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东汉魏晋镜铭中的“羲”字
1
作者 鹏宇 《出土文献》 2023年第3期118-122,157,共6页
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的铜镜中,有一常见套语作“众△主阳”,由于字形减省、讹变严重,一直以来未有定释。本文以字形为基础,结合此类铜镜的具体语境及纹饰特点,将其中的疑难字读为羲和氏的“羲”字,并对此句文意进行疏解。
关键词 东汉魏晋 镜铭
下载PDF
东汉魏晋时期的洛阳太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馥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1-123,共3页
关键词 东汉魏晋时期 洛阳太学 儒家 古文经学 管理制度
下载PDF
论东汉魏晋南北朝统治者的道教政策取向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辉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2-67,共6页
东汉末年,统治者武力镇压黄巾起义,汉王朝和道教处于敌对状态。三国时期,魏蜀吴统治者改变政策,对道教加以适度利用。到了两晋,统治者开始积极招揽道教人士加入到政治活动中来,道教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南北朝统治者进一步深... 东汉末年,统治者武力镇压黄巾起义,汉王朝和道教处于敌对状态。三国时期,魏蜀吴统治者改变政策,对道教加以适度利用。到了两晋,统治者开始积极招揽道教人士加入到政治活动中来,道教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南北朝统治者进一步深化与道教关系,设置官僚机构进行管理,将道教组织纳入到国家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南北朝 道教政策 取向
下载PDF
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丽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9-83,共15页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经历了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过程中新旧质素的交替变化,其中所蕴藏着的丰富而生动的称谓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全面梳理,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大致可分为祖辈称谓、父辈称谓、平辈称谓、子辈称...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经历了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过程中新旧质素的交替变化,其中所蕴藏着的丰富而生动的称谓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全面梳理,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大致可分为祖辈称谓、父辈称谓、平辈称谓、子辈称谓、孙辈称谓五类,从共时分析和历时比较的角度,重点考察这个时期产生的新词新义,探讨新词新义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和语言内部机制,为汉语史和称谓词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南北朝 称谓词 汉语史
下载PDF
东汉魏晋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
5
作者 汪维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6-96,共1页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了简要回顾和评述,对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意义作了阐述,并就如何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文章认为:汉语史研究中把训沽学与词汇史混为一谈的现状亟需改变;汉语词汇史应...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了简要回顾和评述,对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意义作了阐述,并就如何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文章认为:汉语史研究中把训沽学与词汇史混为一谈的现状亟需改变;汉语词汇史应以探讨常用词的演变更替为中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南北朝 常用词演变 汉语词汇史 演变研究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回顾和评述 历史与现状 中古汉语 古籍整理 语法结构
下载PDF
中古汉语研究的又一力作——读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
6
