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满洲国的劳动统制法律制度——以东北沦陷时期东部内蒙古为中心
1
作者 宋从越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6-113,共8页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殖民统治者在伪满洲国确立了严苛的劳动统制法律制度。以1937年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启动、1941年《劳务新体制确立要纲》公布为节点,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基本上经历了限制劳动者入"国"、劳...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殖民统治者在伪满洲国确立了严苛的劳动统制法律制度。以1937年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启动、1941年《劳务新体制确立要纲》公布为节点,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基本上经历了限制劳动者入"国"、劳动力调配、"国民"皆劳体制三个阶段。作为沦陷区的一部分,东部内蒙古各族人民同样在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下饱受磨难。运用伪满洲国政府公报公布的相关法律文本,在剖析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演变及其成因的同时,立足于同期东部内蒙古,重点从微观层面探究不同阶段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在局部地区的具体推进过程。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在东部内蒙古的实施,满足了日本"开发"资源及修建军事工程对劳力的需求,实现了对资源的掠夺,保证了日企攫取超额利润,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 东部内蒙古 劳动统制
下载PDF
伪满时期东部内蒙古刑事法律制度特征
2
作者 宋从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9-94,共6页
本文立足于东部内蒙古,以文本解读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层面探究伪满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认为伪满时期东部内蒙古刑事法制经历了由“蒙汉分治”转为“蒙汉共治”的过程,并存在附属刑法广泛存在、罚金刑地位突出、刑罚设定缺乏约束... 本文立足于东部内蒙古,以文本解读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层面探究伪满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认为伪满时期东部内蒙古刑事法制经历了由“蒙汉分治”转为“蒙汉共治”的过程,并存在附属刑法广泛存在、罚金刑地位突出、刑罚设定缺乏约束、法外滥施酷刑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 东部内蒙古 刑事法律制度
下载PDF
东北冷涡分类及其对内蒙古东部降水的影响
3
作者 高晶 陈金琪 +2 位作者 包福祥 王慧敏 赵艳丽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利用1981—2022年6—8月内蒙古1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东北冷涡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东北冷涡分类对内蒙古东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冷涡发生频次在1992年之前,较常年值显著偏多,之后显... 利用1981—2022年6—8月内蒙古1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东北冷涡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东北冷涡分类对内蒙古东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冷涡发生频次在1992年之前,较常年值显著偏多,之后显著偏少,2003年以后有增多的趋势,近十年发生频次偏多。将东北冷涡分为10类,中涡东北移是致使东部降水偏多最异常的冷涡类型,中涡东移是次异常的冷涡类型。东亚地区呈现“北高南低”环流型,内蒙古东部位于负位势高度距平区,中心位于东部偏南地区,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强,副热带高压偏强,内蒙古东部地区受气旋性环流控制,低层水汽通量辐合,配合越赤道气流共同作用引导的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到东部地区,是东部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环流配置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东北冷涡 路径分类 降水 环流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特征与勘探开发技术
4
作者 陈立超 王生维 +2 位作者 孙钦平 肖宇航 吕帅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9,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开发的潜力,但区内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特征、储层工程品质等研究程度不够,制约了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霍林河盆地3口煤层气...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开发的潜力,但区内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特征、储层工程品质等研究程度不够,制约了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霍林河盆地3口煤层气试验井的开发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低阶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形成了一种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评价与勘探技术选择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储层渗透性低是该区低阶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制约地质因素,但煤层具有硬度高,刚度大,断裂韧度适中,脆性显著的力学品质,适合开展煤储层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②由于煤岩坚硬,洞穴完井造穴困难,不适合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主体技术;由于煤储层渗透性低,双U型井井控泄流面积小,试采效果差;直井水力压裂能沟通更多天然裂缝,增大了泄流面积,试采效果好。③低阶煤层气开发的关键是煤储层体积改造,水力压裂除实现储层增渗外,还具有渗吸驱替等功能,因此长水平井+体积压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结论认为,地质力学评价与勘探技术模式的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动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霍林河盆地 低阶煤层气 地质力学 储层工程品质 水平井 体积压裂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
