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纳岭沟东-皂火壕成矿区铀成矿特征和成矿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正义 李西得 +3 位作者 黄钢 刘红旭 王明太 惠小朝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417-429,共13页
经野外钻孔岩芯编录及其标本肉眼观察、室内图件综合和镜下鉴定,并配合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主量、微量元素、有机碳和铀、钍同位素234U/238U、230Th/232Th比值、烃类等各种分析,考虑矿物的衍射和黏土矿物种属分量和总量,V/(V+Ni)、T... 经野外钻孔岩芯编录及其标本肉眼观察、室内图件综合和镜下鉴定,并配合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主量、微量元素、有机碳和铀、钍同位素234U/238U、230Th/232Th比值、烃类等各种分析,考虑矿物的衍射和黏土矿物种属分量和总量,V/(V+Ni)、Th/U、(K+I)/(C+S)、87Sr/86Sr和铀、钍同位素、烃类对比,以及常温常压下样品浸液pH、ΔEh测试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盆地边缘纳岭沟东—皂火壕成矿区含铀系岩石沉积环境以及对铀成矿特征和成矿机理加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岩系及围岩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其中氧化-还原过渡带是该区砂岩型铀矿主要成矿部位;延安组顶部地层存在长期沉积间断及古气候演化对该区铀成矿具有积极意义,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预富集为该区铀成矿提供了基础;构造作用下盆地隆升剥蚀,含矿围岩发生碳酸盐化、钾长石化等碱交代,围岩褪色,为铀矿的再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皂火壕 成矿区 铀成矿特征 成矿机理
下载PDF
从“棚户区”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跨越——南宁市兴宁区改造开发东沟岭纪实
2
《红旗文稿》 2005年第9期i002-i003,共2页
东沟岭曾被南宁人称为“棚户区”,现已成为南宁市又一个新的“优美新社区和经济增长点”,并荣获“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广西唯一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区。
关键词 南宁市 兴宁区 东沟岭 人居环境 社会治安 经济发展 拆迁补偿 招商引资 区域经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