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两周之际青铜酒器的回潮现象
1
作者 毕经纬 刘娟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两周之际的中原地区,本已经消失的爵、觯、方彝、尊等青铜酒器,又以明器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曲沃晋侯墓地、平顶山应国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韩城芮国墓地等姬姓高等级墓葬之中,本文试论这一回潮现象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两周之际 青铜酒器 明器 回潮现象
下载PDF
两周之际金属腰带饰浅论
2
作者 张煜珧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6,共10页
通过对梁带村、北赵等地两周之际贵族墓葬出土的黄金、青铜腰带饰梳理,结合青铜器铭文和文献记载,并与周原庄李铸铜作坊所出的陶范形制比较可知,金属腰带饰使用的年代范围,从西周晚期偏早至春秋早期晚段近200年,是流行于周王室和芮、晋... 通过对梁带村、北赵等地两周之际贵族墓葬出土的黄金、青铜腰带饰梳理,结合青铜器铭文和文献记载,并与周原庄李铸铜作坊所出的陶范形制比较可知,金属腰带饰使用的年代范围,从西周晚期偏早至春秋早期晚段近200年,是流行于周王室和芮、晋、虢等姬姓诸侯国国君,以及卿大夫等男性高级贵族中的一种礼仪衣饰,后期的分布范围略有扩展,但黎、曾等国的发现表明使用者身份趋降至士阶层。金属带饰传播范围和时间有限主要是因出现的年代较晚,与周王室东迁后地位下降有关。金属带饰虽非主流礼器,但对周代服饰礼仪文化和我国早期黄金器使用的研究,都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姬姓诸侯 贵族 金属带饰
下载PDF
“既丧酆镐”:《史记》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及其深意
3
作者 张若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个后人藉以了解平王东迁史的基本框架。然而,受史料来源的限制与原始察终史观的影响,太史公并没有完整翔实地叙述两周之际的史事,而是致力于揭示事件背后蕴含的兴衰缘由,突出“幽厉昏乱,既丧酆镐”的标志性意义:幽王的昏庸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秦襄公则获得了凭藉攻逐戎寇以占据宗周故地的权力,而这正是周秦之际大变局的最初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两周之际 平王东迁 秦襄公 历史书写
下载PDF
清华简《系年》所见两周之际史事说 被引量:4
4
作者 代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4,共8页
清华简《系年》记载了两周之际的重要史事,如"周亡王九年"和两周间势力变迁等问题。由于史料不足,学者对此仍有不同解读。综合史籍记载看,周平王最终成为"正统",但他对携惠王并不认可,因此称携惠王时代为"无王... 清华简《系年》记载了两周之际的重要史事,如"周亡王九年"和两周间势力变迁等问题。由于史料不足,学者对此仍有不同解读。综合史籍记载看,周平王最终成为"正统",但他对携惠王并不认可,因此称携惠王时代为"无王";"周亡王九年"指携惠王九年,在此年许多诸侯由拥立余臣转向拥护平王,秦、郑等也可能加入了这一行列,这是两大阵营分化的关键期。《诗经·雨无正》等篇章反映了两周之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通过《系年》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时人的思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年》 两周之际 幽王 平王 携惠王
下载PDF
武姜非郑武公元配说——对两周之际史实的再探索之一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国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156,共6页
《左传》开篇即追述了郑武公与武姜的婚姻,"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①这段话对郑武公婚姻状况的交代简单而明确,历代学者均无异... 《左传》开篇即追述了郑武公与武姜的婚姻,"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①这段话对郑武公婚姻状况的交代简单而明确,历代学者均无异说。近来,我们在全面梳理新出《清华简》及《左传》、《史记》等传统文献时,却发现这则记载背后实际隐藏着极为复杂的历史信息,其中之一便是:武姜非郑武公元配。我们推断武姜不是郑武公的元配,最为关键的证据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两周之际 传统文献 郑武公 共叔段 武姜 《清华简》 历代学者
下载PDF
由新出楚简论《诗经·节南山》的诗旨——兼说两周之际天命彝伦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乃和 付瑞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10-116,136,共8页
《节南山》系《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的首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传统学术观点主要有三,即周幽王说、平王东迁后说、桓王说。然而随着近年上博简《诗论》、清华简《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刊布,可考《节南山》当... 《节南山》系《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的首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传统学术观点主要有三,即周幽王说、平王东迁后说、桓王说。然而随着近年上博简《诗论》、清华简《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刊布,可考《节南山》当作于两周之际二王并立之时,作者为平王势力的臣工家父,诗旨并非讽刺周王而是通过"刺师尹"进而探求王室祸乱的原因。不仅如此,《节南山》诗文还可反映出两周之际王权衰落时若干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节南山》 《系年》 两周之际