作者 李宇明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随着数字化趋势的兴起,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农业领域,这种变革在身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聚焦于我国内蒙古东部乡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较为深入的数据分... 随着数字化趋势的兴起,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农业领域,这种变革在身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聚焦于我国内蒙古东部乡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较为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准入方面的显著作用。这一发展不仅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诸如基础设施落后和技术接受程度低等挑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内蒙古东部 农业生产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东部农村人才培育的路径
6
作者 胡慧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6期170-173,共4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充分提升农村人才供给,才能有效推动农村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选择内蒙古东部地区农村人才为调研对象,分析当前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从引进农村人才、优化农村人才培育模式等方面提出,应调整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充分提升农村人才供给,才能有效推动农村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选择内蒙古东部地区农村人才为调研对象,分析当前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从引进农村人才、优化农村人才培育模式等方面提出,应调整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提升人才素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培育;构建提升工程,发挥农村人才带头作用,以推动内蒙古东部农村人才有效培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蒙古东部 人才培育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地区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炜赜 刘通 +1 位作者 张婧怡 李倜宇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173-175,共3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具有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为动物科学专业研究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该专业虽有实用性和创业前景,但未经创新创业培训的人才难以应对市场竞争,这与其综合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的不足有直接关系。创新... 内蒙古东部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具有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为动物科学专业研究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该专业虽有实用性和创业前景,但未经创新创业培训的人才难以应对市场竞争,这与其综合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的不足有直接关系。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该地区在动物科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上仍面临教育与实践脱节、与产业界合作浅尝辄止、缺乏创新教育方式和政策支持等挑战。该文旨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构建适应该地区动物科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而为相关领域的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这对于推动地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地区 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鸟类新纪录——白头鹎
8
作者 陈丽霞 江红星 +4 位作者 高文华 宁佳慧 佟丽梅 张振华 孙戈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3期89-90,共2页
2024年5月13日,在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45°9′1″N,121°57′2″E)首次环志和记录到2只白头鹎指名亚种(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is),经查阅相关文献确认其为内蒙古东部鸟类分布新纪录。
关键词 白头鹎 内蒙古东部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纪录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
9
作者 赵靖丹 冯志国 +6 位作者 任致贤 李纯燕 杨世英 李晓 包菡 田晓燕 张娟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丰富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数量,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试验。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辽市科左中旗、赤... 为丰富内蒙古东部区玉米草谷比与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数量,进一步完善秸秆资源台账数据,科学测算玉米秸秆资源量,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玉米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试验。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通辽市科左中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等4个旗县20个行政村12个苏木乡镇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玉米草谷比为1.06~1.49,平均值为1.25;玉米秸秆可收集系数为0.78~0.86,平均值为0.82,数据可为内蒙古东部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玉米 草谷比 可收集系数 监测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东部地区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效应分析
