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匈奴南将军与汉、匈丝路北道争夺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方浪
赵凌飞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13,共9页
匈奴南将军一职不见于匈奴官制,仅《汉书》《后汉书》有载。学界对此虽有少许探讨,但皆论之不详。考之汉籍,匈奴南将军,全称匈奴南犁汙王南将军,设置时间大致在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至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间,活动于车师后王国、蒲类...
匈奴南将军一职不见于匈奴官制,仅《汉书》《后汉书》有载。学界对此虽有少许探讨,但皆论之不详。考之汉籍,匈奴南将军,全称匈奴南犁汙王南将军,设置时间大致在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至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间,活动于车师后王国、蒲类海一带,经略西域,职责重大,直属匈奴单于;匈奴南将军非匈奴右日逐王(西边日逐王),较右日逐王,匈奴南将军辖地更偏西,紧邻西域,并与匈奴介和王、东蒲类王存在领地交割。匈奴南将军的出现填补了西边日逐王降汉后匈奴在丝路北道一带的权力空缺,意在与汉争夺以车师前、后王国为中心的丝路北道;莽新时,活动区域进一步向南延至焉耆、鄯善一带。东汉以后,消失于史籍中,代之以匈奴左南将军,但匈奴左南将军非匈奴南将军,职责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南犁汙王南将军
匈奴右方王
丝路北道
匈奴左南将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路北道节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以奇台县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存生
《新丝路(下旬)》
2017年第22期59-61,共3页
丝路北道作为中原、西域、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战略要道和贸易通道,为今天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留下了可供开发建设的旅游资源.奇台县作为丝路北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在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机遇中...
丝路北道作为中原、西域、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战略要道和贸易通道,为今天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留下了可供开发建设的旅游资源.奇台县作为丝路北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在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机遇中,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也面临投入财力吃紧、基础设施与服务理念不匹配、资源挖掘难以有效融合的挑战.以一种大融合的视角,做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服务理念、开放胸怀与自我特色的有机融合,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性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北道
旅游
产业
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文化漫游中重新发现自我——读《丝路北道》
3
作者
丁小龙
《少年月刊》
2024年第20期50-51,共2页
2015年,彭英之与朋友策划了这场向西的漫游之旅。2017年9月底,作者开启了这场中亚之行,第一站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之后经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最后进入伊朗,在德黑兰为这场漫游画上了句号。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丝绸之路
漫游
德黑兰
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
丝路北道
原文传递
汉代丝路南北道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殷晴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121-128,共8页
自从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方的交往日趋频繁,通过西域的中西交通干线,即"南北道"如何走法,至今尚无一致意见。文章根据历史实际分析,认为在西汉时期特别在前期,通过楼兰的"东西道",实际上就是沿塔里木...
自从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方的交往日趋频繁,通过西域的中西交通干线,即"南北道"如何走法,至今尚无一致意见。文章根据历史实际分析,认为在西汉时期特别在前期,通过楼兰的"东西道",实际上就是沿塔里木盆地南北缘而行的北道。直到汉朝势力掌控天山东部以后,以车师为起点的北道,才开始畅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道的开辟,提上了日程。而在同时,充分的资料证明,南道的存在与通行,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
南
道
丝路北道
楼兰
道
张骞
伊吾
道
墨山国之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丝路北道的唐代县城 唐朝墩古城遗址一瞥
5
作者
魏坚
郑玉
武彤
《中国民族》
2023年第5期63-64,共2页
在天山北麓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有一条南北宽约60公里的绿洲廊道。这里地势平缓、水源充沛,自然环境优越,丝绸之路新北道自伊吾县翻越天山后即向西穿行于此,唐朝墩古城遗址便坐落于这条天山北麓的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在奇台县城东北...
在天山北麓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有一条南北宽约60公里的绿洲廊道。这里地势平缓、水源充沛,自然环境优越,丝绸之路新北道自伊吾县翻越天山后即向西穿行于此,唐朝墩古城遗址便坐落于这条天山北麓的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在奇台县城东北部水磨河西岸的黄土台地上,唐朝墩古城城址东墙随河道自然地势修筑,北、西、南三面城墙呈直线布局,平面近长方形。因在古城北墙中部有个高台,当地人称其为“唐朝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遗址
天山
北
麓
丝路北道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地势平缓
自然环境
伊吾县
奇台县
原文传递
中古时期乌兰关、县位置考辨
被引量:
3
6
作者
冯培红
王蕾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乌兰关、乌兰县是丝绸之路北道与黄河交叉的交通要冲,始置于北周武帝时,乌兰县在隋代一度被撤废,唐初复置,武周时县治迁徙,与乌兰关一起到唐末犹存。有学者认为乌兰关与会宁关夹河并置,黄河东、西两岸分属于会宁县与乌兰县;也有学者坚...