下载PDF
两周之际编钟正鼓音列的转制及其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孔义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两周之际,编钟正鼓音列出现了两种型态并置的现象,一种按8件组设置,它是西周一弦等分制取音法延续的结果;另一种按9件组设置,它是伴随钮钟的出现并以传统正五声为正鼓音列设置基础的新模式,它暗示着为钮钟取音的五弦准的出现。分析表明... 两周之际,编钟正鼓音列出现了两种型态并置的现象,一种按8件组设置,它是西周一弦等分制取音法延续的结果;另一种按9件组设置,它是伴随钮钟的出现并以传统正五声为正鼓音列设置基础的新模式,它暗示着为钮钟取音的五弦准的出现。分析表明,为编钟取音的五弦与西周按等分制取音的一弦的节点规律呈现出相承相异的辨证关系,是音乐实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编钟正鼓音列 转制 五弦 五声
下载PDF
叔妘为郑武公元配及两周之际相关史事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国红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93-100,共8页
两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却难以梳理的一个时段,由于史料的阙如,留下众多的疑团。清华简、铜器铭文等资料的面世,为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提供了线索。传统观点将叔妘定义为"郐夫人"是靠不住的,它是三国时学者韦昭在为《国语... 两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却难以梳理的一个时段,由于史料的阙如,留下众多的疑团。清华简、铜器铭文等资料的面世,为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提供了线索。传统观点将叔妘定义为"郐夫人"是靠不住的,它是三国时学者韦昭在为《国语》作注时轻信《公羊传》作者的解经之语而做出的错误判断。根据周代"同姓不婚"的原则,分析富辰所列举的婚姻实例,结合清华简给出的暗示,可以断定叔妘实为郐国之女、郑武公的元配。她与郑武公的婚姻是两周之际政治风云激荡的产物和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郑武公 叔妘 元配 东迁 政治同盟
下载PDF
两周之际郑国谋霸战略得失考论
9
作者 王珏 董蕴河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两周之际,郑国最先开启争霸的历史,却因战略运用失误,没有争得霸权。以下从郑国与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互动的角度,回顾郑国谋取霸权的过程。考察的时间跨度105年,历三代封君。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对郑国的谋霸战略得失进行批判性的客观分... 两周之际,郑国最先开启争霸的历史,却因战略运用失误,没有争得霸权。以下从郑国与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互动的角度,回顾郑国谋取霸权的过程。考察的时间跨度105年,历三代封君。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对郑国的谋霸战略得失进行批判性的客观分析,研究的旨趣在于挖掘经验和教训,并阐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郑国 谋霸战略 得失 启示
下载PDF
两周之际的微型青铜器与贵族生活
10
作者 王瑞 《收藏与投资》 2021年第11期25-28,共4页
微型青铜器是指通高6~12厘米,宽7~13厘米,形体较小,但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小型精致铜器,是两周时期规制礼器之外的新器型,常被称为弄器、玩器、看器。它们不仅用于把玩欣赏,还有一定的实用性,属于盛储类器皿。微型青铜器集中出现于两... 微型青铜器是指通高6~12厘米,宽7~13厘米,形体较小,但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小型精致铜器,是两周时期规制礼器之外的新器型,常被称为弄器、玩器、看器。它们不仅用于把玩欣赏,还有一定的实用性,属于盛储类器皿。微型青铜器集中出现于两周之际,从西周晚期晚段开始,到春秋早期大量出现,主要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其中晋陕豫交界处出土最多,甘肃东部偶见,山东南部器型自成特色,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点以及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状况。两周之际的微型青铜器,从其盛储物、铭文及墓主的有关情况,也揭示了当时的贵族生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微型青铜器 弄器 贵族生活
下载PDF
论西虢为两周之际的诸侯之长及政治担当
11
作者 景红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18,共6页
