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路庐剧“二凉腔”腔音列探究
1
作者 徐频频 李暮凡 《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从核心音腔发展和复合型腔音列两个角度进入,分析东路庐剧“二凉腔”的旋法框架和腔音列结构。首先对东路庐剧“二凉腔”发展现状进行概述,随后对腔音列构成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凉腔”仅以do-re-sol-la和do-mi-sol-la两个腔音列唱出... 从核心音腔发展和复合型腔音列两个角度进入,分析东路庐剧“二凉腔”的旋法框架和腔音列结构。首先对东路庐剧“二凉腔”发展现状进行概述,随后对腔音列构成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凉腔”仅以do-re-sol-la和do-mi-sol-la两个腔音列唱出东路庐剧的情节发展,通过两个腔音列的转位、逆行等变化手法达到音乐进行。在第三部分,基于前文腔音列基础上的旋法特点叙述下对“二凉腔”的调式调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得出结论。以此探寻该音乐形式的发展规律,以便在表演和传承中更好地解析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路庐剧 腔音列 调式特征 发展规律
下载PDF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东路庐剧发展路径与保护策略探析——基于东路庐剧“和县庐剧团”的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安琦 徐频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4-47,共4页
庐剧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其流派分为西路、中路、东路庐剧。其中,东路庐剧曾在芜湖、和县一带辉煌一时。但如今东路庐剧的传承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东路庐剧因其自身及外部等诸多复杂因素造成目前的举步维艰。... 庐剧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其流派分为西路、中路、东路庐剧。其中,东路庐剧曾在芜湖、和县一带辉煌一时。但如今东路庐剧的传承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东路庐剧因其自身及外部等诸多复杂因素造成目前的举步维艰。为了更好实现东路庐剧本土有效的传承发展,有必要剖析东路庐剧传承发展的困境,并探索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路庐剧 非遗 传承 保护 和县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路安徽庐剧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强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53-56,共4页
东路庐剧作为庐剧的重要分支,在庐剧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十分突出。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省芜湖市庐剧专业演出团体——芜湖市“艺禾庐剧团”的考察,揭示其生存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东路庐剧存在的问题,提出剧团管... 东路庐剧作为庐剧的重要分支,在庐剧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十分突出。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省芜湖市庐剧专业演出团体——芜湖市“艺禾庐剧团”的考察,揭示其生存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东路庐剧存在的问题,提出剧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应该与时俱进;坚守艺术本体特色;坚持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对策,从而为当今庐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经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路庐剧 新中国成立初期 艺禾庐 戏曲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