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1960年代中国与东欧五国关系的若干问题——来自中国档案文献的新证据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丹慧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29,共25页
1960年代中苏关系走向分裂时期,中国与苏联东欧集团中的保、捷、东德、匈、波五国的关系,受到中苏关系演变的约束,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变化而起伏波动。196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一度实现缓和后,中国与东欧五国的关系也随之呈现冷热交替... 1960年代中苏关系走向分裂时期,中国与苏联东欧集团中的保、捷、东德、匈、波五国的关系,受到中苏关系演变的约束,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变化而起伏波动。196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一度实现缓和后,中国与东欧五国的关系也随之呈现冷热交替,以争取缓和为主的特点。1962年末63年初,中苏围绕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问题开始酝酿新的斗争。中共将对苏方针调整为以斗争、进攻为基调,准备与苏共进行论战;苏共则部署东欧五国在东欧四国党代会上对中共展开批判。中共与苏东集团意识形态公开论战开始。随着中国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启动,中苏边界冲突逐步升级为局部战争,中苏关系进入敌对状态,中国与东欧五国关系也严重恶化。1960年代中国对东欧五国方针的变化,总体上与中国的对苏方针同步发展,但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根据时期的演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中国以分化苏东集团为主要目的而采取的"区别对待"方针突出反映在中波关系上。就总体言之,1960年代中共对东欧五国的方针既不断变化,又相互矛盾,其结果非但没有达到分化苏东集团的目的,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苏东集团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分裂 东欧方针 东欧关系
下载PDF
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型的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先国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13,共7页
自1989年前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巨变以来,历时已经六年。在此期间,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纷纷走上体制变革之路,经济上推行私有化,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政策,效仿西方的议会民主。这一变化被称作体制转轨... 自1989年前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巨变以来,历时已经六年。在此期间,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纷纷走上体制变革之路,经济上推行私有化,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政策,效仿西方的议会民主。这一变化被称作体制转轨或体制转型,英文通常用transition或transformation表示,即转换或过渡这意。由于前苏联解体,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分裂,正在进行体制转型的国家增加到达20多个,分别是:阿尔巴尼亚、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罗马尼亚、吉尔吉斯坦、立陶宛、摩尔多瓦、土摩曼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波兰、乌克兰、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和国、匈牙利、白俄罗斯、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马其顿、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东欧国这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东欧五国投资环境及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林青 程其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以"一带一路"和"16+1"合作为背景,研究中国对中东欧五国的投资现状以及投资策略。在分析中东欧五国投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营商和物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五国的投资需求,为中国... 以"一带一路"和"16+1"合作为背景,研究中国对中东欧五国的投资现状以及投资策略。在分析中东欧五国投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营商和物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五国的投资需求,为中国企业投资布局该地区的优势产业提出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路 东欧 投资环境 投资策略
下载PDF
中东欧五国金融结构分析——兼论加入欧盟对他们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2
4
作者 庄起善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9-53,共5页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五国迈出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金融体制作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广泛而又极具渗透力的作用。经过10多年金融体制的改革,中东欧五国金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5月五国将加...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五国迈出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金融体制作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广泛而又极具渗透力的作用。经过10多年金融体制的改革,中东欧五国金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5月五国将加入欧盟。加入欧盟对这些国家经济生活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在着重分析中东欧五国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结构变化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其金融结构调整的绩效进行评述,并对五国即将加入欧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一前瞻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金融结构 欧盟 金融体制 不良资产 捷克 匈牙利 波兰
下载PDF
中、东欧十三国人口形势及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树义 《东岳论丛》 2004年第3期95-99,共5页
在我们过去对国外人口的研究中 ,对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十三国的关注相对较少。根据欧洲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有关最新资料 ,对这些国家当前的人口形势、近年来的变化及有关影响因素做了描述分析。
关键词 中、东欧十三 欧盟 人口总量 生育率 预期寿命
下载PDF
中东欧16国经营环境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郜志雄 《对外经贸》 2017年第11期30-34,共5页
中东欧16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是欧洲的东部门户。发展中国—中东欧经贸关系是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竞... 中东欧16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是欧洲的东部门户。发展中国—中东欧经贸关系是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竞争力水平、宏观环境的运营障碍、企业运营的难易程度和对外经贸联系5个方面定量分析中东欧16国经营环境,以利于中国企业熟悉中东欧16国经营环境,拓展16国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16 经营环境 家竞争力 企业运营
下载PDF
中东欧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旭 《海南金融》 2016年第6期26-31,共6页