10
作者 柳靓 高旭 《山西农经》 2024年第8期77-79,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助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产业兴旺,内蒙古东部地区不断推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推动农村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的必要途径。目前内蒙古东...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助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产业兴旺,内蒙古东部地区不断推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推动农村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的必要途径。目前内蒙古东部地区产业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产业融合的农民增收效应,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农民增收 内蒙古东部地区
下载PDF
关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称呼的历史缘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旭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1,共5页
"东蒙古"、"东部蒙古"的称呼是蒙古政治统治集团分裂的产物,"东蒙"一词的出现是"东蒙古"一词经历历史演变的结果,"东部内蒙古"是近代日本"侵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代名词",&q... "东蒙古"、"东部蒙古"的称呼是蒙古政治统治集团分裂的产物,"东蒙"一词的出现是"东蒙古"一词经历历史演变的结果,"东部内蒙古"是近代日本"侵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代名词","蒙东"是内蒙古东部的简称,是实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五盟市实行地区间合作的产物。这几种意思相近却又不同的称呼见证着东部地区蒙古族曲折发展的历史脚步,体现着时代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蒙古 东部蒙古 “东蒙” 东部内蒙古 “蒙东”
下载PDF
日本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朝鲜移民的统治
12
作者 胡金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159-161,共3页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我国东北移植朝鲜人,实行"日人植鲜、鲜人植满"的政策,利用东北肥沃的土地进行粮食生产。内蒙古东部地区紧邻东三省,随着二十一条及有关条约的签订,日本侵略者的势力也进入该地...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我国东北移植朝鲜人,实行"日人植鲜、鲜人植满"的政策,利用东北肥沃的土地进行粮食生产。内蒙古东部地区紧邻东三省,随着二十一条及有关条约的签订,日本侵略者的势力也进入该地区。侵占内蒙古东部的大片土地并建立水田农场,驱使朝鲜移民种植水稻,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朝鲜移民在异国他乡从事艰苦的水田生产,承受着中国封建地主、军阀以及日本殖民势力的欺压奴役。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发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水田事业,客观上为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移民 日本殖民者 水田开发 东部内蒙古
下载PDF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区北移及自然变动——兼论晚清民国时期各界应对自然环境恶化的生态理念
13
作者 梁伟岸 《文化产业》 2020年第9期27-36,共10页
清朝自康熙朝开始,由于战乱、圈地和自然灾荒等因素的影响,内地流民不断向内蒙古区域迁徙。卓索图盟由于距京城最近,所以是东部最早被流民耕垦的区域,然后流民又逐渐扩散到昭乌达、哲里木、呼伦贝尔等地。到清宣统末期,除呼伦贝尔外,其... 清朝自康熙朝开始,由于战乱、圈地和自然灾荒等因素的影响,内地流民不断向内蒙古区域迁徙。卓索图盟由于距京城最近,所以是东部最早被流民耕垦的区域,然后流民又逐渐扩散到昭乌达、哲里木、呼伦贝尔等地。到清宣统末期,除呼伦贝尔外,其他地区绝大部分可耕种区域均被垦荒。农垦区的开辟,在解决内地流民、蒙地粮食及财政问题的同时,导致当地草原的减少退化、森林的采伐破坏、动植物种类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自然环境的正常发展。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分别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保护理念,观点和内容比较当代生态环境学理论略显粗陋,但对研究内蒙古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历史,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东部内蒙古 农区北移 自然变动 生态理念
下载PDF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显生宙构造演化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81
14
作者 张兴洲 马玉霞 +4 位作者 迟效国 张凤旭 孙跃武 郭冶 曾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9-1285,共17页