乌兰关、乌兰县是丝绸之路北道与黄河交叉的交通要冲,始置于北周武帝时,乌兰县在隋代一度被撤废,唐初复置,武周时县治迁徙,与乌兰关一起到唐末犹存。有学者认为乌兰关与会宁关夹河并置,黄河东、西两岸分属于会宁县与乌兰县;也有学者坚持乌兰关、乌兰县治在今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乡北城村的北城滩古城,与会宁关、会宁县同在黄河东岸。本文在考辨史籍的基础上,通过北城滩出土的隋唐乌兰墓志、古城遗址及其出土文物,以及敦煌文献关于会宁关位置的记载、扯木峡与乌兰桥的建造关系等,考证出乌兰关、乌兰县的位置在北城滩古城,武周天授二年(691)因河水不断冲刷,沙石不堪久居,遂将乌兰县城搬迁到东北7里的平川地区。墓志所记氾氏家族从敦煌东迁到乌兰县,定居为会州乌兰县人,卒葬于北城滩,揭示出河西走廊与皋兰路这条丝路北道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关
乌兰县
会宁关
丝路北道
北
城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绸之路新北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东归文化
被引量:
1
7
作者
吐娜
《新疆地方志》
2019年第3期56-61,共6页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地处天山腹地,位于新疆丝绸之路新北道支流。在此生活着土尔扈特及和硕特两蒙古部。因有关巴音布鲁克地区的历史地理文献比较缺乏,故其研究领域成果贫乏。我曾多次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访察,每当访察之后仍是流连忘返,并加...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地处天山腹地,位于新疆丝绸之路新北道支流。在此生活着土尔扈特及和硕特两蒙古部。因有关巴音布鲁克地区的历史地理文献比较缺乏,故其研究领域成果贫乏。我曾多次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访察,每当访察之后仍是流连忘返,并加深了对这一地区有关文献史料记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北道
巴音布鲁克
土尔扈特
东归文化
原文传递
两汉时期中国与奄蔡、阿兰交往刍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龙海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07-113,118,共8页
近代以来在奄蔡人、阿兰人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源自两汉时期中国的器物,这说明它们与当时的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结合史料记载可知,两汉时期中国与奄蔡、阿兰曾一度存在直接交往。奄蔡人和阿兰人甚至可能直接参与了与中国商人的贸易活动。...
近代以来在奄蔡人、阿兰人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源自两汉时期中国的器物,这说明它们与当时的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结合史料记载可知,两汉时期中国与奄蔡、阿兰曾一度存在直接交往。奄蔡人和阿兰人甚至可能直接参与了与中国商人的贸易活动。与此同时,中国与奄蔡、阿兰也存在间接交往,并且这种交往应是它们与中国往来的常态。持续的交往甚至影响到了奄蔡、阿兰的文化习俗,他们生活中逐渐习惯于使用带有中国元素的器物。毫无疑问,奄蔡、阿兰是丝路北道的重要参与者,它们通过多种方式的对外交往连接起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奄蔡
阿兰
两汉器物
丝路北道
交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兰县置废与辖境申说
9
作者
高启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位于丝绸之路北线中段、今甘肃省白银市境内的乌兰县,旋置旋废。始设于周武帝保定三年(562),可能废于建德六年(572);唐武德九年(623)重置;建中四年(783),乌兰县境划归吐蕃。唐乌兰县所辖三乡,西境以白鹿烽(今景泰县上沙沃镇白墩子)为界...
位于丝绸之路北线中段、今甘肃省白银市境内的乌兰县,旋置旋废。始设于周武帝保定三年(562),可能废于建德六年(572);唐武德九年(623)重置;建中四年(783),乌兰县境划归吐蕃。唐乌兰县所辖三乡,西境以白鹿烽(今景泰县上沙沃镇白墩子)为界。一乡,所辖范围即县城所在地及其附近,包括今景泰县五佛乡沿河一带,还可能包括河对岸的靖远县发裕堡及北城滩;一乡,为唐代新泉流域,靠泉水耕作的新泉绿洲(即媪围河谷绿洲区),主要为今景泰县芦阳镇辖境,包括吊沟古城一带;一乡,应即今景泰县上沙沃镇以东白墩子、大圪垯、天涝坝梁等盐泽周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北道
乌兰县
白鹿烽
北
城滩
新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山之州:见证千年丝路兴衰变迁的西部圣地
10
《中国出入境观察》
2020年第6期82-86,共5页
世人每谈及新疆,往往为表象所惑,总以为贫瘠荒芫之地,尤以南疆为甚。但实际上,荒凉的外表下掩藏着丰富的内核。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除了各种矿藏资源,还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沉淀,戈壁上不起眼的土维、样山之中不知名的山口,...