担任诸侯之长,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历来是周代大国诸侯的政治责任和使命。但在国力不竞,王纲解纽,诸侯不朝,亿兆离心的两周之际,作为小国的西虢,却成为王室的政治担当。边疆危机,猃狁来犯,南夷入侵,虢国不避弓矢,为王前驱;诸侯... 担任诸侯之长,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历来是周代大国诸侯的政治责任和使命。但在国力不竞,王纲解纽,诸侯不朝,亿兆离心的两周之际,作为小国的西虢,却成为王室的政治担当。边疆危机,猃狁来犯,南夷入侵,虢国不避弓矢,为王前驱;诸侯强诈不仁,干犯王室,西虢为王护驾,以征不义;王室内乱,祸起萧墙,西虢奋起执殳,以卫社稷。其国虽小,其德实大。国小力强,天子是毗。西虢以小国而位尊诸侯,实为周代历史的特殊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虢 两周之际 诸侯之长 政治担当
下载PDF
清華簡“少鄂”與兩周之際申國史地再考
12
作者 蘇浩 《简帛研究》 2021年第1期66-85,共20页
兩周之際,參與周王室動亂的申國當在今南陽地區。古本《竹書紀年》及新出清華簡《繫年》中的“西申”實爲南陽之申。清華簡《繫年》“少鄂”地望的確定可以與兩周之際平王奔申的史事相聯繫。考古資料表明,清華簡中的“少(小)鄂”亦當在... 兩周之際,參與周王室動亂的申國當在今南陽地區。古本《竹書紀年》及新出清華簡《繫年》中的“西申”實爲南陽之申。清華簡《繫年》“少鄂”地望的確定可以與兩周之際平王奔申的史事相聯繫。考古資料表明,清華簡中的“少(小)鄂”亦當在南陽,而不是晋國的鄂地。兩周之際南陽地區的申、鄂相距不遠,結合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將“少(小)鄂”地望定在南陽理據更加充分,少鄂地望的確定爲“南申”説提供了新的證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華簡 少鄂 之際 西申 南陽
下载PDF
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曾侯墓略论
13
作者 胡刚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郭家庙墓地四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其中GM21(曾伯陭)和CM1(曾侯絴白)为曾侯之墓。枣树林五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春秋中期,其中M190(曾公求)、M168(曾侯宝)和M129(曾公德)为曾侯之墓。从郭家庙墓地到枣树林墓地,在曾侯世... 郭家庙墓地四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其中GM21(曾伯陭)和CM1(曾侯絴白)为曾侯之墓。枣树林五座大型墓葬的年代为春秋中期,其中M190(曾公求)、M168(曾侯宝)和M129(曾公德)为曾侯之墓。从郭家庙墓地到枣树林墓地,在曾侯世系上应没有缺环。结合文献记载,郭家庙曾侯墓的年代下限为不晚于公元前690年,曾公求应是埋葬于枣树林墓地的第一位曾国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46年。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曾侯墓的显著特点是以带斜坡墓道的墓葬为核心,实行车马分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 郭家庙墓地 苏家垄墓地 枣树林墓地 曾侯墓
原文传递
两周之际带梗附耳铜器研究
14
作者 张亚莉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两周之际普遍出现的带梗附耳铜器,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带梗附耳铜器普遍采用浑铸模式,亦是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发展到高水平的反映。各区域带梗附耳铜器比例高低不同,折射出各区域青铜器铸造上的自由度有所伸展,有各自所偏爱的器... 两周之际普遍出现的带梗附耳铜器,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带梗附耳铜器普遍采用浑铸模式,亦是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发展到高水平的反映。各区域带梗附耳铜器比例高低不同,折射出各区域青铜器铸造上的自由度有所伸展,有各自所偏爱的器形和铸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带梗附耳铜器 历时性演变 技术背景 社会背景
原文传递
从“逃死”到“扞艰”:新史料所见两周之际的郑国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浩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8年第4期31-38,共8页
从幽王末年西周灭亡到平王东迁东周建立的这段时期,是郑国高速发展与称霸诸侯的关键阶段。早在幽王八年郑桓公任司徒之初,他就与史伯谋划了东迁伊洛以“逃死”的战略。幽王蒙难骊山后,桓公与武公两代先灭郐、虢,继而启疆四域,占据... 从幽王末年西周灭亡到平王东迁东周建立的这段时期,是郑国高速发展与称霸诸侯的关键阶段。早在幽王八年郑桓公任司徒之初,他就与史伯谋划了东迁伊洛以“逃死”的战略。幽王蒙难骊山后,桓公与武公两代先灭郐、虢,继而启疆四域,占据了洛水以东的大片土地。在经历了“周无王九年”的动乱后,周平王在晋国的支持下得以复立,并由京师东迁成周。先于王室完成东迁的郑国在这时选择了“扦平王于艰”,郑武公“处卫三年”夹辅周室,拱卫了新建立的东周王朝在成周的统治。郑国由于襄助平王东迁之功,世为王朝卿士,在春秋前期成为了号令东方的诸侯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国 两周之际 清华简 《郑武夫人规孺子》 《郑文公问太伯》
原文传递
由清华简《系年》论两周之际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红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共9页
