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阳陵东阙门出土黑色颜料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凤 吴萌蕾 +1 位作者 孙满利 赵西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7,共4页
为了科学分析汉阳陵东阙门西壁黑色颜料的组成和进一步探讨汉代皇陵颜料的使用状况,采用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SEM-EDS)以及面扫描技术、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科学分析鉴定与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该黑色... 为了科学分析汉阳陵东阙门西壁黑色颜料的组成和进一步探讨汉代皇陵颜料的使用状况,采用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SEM-EDS)以及面扫描技术、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科学分析鉴定与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该黑色成分是氧化铜,应是原先含铜的蓝绿色颜料经过火烧氧化后所造成,属后呈现色彩。这一结果为后续彩绘类文物颜料鉴定提供科学思维,即不仅使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分析鉴定当前状态下的颜料种类,还应结合文物所处的环境变化,科学系统地指明其色彩呈现形式。另外,实验中使用的扫描电镜能谱面扫描技术可清楚确认颜料颗粒的分布情况,在微观分析颜料颗粒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陵 东阙门 黑色颜料 氧化铜 后呈现色彩 面扫描技术
下载PDF
汉阳陵东阙门出土蓝紫色颜料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凤 孙满利 赵西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8-1591,共4页
鉴于微区X射线衍射(micro-XRD)技术的微区、微量、原位、无损等优势,尝试将其与超景深显微法,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和显微激光拉曼(MLRM)技术相结合,对汉阳陵东阙门出土的蓝紫色颜料样块进行显微观察和无损分析鉴定,结果证实该蓝紫色... 鉴于微区X射线衍射(micro-XRD)技术的微区、微量、原位、无损等优势,尝试将其与超景深显微法,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和显微激光拉曼(MLRM)技术相结合,对汉阳陵东阙门出土的蓝紫色颜料样块进行显微观察和无损分析鉴定,结果证实该蓝紫色颜料的成分为中国紫(BaCuSi_2O_6),并伴有黄铅矿(Pb_2[SO_4]O)和重晶石(BaSO_4)。中国紫这类人工合成硅酸铜钡系化合物颜料在西汉帝陵遗址中的发现,反映了紫色在当时具有崇高的社会等级地位,而其在东阙门的出土也进一步表示了西汉帝陵在设计、装饰方面深受五行思想的影响。另外黄铅矿和重晶石的发现可推测当时合成中国紫颜料时所使用的钡源是重晶石,黄铅矿以铅盐添加物在合成中国紫时作为助熔剂和催化剂,从化学史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合成技术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陵 东阙门 蓝紫色 中国紫 微区X射线衍射
下载PDF
西汉景帝阳陵帝陵陵园东阙门遗址发掘简报
3
作者 焦南峰 杨武站(照片) +9 位作者 石宁(照片) 陈波(照片) 郑朝阳(绘图) 孙征(绘图) 陈波 刘婷 杨武站 石宁 李库 张琳 《考古与文物》 2024年第8期27-37,F0002,共12页
2011年4月~2012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对汉阳陵帝陵陵园东阙门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出土以瓦当为主的各类遗物234件(组)。此次发掘进一步厘清了阳陵帝陵陵园的结构布局和东阙门的营造方式,寻找... 2011年4月~2012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对汉阳陵帝陵陵园东阙门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出土以瓦当为主的各类遗物234件(组)。此次发掘进一步厘清了阳陵帝陵陵园的结构布局和东阙门的营造方式,寻找到东阙门建筑规制提升的证据并确定了其毁弃的原因,也为继续开展阳陵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陵 帝陵陵园 东阙门 营造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