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辛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洪宝 王书宝 +2 位作者 李勇 钟建华 王夕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3,共6页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以生物灰岩及鲕粒灰岩为主,处于油气运聚非常有利的位置,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其岩性组成、测井响应特征及内部微观结构,探讨其沉积、成岩特征,分析其储集性,为碳酸盐岩储集层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生物...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以生物灰岩及鲕粒灰岩为主,处于油气运聚非常有利的位置,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其岩性组成、测井响应特征及内部微观结构,探讨其沉积、成岩特征,分析其储集性,为碳酸盐岩储集层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生物灰岩由富含生物碎屑、化石富集的层段组成,具有较高的孔渗性,其储集孔隙以溶蚀孔隙、生物体腔孔及骨架孔隙为主;鲕粒灰岩一般沉积于浅水高能环境,以长条鲕、圈层鲕最为常见,其核心以生物碎片(化石)为主,是极好的储集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粒内孔。东辛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白云岩化作用,其储集性能受岩石类型、沉积环境、表生作用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沙一段 湖相 生物灰岩 鲕粒灰岩 储集性能
下载PDF
东辛油田断层转换带与油气富集 被引量:35
2
作者 史文东 彭尚谦 姜凤玖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7,共4页
东辛油田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东段,被数百条断层切割,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应用断层转换带的理论,识别出东辛油田的11个断层转换带,分为4种类型(平行同向断层型,平行对向断层型,叠覆断层型,趋近断层型)。东部辛镇地区以平... 东辛油田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东段,被数百条断层切割,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应用断层转换带的理论,识别出东辛油田的11个断层转换带,分为4种类型(平行同向断层型,平行对向断层型,叠覆断层型,趋近断层型)。东部辛镇地区以平行型转换带为主,西部东营地区以叠覆型转换带为主,其间过渡带以趋近型转换带为主。断层转换带多分布在断层的交汇处、拐弯处和末端处,是伸展、走滑构造应力场联合、复合作用的产物。在转换带发现了一批优质储量,与2条断层相关的转换带比与1条断层相关的转换带油气更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复杂断块 断层转换带 模式 油气富集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河街组一段成藏条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勇 钟建华 +1 位作者 王海侨 温志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6,52,共6页
近年来相继发现的高产井揭示了东辛油田沙一段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及类型多样的圈闭类型。在成藏条件上,该区三面临洼及下伏的沙三、沙四段优质烃源岩为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等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粒间孔... 近年来相继发现的高产井揭示了东辛油田沙一段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及类型多样的圈闭类型。在成藏条件上,该区三面临洼及下伏的沙三、沙四段优质烃源岩为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等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粒间孔隙、溶孔等可作为储集空间,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裂系统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使油气藏沿断层形成纵向上数百米的叠瓦式分布格局。在圈闭类型上,断层的广泛发育使沙一段油气藏以断层圈闭为主,良好的断层封闭性决定了油气藏的保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东辛油田 沙河街组 油气成藏 储层 断层 圈闭 成藏条件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油藏的分类治理与分类开发──以东辛油田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洪宝 宋绍旺 +2 位作者 田仲强 王书宝 钟建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1期10-18,共9页
东辛油田有各种油藏五大类十余种 ,经过三十余年的开发 ,采油难度与日俱增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特点 ,尤其是剩余油的分布特点 .并根据不同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点 ,应用水平井技术、细分层开采技术、完善井网技术、... 东辛油田有各种油藏五大类十余种 ,经过三十余年的开发 ,采油难度与日俱增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特点 ,尤其是剩余油的分布特点 .并根据不同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点 ,应用水平井技术、细分层开采技术、完善井网技术、不稳定注水等四大开发技术分类进行治理 ,使油藏的各项开发指标都有明显的好转 ,有效地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复杂断块油藏 油藏分类 不稳定注水 剩余油 分类治理 分类开发
