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大灶火沟—万宝沟晚二叠世陆缘弧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史连昌 常革红 +3 位作者 祁生胜 陈广庭 赵明福 徐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5-1122,共8页
东昆仑地区物质组成复杂、构造演化历史悠久,现保存的建造物质记录了从古元古代以来该区发生的地质事件,在多次洋陆转化中中泥盆世—中三叠世造山阶段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该区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要时期之一,长期以来缺失二叠纪火山岩... 东昆仑地区物质组成复杂、构造演化历史悠久,现保存的建造物质记录了从古元古代以来该区发生的地质事件,在多次洋陆转化中中泥盆世—中三叠世造山阶段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该区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要时期之一,长期以来缺失二叠纪火山岩记录。最近开展的1∶25万大灶火幅区调工作新发现一套中酸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组合,用LA-ICP-MS技术测得次流纹英安岩锆石U-Pb年龄为254.7±0.6Ma。根据剖面研究和区域对比,将这套陆缘弧环境下喷发的火山岩命名为晚二叠世大灶火沟组,主要分布在大灶火沟—万保沟一带,地层严格受昆南断裂控制,出露面积大于74km^2。这一发现不仅为东昆仑岩浆弧长期争论的是否存在二叠纪火山岩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而且填补了东昆仑地区晚二叠世火山岩地层的空白。东昆仑地区从二叠纪开始昆南洋向北俯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碰撞型花岗岩,大灶火沟组火山岩的形成标志着晚二叠世东昆仑处于区域性挤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岩浆弧 晚二叠世 大灶火沟组 挤压环境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次流纹英安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