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外陆架晚更新世沉积物中的有用重矿物及其资源潜力 被引量:14
1
作者 金秉福 林振宏 +1 位作者 时振波 林晓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2-379,共8页
对东海外陆架中部表层沉积物 34个样品 ,南部两个岩心 75个样品的沉积物特征和重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 ,计算了其中有用重矿物砂的品位。东海外陆架晚更新世残留沉积中有用的重矿物砂来源于中国大陆 ,其含量与细砂含量、重矿物总量、沉积... 对东海外陆架中部表层沉积物 34个样品 ,南部两个岩心 75个样品的沉积物特征和重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 ,计算了其中有用重矿物砂的品位。东海外陆架晚更新世残留沉积中有用的重矿物砂来源于中国大陆 ,其含量与细砂含量、重矿物总量、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性呈正相关关系。重矿物砂赋存在海退层位中 ,形成于滨岸带 ,并经过后期海侵过程的改造和进一步富集 ,主要分布在水深 10 0~ 2 0 0m范围内。外陆架中部有用重矿物砂高品位异常区面积达 1 2× 10 4km2 ,锆石和石榴石品位达到Ⅰ级异常。南部岩心中异常品位的有用重矿物砂的厚度 1 5~ 2m ,锆石品位达到工业边界品位 ,研究区钛铁矿普遍出现Ⅱ级和Ⅱ级以上的异常品位。东海外陆架区浅海砂矿成矿条件较好 ,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东海外陆架 晚更新世 矿物 异常品位
下载PDF
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及物源示踪 被引量:13
2
作者 蓝先洪 张志珣 +1 位作者 王中波 陈晓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5-313,共9页
为研究东海外陆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地层划分与物源分析的指示意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东海外陆架西湖凹陷区SFK-1孔沉积物进行了15个稀土元素(REE)含量测定。东海外陆架 SFK-1孔稀土元素含量及比值变化... 为研究东海外陆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地层划分与物源分析的指示意义,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东海外陆架西湖凹陷区SFK-1孔沉积物进行了15个稀土元素(REE)含量测定。东海外陆架 SFK-1孔稀土元素含量及比值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分层性,垂向上自上而下可分为8层,表明稀土元素特征对于地层划分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稀土元素分配模式表明SFK-1孔沉积物物源主要为长江和黄河, Eu异常与稀土元素总量关系判别图解和物源判别指数(PI)揭示SFK-1孔上部28.00 m以上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中部28.00-47.20 m沉积物以黄河源为主,下部47.20-82.90 m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研究表明长江从晚更新世早期到现代对东海陆架起着主要作用,而黄河物质在晚更新世晚期已开始对东海陆架沉积作用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晚第四纪 物源示踪 东海外陆架
下载PDF
东海外陆架Q43岩心末次冰期矿物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金秉福 林振宏 +2 位作者 季福武 时振波 张宗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77-185,共9页
对东海外陆架Q43孔(26°33 1401′N,124°12 7107′E°)岩心的沉积层序、粒度参数、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研究,揭示了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的滨岸浅水沉积的基本特征.钻孔30~374cm表现为一不完整的滨海相海退层序:下部的细砂... 对东海外陆架Q43孔(26°33 1401′N,124°12 7107′E°)岩心的沉积层序、粒度参数、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研究,揭示了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的滨岸浅水沉积的基本特征.钻孔30~374cm表现为一不完整的滨海相海退层序:下部的细砂质粉砂层,代表滨外浅水低能环境;上部的粉砂质细砂层,代表前滨高能环境,柱样中的一些层位含较多的生物贝壳碎片.沉积物分选系数大,带有混合沉积的特点;碎屑矿物是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钛铁矿为主的重矿物组合,矿物成熟度低;黏土矿物以高伊利石、低高岭石含量和高伊利石Hw结晶度指数为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沉积物源区近,具有中酸性侵入岩和浅变质岩的物源特点,可能来源于浙闽沿海山地或东海陆架隆起区.沉积物经受过强水动力作用,沉积过程复杂,细砂层部分海绿石可能来自于早先形成物的再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外陆架 末次冰期 重矿物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若干沉积学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中波 杨守业 +4 位作者 张志珣 李日辉 蓝先洪 印萍 张训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共10页