下载PDF
东辛油田弱凝胶调驱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覃忠校 张兴建 +3 位作者 彭绪勇 黄愤 王俊 李玉芝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6期56-58,共3页
探讨了弱凝胶调驱技术的原理,依据东辛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及其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性严重等油藏地质特点,研制了一种成胶性很好的聚丙烯酰胺/酚醛复合体调驱剂TY-L。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它具有泵注性良好、成胶时间可... 探讨了弱凝胶调驱技术的原理,依据东辛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及其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性严重等油藏地质特点,研制了一种成胶性很好的聚丙烯酰胺/酚醛复合体调驱剂TY-L。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它具有泵注性良好、成胶时间可调、剖面改善性能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东辛油田试验应用7口井,调驱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弱凝胶 调驱技术 提高采收率 实验室实验 剖面调整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油源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1 位作者 宋西云 刘云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9,共5页
东辛油田是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复杂断块油田,油气来源复杂。以原油和烃源岩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为基础,将该区原油划分为来自沙三段源岩的“沙三型”和来自沙三、沙四源岩的“混源型”,其中“混源型”占较大优势。结合地质背景和地... 东辛油田是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复杂断块油田,油气来源复杂。以原油和烃源岩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为基础,将该区原油划分为来自沙三段源岩的“沙三型”和来自沙三、沙四源岩的“混源型”,其中“混源型”占较大优势。结合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油气主要来自利津、牛庄和民丰3个洼陷,其中“沙三型”原油主要分布于靠近利津洼陷一侧;“混源型”石油分布广泛,越接近牛庄洼陷,混源油中沙四型原油的贡献越大。研究表明,近洼陷的混源油来自同一洼陷的不同烃源岩,油田中心区块的混源油则为不同洼陷和不同层位原油的混合。多组断裂发育和多洼陷充注是导致该区大量混源石油出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东辛油田 沙河街组 复杂断块 原油类型 油源对比
下载PDF
东辛油田东南部油藏描述及滚动勘探目标选择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煜 陈恭洋 +1 位作者 史文东 张永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与微构造分析、测井 地震约束波阻抗反演、地震资料油气预测等配套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重新建立了东辛油田东南部地区的油藏地质模型。在对成藏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工区构... 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与微构造分析、测井 地震约束波阻抗反演、地震资料油气预测等配套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重新建立了东辛油田东南部地区的油藏地质模型。在对成藏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工区构造油藏和岩性油藏两类共 7个滚动勘探目标。前者主要为沙三中以下目的层 ;后者为微构造或斜坡背景下的岩性尖灭型圈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滚动勘探 目标选择 东辛油田
下载PDF
东辛油田稠油举升井筒保温对策研究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传智 盛倩 +2 位作者 姜亦栋 杨峰 贾培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4,共6页
