在夏季仍会保持较高的繁殖强度,与夏季被迫远距离迁入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力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在初夏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如双退垸的高台、原有堤岸等),东方田鼠仍能保持较强繁殖力。本文揭示了双退垸内水位变化引发种群迁移后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繁殖能力的这种迥异表现,具体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黑线姬鼠 繁殖特性 退田还湖 洞庭湖区
下载PDF
东方田鼠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庆林 易新元 +4 位作者 曾宪芳 周金春 罗新松 何永康 彭兴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7-551,共5页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 ,Mf)对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 .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特异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用Mf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2个阳性克... 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 ,Mf)对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具有抗性 .为探讨Mf感染Sj后是否产生针对虫体某些特异抗原分子的免疫应答 ,用Mf感染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 .经初筛和复筛 ,共筛选出 12个阳性克隆 .这些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后PCR扩增显示 ,插入的SjcDNA片段大小在 3 0 0bp至 1 8kb之间 ,其中 1 8kb片段 5个 ,1kb片段 1个 ,3 0 0bp片段6个 .经DNA测序分析 ,鉴定出 3个未曾报道过的Sj新基因 ,分别命名为Sj Mf1、Sj Mf2和Sj胞质氨基肽酶 ,并在GenBank登记注册 .结果说明 ,Mf感染血清可识别Sj的特异性抗原分子 ,这些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东方田鼠 CDNA文库 免疫筛选 序列分析 感染血清
下载PDF
东方田鼠昼夜活动节律观察 被引量:33
16
作者 胡忠军 郭聪 +2 位作者 王勇 张美文 陈志全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半自然条件下观察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昼夜活动节律。该鼠昼夜均活动 ,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 ,夜间活动明显多于白昼。该鼠昼夜均取食、饮水 ,昼夜间差异不显著。雌鼠巢外活动、取食和饮水分别为 ( 1 0 85 0± 3... 在半自然条件下观察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昼夜活动节律。该鼠昼夜均活动 ,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 ,夜间活动明显多于白昼。该鼠昼夜均取食、饮水 ,昼夜间差异不显著。雌鼠巢外活动、取食和饮水分别为 ( 1 0 85 0± 35 1 0 )s、( 1 1 0 3± 6 4 3)s和 ( 96 0± 5 0 4 )s;雄鼠分别为 ( 1 1 4 2 3±6 0 5 9)s、( 1 2 93± 733)s和 ( 1 2 0 1± 5 6 1 )s,巢外活动、取食及饮水时间量及频次雌雄间差异均不显著。雌雄同巢时间为 ( 1 0 4 42± 5 2 4 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昼夜活动节律 半自然条件
下载PDF
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IgG亚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蒋守富 魏梅雄 +7 位作者 林矫矫 潘彩娥 李浩 曹琳 何艳燕 傅志强 邱倩雯 王梅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其 Ig G亚类。方法 采用 EL ISA试验 ,分别检测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Balb/ c和昆明种小鼠血清中 8种抗童虫 (SSA)、抗成虫 (SAWA)和抗虫卵 (SEA)抗体及 Ig G亚类。结果 首次发现东方田鼠抗 -... 目的 研究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及其 Ig G亚类。方法 采用 EL ISA试验 ,分别检测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Balb/ c和昆明种小鼠血清中 8种抗童虫 (SSA)、抗成虫 (SAWA)和抗虫卵 (SEA)抗体及 Ig G亚类。结果 首次发现东方田鼠抗 - SSA Ig G3水平明显高于 Balb/ c和昆明种小鼠 ,分别为后者的 1.44倍和 1.5 5倍 ,而抗 - SAWA Ig G3和抗 - SEA Ig G3水平则无明显增高。结论 东方田鼠体内确实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抗体 IGG亚类
下载PDF
正常东方田鼠血清及脾细胞体外杀血吸虫童虫作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新跃 何永康 +5 位作者 李毅 罗新松 刘述先 喻鑫玲 林金莲 李岳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研究野生和繁殖东方田鼠血清和 /或脾细胞在体外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杀伤作用。方法 东方田鼠血清和 /或脾细胞与童虫在体外共培养 ,16~ 18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计算童虫死亡率。结果 东方田鼠血清或脾细胞对童虫的校正死亡... 目的 研究野生和繁殖东方田鼠血清和 /或脾细胞在体外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杀伤作用。方法 东方田鼠血清和 /或脾细胞与童虫在体外共培养 ,16~ 18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计算童虫死亡率。结果 东方田鼠血清或脾细胞对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6 7.36 %± 4.0 0 % (野生鼠 )和6 4.39%± 5 .86 % (繁殖鼠 )、6 6 .0 2 %± 1.40 % (野生鼠 )和 6 6 .38%± 2 .18% (繁殖鼠 ) ;东方田鼠血清加脾细胞的童虫校正死亡率为 76 .6 8%± 6 .2 7% (野生鼠 )和 79.0 3%± 8.0 0 % (繁殖鼠 ) ,均显著高于单纯血清或脾细胞的校正死亡率 ;野生鼠和繁殖鼠对童虫的杀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和脾细胞均具有体外杀童虫作用 ,并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杀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血清 脾细胞 日本血吸虫 童虫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暴发期间的行为特征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波 王勇 +5 位作者 张美文 陈剑 邓武军 吴承和 胡华 黄华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3,共7页
2007年6月下旬洞庭湖区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calamorum)再度暴发,作者观察到其种群暴发期间的迁移、栖息与取食行为具有典型的"逃难"与临时"集群"特征,大多数东方田鼠在迁移过程中死亡,迁到大堤的鼠聚集在大... 2007年6月下旬洞庭湖区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calamorum)再度暴发,作者观察到其种群暴发期间的迁移、栖息与取食行为具有典型的"逃难"与临时"集群"特征,大多数东方田鼠在迁移过程中死亡,迁到大堤的鼠聚集在大石下、木头下、矮灌木和草丛等较隐蔽场所,一个月后扩散到农田和荒地中,多扩散到杂草茂盛的荒地内。迁移过程中不仅取食农作物,而且取食老树皮等,农作物损失严重。了解其在迁移期间的行为特征,可为了解东方田鼠的生活史适应特性和防控东方田鼠危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暴发 行为特征 洞庭湖
下载PDF
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军 林矫矫 +5 位作者 程国锋 李浩 石耀军 陆珂 蔡幼民 江洪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2-537,共6页
利用大、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分别研究了Balb 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组织、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组织、1 2d时的肺和肝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方式。结果表明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ineproteaseinhi... 利用大、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分别研究了Balb 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组织、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组织、1 2d时的肺和肝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方式。结果表明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ineproteaseinhibitor)基因表达上调 ,同时没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与之相反 ,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没有表达变化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 ,如溶菌酶 (Lysozyme)和各类组织蛋白酶 (Cathepsin)基因表达上调 ,而且肺内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如CD74、MHCⅡ和MHCⅠ等表达上调。这一现象得到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1 2d时肺和肝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的进一步证实。而且 ,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1 2d时肺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下调 ,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1 ,IGF 1 )基因表达下调。提示日本血吸虫适宜性宿主小鼠和非适宜性宿主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两者有相反的基因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基因芯片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溶菌酶 组织蛋白酶 CD74 MHC MH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