我国东海陆架尤其外陆架的晚第四纪沉积地层、古河道沉积与下切河谷充填沉积、潮流沙脊沉积研究等已经取得较多研究成果,综述已有的研究认识和关键科学问题,讨论地层研究中的氧同位素2期和4期地层划分出现的争议、不同的地层演化模式以... 我国东海陆架尤其外陆架的晚第四纪沉积地层、古河道沉积与下切河谷充填沉积、潮流沙脊沉积研究等已经取得较多研究成果,综述已有的研究认识和关键科学问题,讨论地层研究中的氧同位素2期和4期地层划分出现的争议、不同的地层演化模式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末次冰盛期古河道的存在与演化、东海陆架冰后期潮流沙脊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不同观点,提出未来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沉积学研究的思路和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研究 现状 展望 晚第四纪 东海外陆架
下载PDF
东海外陆架浅孔沉积物的岩性和磁性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3
5
作者 顾家伟 王张华 +1 位作者 李艳红 段凌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69-276,共8页
利用东海外陆架的10根柱状样,进行磁性、粒度、氯离子含量和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在东海外陆架扬子浅滩前缘,浅部沉积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两层。上层为砂泥混合物,含大量贝壳碎片,磁化率与饱和等温剩磁较强,主要是磁铁矿富集所致,反映... 利用东海外陆架的10根柱状样,进行磁性、粒度、氯离子含量和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在东海外陆架扬子浅滩前缘,浅部沉积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两层。上层为砂泥混合物,含大量贝壳碎片,磁化率与饱和等温剩磁较强,主要是磁铁矿富集所致,反映了冰后期海侵对晚更新世沉积物的强烈改造。研究还发现,现代海底表层沉积物中存在铁硫化物,它是浅海还原环境中铁磁性矿物次生变化的产物。下层为坚硬致密的黄褐色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硬土层),磁化率与饱和等温剩磁较弱,但局部存在剩磁异常高,从矫顽力等磁性特征证明它是硫复铁矿的富集所致。另外,在硫复铁矿富集层中绿泥石和氯离子明显富集,反映该硬土层是早期海侵沉积物在末次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外陆架 磁性异常 硫复铁矿 硬土层 末次冰期
下载PDF
东海外陆架残留沉积中硫复铁矿的发现及其油气指示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张华 陈中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77,共8页
1994~ 1 995年间在东海外陆架获取 370个柱状样 ,每个样长约为 2~ 4m .对其底部沉积物作了磁性测试 ,发现局部地区存在SIRM异常高现象 .由磁参数推断导致SIRM异常的矿物为硫复铁矿 .将磁性异常地区沉积物作矿物磁选 ,对磁选所得矿物... 1994~ 1 995年间在东海外陆架获取 370个柱状样 ,每个样长约为 2~ 4m .对其底部沉积物作了磁性测试 ,发现局部地区存在SIRM异常高现象 .由磁参数推断导致SIRM异常的矿物为硫复铁矿 .将磁性异常地区沉积物作矿物磁选 ,对磁选所得矿物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能谱、X衍射及穆斯堡尔谱测试 ,证实了次生硫复铁矿的存在 .结合本区新生代油气构造圈闭和残留沉积物可溶铁Fe3+/Fe2 +比值异常的分布 ,用油气渗漏解释了SIRM异常及硫复铁矿的成因 ,从而认为SIRM异常对深部油气藏具有指示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M异常 硫复铁矿 油气渗漏 残留沉积 东海外陆架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东海北部外陆架EY02-1孔磁性地层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葛淑兰 石学法 +3 位作者 吴永华 熊应乾 韩贻兵 唐保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61,共11页
对长达70.20 m的东海浅钻EY02-1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分析,证明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地层揭示了发生于9.62-8.58 m的磁极性事件,结合钻孔上部的AMS14C测年证明它为全新世初期的哥德堡磁极性漂移,线性外推的时... 对长达70.20 m的东海浅钻EY02-1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分析,证明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地层揭示了发生于9.62-8.58 m的磁极性事件,结合钻孔上部的AMS14C测年证明它为全新世初期的哥德堡磁极性漂移,线性外推的时间是距今12 681-10 206 Ma,为全新世开始时地磁场是否发生过短期的磁极性漂移提供了新证据;与东海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地震剖面以及典型钻孔(中法联合东海地震调查和DZQ4钻孔)对比还揭示,在中更新世地层中也出现过两次磁倾角变化。