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热损失造成温度下降,致使其黏度迅速增大,举升负荷较大。因此,研究稠油举升中的井筒保温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采用计算稠油井井筒温度场的Hansan模型,以东辛油田Y12X2X3井为例对井筒温度... 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热损失造成温度下降,致使其黏度迅速增大,举升负荷较大。因此,研究稠油举升中的井筒保温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采用计算稠油井井筒温度场的Hansan模型,以东辛油田Y12X2X3井为例对井筒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影响稠油井井筒温度的油管类型、油管长度和产液量等3项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采用长度1 000m的D级隔热油管和普通油管组合、产液量由11m3/d提高到20m3/d的井筒保温措施。现场试验显示,井口温度由调整前的20.5℃升高至41.5℃,井深1 000m以浅井段原油黏度大幅度降低,原油流动性增强,有杆泵充满程度增加,泵效提高了4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稠油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能准确描述井筒温度的分布情况,并能有针对性地制订稠油井井筒保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损失 井眼 温度分布 保温油管 采液量 东辛油田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弧形断层对油气的聚集作用——以东辛油田东营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姜素华 姜雨 覃忠校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东辛油田东营组油藏为例,在断裂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建立断面正应力与断层封堵能力的关系,发现弧性断层具有独特的控油优势,进而探讨在复杂断块油田中弧性断层的受力机制及形成过程,分析弧形断层的剖面形态... 以东辛油田东营组油藏为例,在断裂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建立断面正应力与断层封堵能力的关系,发现弧性断层具有独特的控油优势,进而探讨在复杂断块油田中弧性断层的受力机制及形成过程,分析弧形断层的剖面形态及封闭特征,及其对油气藏聚集的控制优势。指出复杂断块油田弧性断层的封闭性优于其他断层,这对寻找构造边缘和构造应力接合部位的次生油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油藏 东辛油田 油气 垂向封闭性 断层 封堵能力 东营 断裂体系 剖面形态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辛油田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砂体类型及含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秀艳 师晶 徐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4-601,共8页
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深湖-半深湖中发育大量重力流沉积。根据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将重力流沉积划分为4种砂体类型,即与三角洲前缘滑塌相伴生的坡移堆积体、滑塌浊积扇、远源浊积岩以及洪水成因... 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深湖-半深湖中发育大量重力流沉积。根据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将重力流沉积划分为4种砂体类型,即与三角洲前缘滑塌相伴生的坡移堆积体、滑塌浊积扇、远源浊积岩以及洪水成因的水下碎屑流,并建立了该区重力流沉积模式。进一步通过油源、物性及圈闭条件对比研究,对各种砂体类型的含油性进行分析,认为滑塌浊积扇和部分远源浊积岩含油性好于坡移堆积体和水下碎屑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 砂岩类型 沉积模式 含油性 东辛油田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应用Bayes逐步判别方法识别东辛油田沙四段储层流体性质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学辉 支乐菲 +1 位作者 李峰弼 杨龙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3-1248,共6页
东辛油田沙四段储层存在相当数量的低阻油层,油层、油水同层、水层测井响应特征比较接近,常规交会图法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本文介绍了Bayes逐步判别方法原理和技术流程,综合应用声波时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深探测电阻率、浅... 东辛油田沙四段储层存在相当数量的低阻油层,油层、油水同层、水层测井响应特征比较接近,常规交会图法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本文介绍了Bayes逐步判别方法原理和技术流程,综合应用声波时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深探测电阻率、浅探测电阻率测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判别函数.应用效果表明,Bayes逐步判别法识别油水层符合率达到了87.5%,可满足东辛油田沙四段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逐步判别法 低阻油层 流体性质 测井 东辛油田
下载PDF
瑞利模型在原油相对密度预测中的应用——以胜利油区东辛油田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东梅 蒋有录 +2 位作者 刘华 孙立东 邵晓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原油相对密度随着开采时间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的定量预测为油田开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对瑞利模型公式的推导,建立了原油相对密度随开采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胜利油区东辛油田辛10、辛11断块区,利用该区原油相... 原油相对密度随着开采时间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的定量预测为油田开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对瑞利模型公式的推导,建立了原油相对密度随开采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胜利油区东辛油田辛10、辛11断块区,利用该区原油相对密度的开发动态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瑞利模型适用于油层物性较好且开采井段位于油层顶部的油井,在开采初期拟合效果较好,预测误差小于0.5%,开采晚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相对密度 开采时间 瑞利模型 东辛油田
