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宗雁 郭志刚 +2 位作者 张干 李军 池继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4-728,共5页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东海近岸泥质区、远岸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共19个表层沉积物样中21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东海泥质区已有人类污染物的明显记录.研究区平均总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东海近岸泥质区、远岸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共19个表层沉积物样中21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东海泥质区已有人类污染物的明显记录.研究区平均总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为沿岸泥质区南部>沿岸泥质区北部>冲绳海槽>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冲绳海槽中HCHs含量高且其分布特征显著区别于陆架泥质区,显示该区域这一污染物源可能与陆架区有所不同.(DDD+DDE)/DDT比值显示东海泥质区DDT类农药的污染物还比较新.与国内其他地区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相比,东海泥质区有机氯农药污染属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分布 表层沉积物 东海泥质区
下载PDF
东海泥质区单体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郭志刚 杨作升 +1 位作者 林田 李钜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390,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对东海近岸泥质区、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东海不同泥质区典型海洋藻类源正构烷烃C19同位素组成基本相... 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对东海近岸泥质区、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东海不同泥质区典型海洋藻类源正构烷烃C19同位素组成基本相似,在-27.4‰^-28.0‰之间,平均为-27.7‰。典型海洋水生植物源C23同位素组成在-28.5‰^-31.6‰之间,平均为-30.5‰,碳同位素组成从近岸泥质区到冲绳海槽北部逐渐变重,表明海槽区与陆架区海洋水生植物种类有所不同。陆架区长链正构烷烃(C25~C31)部分随着碳数的增加,其同位素组成逐渐变轻,但海槽区这一变化不大,显示陆架区的陆源高等植物蜡具有相似的物源,而冲绳海槽北部由于黑潮主干区和黑潮分支(对马暖流)对陆架沉积物进入深海的控制性阻隔作用,其物源与陆架区区别较大。现代输入东海的陆源植物以C3植物为显著优势,C3植物对近岸泥质区北部、近岸泥质区南部、远端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北部陆源植物的贡献分别为83%,95%,75%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正构烷烃 碳同位素组成 表层沉积物 C3植物 东海泥质区
下载PDF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粒度组分变化的古环境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向荣 杨作升 +4 位作者 郭志刚 Saito Y. 范德江 肖尚斌 陈木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2-588,共7页
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根据标准偏差变化检出了B2孔含有4个粒度组分:>65.6、65.6~10.5、10.5~1.3和<1.3 μm,其中>65.6μm粗组分含量很低,主要是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生源沉积.... 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根据标准偏差变化检出了B2孔含有4个粒度组分:>65.6、65.6~10.5、10.5~1.3和<1.3 μm,其中>65.6μm粗组分含量很低,主要是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生源沉积.各组分平均粒径和粒度含量随孔深的变化显示了65.6~10.5μm组分在B2孔含量较高(21%~30%),变化最明显,是该孔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粒度组分.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度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其变化恢复的近2 ka来东亚冬季风变化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65.6~10.5 μm粒度组分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泥质区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东亚冬季风 气候变化 全新世
下载PDF
近3ka来东海陆架北部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晓燕 李希彬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4期10-16,共7页
对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的FJ04孔进行了元素含量分析、粒度分析以及AMS14 C测年,讨论了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采用R型因子分析讨论了元素间的组合关系。研究表明,近3ka来FJ04孔元素含量稳定,大部分元素含量随沉积物粒径变细呈增加趋... 对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的FJ04孔进行了元素含量分析、粒度分析以及AMS14 C测年,讨论了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采用R型因子分析讨论了元素间的组合关系。研究表明,近3ka来FJ04孔元素含量稳定,大部分元素含量随沉积物粒径变细呈增加趋势,Ca和Sr的含量呈减少趋势,Ba、Th和P与沉积物粒径的相关性很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FJ04孔元素含量变化是"元素粒度控制"、自生钙质组分加入、海水和孔隙水影响、源区风化程度以及沉积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等综合作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泥质 地球化学 粒径 因子分析
下载PDF
Holocene Temperature Records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Mud Area Southwest of the Cheju Island Reconstructed by theU_(37)~K~' and TEX_(86) Paleothermometers 被引量:3
5
作者 XING Lei JIANG Yiqing +4 位作者 YUAN Zineng ZHANG Hailong LI Li ZHOU Liping ZHAO Meixu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3年第4期599-604,共6页
As an important marginal sea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both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Kuroshio,the East China Sea (ECS) environment is sensitive to both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forcing.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are ... As an important marginal sea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both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Kuroshio,the East China Sea (ECS) environment is sensitive to both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forcing.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are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long-term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ECS and adjacent areas.However,paleo-temperature records from the ECS shelf are currently very limited.In this study,the'K37U and TEX86paleothermometer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surface and sub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the mud area southwest of the Cheju Island (Site F10B) in the ECS during the Holocen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mperature changes of F10B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11.6 6.2 kyr) are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During the period of 6.2 2.5 kyr,the similar variability trends of smoothing average of 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temperature) of Site F10B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Kuroshio suggest that the Kuroshio influence on the site started around 6.2 kyr when the Kuroshio entered the Yellow Sea and continued to 2.5 kyr.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2.5 1.45 kyr) ,apparent decreases of'K37U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T imply that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Kuroshio was reduced while cold eddy induced by the Kuroshio gradually controlle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is region around 2.5 k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晚期 东海泥质区 温度记录 东中国海 济州岛 西南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