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路学”概念考释与“一带一路”学术话语权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丽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文本立足“丝路学”概念考释样本分析,旨在还原中国丝路学发现、对接、立学的成长三部曲。在重释“一带一路”新实践中形成多维并进的立学新势头,成为全球丝路学转型的突出现象。黄文弼现象、季羡林现象、耿昇现象等案例折射出中国丝路... 文本立足“丝路学”概念考释样本分析,旨在还原中国丝路学发现、对接、立学的成长三部曲。在重释“一带一路”新实践中形成多维并进的立学新势头,成为全球丝路学转型的突出现象。黄文弼现象、季羡林现象、耿昇现象等案例折射出中国丝路学由自觉学科意识向自主知识生产艰难迈进的历程,廓清了中国敦煌学赢得全球话语权的历史逻辑,确立了建设“一带一路”学术话语权的新方向,在发掘问题、修正理论、丰富概念过程中,形成建设“一带一路”学术话语权的中国路径,在聚焦丝路学核心议题研究过程中,回应哲学之问、学术之问、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概念考释样本 术现象案例 三大体系 “一带一路”术话语权
下载PDF
丝路学研究:基于人文外交的中国话语阐释 被引量:6
2
作者 马丽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2,共11页
文本立足于中国丝路学研究的历史学术传统与现实学术机遇,在全球丝路学兴起、发展及其转型的学科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具有命运与共、互为因果的共构关系,凸显了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成长方式"且形... 文本立足于中国丝路学研究的历史学术传统与现实学术机遇,在全球丝路学兴起、发展及其转型的学科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具有命运与共、互为因果的共构关系,凸显了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成长方式"且形成独特的"历史基因",也影响了中国丝路学研究范式,以及中国特色的话语阐释体系。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命运与共,已然成为全球丝路学研究中中国话语阐释的基本逻辑起点;从某种程度上看,丝路外交、人民外交、人文外交具同构性的这一事实,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称霸世界的"文明基因","协和万邦"的外交传统,以及和合共生的人文精神,这将有利于指导中国丝路外交实践,也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丝路研究理论;尽管当前中国的丝路学研究进入历史机遇期,但复兴之路仍需不懈的艰苦努力,尤其应立足于中国丝路外交的历史与现实,借鉴西方的软实力理论、多轨外交理论、全球治理理论等的理论精髓,以及吸收西方符号政治学、传播学、建构主义、公共产品等的研究方法来展开研究。中国丝路学的复兴,已成为全球丝路学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治理学研究贡献"中国话语",当为中国丝路学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丝路外交 中国丝路学 “一带一路” 人文外交
下载PDF
百年来国际丝路学研究的脉络及中国丝路学振兴 被引量:8
3
作者 马丽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77,共18页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激发了中外学者致力于丝路学研究的积极性,还在客观上形成了丝路学发展的学术新机遇,使得全球丝路学发展进入转型期、中国丝路学发展进入振兴期;全球丝路学在去"西方中心论的阐释框架"尤其是&qu...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激发了中外学者致力于丝路学研究的积极性,还在客观上形成了丝路学发展的学术新机遇,使得全球丝路学发展进入转型期、中国丝路学发展进入振兴期;全球丝路学在去"西方中心论的阐释框架"尤其是"中国议题"被政治化的演进中开始步入历史转型的新阶段,中国丝路学在"碎片化学术生态"中谋求振兴;既是学术的又是实践的丝路学的双核特质实为丝路学双翼,不可偏废,尤其不可忽视实证研究;丝路学实为治理学抑或合作治理学,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治理中的"中医学","中国方案"正在融入方兴未艾的全球治理学中,进而带动全球丝路学进入历史新阶段;中国学界应从立论、献策、构建"丝路学术共同体"等入手"振兴丝路学",让中国丝路学在融入百年显学的世界发展主流中实现与全球丝路学的"学术对接",以彰显"学术中国"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丝路学 一带一路 中国丝路学振兴
下载PDF
全球丝路学派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丽蓉 《新丝路学刊》 2017年第2期132-161,共30页
百年显学的丝路学,不仅吸引了不同学科的有志之士投身其中,还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等;比较不同学派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规律,尤其是欧、美、中三大学派之异同等,旨在探讨中国丝路学在"一带一路"带动下的... 百年显学的丝路学,不仅吸引了不同学科的有志之士投身其中,还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欧洲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等;比较不同学派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规律,尤其是欧、美、中三大学派之异同等,旨在探讨中国丝路学在"一带一路"带动下的振兴之策;构建"丝路学术共同体",不仅让世界在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之际能够倾听来自中国的"学术声音",也能在全球丝路学转型、中国丝路学振兴之际彰显文化自信的"学术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欧洲 美国 中国 丝路学术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丝路学视角的“一带一路”学术话语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丽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78,共17页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需从政治话语、民间话语、学术话语三个维度进行对外传播。从丝路学视角研究"一带一路"学术话语,旨在增强"一带一路"学术话语国际认同度,是"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研究的新探索...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需从政治话语、民间话语、学术话语三个维度进行对外传播。从丝路学视角研究"一带一路"学术话语,旨在增强"一带一路"学术话语国际认同度,是"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研究的新探索。基于丝路学视角的"一带一路"学术话语研究通过丰富丝路学概念、重释丝路学核心议题、修正丝路学理论基石,构建"一带一路"学术话语体系,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丝路学转型的一个重要学术现象。研究"一带一路"学术话语具有多重意义:增强中国"一带一路"学术话语供给力,提升"一带一路"首倡国学术话语权;增强中国破解丝路学霸权话语体系的修正力,形成中外共研"一带一路"的学术生态,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增强"一带一路"学术号召力,以构建丝路学术共同体,进而彰显"学术中国"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丝路学 “一带一路”倡议 术话语 术中国