以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该区积累的大量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已发表的数据,对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早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性质及其演化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以稳定的大陆地块... 以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该区积累的大量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已发表的数据,对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早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性质及其演化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以稳定的大陆地块为主体,而非两大板块间多岛洋演化形成的造山带。东北地区的各地块均具有前寒武纪—早前寒武纪、甚至是太古宙的古老基底,它们在早古生代早期(490~510Ma)同时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和花岗质岩浆侵入。350~450Ma,各地块均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以普遍缺失这一时期的花岗质岩浆活动记录为标志。从早古生代晚期开始,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至少已存在2个早古生代早期固结的微陆块,即额尔古纳—兴安微陆块和松嫩—佳木斯微陆块,这2个微陆块向北分别与俄罗斯境内的额尔古纳微陆块和布列亚微陆块相连。二者在早石炭世沿北北东向展布的开鲁—嫩江—黑河—诺拉—索霍提(Nora-Soukhotin)一线碰撞拼合,形成统一的东北亚晚古生代大陆板块。西拉沐伦河断裂西端被北北东向构造所截,向东延至开鲁—嫩江断裂,并没有延伸到松辽盆地内,说明西拉沐伦河断裂可能与开鲁—嫩江碰撞带的形成有关。从晚石炭世开始,东北亚大陆板块整体处于伸展构造背景,至少在中国境内具有北陆南海的构造-沉积古地理格局,早期发育以火山岩为主的断陷盆地,到中二叠世演化成一个规模巨大的海相沉积盆地。中生代以来,东北地区的构造体制转换及物质成分演化不仅仅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叠加转换的结果,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的演化对该区现今构造体制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证据显示,大兴安岭北部的得尔布干断裂、内蒙古中部的贺根山断裂和黑龙江省东部的跃进山断裂可能并不是具有一定深度规模的构造分区断裂。东北地区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下并非都是变质结晶基底,而是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晚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显生宙 构造演化 大地构造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双井子中三叠世同碰撞壳源花岗岩的确定及其对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碰撞时限的约束 被引量:390
15
作者 李锦轶 高立明 +2 位作者 孙桂华 李亚萍 王彦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5-582,共18页
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以北双井子花岗岩侵入古生代晚期增生-碰撞杂岩,遭受了中生代强烈韧性构造变形的改造,在岩石学方面以含有白云母为特征,在岩石化学方面表现为富SiO_2、Al_2O_3和碱质,Na_2O/K_2O比值小于1,A/CNK比值为1.02~1.08,A... 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以北双井子花岗岩侵入古生代晚期增生-碰撞杂岩,遭受了中生代强烈韧性构造变形的改造,在岩石学方面以含有白云母为特征,在岩石化学方面表现为富SiO_2、Al_2O_3和碱质,Na_2O/K_2O比值小于1,A/CNK比值为1.02~1.08,A/NK比值为1.20~1.35,轻稀土元素富集,Eu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中Ti和Sc亏损、特别是Nb和Ta亏损、Th相对富集,^(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介于0.512229~0.512286,^(143)Nd/^(144)Nd初始比值为0.512068~0.512199,其ε_(Nd)(t)均为负值,介于-2.71~-5.28,Nd模式年龄介于1000~1300Ma;^(87)Sr/^(86)Sr同位素比值介于0.713516~0.722096,^(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5756~0.709187。这些特征揭示出该岩体是壳源的,可能主要来源于古生代增生-碰撞杂岩和相对古老的大陆边缘的重熔。从该岩体采集的两个样品选出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29.2±4.1Ma和237.5±2.7Ma,表明该岩体是在三叠纪中期侵位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推测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之间沿西拉木伦缝合带的碰撞始于二叠纪中期(约270Ma),于三叠纪中期结束;从三叠纪岩浆岩的露头推测,这一碰撞事件形成了从北山向东通过内蒙古南部到吉林中部的近东西走向的巨型山脉;区域上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形成于该山脉演化晚期的伸展构造背景,标志着该区地壳演化新阶段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西拉木伦缝合带 双井子二云母花岗岩 壳源 三叠纪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草原沙狐春季洞穴选择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明海 高中信 +2 位作者 龚世平 王文 张衍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6-291,共6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 64个沙狐洞穴的观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沙狐洞穴选择作了初步的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沙狐春季洞穴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有 7种 ,依次为 :坡位因子 (随坡度、坡高的变化而变化 ) ,水源因子 ,植被因子 ,...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 64个沙狐洞穴的观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沙狐洞穴选择作了初步的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沙狐春季洞穴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有 7种 ,依次为 :坡位因子 (随坡度、坡高的变化而变化 ) ,水源因子 ,植被因子 ,微气候因子 ,食物因子 ,人为干扰因子和微生境因子。而坡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草原 沙狐 春季 洞穴选择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地层格架与形成环境 被引量:29
17
作者 田树刚 李子舜 +2 位作者 王峻涛 詹立培 牛绍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54-1564,共11页