作者 褚良才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方-新 <<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
下载PDF
东汉魏晋书评视域下“雕虫”艺术民间化成因研究
7
作者 苏国瑞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7期42-44,共3页
“雕虫”艺术是一种极富装饰性的文字艺术,以对字的笔画进行形变或添加装饰为特征。东汉魏晋时期是书法发展的黄金期,多种书体的确立和书法名家的出现,促进了书法理论的发展。该文着眼于东汉魏晋书评,探析“雕虫”艺术为何日益趋向民间... “雕虫”艺术是一种极富装饰性的文字艺术,以对字的笔画进行形变或添加装饰为特征。东汉魏晋时期是书法发展的黄金期,多种书体的确立和书法名家的出现,促进了书法理论的发展。该文着眼于东汉魏晋书评,探析“雕虫”艺术为何日益趋向民间化,即为何逐渐远离主流书评视域,分析“雕虫”艺术和主流书评在追求与标准上的异同,探讨“雕虫”艺术民间化对当今书法艺术发展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 鸟虫篆 花鸟字 书法品评
下载PDF
论东汉魏晋名士的清议和清谈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康德 《探索与争鸣》 1990年第6期40-43,共4页
读书人(古代称为士)读了一些书之后就喜欢发议论,这被现代学者朱自清称之为“酸气”。但不论“酸气”与否,读书人爱发议论却是事实。这在先秦孔子时代就盛行了,《论语·季氏篇》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反之,“圣王不作... 读书人(古代称为士)读了一些书之后就喜欢发议论,这被现代学者朱自清称之为“酸气”。但不论“酸气”与否,读书人爱发议论却是事实。这在先秦孔子时代就盛行了,《论语·季氏篇》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反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这种议论集中表现为议政,所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条云:“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 名士 “清议” “清谈” 政治思想史
原文传递
东汉魏晋时期州郡兵制度的演变 被引量:5
9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53,共13页
东汉魏晋时期州郡兵制度的演变高敏一、引论西汉时期的军队,由中央军与地方军两部分组成。所谓中央军,在汉代谓之“南军”与“北军”(魏晋时期谓之中军),即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统辖和指挥的军队,其主要任务是宿卫京师,边境有事... 东汉魏晋时期州郡兵制度的演变高敏一、引论西汉时期的军队,由中央军与地方军两部分组成。所谓中央军,在汉代谓之“南军”与“北军”(魏晋时期谓之中军),即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统辖和指挥的军队,其主要任务是宿卫京师,边境有事,则命将率之以御敌寇。所谓地方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郡兵 州郡领兵制 东汉魏晋 郡国 州刺史 都督制 晋武帝 《后汉书》 东汉时期 光武帝
原文传递
出土东汉魏晋时期口衔耳杯器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0,共9页
东汉魏晋时期墓葬偶尔会出土一类青铜或陶瓷质神兽形口衔耳杯器,根据造型可分为辟邪、玄武、蟾蜍及狮子四类,以前两者较为常见。以往学者多据文献认为此类器物系作砚滴用。口衔耳杯器在墓葬中多与文具及梳妆用品组合放置。也有少数被单... 东汉魏晋时期墓葬偶尔会出土一类青铜或陶瓷质神兽形口衔耳杯器,根据造型可分为辟邪、玄武、蟾蜍及狮子四类,以前两者较为常见。以往学者多据文献认为此类器物系作砚滴用。口衔耳杯器在墓葬中多与文具及梳妆用品组合放置。也有少数被单独置于棺椁上方等特殊位置,与普通文房器的出土位置显然不符,故非砚滴。又其器形合于此时期灯具的特征,当属一种灯具,可同时作油灯与烛台用,在墓葬中亦可发挥一定的祭祀功能。口衔耳杯器背部所插圆管并非用作吸水,而是具吸油与固定灯炷的双重作用,系此时期灯具极为重要的配件。部分口衔耳杯器腹侧所附小圆管,可能是作插置麻蒸或细竹等灯炷以备替换之用。耳杯这一装饰应有实际功能,或可作油灯用,但非必要。由于口衔耳杯这一特征仅见于同类器物中的精美之作,故推测属一种高级装饰。至于其是否用于濡笔,则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 口衔耳杯器 灯具 神兽
原文传递
东汉魏晋陵墓神道石刻的造型艺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凤君 《美术研究》 1987年第3期78-81,共4页