下载PDF
“丝路学”的奠基人司马迁和张骞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大可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24-28,51,共6页
文章评价张骞凿空西域和司马迁写《大宛列传》的历史意义,定位两人是“丝路学”的奠基人,这是从历史大变局的新视角重新审视西汉开通“丝绸之路”的深远价值与意义。中国人面向大海,但中国人并未从海上看世界,而是从欧亚大陆西向看世界... 文章评价张骞凿空西域和司马迁写《大宛列传》的历史意义,定位两人是“丝路学”的奠基人,这是从历史大变局的新视角重新审视西汉开通“丝绸之路”的深远价值与意义。中国人面向大海,但中国人并未从海上看世界,而是从欧亚大陆西向看世界。张骞、司马迁是两个放眼看世界的历史伟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次从“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这一历史轮回,跨越时间两千年。重温先祖的光辉业绩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让“一带一路”展翅高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丝绸之路” 张骞 司马迁 凿空
下载PDF
构建一带一路学:中国丝路学振兴的切实之举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丽蓉 王文 《新丝路学刊》 2019年第1期109-130,共22页
从某种意义上讲,丝路学既是文明交往学,也是国际关系学,更是全球治理学。自1877年以来,尽管丝路学一直聚焦“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一核心议题,但其界定概念、构建理论、阐释框架、研究方法等均带有西方学术殖民主义的历史烙印并受到西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丝路学既是文明交往学,也是国际关系学,更是全球治理学。自1877年以来,尽管丝路学一直聚焦“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一核心议题,但其界定概念、构建理论、阐释框架、研究方法等均带有西方学术殖民主义的历史烙印并受到西方学术霸权主义的现实影响,从而影响了丝路学的理论建构,并弱化了其现实阐释力。近年来,西方对“一带一路”的分歧性认知,又折射出丝路学已然进入话语权博弈新阶段的现实。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深度案例研究、加强结伴走丝路做学问意识等方式来构建一带一路学,是振兴中国丝路学的切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一带一路 中国与世界关系 “一带一路”科建设
下载PDF
《伊本·白图泰游记》与非洲视域下的丝路学研究
8
作者 马骏 宁艺 《新丝路学刊》 2021年第3期102-119,共18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丝绸之路”这个古老的跨文化交际场域在当代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丝路的开端,也是丝路学研究的重镇,但是目前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重心仍在欧亚大陆,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丝绸之路”这个古老的跨文化交际场域在当代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丝路的开端,也是丝路学研究的重镇,但是目前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重心仍在欧亚大陆,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特别是丝绸之路非洲段的介绍与研究,相较于亚欧段而言仍显不足。与此同时,非洲学界对传统丝路学的研究与学科建设也着墨甚少。为了使中国和非洲人民可以同丝绸之路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一样,实现民心相通、互利共赢,构建中非双方共同的丝路对话场域,便成为双方学界的当务之急。本文以14世纪著名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撰写的《伊本·白图泰游记》为研究对象,试从文学与社会文化视角,挖掘该游记与伊本·白图泰其人在中非丝路交往中的深层次价值,探究中非共建丝路研究对话空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本·白图泰 中非关系 丝路学 非洲丝路研究
下载PDF
《丝路学刊》审稿发稿笺——怎样避免图书分类中的差错
9
作者 石收鸽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82-29,共2页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资料是一种智力资源.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文献检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任何一个图书馆除...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资料是一种智力资源.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文献检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任何一个图书馆除了千方百计地搜集本馆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以外,还必须将图书馆的藏书科学地,系统地组织起来,充分揭示藏书的内容.才能够充分发挥馆藏图书资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分类细则 分类人员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丝路学 馆藏图书资料 分类工作 文献检索 组织和揭示 心理疲劳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下载PDF
“丝路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竞泽 《学术探索》 2020年第11期109-119,共11页