构造带内的地层建造和区域展布主要受大地构造背景和古地理环境的双重控制。突出构造地层学方法,进行综合地层学研究,重点地层剖面实测与修订前人资料相结合,在恢复大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内蒙古东部及邻区石炭纪—... 构造带内的地层建造和区域展布主要受大地构造背景和古地理环境的双重控制。突出构造地层学方法,进行综合地层学研究,重点地层剖面实测与修订前人资料相结合,在恢复大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内蒙古东部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分区,并建立构造地层格架。2条构造线将研究区分隔成3个地层分区。西拉木伦河断裂南侧(华北地层分区)出露大陆边缘坳陷沉积和陆内裂陷槽充填,称为康保-赤峰地层小区。查干敖包-阿荣旗断裂至黑河一线北侧(兴安地层分区)属西伯利亚板块,呈现边缘坳陷沉积和裂陷槽充填的陆块南缘称东乌-龙江地层小区;而陆内坳陷沉积的北部范围称额尔古纳地层小区。2条构造线之间为板块增生带(内蒙草原地层分区),自然分隔成锡林郭勒地层小区、科尔沁地层小区和松-辽地层小区,发育多岛洋-海槽-残余海槽的复杂环境。通过论述各岩组划分、对比和沉积相归属,构造地层格架尽可能反映当时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沉积环境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区划 构造地层格架 石炭纪—二叠纪 内蒙古东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索伦地区中二叠世哲斯组古环境与海平面相对升降的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23
18
作者 明承栋 侯读杰 +4 位作者 赵省民 宋健 邓坚 吴赛赛 李经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84-1494,共11页
根据研究区哲斯组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结合泥岩微量元素和饱和烃有机地球化学等地球化学参数,综合研究索伦地区哲斯组的沉积环境,进而解释海平面的相对升降,为研究区哲斯组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哲斯组沉... 根据研究区哲斯组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结合泥岩微量元素和饱和烃有机地球化学等地球化学参数,综合研究索伦地区哲斯组的沉积环境,进而解释海平面的相对升降,为研究区哲斯组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哲斯组沉积环境的水体为半咸水,古盐度范围为18.55‰-28.72‰,古气候以温湿为主。B(硼元素)和微量元素比值Sr/Ba、B/Ga等可以反映的古盐度与古水深的变化,两者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影响;利用定量计算的古盐度和反映古盐度的Sr/Ba值、B/Ga值和Rb/K值等编制了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显示研究区哲斯组剖面发生了2次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海侵发生在哲斯组底部和中部。据沉积相分析,结合地球化学指标V/(V+Ni)值、稀土元素Ce异常值饱和烃气相色谱,表明研究区哲斯组主要为缺氧、还原的浅海陆棚沉积环境,该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和烃源岩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哲斯组 泥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内蒙古东部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欧阳玲 马会瑶 +2 位作者 王宗明 王昭伟 于显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912-6924,共13页
内蒙古东部草地是该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属于脆弱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和人类活动反应敏感。基于土地覆被数据和改进CACS模型,估算得到的草地NPP,分析2000—2015年内蒙古东部草地和NPP时空格局与年际动态。进而,定义相对退化指数(RDI)... 内蒙古东部草地是该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属于脆弱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和人类活动反应敏感。基于土地覆被数据和改进CACS模型,估算得到的草地NPP,分析2000—2015年内蒙古东部草地和NPP时空格局与年际动态。进而,定义相对退化指数(RDI),确定草地生产力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2000—2015年RDI空间格局与年际动态。同时,分析16年间NPP和气候因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损失草地面积4743.80 km^2,新增草地面积2705.57 km^2。2)2000—2015年内蒙古东部地区草地植被平均NPP位于166.56—248.14 gC m-2 a-1之间,NPP在波动中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3.65 gC m-2 a-1/a,R2=0.47)。3)2000—2015年RDI在16.64%—30.54%之间波动,RDI值呈缓慢下降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对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干扰程度在下降。4)草地NPP变化主要是因为草地本身生产力下降。整体来看相关草地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草地生境质量得到有效缓解,草地生态环境得到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NPP RDI 气候变化 草地
下载PDF
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起超 康淑莲 +2 位作者 陈春 王志刚 邹山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5,共9页
研究了东北和内蒙东部各矿区煤炭中As,Ba,Be,Cb,Co,Cr,Cu,Hg,Li,Mn,Ni,Pb,Se,Sr,V,Zn,Zr的含量水平及分布规律.煤灰灰分中多数元素含量高于克拉克值、土壤背景值及植物干物质中含量,呈富集状态.相关矩阵和聚类分析表明,煤炭中微量元素... 研究了东北和内蒙东部各矿区煤炭中As,Ba,Be,Cb,Co,Cr,Cu,Hg,Li,Mn,Ni,Pb,Se,Sr,V,Zn,Zr的含量水平及分布规律.煤灰灰分中多数元素含量高于克拉克值、土壤背景值及植物干物质中含量,呈富集状态.相关矩阵和聚类分析表明,煤炭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基质元素有密切的依存性.由于复杂的成煤过程,煤炭中微量元素呈现独特的集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煤炭 中国 东北 分布规律 内蒙古东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