两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捩点,它不仅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点,而且标志着周王室从此失去了对诸侯的统治,开启了"政由方伯"的时代。由于传世文献记载的简略与芜杂,导致对这一段重要的历史知之甚微。值得庆幸的是,... 两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捩点,它不仅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点,而且标志着周王室从此失去了对诸侯的统治,开启了"政由方伯"的时代。由于传世文献记载的简略与芜杂,导致对这一段重要的历史知之甚微。值得庆幸的是,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系年》中对两周之际的历史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对重新认识这段史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研读《系年》,可以对西周灭亡的原因,周平王东迁的年代以及所谓的"二王并立"等历史事件,得出一些新认识。另外,将清华简《系年》与传世文献对比,可以发现后者对两周之际的史事的记载基本上是言之有据的,但其中的一些细节显然有失实之处,而《系年》正可补正其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两周之际 历史变迁
原文传递
两周之际高等级贵族墓青铜礼器组合新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3,共7页
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部分较典型的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青铜礼器群重新分组,分析各组器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看出当时鼎簋制与列鼎制并存,前者衰退而后者上升。鼎簋制在西周时期变化不大,但以列鼎为中心的各类铜器发展较快,到西周后期逐... 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部分较典型的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青铜礼器群重新分组,分析各组器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看出当时鼎簋制与列鼎制并存,前者衰退而后者上升。鼎簋制在西周时期变化不大,但以列鼎为中心的各类铜器发展较快,到西周后期逐渐成熟,形成了列鼎铜器群,其核心器物组合在此后长期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高等级贵族墓 鼎簋制 列鼎制
原文传递
周幽王生年问题考辨
18
作者 王硕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1年第1期247-250,共4页
两周之际的史事钩沉殊为不易,专家学者做了诸多努力,但在年代、地理等重大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程平山先生认为分歧的一个根源在于"搜集资料不全",指出"古本《竹书纪年》与汲冢《琐语》有幽王、平王、伯盘年纪的资料,为... 两周之际的史事钩沉殊为不易,专家学者做了诸多努力,但在年代、地理等重大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程平山先生认为分歧的一个根源在于"搜集资料不全",指出"古本《竹书纪年》与汲冢《琐语》有幽王、平王、伯盘年纪的资料,为以往研究所忽略"^(①)。程先生提到的古本《竹书纪年》中的材料见载于《搜神记》:"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②)汲冢《琐语》中的材料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竹书纪年》 汲冢 《搜神记》 幽王 两周之际 宣王 平王 琐语
下载PDF
清华简《系年》所见郑国史事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代生 张少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清华简《系年》揭示了有关郑国的重要史料。幽王死后,郑国依从携惠王势力。随着诸侯在"周亡王九年"倒向平王,郑武公又因娶申侯女成为平王嫡系。大国争霸下的郑国,成为被拉拢的对象。郑国的态度不仅造成了晋文公之后秦、晋关... 清华简《系年》揭示了有关郑国的重要史料。幽王死后,郑国依从携惠王势力。随着诸侯在"周亡王九年"倒向平王,郑武公又因娶申侯女成为平王嫡系。大国争霸下的郑国,成为被拉拢的对象。郑国的态度不仅造成了晋文公之后秦、晋关系的恶化,还引发晋、楚之间的多次战争。郑繻公时期,郑与韩、楚等时有交锋,因与楚的战败导致内乱发生。这些资料既可补充古史之缺,又可纠正文献记载之谬,对研究郑国历史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年》 两周之际 郑国 郑繻公
下载PDF
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京燕 张新智 +3 位作者 郭彪 曹喜平 夏宏茹 兰会才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6,共13页
襄汾陶寺北墓地因被盗发现,墓地面积24万平方米,从西周末期延续到战国时期。2014年在墓地西北部发掘墓葬7座,出土了一批陶、铜、玉、石、蚌贝器等遗物,年代集中在两周之际、春秋早期,西周末期到春秋时期陶寺北墓地是晋国的一处邦墓,战... 襄汾陶寺北墓地因被盗发现,墓地面积24万平方米,从西周末期延续到战国时期。2014年在墓地西北部发掘墓葬7座,出土了一批陶、铜、玉、石、蚌贝器等遗物,年代集中在两周之际、春秋早期,西周末期到春秋时期陶寺北墓地是晋国的一处邦墓,战国属魏。陶寺北墓地在墓葬形制、棺椁数量、随葬品平俭上都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填充构筑晋国史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北 两周之际 墓地性质 邦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