"丝路文学"是丝路文艺、丝路文化及丝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发研究热潮。理论上对"丝路文学"的定义特征及其价值意义的讨论和争议;具体研究中从不同文体形式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观照与"丝绸之... "丝路文学"是丝路文艺、丝路文化及丝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引发研究热潮。理论上对"丝路文学"的定义特征及其价值意义的讨论和争议;具体研究中从不同文体形式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观照与"丝绸之路"及"一带一路"的关系,其中丝路唐诗研究最为兴盛;还有丝路文艺、丝路文化及丝路学研究与丝路文学研究的影响关系等。尽管近年来"丝路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具有一些缺陷和存在一定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以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丝路 丝路文艺 丝路文化 丝路学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丝路大篷车课堂”为例
11
作者 李希光 《新丝路学刊》 2019年第2期1-21,共21页
“写在丝绸之路上的大篷车课堂”这一课程在清华大学设置20年,该课程通过探索丝绸之路上的沙漠之路、草原之路、佛教之路等路线,以旅行、阅读并撰写其风土人情等方式鼓励跨文化对话。作为清华大学首批挑战性课堂,“丝路大篷车课堂”是... “写在丝绸之路上的大篷车课堂”这一课程在清华大学设置20年,该课程通过探索丝绸之路上的沙漠之路、草原之路、佛教之路等路线,以旅行、阅读并撰写其风土人情等方式鼓励跨文化对话。作为清华大学首批挑战性课堂,“丝路大篷车课堂”是融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团队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大篷车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和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分析“丝路大篷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运作机制,旨在为丝路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为“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丝路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国丝路学理论与方法刍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伟洲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9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丝路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丝路热的原因,认为主要受到改革开放、媒体宣传、考古文物资料的发现等方面影响,并重点梳理了80年代以来关于丝绸之路的定义、本质、内涵、外延以及断代等问...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丝路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丝路热的原因,认为主要受到改革开放、媒体宣传、考古文物资料的发现等方面影响,并重点梳理了80年代以来关于丝绸之路的定义、本质、内涵、外延以及断代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丝路学的定义、理论和方法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着重介绍了《丝绸之路大辞典》《丝绸之路辞典》的编写历程及特点,这也是笔者上述关于丝绸之路及"丝路学"的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丝路学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辞典》
原文传递
论中国丝绸之路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志江 李策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69,共8页
文本在探讨丝绸之路学术史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概念以及丝绸之路范式研究的演化做了进一步论述,并对学术界有关"丝绸之路学科体系"的争议进行了评析。文本尝试阐释中国丝绸之路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核心范式、理论模型与学科... 文本在探讨丝绸之路学术史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概念以及丝绸之路范式研究的演化做了进一步论述,并对学术界有关"丝绸之路学科体系"的争议进行了评析。文本尝试阐释中国丝绸之路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核心范式、理论模型与学科结构,并针对丝绸之路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区域研究、动态研究和创新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在丝绸之路研究中形成中国话语的学术体系和学科范式提供了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丝绸之路 科体系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中国“东方学”的古代资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黎跃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中国历代拥有丰富的记录周边国家、地区的文献史料,官修《二十五史》的列传中保存了关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大量记载。此外还有历代边吏、使臣、僧人、商人、航海家或学者,记述他们出使或游历周边地区时的见闻感受而写成的著作。... 中国历代拥有丰富的记录周边国家、地区的文献史料,官修《二十五史》的列传中保存了关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大量记载。此外还有历代边吏、使臣、僧人、商人、航海家或学者,记述他们出使或游历周边地区时的见闻感受而写成的著作。这些著作虽然各自的目的、视角不同,但都对后人了解考察东方各国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对历代与东方相关典籍之整理和利用,最早体现在历代统治者出于以史为鉴的目的,而敕命撰修的政事史学型类书。20世纪的东方学学者从校释整理古代丰富的东方文献而开始"东方学"研究,张星烺的《中西交通资料汇编》和向达发起整理出版的《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依托于这些古代资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学研究领域:中西交通史、宗教传播学、西域学、敦煌学、西夏学、南洋研究、西域南海史地学和丝路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方 古代文献 中西交通史 西域 敦煌 丝路学
