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汉佛教图像”质疑——与俞伟超先生商榷 被引量:6
1
作者 阮荣春 《东南文化》 1986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佛教造像于何时传入我国,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所关心的问题。《文物》1980年第5期上发表了俞伟超先生的文章,明确提出了“最迟至东汉的桓灵时期,从新疆开始,直到东边的山东滕县和沂南、北边的内蒙和林格尔、南边的四川彭山乐山等地,佛教... 佛教造像于何时传入我国,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所关心的问题。《文物》1980年第5期上发表了俞伟超先生的文章,明确提出了“最迟至东汉的桓灵时期,从新疆开始,直到东边的山东滕县和沂南、北边的内蒙和林格尔、南边的四川彭山乐山等地,佛教图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传布”。1982年《文物》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论证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的大批佛像为东汉时期所造,遂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和争议。本文作者阮荣春同志认为我国东汉时期尚不具备产生佛像之条件,他曾于《考古》1985年第1期就孔望山佛教造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本文主要针对俞伟超先生所举出的几处“东汉佛教图像”提出异议,并进一步阐述了东汉时期不可能产生佛像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伟超 东汉佛教 佛像 沂南 佛教造像 和林格尔 舍利 画像石墓 鱼龙 佛教图像
下载PDF
东汉“西王母+佛教图像”模式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仝涛 《四川文物》 2003年第6期75-79,共5页
本文利用出土考古学材料 ,论证了“西王母 +佛教图像”模式的同源性和流动性。作者认为从不同路线输入的佛教 ,不但存在形象的差别 ,也会产生理解的不同。西南地区的早期佛像 ,包含了与北方中原地区太多的共性 ,而这些共性并非一种必然... 本文利用出土考古学材料 ,论证了“西王母 +佛教图像”模式的同源性和流动性。作者认为从不同路线输入的佛教 ,不但存在形象的差别 ,也会产生理解的不同。西南地区的早期佛像 ,包含了与北方中原地区太多的共性 ,而这些共性并非一种必然的结果 ,而是在大一统的汉文化圈内部 ,尤其是政治文化中心地带生成的一种主流观念 ,所及区域表现类似。西南地区作为该文化圈的边缘地带 ,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但对佛像要素的吸收及对早期佛教的理解上 ,都没有也不可能超出政治文化中心的水平 ,而且也不具有时代上的前驱性。“西王母 +佛教图像”的模式 ,一方面促进了该地区佛教的传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东汉佛教 佛教图像
下载PDF
试谈绵阳出土东汉佛像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志国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30,共8页
1989年11月,绵阳何家山东汉崖墓(编号HM1)出土一件摇钱树,其树干所铸五尊人像格外引人注目。形制相同,人像与树干融为一体,接近圆雕。单像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环,头顶有大髻,双眼微合,上唇有口髭,穿通肩衣.领口下垂,衣袖皱纹明显;... 1989年11月,绵阳何家山东汉崖墓(编号HM1)出土一件摇钱树,其树干所铸五尊人像格外引人注目。形制相同,人像与树干融为一体,接近圆雕。单像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环,头顶有大髻,双眼微合,上唇有口髭,穿通肩衣.领口下垂,衣袖皱纹明显;右手竖掌,掌心向外,左手握衣角,衣角甚长,延经右手腕下垂,中央形成“U”形.双腿盘屈,呈坐姿。①(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像 摇钱树 东汉佛教 身毒 四川地区 传人 麻浩崖墓 西南夷 印度 文物
下载PDF
古代黄金哪里去了
4
《武汉财会》 1991年第3期47-47,共1页
中国古代的巨量黄金究竟去向如何?一说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塑像涂金,成为耗金之蠹,一说风俗侈奢,泥金写经,贴金作棒,日消月耗,一说东汉以来,黄金外流(如贸易入超,向大宛买马,琉璃而耗资甚巨)。经济史专家唐任伍认为这些观点都靠不住,因为... 中国古代的巨量黄金究竟去向如何?一说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塑像涂金,成为耗金之蠹,一说风俗侈奢,泥金写经,贴金作棒,日消月耗,一说东汉以来,黄金外流(如贸易入超,向大宛买马,琉璃而耗资甚巨)。经济史专家唐任伍认为这些观点都靠不住,因为东汉佛教尚未大兴,谈不上塑像涂金,泥金,贴金之风虽积少成多,但仍属微不足道,史载汉代在对外贸易中,极少使用黄金,更多的却是用丝绸布帛换取。那么东汉以来黄金骤减的真正原因何在呢?其实由于从西汉的绿林、赤眉军农民起义到东汉的黄巾军起义连绵不断的战争中,许多富豪坚壁清野,窖藏黄金,以备不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外流 传入中国 中国古代 贸易入超 对外贸易 东汉佛教 经济史 积少成多 农民起义 塑像
下载PDF
孔望山杯柈刻石考 被引量:7
5
作者 丁义珍 《文物》 1984年第8期30-33,共4页
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锦屏山东北,高程129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前,它一直濒临"海口"。秦汉迄唐宋,孔望山与锦屏山皆以"朐山"为名。相传孔子曾登此山以望东海,故明人称为"孔望山"。
关键词 孔望山摩崖造像 东海 孔子 锦屏山 砚石 江苏省连云港市 东汉佛教 秦汉 海州 秦始皇
原文传递
冰山灯与绵山冰景
6
作者 郭勋 《山西老年》 2003年第5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绵山 小冰山 《荆楚岁时记》 冰柱 东汉佛教 冰景 金刚力士 春秋时期 自然形成 2003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