21世纪的前十年,中东欧8国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后经历了完整的国际资本流动周期,出现了资本流入急增、金融脆弱性累积和资本骤停等现象。中东欧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对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更多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管制来... 21世纪的前十年,中东欧8国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后经历了完整的国际资本流动周期,出现了资本流入急增、金融脆弱性累积和资本骤停等现象。中东欧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对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更多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管制来管理资本流动,维持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资本流入急增 东欧8 金融脆弱性 宏观审慎政策
下载PDF
浅析美国电视媒体在中东欧发展策略及对我国国际传播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宇 《现代视听》 2018年第1期96-99,共4页
中东欧16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具有战略意义,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美国在中东欧电视市场一直深耕厚植,在电视频道播出、付费电视业运营、节目制作与销售、网络电视业务等方面都卓有成效。中国在201... 中东欧16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具有战略意义,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来,美国在中东欧电视市场一直深耕厚植,在电视频道播出、付费电视业运营、节目制作与销售、网络电视业务等方面都卓有成效。中国在2012年与中东欧16国建立了"16+1合作"机制,并在2017年举办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媒体年",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电视领域的合作仍需要在合作深度和广度方面加以拓展,探索长期有效的深度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16 电视合作 际传播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投资关系研究:中东欧十六国》评介
9
作者 沈树明 《管理学刊》 CSSCI 2020年第4期92-92,共1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环境得到全面优化,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合作关系得以形成,打造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新格局。中国已经与沿线国家形成了一张复杂的投资关系网,中东欧十六国作为&qu...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环境得到全面优化,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合作关系得以形成,打造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新格局。中国已经与沿线国家形成了一张复杂的投资关系网,中东欧十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和贸易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线 一带一路 关系网 全球范围 东欧十六 经济新格局 贸易往来 区域合作关系
下载PDF
中东欧五国金融市场开放度情况简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远立 《科技经济市场》 2017年第8期99-101,共3页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中东欧五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初步了解五国金融市场情况。使用一国有价证券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储备资产和其他投资等各类国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总量,然后用其与GDP的占比来作为衡量金融开放程度的总量指标,以此反映各...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中东欧五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初步了解五国金融市场情况。使用一国有价证券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储备资产和其他投资等各类国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总量,然后用其与GDP的占比来作为衡量金融开放程度的总量指标,以此反映各国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情况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金融市场开放度 银行 证券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东欧五国投资策略
11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7-187,共1页
林青、程其其在《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虽然近几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快速增长,但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中,中国对中东欧16国的投资存量占比小于2%,中国许多企业对中东欧国家尤其是投资... 林青、程其其在《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虽然近几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快速增长,但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中,中国对中东欧16国的投资存量占比小于2%,中国许多企业对中东欧国家尤其是投资量最大的中东欧五国的投资环境了解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投资策略 东欧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直接投资 投资环境
下载PDF
“17+1”背景下辽宁对中东欧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晓娴 王谢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66,共8页
基于辽宁"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框架,分析辽宁与中东欧17个国家的贸易密集度和互补性,并利用2003年~2018年相关数据,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辽宁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辽宁... 基于辽宁"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框架,分析辽宁与中东欧17个国家的贸易密集度和互补性,并利用2003年~2018年相关数据,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辽宁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量逐年递增,贸易密集度和贸易互补性逐渐提升;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影响辽宁与中东欧17国贸易潜力的因素有进出口经济体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和地理距离;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水平、政府效率、金融自由度、贸易自由度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政策的实施是促进辽宁出口贸易的因素,货币自由度是阻碍因素;贸易潜力测算的结果说明,辽宁对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效率有所提升,贸易潜力巨大,辽宁应主要加强与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希腊、捷克等国家的经贸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17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下载PDF
中东欧五国银行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外资参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6-41,共6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参与中东欧五国银行体系改革的过程,分析了外资对中东欧五国银行体系全面渗透的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外资参与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东欧 银行体系 外资
原文传递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石凯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40,共11页
