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9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嵌而融: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维互嵌要素研究
1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增长较快等,使得各民族社会交往的人口资源增量较为丰富。在空间互嵌环境方面,民族空间交往的场域环境存具区际分布结构、民族聚居结构和社区互嵌结构的差异性。在经济互嵌条件方面,民族就业领域存在集中化现象,各民族围绕职业领域和就业分布进行民族生产交往。在文化互嵌依归方面,通过各民族文化互嵌共生,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增进了民族精神交往。要坚持“并重”思维,理性看待民族就业分布集中化现象,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顺势而为地推动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互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东部沿海城市
下载PDF
“安全—发展”同构视角下的城市系统韧性评价——以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为例
2
作者 谢杰辉 田富俊 《城市学刊》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不确定性风险已成为城市系统运行中面临的常态。基于“安全—发展”同构视角,构建城市系统韧性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的系统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并根据演变趋势...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不确定性风险已成为城市系统运行中面临的常态。基于“安全—发展”同构视角,构建城市系统韧性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的系统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并根据演变趋势及特征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会城市的系统韧性水平在研究期内呈波动上升态势,各城市的子系统韧性水平分异明显,其中基础设施韧性和社会韧性是城市系统韧性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当年实际使用外资、排水管道密度、专利授权数和交通货运总量是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系统韧性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系统韧性 韧性评价 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理 东部沿海地区
下载PDF
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3
作者 刘兆德 高曙光 +2 位作者 姚士谋 张鑫 陈有川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56,共7页
文章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统计数据,挖掘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考察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增速低于全国平... 文章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统计数据,挖掘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考察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全国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率呈下降态势;人口向大城市集聚趋势明显加强,设市辖区对城镇化增长的拉动率高于县/市;集聚态势不断增强,6个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对东部沿海城镇化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投入强度和联系水平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依然存在,而创新能力提升将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东部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100,123,共12页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时空演进 两阶段DEA 城市群 东部沿海
下载PDF
江苏东部沿海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以灌云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叶鹏程 赵晓 +2 位作者 陈慧 斯琴 武建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江苏东部沿海地区频繁的土地开发活动使得许多植物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为了解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特征,以江苏省灌云县植物区系为例,采用全面踏查、定点样线、样方调查和特殊地区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与江... 江苏东部沿海地区频繁的土地开发活动使得许多植物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为了解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特征,以江苏省灌云县植物区系为例,采用全面踏查、定点样线、样方调查和特殊地区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与江苏东部沿海地区4个周边县(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江苏省灌云县有野生种子植物72科240属357种,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而裸子植物贫乏,灌云县较相邻地区具有更丰富的野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2)从科级水平上看,灌云县野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种,其中热带成分占58.33%,温带成分占41.67%;从属级水平上看,灌云县野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4种,其中热带成分占37.25%,温带成分占61.75%,热带属与温带属的比值(R/T值)为60.32%;(3)灌云县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且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均显著高于乔木群落和灌木群落(P<0.001);(4)由沿海到内陆(由东向西),随着距海距离的增加,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则呈显著降低趋势(P<0.001);(5)灌云县中西部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其中伊芦山、大伊山及其周边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6)灌云县与江苏东部沿海地区4个周边县(区)野生种子植物属的相似性系数(similarity coefficient,Sc)均在50%以上,其中与灌南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系数最高(61.96%)。研究结果可为灌云县野生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以及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东部沿海地区 植物区系 灌云县 野生种子植物 相似性系数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沿海粮食主销区小麦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以浙江省宁波地区为例
6
作者 王旭伟 《农业展望》 2023年第5期46-50,共5页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东部沿海粮食主销区小麦面积、单产和总产等相关数据,结合小麦品种和病害发生情况,分析当前小麦生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当前东部沿海主销区小麦产...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东部沿海粮食主销区小麦面积、单产和总产等相关数据,结合小麦品种和病害发生情况,分析当前小麦生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当前东部沿海主销区小麦产业中存在生产成本高、天气多变、小麦病害重等导致减产减收制约因素。为提高中国东部沿海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以及综合生产能力,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小麦生产政策扶持、提升小麦耕地生产能力、研发与推广先进种植管理技术、提高技术推广到位率、推动小麦生产规模化高效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东部沿海粮食主销区小麦及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粮食主销区 小麦生产 发展对策
下载PDF
社工机构介入校园欺凌干预的途径探究——以东部沿海某县级市为例
7
作者 丛睿 李志明 《中国社会组织》 2023年第21期40-42,共3页