在钻孔中下部54.00-50.94 m(2271—2151号样品)出现一段磁倾角变小甚至变成负值,但是由于该段沉积物以粗颗粒的砂为主并且负向样品并不连续,依据研究的标准不作为反磁极性事件。第二个比较连续的负向样品段出现在最底部70.20-64.31 m。虽然研究区域内不乏揭示中更新统地层的地震剖面,但至今没有足够长的钻孔在时间上予以佐证。根据东海地震相对比和沉积物中海侵和海退旋回的不同特征以及布容期以来报道的反磁极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来推测下部地层的时代归属。由于钻孔最底部的沉积主要是粗颗粒的粉砂质砂和细砂,同时钻孔也穿透了倒数第二冰期的杂乱地震相地层和其下的平行透明海相层,所以推测下部的倒转可能为发生在MIS8晚期的CR0反磁极性事件(距今265-255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外陆架 EY02-1钻孔 磁性地层 哥德堡磁极性漂移 CR0反磁极性事件
下载PDF
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及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珊珊 王中波 +3 位作者 陆凯 祁江豪 赵钊 张志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7,共14页
利用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SHD-1钻孔岩心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地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地层的地质年代进行了厘定。根据Octavian Catuneanu(2005)的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区... 利用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SHD-1钻孔岩心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地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地层的地质年代进行了厘定。根据Octavian Catuneanu(2005)的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区地层划分出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下降期体系域、海退和低位体系域。研究表明,过孔的浅地层剖面与钻孔岩心的沉积地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可划分出7个不整合界面(D7-D1)和7个地震单元(SU7-SU1)。东海外陆架的海进层序与海退层序有规律地交替发育,它们与海平面变化曲线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地震单元SU1、SU5分别为MIS 1、MIS 5形成的海侵沉积,主要发育浅海沉积层,100 m以浅的位置发育潮流沙脊;地震单元SU2、SU4、SU6分别对应MIS 2、MIS 4和MIS 6低海平面时期形成的河流/河口-三角洲沉积;地震单元SU3、SU4为下降期体系域,这两个亚单元分别对应MIS 3和MIS 4晚期。MIS 4-MIS 3发育厚层且分布广泛的水下三角洲,但MIS 4发育的水下三角洲的规模不及MIS 3大。总之,对MIS 6以来沉积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古环境研究可为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的海平面变化、古环境演化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沉积地层格架 古环境 MIS 6以来 东海北部陆架
下载PDF
东海北部外陆架及邻区灾害地质体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珊珊 王中波 +3 位作者 张勇 张志珣 赵维娜 钟伟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2-1529,共18页
基于“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东海北部实测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及邻区主要灾害地质体的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总结,识别出了高角度活动断层、海底火山、岩浆底辟、海底滑坡、埋... 基于“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东海北部实测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及邻区主要灾害地质体的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总结,识别出了高角度活动断层、海底火山、岩浆底辟、海底滑坡、埋藏古河道、埋藏古三角洲、古潮流沙脊等多种灾害地质体类型,并对这些海洋灾害地质体的分布、成因以及各种灾害地质体对海上油气勘探及海洋工程建设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些灾害地质体的识别可以很好的为该区的海上生产活动及工程建设提供减灾防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体 浅地层剖面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东海北部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