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引进外资银行,形成了外资银行在该地区银行市场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基本格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既改善了中东欧8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也带... 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引进外资银行,形成了外资银行在该地区银行市场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基本格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既改善了中东欧8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也带动了本土银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东欧8 银行产业
原文传递
从“狐狸”到朋友:1980年代中国对“东欧五国”政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军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81,共17页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对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五个国家的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将此五国称为“东欧五国”,这是基于当时的地缘政治和中国对外政策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概念,...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对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五个国家的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将此五国称为“东欧五国”,这是基于当时的地缘政治和中国对外政策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概念,它被当时的对外政策部门用来界定其研究和实施专门的政策,这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些特点。通过建立分析框架和揭示该时期中国有关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明中国对一些国家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转变的结果,并不是或主要不取决于中国同这些国家双边关系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 东欧 内政治 中苏关系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夏恒 《欧亚经济》 2017年第3期89-103,共15页
本文采用2006~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叙述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对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结构分门别类,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 本文采用2006~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数据,叙述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对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结构分门别类,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不平衡,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但顺差逐渐缩小;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极低,有待进一步扩大;中国对中东欧各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较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农产品贸易整体上呈现较强的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16 农产品贸易 贸易竞争力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原文传递
分朋引类:中国分化苏联东欧集团再探讨(1964—1965)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丹慧 《冷战国际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55-84,3,共31页
19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走向分裂,中国将建立国际反美帝统一战线的外交战略,调整为既反关帝又反苏修,着手建立国际反苏修统一战线。为实现此目标.毛泽东提出了'第二中间地带'等理念。中国确立了分化修正主义集团,集中一切力量孤... 19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走向分裂,中国将建立国际反美帝统一战线的外交战略,调整为既反关帝又反苏修,着手建立国际反苏修统一战线。为实现此目标.毛泽东提出了'第二中间地带'等理念。中国确立了分化修正主义集团,集中一切力量孤立和打击苏修的对东欧方针,试图分化社会主义阵营中属于苏联势力范围的罗、德、波、捷、匈、保东欧六国。罗马尼亚成为中国构建反苏阵线中的间接同盟军;东欧另五国则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基本配合莫斯科的对华政策,与苏联形成了抗衡中国的苏东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苏修统一战线 第二中间地带 分化苏东集团 中罗关系 东欧关系
原文传递
中东欧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18
作者 陈旭 《金融发展评论》 2016年第2期41-52,共12页
21世纪的前十年,中东欧8国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后经历了完整的国际资本流动周期,出现了资本流入急增、金融脆弱性累积和资本骤停等现象。中东欧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中东欧8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和对经济... 21世纪的前十年,中东欧8国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后经历了完整的国际资本流动周期,出现了资本流入急增、金融脆弱性累积和资本骤停等现象。中东欧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中东欧8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和对经济的影响,指出在中期资本账户开放会导致出口部门国际竞争力下降和金融脆弱性不断积累,进而更容易在外部冲击下发生金融危机。对此,应更多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管制来管理资本流动,维持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资本流入急增 东欧8 金融脆弱性 宏观审慎政策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音乐产权制度综论
19
作者 汪俊昌 陈丹琪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1年第2期165-183,共19页
“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独特的音乐产权制度生态。基于此区域生态,中东欧二十国呈现西方文明圈、东正教文化圈、俄罗斯文明圈、混合文明圈四大区域音乐产权特性。中东欧国家多属... “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独特的音乐产权制度生态。基于此区域生态,中东欧二十国呈现西方文明圈、东正教文化圈、俄罗斯文明圈、混合文明圈四大区域音乐产权特性。中东欧国家多属于大陆法系,其国内音乐产权规范体系由基本法律与实施规范组成,国际条约和宗教教义也是其重要构成。中东欧音乐产权基本制度在各国的宪法、民法典、著作权法、刑法等中都有规定,但四大区域的具体制度不完全一致。四大区域音乐产权专项规范,涵盖主体类型、产权对象、权利内容,但各国具体规范状况差异较大;产权人的精神类产权与经济类产权保护相对充分,但综合类产权保护不足;刑事司法与海关行政保护受到注重,但民间救济措施不够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欧二十 音乐产权 制度规范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中东欧7国建交70周年》专刊——保加利亚
20
作者 伊斯克拉·杜姆科娃 《友声》 2019年第3期8-9,共2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金秋的北京,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此情此景让来京两周的我想起了故乡索非亚。1962年的10月1日,上午9点左右,我们一群来自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我们站在紫禁城墙下的看台上,而中华人民共和...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金秋的北京,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此情此景让来京两周的我想起了故乡索非亚。1962年的10月1日,上午9点左右,我们一群来自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我们站在紫禁城墙下的看台上,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即将从左边登上城墙,出现在那高高的观礼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 与中东 索非亚 《中与中东欧7建交70周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