下载PDF
“西南、西北、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西南 西北 海上丝绸之路 比较 术讨论会 综述 丝路学
下载PDF
漫谈古丝路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陈骏 《丝绸之路》 1997年第6期11-12,共2页
漫谈古丝路的研究齐陈骏关于古丝路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已越来越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成为当今学术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热点。就我所见,关于古丝路的专著已有十几种,论文则就更多了。特别要说的是,《丝绸之... 漫谈古丝路的研究齐陈骏关于古丝路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心,已越来越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成为当今学术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热点。就我所见,关于古丝路的专著已有十几种,论文则就更多了。特别要说的是,《丝绸之路》刊物的创办,它是至今国内唯一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学 “丝绸之路” 中原王朝 各族人民 敦煌 古通道 术领域 研究对象 魏晋南北朝 中西贸易
下载PDF
王震亚教授与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
17
作者 施新荣 马克林 《社科纵横》 1996年第1期81-82,共2页
王震亚教授与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王震亚教授,男,1937年12月生于甘肃氓县,农工民主党党员。19沈年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62年毕业于西北师院历史系,此后从事教学研究L作,今已30余年。曾任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系... 王震亚教授与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王震亚教授,男,1937年12月生于甘肃氓县,农工民主党党员。19沈年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62年毕业于西北师院历史系,此后从事教学研究L作,今已30余年。曾任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系主任。现为甘肃省教委教材审查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王震亚 丝绸之路 法制史 《人大复印资料》 甘肃省 术研究 西北师大 研究 丝路学
下载PDF
略评《中庸》──是适中至当,还是平凡庸碌?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展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43,共3页
略评《中庸》──是适中至当,还是平凡庸碌?(香港)黄展骥常听说:"中庸之道是最正确、美好、适当适中的道理。""中庸之道是最高深、最不偏不倚的正常、平实人生哲理。"人们究竟在说什么?这两句话有什么分别?让我们作点分析。... 略评《中庸》──是适中至当,还是平凡庸碌?(香港)黄展骥常听说:"中庸之道是最正确、美好、适当适中的道理。""中庸之道是最高深、最不偏不倚的正常、平实人生哲理。"人们究竟在说什么?这两句话有什么分别?让我们作点分析。如果它意谓"在两极端之间折衷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黄展骥 中庸之道 隐恶扬善 社会主义 勿施于人 有德者 丝路学 环境中 先秦儒家思想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书法史”研究的倡启——评《从长安到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书法图典》
19
作者 徐清 《中国书画》 2021年第4期128-128,共1页
2020年正值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国内外学界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敦煌学"以及"丝路学"理应拥有更为开放的胸襟和视野,体现跨学科、多元化、综合性的特征。张永强编著的《从长安到敦煌:古代丝... 2020年正值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国内外学界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敦煌学"以及"丝路学"理应拥有更为开放的胸襟和视野,体现跨学科、多元化、综合性的特征。张永强编著的《从长安到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书法图典》作为浙江省主题出版规划项目,在这一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自然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丝绸之路 西泠印社 敦煌莫高窟 藏经洞 敦煌 丝路学 纪念活动 书法史
下载PDF
中国的“一带一路”研究及其学术话语权提升路径
20
作者 马丽蓉 《国际关系研究》 2023年第4期21-39,M0003,M0004,共21页
历经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历了从政策宣示到共建实践再到讲好故事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的“一带一路”研究也形成了由政策解读到学术话语构建再到话语权建设的三个阶段。当前,美欧日等国企图在舆论上围剿“一带一路”,围绕“... 历经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历了从政策宣示到共建实践再到讲好故事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的“一带一路”研究也形成了由政策解读到学术话语构建再到话语权建设的三个阶段。当前,美欧日等国企图在舆论上围剿“一带一路”,围绕“一带一路”的大国话语博弈已经展开。面对“一带一路”学术研究中“美欧领跑而中国失语”的窘境,本文运用丝路学视域下形成的新阐释框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研究进行了现状考察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学界尚未形成“一带一路”阐释合力的根源在于仍未澄清“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这三大疑惑。提升中国“一带一路”首倡国的学术话语权,应确立研究“一带一路”的新理念、提升阐释“一带一路”的新能力以及阐明“一带一路”的“中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一带一路”研究 丝路学 大国话语博弈 术话语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