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注水水质标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林 黄琨 +2 位作者 占程程 周理志 杨之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183,共5页
塔里木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将由注矿化度25 g/L的地表水(清水)转为注矿化度240 g/L的采油污水。清水与污水配伍性差,应分注,注清水时需采取防垢措施。实验考察了与注入水腐蚀性、地层伤害性有关的诸因素,推荐了清水和污水水质控制指标。要... 塔里木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将由注矿化度25 g/L的地表水(清水)转为注矿化度240 g/L的采油污水。清水与污水配伍性差,应分注,注清水时需采取防垢措施。实验考察了与注入水腐蚀性、地层伤害性有关的诸因素,推荐了清水和污水水质控制指标。要将A3钢在清水和污水中的腐蚀率控制在0.076 mm/a以内,溶解氧浓度均应小于0.89 mg/L(尽管污水对溶解氧的耐受性强),TGBI、B、SRB菌数应分别小于103、102、102个/mL。根据储层岩心注模拟水伤害实验结果并考虑油田生产情况,为了使储层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低于15%,注入水(清水、污水)中悬浮物粒径应控制在5μm以下,悬浮物含量小于7.5 mg/L,TGBI、B、SRB菌数应分别小于104、103、102个/mL,Fe3+浓度应小于2 mg/L,含油量应小于10 mg/L。图11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地表水 采油污水 水质标准 腐蚀性 地层伤害 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原油伴生气二氧化碳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汉林 江同文 +1 位作者 顾乔元 张秋茶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2期22-26,共5页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由哈得1号和哈得4号两个圈闭组成。16口油井原油伴生气中CO2的含量在0.46%~4.97%,δ13CCO2值分布在-12.3‰~-7.0‰,这两组数值在油田不同地区呈有规律的分布,由北往南,均逐渐增加,至哈得4号圈闭内δ13CCO2达到...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由哈得1号和哈得4号两个圈闭组成。16口油井原油伴生气中CO2的含量在0.46%~4.97%,δ13CCO2值分布在-12.3‰~-7.0‰,这两组数值在油田不同地区呈有规律的分布,由北往南,均逐渐增加,至哈得4号圈闭内δ13CCO2达到峰值。依据现有的CO2成因鉴别标准,它们既有有机成因,也有无机成因。与其伴生的氦气的3He/4He值为n×10-8,具有典型的壳源沉积特征。综合分析认为,东河砂岩油藏中的CO2主要来源于无机成因的海相碳酸盐岩和东河砂岩储层中钙质胶结物的热分解。δ13CCO2值和CO2含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可能与油藏正在充注调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伴生气 二氧化碳 碳同位素 天然气成因 东河砂岩油藏 哈得逊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东河砂岩油藏剩余油地震预测——以东河1油藏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凌东明 杜启振 +3 位作者 崔永平 田军 姚仙洲 韩耀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1040,1094,共11页
"长期浅埋"和"晚期快速深埋"的两段式深埋过程,在塔里木盆地深层形成了三项独特的地质特征:(1)深埋砂岩储层的物性保持较好,岩石孔隙度较大;(2)泥岩的速度、密度显著增大,一般大于砂岩;(3)储层内地层压力大、耐压... "长期浅埋"和"晚期快速深埋"的两段式深埋过程,在塔里木盆地深层形成了三项独特的地质特征:(1)深埋砂岩储层的物性保持较好,岩石孔隙度较大;(2)泥岩的速度、密度显著增大,一般大于砂岩;(3)储层内地层压力大、耐压性好、不易变形。上述特征成为塔里木盆地深层剩余油地震预测的重要地质基础。根据东河1油藏的实际参数建立了东河砂岩油藏的储层地质改造模型,开展了地震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饱和度上升、泥质含量下降均引起反射振幅减小,0~100%范围内的含水饱和度变化与10%~0范围内的泥质含量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相当;(2)孔隙度上升引起反射振幅增大,14%~24%范围内的孔隙度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10倍于10%~0范围内的泥质含量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3)在本文假设条件下,孔隙度上升与泥质含量下降是共生关系,两者产生的振幅变化同时出现、方向相反,综合响应以孔隙度变化产生的振幅变化为主。以油藏开发中后期新采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注水井和高含水采油井的相对位置分析目的层反射振幅平面图上的明显分块特征,即可识别长期水驱开发活动引起的储层物性定向改变与油水置换作用的综合响应区域,确定主要的注水受效方向和近似的水驱前缘形态、边界,其外部即为主要的剩余油富集区,并得到东河1油藏新钻井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深层 东河砂岩油藏 被动地质改造 剩余油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藏类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陶小晚 李明 +2 位作者 贾进华 马德波 张立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8,123,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是海相油气的重要勘探领域。为研究东河砂岩天然气成因、油藏类型及油气运移方向,以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原油伴生气为研究对象,在天然气组分数据可靠性评估基础上,对烷烃气组分和非烷烃气组分的含量、同位素特征...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是海相油气的重要勘探领域。为研究东河砂岩天然气成因、油藏类型及油气运移方向,以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原油伴生气为研究对象,在天然气组分数据可靠性评估基础上,对烷烃气组分和非烷烃气组分的含量、同位素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天然气组分成因,详细分析了东河砂岩油藏类型,并对油气运移路径进行了推测,形成以下主要认识:①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原油伴生气为油型气,总体具有N2含量高、干燥系数低及CO2含量低的特征;高含量N2为腐泥型有机质在成熟阶段热解生成,CO2是有机和无机成因的混合物。②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由西南侧哈得4井区油藏、东南侧哈得1井区油藏和北部井区油藏(哈得113井—哈得111井—哈得4-51井)3个相对独立的油藏共同组成,油藏类型分别为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地层油藏。③与哈得1井区油藏天然气相比,哈得4井区油藏天然气干燥系数低,N2和CO2含量高,δ13C1值、δ15 N值和δ13 CCO2值偏高,且烷烃气δ13 C值部分倒转;这可能是成藏后期哈得4油藏天然气的泄漏导致。④现今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已基本达到平衡,自北向南大规律油气运移难于形成现今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布规律。推测哈得逊东河砂岩油藏可能是经下伏断裂,由下部奥陶系古油藏调整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得逊油田 东河砂岩油藏 天然气 CO2 N2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酸化气驱交变载荷对超深层岩石强度及出砂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亮亮 王杰祥 +3 位作者 张鹏 王鹏 陈毅 宋伟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东河1油藏于2014年开展注天然气开发先导试验,增油效果显著。随着注气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油井酸化及注天然气的影响,储层地质条件日益复杂,油井出砂程度不断加剧。为实现油田稳产增产,需深入评价酸化、气驱及交变载荷对岩石力学性... 东河1油藏于2014年开展注天然气开发先导试验,增油效果显著。随着注气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油井酸化及注天然气的影响,储层地质条件日益复杂,油井出砂程度不断加剧。为实现油田稳产增产,需深入评价酸化、气驱及交变载荷对岩石力学性质及油井出砂的影响。文中通过室内实验对比了气驱前后岩石微观孔隙特征,研究了酸化、气驱对岩石强度及油井出砂程度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多轮次注采交变载荷下储层渗透率变化特征。室内岩心实验表明,气驱-酸化-气驱后,岩石三轴抗压强度降幅高达36.30%。循环加载50次,岩石三轴抗压强度由201.6 MPa降低至146.8 MPa。多轮次注采过程中,油井含水率上升快,提液造成生产压差加大,易引起油井出砂。因此,合理控制油井产水量、生产压差及产气量、优化注气参数对东河1油藏注气开发控砂和实现注气长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油藏 出砂 酸化 气驱 交变载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