世人每谈及新疆,往往为表象所惑,总以为贫瘠荒芫之地,尤以南疆为甚。但实际上,荒凉的外表下掩藏着丰富的内核。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除了各种矿藏资源,还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沉淀,戈壁上不起眼的土维、样山之中不知名的山口,背后都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见证着千年丝路的兴衰变迁。2019年冬,笔者来到被称为“万山之州”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沿中、吉(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对丝路北道上的一段做了粗略访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古丝绸之路
矿藏资源
吉尔吉斯斯坦
兴衰变迁
万山
丝路北道
见证
原文传递
阿力麻里城及其兴衰原因探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文博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7,共9页
本文简要梳理察合台汗国政治中心阿力麻里城的历史演变,重点关注前人研究较薄弱的时段,并归纳其兴起及衰落的原因。认为阿力麻里之兴起与丝绸之路北道的拓展和国际中转贸易的兴盛密切相关,其衰落的原因则在于游牧政权所建城市的先天不...
本文简要梳理察合台汗国政治中心阿力麻里城的历史演变,重点关注前人研究较薄弱的时段,并归纳其兴起及衰落的原因。认为阿力麻里之兴起与丝绸之路北道的拓展和国际中转贸易的兴盛密切相关,其衰落的原因则在于游牧政权所建城市的先天不足、蒙古统治阶层逐步走向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力麻里城
察合台汗国
丝路北道
游牧城市
伊斯兰化
定居化
原文传递
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
被引量:
3
12
作者
魏坚
郑玉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4期6-24,169,共20页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2018~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唐朝墩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记载可知,唐朝墩古城自唐贞观年间建城以来...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2018~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唐朝墩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记载可知,唐朝墩古城自唐贞观年间建城以来,历经多次战乱,沿用于高昌回鹘、西辽和元代,其废弃可能在14世纪察合台汗国时期。唐朝墩古城浴场规模较大,建筑规格较高,沿用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又历经多次修缮,其作为城市公共浴场的可能性较大。发掘出土的佛寺遗址和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建筑年代应为唐代至高昌回鹘时期,其中佛寺遗址探沟解剖显示建于生土层之上,说明其当与唐代蒲类县古城始建年代一致。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唐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更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唐朝墩古城遗址,对于我们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墩古城
丝路北道
佛教寺院
景教寺院
罗马浴场
原文传递
根居地(长篇选载)
13
作者
刘岸
《黄河》
2020年第4期86-111,共26页
引子在古称西域的地方,有一条河横穿丝路北道,它后来消失了,这条河叫涅槃河。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这个人很重要。司马迁说他"凿空"西域。空,孔也。就是说他打通了当时东西方的交通孔道。这个亚欧大通道,后来被称为...
引子在古称西域的地方,有一条河横穿丝路北道,它后来消失了,这条河叫涅槃河。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这个人很重要。司马迁说他"凿空"西域。空,孔也。就是说他打通了当时东西方的交通孔道。这个亚欧大通道,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张骞揭了皇榜,奉旨西行,丝绸之路的时间原点开启。他从长安出发,西安就成了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说张骞很重要。那年,张骞逃离匈奴,穿过水草丰美的巴里坤草原后,身边只剩下了两个人:匈奴妻子和向导堂邑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丝路北道
匈奴
大通
道
巴里坤
凿空
张骞
司马迁
原文传递
伊犁出土持花女宝石金戒指小考
14
作者
牛明明(文/图)
吴佳玮(文/图)
《中国宝石》
2021年第3期68-76,共9页
2004年4月至10月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喀什河吉林台水库淹没区内的墓葬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于别特巴斯陶墓群发现一件嵌红色宝石金戒指,红色宝石戒面上阴刻端坐持花妇人,有着明显的异域风格。本文通过联系对比丝绸之路上...