校园欺凌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地区,较为缺乏专业的社工资源和心理咨询师,驻校社工受人数限制、日常教学任务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发挥作用,开展大规模的校园欺凌干预困难重重。Y市是位于东部... 校园欺凌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地区,较为缺乏专业的社工资源和心理咨询师,驻校社工受人数限制、日常教学任务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发挥作用,开展大规模的校园欺凌干预困难重重。Y市是位于东部沿海的县级市,本次研究调研了Y市校园欺凌的现状,校园欺凌发生后老师及家长的应对处理方式、具体困难以及对社工机构介人校园欺凌的看法、需求和对费用的意见,探究了不同教育背景、职业和收入的父母在校园欺凌相关问题上的观点差异,探讨了社工在介人不同背景的个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机构 驻校社工 东部沿海 心理咨询师 校园欺凌 应对处理 日常教学 途径探究
下载PDF
扛稳粮食安全硬责任 建设东部沿海大粮仓
8
作者 羊维达 《群众》 2023年第6期8-9,共2页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参加十四届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参加十四届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盐城是农业大市,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40亿斤,约占全省1/5、全国1%,可满足全省一半人口粮食需求;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15.2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需求 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 耕地红线 东部沿海 粮食播种面积 农业大市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下载PDF
1998~2008年中国东部沿海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被引量:55
9
作者 侯西勇 应兰兰 +3 位作者 高猛 毕晓丽 路晓 朱明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5-741,共7页
基于1998~2008年的SPOT-VGT数据,利用CVA、一元线性回归、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国东部沿海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趋势,并编制植被覆盖退化特征图谱。研究表明: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高变化和中变化区比例合计达26.23%;与此同时,退化区... 基于1998~2008年的SPOT-VGT数据,利用CVA、一元线性回归、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国东部沿海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趋势,并编制植被覆盖退化特征图谱。研究表明: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高变化和中变化区比例合计达26.23%;与此同时,退化区也大量分布;植被覆盖变化的自相似性和长程依赖性突出,区域尺度Hurst指数高达0.84,增长趋势可持续,像元尺度Hurst指数普遍较高,但空间格局比较复杂;未来植被覆盖趋于恶化的面积约占10.58%,三大都市圈及部分海岸带区域严重退化并将持续退化,众多中小城市周边中度退化并将持续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Spot-VGT 变化矢量分析 HURST指数 退化特征图谱 东部沿海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被引量:322
10
作者 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6-434,共9页
在界定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基于乡村对社会具有的功能构建了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 在界定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基于乡村对社会具有的功能构建了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57.6%的县市一、二、三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商旅服务业主导的发展地域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8.64%、11.99%和11.75%;农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较强(RI>0.5)的地域占到59.1%;工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RI<0.4)和居中(0.4<RI<0.5)的地域分别占到33.4%和42.8%;商旅服务业为主导的乡村发展类型中,大部分地域(42.7%)乡村性弱,乡村性强和居中的地域分别占到27.3%和30.0%;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7.2%,乡村性较强的地域占到37%,接近半数(45.8%)的均衡发展类型其乡村性居中。并指出,当今全球化和社会经济重构背景下乡村的多功能性发展和立足当地(Place-Based)的乡村发展模式,使得某些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值与其他同类地区差异较大,以及同一乡村性指数值可能对应不同的乡村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科领域亟需加强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重构 乡村发展类型 乡村性指数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 被引量:109
11
作者 马军 周琳 李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5-167,共3页
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低碳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是低碳政策制定的重要事实依据。首先,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以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发展、社会支撑和环境支撑5个指标全面反映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情况;然后,根据... 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低碳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是低碳政策制定的重要事实依据。首先,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以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发展、社会支撑和环境支撑5个指标全面反映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情况;然后,根据德尔菲法综合确定指标层的各指标权重,用线性加权法得出低碳经济综合值的大小;接着以东部沿海6省市为样本对象,具体评价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碳含量。除了上海处于中碳经济的环境中,其它5省的经济发展碳含量都非常高,处于高碳经济的环境中。最后给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指标 东部沿海地区 低碳评价
下载PDF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落成 吴楚材 季子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3-205,共3页
我国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 ,存在着多种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从中小尺度区域差异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影响 ,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经济相对落后的低谷地区... 我国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 ,存在着多种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从中小尺度区域差异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影响 ,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经济相对落后的低谷地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于香港 -珠江三角洲、上海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 -环渤海三个经济隆起带之间 ,处于省际交界处。按照类型可以分为黄泛平原区、丘陵山区和沿海库区。东部经济低谷地区区位条件相对比较落后 ,交通可达性较差 ,产业结构单一 ,城市化水平发展严重滞后 ,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崛起机制和途径 ,低谷地区发展可以分为资源转换型、非国有经济推动型和外资推动型。建议国家修筑贯穿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东部沿海铁路大通道 ,降低沿海经济低谷地区设市标准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对特殊贫困地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沿海 地区差距 经济低谷地区 中国 区域发展
下载PDF