中国古代在陵墓前开神道,可能起于西汉。《汉书·霍光传》记载:“太夫人……改光时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阙,筑神道。”“神道”之名始见。古书上亦称“墓路”、“隧道”。《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载:“大为修冢茔,开神... 中国古代在陵墓前开神道,可能起于西汉。《汉书·霍光传》记载:“太夫人……改光时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阙,筑神道。”“神道”之名始见。古书上亦称“墓路”、“隧道”。《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载:“大为修冢茔,开神道。”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神道的重要标志就是在两侧列置石刻。霍光墓前的三出阙,今天没有发现实物,霍去病墓周围发现的石兽,还不是墓前神道两侧列置的石兽。现存最早的官吏墓前神道石刻是东汉年间帝陵前的神道石刻。原来以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武帝刘裕初宁陵前的一对石狮为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道石刻 东汉魏晋 造型艺术 陵墓 中国古代 石狮 艺术特点 霍去病 石柱 《太平御览》
原文传递
试论东汉魏晋的选举标准
12
作者 程有为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87-93,共7页
汉代的选举制度古称乡举里选,主要是察举和征辟,到了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选举标准也有所不同。本文试探讨东汉至东晋各时期的选举标准,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利弊得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东汉的选举标准 东汉的选举标准基本上是沿袭西... 汉代的选举制度古称乡举里选,主要是察举和征辟,到了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选举标准也有所不同。本文试探讨东汉至东晋各时期的选举标准,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利弊得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东汉的选举标准 东汉的选举标准基本上是沿袭西汉。《汉旧仪》载有汉武帝元狩六年令丞相设四科之辟,以博选异德名士之事。东汉亦以四科取士。光武帝诏曰:“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 经学 曹操 世家大族 建安时期 《后汉书》 晋书 九品中正制 公府 任官
原文传递
辽宁辽阳市太子河区东汉魏晋墓群发掘简报
13
作者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辽阳市文物保护中心 +3 位作者 王宇 马鑫 李龙彬 全晓红 《考古学集刊》 2018年第1期44-58,291-296,共16页
2011年10~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辽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对辽阳市太子河区福利院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9座,均为石室墓,除M4、M9外,其余均发现长斜坡墓道,分单室墓和多室墓两类。单室墓有2座,形制分别为土... 2011年10~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辽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对辽阳市太子河区福利院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9座,均为石室墓,除M4、M9外,其余均发现长斜坡墓道,分单室墓和多室墓两类。单室墓有2座,形制分别为土坑竖穴石室墓和土坑竖穴石椁墓,墓室平面近长方形。石室墓以大石板平铺墓底,立置石板为墓壁;石椁墓以石块平铺垒砌,顶部以大石板叠压封顶。多室墓共有7座,墓圹平面均呈'甲'字形,有长斜坡墓道。墓室由前廊、主室、后室及耳室组成。砌筑方法相同,均以大石板铺底、立置石板为墓壁、盖顶,石板之间以白石灰勾缝。根据墓室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三型。出土遗物共计63件,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铁器、银器及玉石器。陶器共计41件,多数为灰陶,也有少量褐陶。制法以轮制为主,有少量手制。器形有长颈瓶、罐、盘、方盘、钵、耳杯、盆、器盖、案、灯座、小盆、小甑等。其他有银手镯、铜镜、五铢钱、水晶串珠等。墓葬年代从东汉晚期到曹魏西晋时期,是辽阳地区东汉魏晋时期中小型墓葬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辽阳市 石室墓 东汉魏晋时期
原文传递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读后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关键词 汉语语词 中古汉语词汇 汉魏六朝 东汉魏晋南北朝 汉语史分期 词汇研究 例释 汉语词汇史 词语考释 同义连文
下载PDF
隋代佛寺布局 被引量:17
15
作者 宿白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4,29,共6页
隋代佛寺布局●宿白隋代佛寺仍沿前期以佛塔为主要建置的传统布局①。《续高僧传》卷一七《昙崇传》记昙崇于长安兴宁坊清禅寺建塔为皇宣所重:“开皇之初,敕送绢一万四千疋……(崇)建浮图一区,用酬国俸。帝闻大悦,内送舍利六粒,... 隋代佛寺布局●宿白隋代佛寺仍沿前期以佛塔为主要建置的传统布局①。《续高僧传》卷一七《昙崇传》记昙崇于长安兴宁坊清禅寺建塔为皇宣所重:“开皇之初,敕送绢一万四千疋……(崇)建浮图一区,用酬国俸。帝闻大悦,内送舍利六粒,用同宏业。于时,释教初开,图像全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舍利塔 续高僧传 《历代名画记》 庄严寺 佛寺布局 《宋高僧传》 青龙寺 东汉魏晋南北朝 建筑考古