2004年4月至10月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喀什河吉林台水库淹没区内的墓葬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于别特巴斯陶墓群发现一件嵌红色宝石金戒指,红色宝石戒面上阴刻端坐持花妇人,有着明显的异域风格。本文通过联系对比丝绸之路上相关的宝石雕刻印章、泥封和其他相关艺术图像,尝试分析此件持花女宝石戒指的来源、图像内涵和功能等,并由此管窥早期天山北道至中亚西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伊犁河流域
宝石金戒指
域外印章
丝路北道
原文传递
题名
匈奴南将军与汉、匈丝路北道争夺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方浪
赵凌飞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13,共9页
基金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7LS07)
中国博士后科学资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9M650155)
文摘
匈奴南将军一职不见于匈奴官制,仅《汉书》《后汉书》有载。学界对此虽有少许探讨,但皆论之不详。考之汉籍,匈奴南将军,全称匈奴南犁汙王南将军,设置时间大致在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至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间,活动于车师后王国、蒲类海一带,经略西域,职责重大,直属匈奴单于;匈奴南将军非匈奴右日逐王(西边日逐王),较右日逐王,匈奴南将军辖地更偏西,紧邻西域,并与匈奴介和王、东蒲类王存在领地交割。匈奴南将军的出现填补了西边日逐王降汉后匈奴在丝路北道一带的权力空缺,意在与汉争夺以车师前、后王国为中心的丝路北道;莽新时,活动区域进一步向南延至焉耆、鄯善一带。东汉以后,消失于史籍中,代之以匈奴左南将军,但匈奴左南将军非匈奴南将军,职责差异较大。
关键词
汉代
南犁汙王南将军
匈奴右方王
丝路北道
匈奴左南将军
Keywords
Han Dynasty
Southern Liwu king
Right king of the Xiongnu
northern silk road
the Xiongnu’s Left Southern General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路北道节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以奇台县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存生
机构
中共奇台县委员会党校
出处
《新丝路(下旬)》
2017年第22期59-61,共3页
文摘
丝路北道作为中原、西域、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战略要道和贸易通道,为今天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留下了可供开发建设的旅游资源.奇台县作为丝路北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在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机遇中,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也面临投入财力吃紧、基础设施与服务理念不匹配、资源挖掘难以有效融合的挑战.以一种大融合的视角,做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服务理念、开放胸怀与自我特色的有机融合,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性发展思路.
关键词
丝路北道
旅游
产业
融合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文化漫游中重新发现自我——读《丝路北道》
3
作者
丁小龙
机构
不详
出处
《少年月刊》
2024年第20期50-51,共2页
文摘
2015年,彭英之与朋友策划了这场向西的漫游之旅。2017年9月底,作者开启了这场中亚之行,第一站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之后经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最后进入伊朗,在德黑兰为这场漫游画上了句号。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丝绸之路
漫游
德黑兰
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
丝路北道
分类号
F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汉代丝路南北道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殷晴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文摘
自从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方的交往日趋频繁,通过西域的中西交通干线,即"南北道"如何走法,至今尚无一致意见。文章根据历史实际分析,认为在西汉时期特别在前期,通过楼兰的"东西道",实际上就是沿塔里木盆地南北缘而行的北道。直到汉朝势力掌控天山东部以后,以车师为起点的北道,才开始畅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道的开辟,提上了日程。而在同时,充分的资料证明,南道的存在与通行,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关键词
丝路
南
道
丝路北道
楼兰
道
张骞
伊吾
道
墨山国之路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丝路北道的唐代县城 唐朝墩古城遗址一瞥
5
作者
魏坚
郑玉
武彤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
2023年第5期63-64,共2页
文摘
在天山北麓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有一条南北宽约60公里的绿洲廊道。这里地势平缓、水源充沛,自然环境优越,丝绸之路新北道自伊吾县翻越天山后即向西穿行于此,唐朝墩古城遗址便坐落于这条天山北麓的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在奇台县城东北部水磨河西岸的黄土台地上,唐朝墩古城城址东墙随河道自然地势修筑,北、西、南三面城墙呈直线布局,平面近长方形。因在古城北墙中部有个高台,当地人称其为“唐朝墩”。
关键词
古城遗址
天山
北
麓
丝路北道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地势平缓