下载PDF
东辛油田东营组泥岩沾污因子与断层封闭性关系探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煜 李亚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15,共2页
断层泥在断层封堵油气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断层泥分布的指标有多种。前人多认为断层泥岩沾污因子(SSF)值越接近 1.0 ,断层封闭性越强 ,断层封闭性随着该值增大而逐渐减弱。泥岩沾污因子小是断层封闭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东辛... 断层泥在断层封堵油气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断层泥分布的指标有多种。前人多认为断层泥岩沾污因子(SSF)值越接近 1.0 ,断层封闭性越强 ,断层封闭性随着该值增大而逐渐减弱。泥岩沾污因子小是断层封闭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东辛油田东营组的研究结果表明 ,SSF值约 2 .0时断层封闭程度最高 ,其油层的SSF界限值约为 4.3,低于此值断层的封闭性较好。由于泥岩沾污因子无法反映断层的断距、力学机制、生长性等因素对断层泥形成的影响 ,在具体研究中 ,应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对断层泥形成的影响 ,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图 2表 1参 4(王孝陵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泥岩沾污因子 断层封闭性 泥岩沾污带
下载PDF
反循环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在东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伟 王书宝 +3 位作者 王卫星 王威 苗勇 张毅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0-72,共3页
受岩石应力、出砂、腐蚀等的影响,油井套管一般都会出现错断、变形、结垢等现象,在现有的修井工程技术条件下,很难恢复原状,致使井眼变形、缩小,甚至导致油井报废,为完善井网和提高油井的利用率,必须钻一些更新井、侧钻井,其中部分井因... 受岩石应力、出砂、腐蚀等的影响,油井套管一般都会出现错断、变形、结垢等现象,在现有的修井工程技术条件下,很难恢复原状,致使井眼变形、缩小,甚至导致油井报废,为完善井网和提高油井的利用率,必须钻一些更新井、侧钻井,其中部分井因出砂而不能正常生产,采用常规的换向法砾石充填防砂工艺不能解决该问题。为此,研究了反循环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并对东辛油田3口井进行了现场先导性试验,施工一次成功率100%,有效率100%;初期日产液量49.8m3,日产油量11.5t,平均单井日增油3.8/t,综合含水率80.5%,累积增产原油5871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该工艺为解决套变井、侧钻井、变壁厚等特殊井身结构井的防砂以及挖潜增效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循环砾石充填防砂工艺 东辛油田 断块油田 完井方式 利用率 地层 压力
下载PDF
东辛油田营8断块区精细构造解释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伟 崔晓朵 张欣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4-207,共4页
为进一步挖掘老区潜力、提高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的采收率,通过对营8断块区断裂系统和构造的精细描述解释,结合地质研究和开发动态资料,确定了断裂系统特别是断块内部低级序断层的分级标志,落实了5条Ⅳ级断层、14条Ⅴ级断层,精细的构造... 为进一步挖掘老区潜力、提高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的采收率,通过对营8断块区断裂系统和构造的精细描述解释,结合地质研究和开发动态资料,确定了断裂系统特别是断块内部低级序断层的分级标志,落实了5条Ⅳ级断层、14条Ⅴ级断层,精细的构造解释解决了生产中的注采井油水关系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裂系统形成机制,从而为确定剩余油分布、部署开发调整方案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断裂系统 构造解释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东辛油田馆陶组、东营组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国栋 李宇志 +1 位作者 刘克奇 徐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复查、地质分层、构造解释、试油试采等基础地质工作的开展,对东辛油田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断块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为:平面上东营背斜构造比辛镇...