下载PDF
秦汉陵邑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益民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7-78,共2页
秦汉陵邑考陈益民陵邑又称国邑,是因帝王、王后陵墓而新设置的城邑。秦汉行郡县制,新置县、邑很多。邑多为贵族食邑,变化甚大,或旋置旋废,或升格为县,为后代沿置。陵邑的变迁亦大致如此。但陵邑究竟有哪些,其兴废的具体情况怎样... 秦汉陵邑考陈益民陵邑又称国邑,是因帝王、王后陵墓而新设置的城邑。秦汉行郡县制,新置县、邑很多。邑多为贵族食邑,变化甚大,或旋置旋废,或升格为县,为后代沿置。陵邑的变迁亦大致如此。但陵邑究竟有哪些,其兴废的具体情况怎样,置陵邑的用意何在等,仍是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邑 水经注 后汉书 秦汉 东汉魏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地理志 中央集权 关东豪族 汉文帝
下载PDF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简介
17
作者 陈东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1-11,共1页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简介近10多年来,当代学者在汉魏六朝词汇的研究领域内虽然取得了较大的业绩,但就总体成就而言,与上古和近代汉语相较,中古汉语的词汇研究显然要逊色得多。有鉴于此,杭州大学的王云路、方一新两位青年副教授...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简介近10多年来,当代学者在汉魏六朝词汇的研究领域内虽然取得了较大的业绩,但就总体成就而言,与上古和近代汉语相较,中古汉语的词汇研究显然要逊色得多。有鉴于此,杭州大学的王云路、方一新两位青年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中古汉语词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词 中古汉语词汇 例释 古代汉语 近代汉语 上古汉语 汉魏六朝 东汉魏晋南北朝 学术观点 汉语词汇史
下载PDF
资讯·国内
18
《大众考古》 2021年第7期10-11,共2页
陕西西安:张旺渠宋金遗址张旺渠宋金遗址位于洋东新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延用时代较长,大致始于东汉魏晋,至明代而废,以宋金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发现的遗迹有灰坑、沟道、井、道路、墓葬等。本次还发现了洋河... 陕西西安:张旺渠宋金遗址张旺渠宋金遗址位于洋东新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延用时代较长,大致始于东汉魏晋,至明代而废,以宋金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发现的遗迹有灰坑、沟道、井、道路、墓葬等。本次还发现了洋河变迁和地震砂土液化两类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时期 考古发掘 灰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东汉魏晋 遗址 陕西西安 张旺
下载PDF
汉魏晋草书演进及卫瓘在今草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非 《书法研究》 2019年第3期41-54,共14页
《文心雕龙?练字》篇中"临文则能归字形"的论述,将汉魏书论中"势"的论点转向了更具体、更基础的内容,更接近书法本体。刘勰在齐梁时期提出"字形"的视觉效果,并明确了书法内容和书写内容的区别,开启了隋... 《文心雕龙?练字》篇中"临文则能归字形"的论述,将汉魏书论中"势"的论点转向了更具体、更基础的内容,更接近书法本体。刘勰在齐梁时期提出"字形"的视觉效果,并明确了书法内容和书写内容的区别,开启了隋唐时期书法结体和用笔等论述发展的通道,使书论有了长足发展,是对书法和书论的重大贡献。刘勰的"缀字属篇"论及文字组合的避忌,是其独到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 卫瓘 草书 今草 书法史
原文传递
由卫门书派窥探魏晋笔法的嬗变
20
作者 姜寿田 《书法研究》 2019年第3期34-40,共7页
本文梳理秦汉简牍墨迹中的草体发展简况,分析这段时期草体类型及流变、演进,重点考察近年新出土东汉简牍(东牌楼简、尚德街简)中的草书,梳理三国西晋草书演进,将西部简纸书迹与同近期卫氏、王氏诸名家书法加以比较,着重探讨西晋卫瓘草... 本文梳理秦汉简牍墨迹中的草体发展简况,分析这段时期草体类型及流变、演进,重点考察近年新出土东汉简牍(东牌楼简、尚德街简)中的草书,梳理三国西晋草书演进,将西部简纸书迹与同近期卫氏、王氏诸名家书法加以比较,着重探讨西晋卫瓘草书风格、特征及其在今草形成中的地位与价值,以揭示卫门书派在书史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魏晋 卫瓘 草书 今草 书法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