自然环境
伊吾县
奇台县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古时期乌兰关、县位置考辨
被引量:
3
6
作者
冯培红
王蕾
机构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S011)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带一路"专项资金重点项目(15LZUJBWZX011)
文摘
乌兰关、乌兰县是丝绸之路北道与黄河交叉的交通要冲,始置于北周武帝时,乌兰县在隋代一度被撤废,唐初复置,武周时县治迁徙,与乌兰关一起到唐末犹存。有学者认为乌兰关与会宁关夹河并置,黄河东、西两岸分属于会宁县与乌兰县;也有学者坚持乌兰关、乌兰县治在今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乡北城村的北城滩古城,与会宁关、会宁县同在黄河东岸。本文在考辨史籍的基础上,通过北城滩出土的隋唐乌兰墓志、古城遗址及其出土文物,以及敦煌文献关于会宁关位置的记载、扯木峡与乌兰桥的建造关系等,考证出乌兰关、乌兰县的位置在北城滩古城,武周天授二年(691)因河水不断冲刷,沙石不堪久居,遂将乌兰县城搬迁到东北7里的平川地区。墓志所记氾氏家族从敦煌东迁到乌兰县,定居为会州乌兰县人,卒葬于北城滩,揭示出河西走廊与皋兰路这条丝路北道的重要性。
关键词
乌兰关
乌兰县
会宁关
丝路北道
北
城滩
Keywords
Wulan Pass
Wulan County
Huining Pass
north route of the Silk Road
Beichengtan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绸之路新北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东归文化
被引量:
1
7
作者
吐娜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新疆地方志》
2019年第3期56-61,共6页
文摘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地处天山腹地,位于新疆丝绸之路新北道支流。在此生活着土尔扈特及和硕特两蒙古部。因有关巴音布鲁克地区的历史地理文献比较缺乏,故其研究领域成果贫乏。我曾多次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访察,每当访察之后仍是流连忘返,并加深了对这一地区有关文献史料记载的理解。
关键词
丝路北道
巴音布鲁克
土尔扈特
东归文化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两汉时期中国与奄蔡、阿兰交往刍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龙海
机构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07-113,1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15ZDB059)。
文摘
近代以来在奄蔡人、阿兰人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源自两汉时期中国的器物,这说明它们与当时的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结合史料记载可知,两汉时期中国与奄蔡、阿兰曾一度存在直接交往。奄蔡人和阿兰人甚至可能直接参与了与中国商人的贸易活动。与此同时,中国与奄蔡、阿兰也存在间接交往,并且这种交往应是它们与中国往来的常态。持续的交往甚至影响到了奄蔡、阿兰的文化习俗,他们生活中逐渐习惯于使用带有中国元素的器物。毫无疑问,奄蔡、阿兰是丝路北道的重要参与者,它们通过多种方式的对外交往连接起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关键词
奄蔡
阿兰
两汉器物
丝路北道
交往
分类号
K103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兰县置废与辖境申说
9
作者
高启安
机构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丝绸之路商业民族--粟特人在甘肃的数据调查研究"(15LZUJBWZX011)
文摘
位于丝绸之路北线中段、今甘肃省白银市境内的乌兰县,旋置旋废。始设于周武帝保定三年(562),可能废于建德六年(572);唐武德九年(623)重置;建中四年(783),乌兰县境划归吐蕃。唐乌兰县所辖三乡,西境以白鹿烽(今景泰县上沙沃镇白墩子)为界。一乡,所辖范围即县城所在地及其附近,包括今景泰县五佛乡沿河一带,还可能包括河对岸的靖远县发裕堡及北城滩;一乡,为唐代新泉流域,靠泉水耕作的新泉绿洲(即媪围河谷绿洲区),主要为今景泰县芦阳镇辖境,包括吊沟古城一带;一乡,应即今景泰县上沙沃镇以东白墩子、大圪垯、天涝坝梁等盐泽周边地区。
关键词
丝路北道
乌兰县
白鹿烽
北
城滩
新泉
Keywords
northern route of the Silk Road
Wulan County
Bailu Beacon
Beichengtan
Xinquan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山之州:见证千年丝路兴衰变迁的西部圣地
10
出处
《中国出入境观察》
2020年第6期82-86,共5页
文摘
世人每谈及新疆,往往为表象所惑,总以为贫瘠荒芫之地,尤以南疆为甚。但实际上,荒凉的外表下掩藏着丰富的内核。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除了各种矿藏资源,还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沉淀,戈壁上不起眼的土维、样山之中不知名的山口,背后都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见证着千年丝路的兴衰变迁。2019年冬,笔者来到被称为“万山之州”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沿中、吉(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对丝路北道上的一段做了粗略访问。
关键词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古丝绸之路
矿藏资源
吉尔吉斯斯坦
兴衰变迁
万山
丝路北道
见证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阿力麻里城及其兴衰原因探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文博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7,共9页
基金
2013年度新疆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蒙元时期阿力麻里历史研究"(项目编号:13Q02)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简要梳理察合台汗国政治中心阿力麻里城的历史演变,重点关注前人研究较薄弱的时段,并归纳其兴起及衰落的原因。认为阿力麻里之兴起与丝绸之路北道的拓展和国际中转贸易的兴盛密切相关,其衰落的原因则在于游牧政权所建城市的先天不足、蒙古统治阶层逐步走向定居。