我国东部沿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邢灿飞 廖成旺 +1 位作者 李树德 杜瑞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着重大影响。综述性地介绍了中国东部沿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我国东部沿海 研究状况 问题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樊杰 孙威 任东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通过借鉴国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分布格局及其区际能源平衡的特点,论证了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的意义及其途径。研究表明:①2010年,全国狭义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为5.1%,广义可再... 通过借鉴国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分布格局及其区际能源平衡的特点,论证了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的意义及其途径。研究表明:①2010年,全国狭义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为5.1%,广义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为18.4%;②在东部沿海各省份均实现了广义配额目标的前提下,东部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其电力需求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到18.4%和3.05%,能源结构得到优化;③为此,西部水电开发可达到全国总量的63.8%,小水电发电量可占全国总量的90.6%,实现西部优势再生能源的优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配额制 东部沿海地区 能源结构 电力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第四系层序类型 被引量:56
15
作者 王强 李从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1,共13页
据渤海湾西岸、长江三角洲地区钻孔资料,确定在构造沉降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第四系见两类层序。超过0.10Ma周期的大洪泛事件,分别发生在约2.60、0.8、0.5(?)和0.15Ma前后,相当于层序地层的水进体系域,在天津北部平原系华北盆... 据渤海湾西岸、长江三角洲地区钻孔资料,确定在构造沉降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第四系见两类层序。超过0.10Ma周期的大洪泛事件,分别发生在约2.60、0.8、0.5(?)和0.15Ma前后,相当于层序地层的水进体系域,在天津北部平原系华北盆地北边缘山体周期性隆升,在长江一线是附近低山丘陵周期性隆升的表现,反映沿海平原环境变化对西部构造-气候旋回的响应。MIS5以来沿海出现受全球海面变化控制的3期10ka级海侵,结合海域研究可以确定MIS1期间出现完整的海侵-海退层序,沿海平原10ka开始的全新世沉积为高位体系域,7~10ka基底泥炭作为最大海进面,在下切河谷内可见14C测年早于10ka的泥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类型 第四纪 中国东部沿海平原
下载PDF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功能定位与生产要素整合模式探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进入了快速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现代农业、村庄整治、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沿海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农业资源低效利用、农村环境污染、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明确农...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进入了快速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现代农业、村庄整治、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沿海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农业资源低效利用、农村环境污染、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明确农村地域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功能定位,以农村生产要素整合为切入点,进而实施农村生产要素的空间整合(包括生态空间整合、生产空间整合和生活空间整合)、组织整合和产业整合,能够有效引领农村社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功能 要素整合 新农村建设 东部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翟荣新 刘彦随 梁昊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66,共5页
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林、牧、渔产值比重是49.5︰3.2︰29.7︰17.6,农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本文分析了农业结构系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地域差异性,发现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农业部... 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林、牧、渔产值比重是49.5︰3.2︰29.7︰17.6,农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本文分析了农业结构系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地域差异性,发现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农业部门的变动趋势和农业结构的变化率;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地区间农业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未来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布局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 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
下载PDF
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 被引量:164
18
作者 王书华 毛汉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8-254,共7页
论文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法 ,将该区土地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 ,即 :低承载力区、中等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 ,分别代表土地承... 论文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法 ,将该区土地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 ,即 :低承载力区、中等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 ,分别代表土地承载力演替从低层次的均衡发展阶段较高层次的不均衡发展阶段高层次的系统协调均衡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承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中国 东部沿海地区 低承载力区 中等承载力区 高承载力区
下载PDF
我国东部沿海重点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樊杰 千庆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由南向北明显加剧、耕地浪费状况由北向南趋于恶化、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的区域分异特征,并...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由南向北明显加剧、耕地浪费状况由北向南趋于恶化、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的区域分异特征,并对产业结构演进,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归纳并修正了二者之间互动模式,提出了建立资源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环境管理规制等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区域经济 比较研究 东部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循环农业的优势、约束及思路——来自浙江循环农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咏梅 黄宝连 米松华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3-107,共5页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良好基础,在该区域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亦是落实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文章以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为实证案例分析,探索东部发达地区在新农村...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良好基础,在该区域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亦是落实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文章以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为实证案例分析,探索东部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约束及模式等问题,提出推进农作制度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组织领导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循环农业 约束 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