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Si-Fe-Mn羟基氧化物的矿物学和微形貌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志刚 陈帅 +3 位作者 王晓媛 欧阳荷根 殷学博 李兆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71,共11页
本文对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产于英安岩环境中的Si-Fe-Mn羟基氧化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由Si-Fe-Mn羟基氧化物组成,结晶差,含少量的针铁矿、水钠锰矿、钡镁锰矿、绿脱石和蛋白石-A.样品中具疑似生... 本文对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产于英安岩环境中的Si-Fe-Mn羟基氧化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由Si-Fe-Mn羟基氧化物组成,结晶差,含少量的针铁矿、水钠锰矿、钡镁锰矿、绿脱石和蛋白石-A.样品中具疑似生物遗迹,如细丝状硅质物和空心管状物.鳞片状绿脱石可构成蜂窝状结构,也可生长在空心管的表面.绿脱石是低温热液活动的产物,其形成可能受到了微生物作用.Si-Fe-Mn羟基氧化物具有两种类型核心:Si-Mn质核和Si质核,其外层均包裹着Si-Fe质层,分别分布在杆状和球状羟基氧化物中.Si-Mn质核中SiO2含量为39.32wt%~86.31wt%,MnO为4.97wt%~27.01wt%,Fe2O3含量较低,为0.54wt%~3.43wt%;Si质核中SiO2含量为90.17wt%,MnO和Fe2O3含量较低,分别为0.06wt%和3.47wt%.其中,Si-Mn质核的生长与微生物活动相关,Si质核为无机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e-Mn羟基氧化物 绿脱石 微生物 PACMANUS热液区 东马努斯海盆
原文传递
东马努斯弧后盆地中酸性火山岩岩浆演化中的锂同位素特征
2
作者 左丽薇 黄朋 王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
通过分析东马努斯海盆中酸性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以及锂同位素组成,并结合前人数据,讨论盆地岩浆体系的演化过程。分析数据显示,东马努斯海盆主、微量元素与SiO_(2)含量之间呈线性变化关系,表明岩浆结晶分异过程控制东马努斯海... 通过分析东马努斯海盆中酸性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以及锂同位素组成,并结合前人数据,讨论盆地岩浆体系的演化过程。分析数据显示,东马努斯海盆主、微量元素与SiO_(2)含量之间呈线性变化关系,表明岩浆结晶分异过程控制东马努斯海盆岩浆演化过程。东马努斯弧后盆地火山岩富集流体相关元素,指示东马努斯弧后盆地岩浆源区可能经历了俯冲流体的交代作用。在岩浆移出源区之后的演化阶段,岩浆体系演化以结晶分异过程为主。锂同位素与流体示踪指数具相关性,δ^(7)Li随俯冲流体加入呈现升高趋势,而与岩浆结晶分异程度无相关性,表明锂同位素分馏受控于流体交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马努斯海盆 中酸性火山岩 演化过程 锂同位素特征
下载PDF
PACMANUS热液区Si-Fe-Mn氧化物的显微结构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荷根 曾志刚 +4 位作者 张国良 陈帅 殷学博 汪小妹 王晓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75,共7页
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2008年"KX08-973"航次中国首次在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用拖网取得的少量Si-Fe-Mn氧化物海底热液产物样品进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研究表明,显微镜下,样品呈隐晶质结构;扫描电... 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2008年"KX08-973"航次中国首次在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用拖网取得的少量Si-Fe-Mn氧化物海底热液产物样品进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研究表明,显微镜下,样品呈隐晶质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已石化的硅藻;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Fe和Mn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呈现出Si-Mn质层被Si-Fe质层包裹的特征,反应了Si-Fe-Mn氧化物的形成具有多期多阶段性特征。样品是富Si,Fe和Mn的低温热液流体直接沉淀产物。本研究结果对该区热液氧化物的进一步研究,如Si-Mn质层和Si-Fe质层中Si与Mn和Fe的化合方式、微生物在热液氧化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马努斯海盆 Si—Fe-Mn氧化物 Fe羟基氧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