关键词
阿力麻里城
察合台汗国
丝路北道
游牧城市
伊斯兰化
定居化
分类号
K91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
被引量:
3
12
作者
魏坚
郑玉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4期6-24,169,共20页
文摘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2018~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唐朝墩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记载可知,唐朝墩古城自唐贞观年间建城以来,历经多次战乱,沿用于高昌回鹘、西辽和元代,其废弃可能在14世纪察合台汗国时期。唐朝墩古城浴场规模较大,建筑规格较高,沿用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又历经多次修缮,其作为城市公共浴场的可能性较大。发掘出土的佛寺遗址和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建筑年代应为唐代至高昌回鹘时期,其中佛寺遗址探沟解剖显示建于生土层之上,说明其当与唐代蒲类县古城始建年代一致。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唐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更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唐朝墩古城遗址,对于我们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唐朝墩古城
丝路北道
佛教寺院
景教寺院
罗马浴场
Keywords
Tangchaodun Ancient City
Northern Silk Road
Buddhist temple
Nestorian temple
Romanesque bathhouse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根居地(长篇选载)
13
作者
刘岸
机构
不详
出处
《黄河》
2020年第4期86-111,共26页
文摘
引子在古称西域的地方,有一条河横穿丝路北道,它后来消失了,这条河叫涅槃河。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这个人很重要。司马迁说他"凿空"西域。空,孔也。就是说他打通了当时东西方的交通孔道。这个亚欧大通道,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张骞揭了皇榜,奉旨西行,丝绸之路的时间原点开启。他从长安出发,西安就成了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说张骞很重要。那年,张骞逃离匈奴,穿过水草丰美的巴里坤草原后,身边只剩下了两个人:匈奴妻子和向导堂邑父。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丝路北道
匈奴
大通
道
巴里坤
凿空
张骞
司马迁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伊犁出土持花女宝石金戒指小考
14
作者
牛明明(文/图)
吴佳玮(文/图)
机构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插画工作室
中国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比利时藏书票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化研究部
上海市青年书法协会篆刻研究会
出处
《中国宝石》
2021年第3期68-76,共9页
文摘
2004年4月至10月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喀什河吉林台水库淹没区内的墓葬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于别特巴斯陶墓群发现一件嵌红色宝石金戒指,红色宝石戒面上阴刻端坐持花妇人,有着明显的异域风格。本文通过联系对比丝绸之路上相关的宝石雕刻印章、泥封和其他相关艺术图像,尝试分析此件持花女宝石戒指的来源、图像内涵和功能等,并由此管窥早期天山北道至中亚西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
新疆伊犁河流域
宝石金戒指
域外印章
丝路北道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匈奴南将军与汉、匈丝路北道争夺
吴方浪
赵凌飞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丝路北道节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以奇台县为例
周存生
《新丝路(下旬)》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文化漫游中重新发现自我——读《丝路北道》
丁小龙
《少年月刊》
2024
0
原文传递
4
汉代丝路南北道研究
殷晴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个丝路北道的唐代县城 唐朝墩古城遗址一瞥
魏坚
郑玉
武彤
《中国民族》
2023
0
原文传递
6
中古时期乌兰关、县位置考辨
冯培红
王蕾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丝绸之路新北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东归文化
吐娜
《新疆地方志》
2019
1
原文传递
8
两汉时期中国与奄蔡、阿兰交往刍论
张龙海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乌兰县置废与辖境申说
高启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万山之州:见证千年丝路兴衰变迁的西部圣地
《中国出入境观察》
2020
0
原文传递
11
阿力麻里城及其兴衰原因探析
李文博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12
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
魏坚
郑玉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
3
原文传递
13
根居地(长篇选载)
刘岸
《黄河》
2020
0
原文传递
14
伊犁出土持花女宝石金戒指小考
牛明明(文/图)
吴佳玮(文/图)
《中国宝石》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