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复查、地质分层、构造解释、试油试采等基础地质工作的开展,对东辛油田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断块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为:平面上东营背斜构造比辛镇背斜构造油气富集,纵向上油气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二段、东三段、东一段和馆下段,并总结出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油藏的成藏机理:宏观上油气成藏由构造背景控制,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砂体分布、不整合面以及储、盖组合等因素都成为馆陶组、东营组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馆陶组 东营组 油气分布规律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的形成机制与地球物理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欣 温志峰 +1 位作者 王伟 崔小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7,共6页
依据东辛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果对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形成机制和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型断裂组合是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的普遍断裂样式,'X'型断层组合是形成断裂系统的主要因素;'X... 依据东辛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果对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形成机制和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型断裂组合是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的普遍断裂样式,'X'型断层组合是形成断裂系统的主要因素;'X'型断层有两种切割方式,一种是在拱张集中区顶部出现,发生在同级或不同级断层间,另一种是在大断层为通道的拱张力作用造成的切割关系;断层的受力强弱应放在一定时间段来分析,在某一时间段低级序断层受到的应力会大于高级序断层,并切割高级序断层,这种新认识可以解释以往作多个砂层组图时出现的矛盾,也将一些被切断层的级序提高,有利于断层封堵性研究和合理的解释油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辟伴生构造 东辛油田 断层切割 开发动态
下载PDF
东辛油田沙三中亚段沉积特征与油藏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秀艳 姜在兴 +1 位作者 师晶 徐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9-23,共5页
东辛油田沙三中亚段发育大量与三角洲前缘滑塌相伴生的坡移浊积扇、滑塌浊积扇、远源浊积岩以及洪水成因的水下碎屑流,发育岩性油藏及岩性-构造油藏。纵向上,湖退体系域早期准层序组PS7~PS5是最主要的油气富集层位,其次为湖侵体系域PS8... 东辛油田沙三中亚段发育大量与三角洲前缘滑塌相伴生的坡移浊积扇、滑塌浊积扇、远源浊积岩以及洪水成因的水下碎屑流,发育岩性油藏及岩性-构造油藏。纵向上,湖退体系域早期准层序组PS7~PS5是最主要的油气富集层位,其次为湖侵体系域PS8;平面上,各准层序组西部油气富集程度好于东部,含油储层主要为滑塌浊积扇及部分远源浊积岩,其次为坡移浊积扇。油气分布主要受宏观沉积相带、构造、微观储集物性和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距油源远近控制油藏纵向有利层位,砂体成因类型控制着平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重力流沉积 岩性油藏 油气富集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东辛油田水平井油层保护与改造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德山 王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72,共2页
胜利油区东辛油田的 4 2口水平井中 ,部分水平井存在出砂、高含水、产能低等问题。采用油层改造技术对其中的 2 0多口水平井进行了防砂、酸化、卡封堵水作业。结果表明 ,水平井采用金属棉滤砂管防砂效果明显 ;机械卡封堵水技术对有接替... 胜利油区东辛油田的 4 2口水平井中 ,部分水平井存在出砂、高含水、产能低等问题。采用油层改造技术对其中的 2 0多口水平井进行了防砂、酸化、卡封堵水作业。结果表明 ,水平井采用金属棉滤砂管防砂效果明显 ;机械卡封堵水技术对有接替层或分层开采的水平井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水平井 油层保护 工艺 防砂 酸化 卡封堵水
下载PDF
东辛油田营13断块区调节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思敏 黄述旺 +1 位作者 彭仕宓 李海燕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4期225-227,241,共4页
营13断块位于3条二级断层交汇处,3条断层均消失于调节带内及附近。该断块内油气富集程度很高。通过分析断层走向变化、断层终止关系及断层间的相对位置,识别出营13断块斜向背斜调节带。营13调节带位于两条倾向相对断层之间的断层叠覆段... 营13断块位于3条二级断层交汇处,3条断层均消失于调节带内及附近。该断块内油气富集程度很高。通过分析断层走向变化、断层终止关系及断层间的相对位置,识别出营13断块斜向背斜调节带。营13调节带位于两条倾向相对断层之间的断层叠覆段,呈半背斜形态,其枢纽线走向与断块边界断层走向斜交;与周围地区相比,调节带内次级断层密度增大,走向发生明显变化;剖面上,由下至上,随着叠覆断层叠覆程度的增加,半背斜枢纽线走向与断块边界断层走向间夹角逐渐减小并趋于平行;断块边界断层断距向调节带内部逐渐减小;平面上,断层末端呈发散状消失或终止于传递断层。调节带的形成与两条断层的横向生长叠覆及相互作用有关。调节带发育特殊的构造样式,研究调节带对优化勘探开发部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带 断层生长 东辛油田 营13断块 断块区 成因探讨 断层走向 特征 富集程度 相对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