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森林样带典型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88
1
作者 贺淑霞 李叙勇 +2 位作者 莫菲 周彬 高广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85-3295,共11页
通过对我国东部森林样带4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白山站、北京站、会同站和鼎湖山站)的9种森林类型水源涵养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水热梯度下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在生长季的5—10月份,各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特... 通过对我国东部森林样带4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白山站、北京站、会同站和鼎湖山站)的9种森林类型水源涵养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水热梯度下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在生长季的5—10月份,各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特性表现出较大差异。林冠截留率的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最高的长白山站阔叶红松林的截留率是最低的北京站油松林的2.2倍。森林降雨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枯落物最大持水深(5—10月份)以北京站落叶阔叶林最大,为6.0 mm;鼎湖山站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最小,为1.0 mm。0—60 cm土层蓄水量最大的是会同站的人工杉木林,为247 mm;最小的是北京站的落叶松林,仅为45.5 mm;林分总持水量依次为:杉木林>阔叶红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各林分总持水量主要集中在土壤层,占总比例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森林样带 水源涵养 冠层截留 凋落物 土壤蓄水量
下载PDF
森林水热效应在全球变化中国东部森林样带研究中的地位
2
作者 周国逸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1997年第2期4-10,共7页
水循环、能量传输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中国东部森林样带是地球上森类型最为完整的样带之一,本文在表明热量对本样带的驱动作用的同时,论述了最冷月平均气温是形成本样带的限制因子,并指出了水热研究是本样带研究的中心。
关键词 中国东部森林样带 驱动因子 森林 水热效应
下载PDF
中国东部森林最大总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旭霞 宋沼鹏 +5 位作者 侯继华 张雷明 牛书丽 王安志 项文化 王辉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49-1961,共13页
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温度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总初级生产力(GP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最适温下达到最大值(GPPmax),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保持不变甚至下降,因此GPPmax代表着最适温度下的植被光合潜力。然而,关于... 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温度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总初级生产力(GP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最适温下达到最大值(GPPmax),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保持不变甚至下降,因此GPPmax代表着最适温度下的植被光合潜力。然而,关于森林生态系统GPPmax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子仍不清楚。本文以中国东部南北森林样带(NSTEC)上的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人工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等5种典型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分析森林GPPmax的时空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所有森林生态系统中,GPP对温度的响应模式均为单峰曲线,最适温下的GPPmax表现为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人工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在所有的站点中,温度是引起GPPmax空间变异的最主要因素,GPPmax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此外,太阳辐射、降水和饱和蒸汽压差也显著影响GPPmax。在时间尺度上,对每个森林生态系统GPPmax年际变异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度是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GPPmax年际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5cm土壤含水量是影响会同、千烟洲和鼎湖山通量观测系统GPPmax年际变异的主要因子,未发现影响西双版纳热季雨林年际变异的主要因子。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GPP的变化趋势,并为中国碳循环的准确模拟提供实验证据和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东部南北森林 最大总初级生产力 年际变化 涡度数据
原文传递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in Ma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0
4
作者 ZHAN Xiaoyun YU Guirui +9 位作者 HE Nianpeng FANG Huajun JIA Bingrui ZHOU Mei WANG Chuankuan ZHANG Junhui ZHAO Guangdong WANG Silong LIU Yunfen YAN Jun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A continuous three-year observation(from May 2008 to April 2011)was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deposition at eight ma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 A continuous three-year observation(from May 2008 to April 2011)was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deposition at eight ma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NSTEC).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roughfall DIN deposition and bulk DIN deposition increase from north to south along the NSTEC.Throughfall DIN deposition varies greatly from 2.7 kg N/(ha·yr)to 33.0 kg N/(ha·yr),with an average of 10.6 kg N/(ha·yr),and bulk DIN deposition ranges from 4.1 kg N/(ha·yr)to 25.4 kg N/(ha·yr),with an average of 9.8 kg N/(ha·yr).NH4+-N is the dominant form of DIN deposition at most sampling sites.Additionally,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IN deposition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precipitation.Moreover,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STEC,bulk DIN deposition is 17%higher than throughfall DIN deposition,whereas the trend is opposit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STEC.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N deposition would likely threaten the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compared with the critical loads(CL)of N deposition,and DIN deposition in this region is mostly controlled b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rather than industrial activities or transpor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ecosystem nitrogen deposition NH4+-N NO3-N eastern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