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银行“走出去”、跨国风险传导与宏观审慎政策——基于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熊琛
金昊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42,共19页
银行“走出去”是当前中国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同时使得中国面临跨境溢出效应的风险。本文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的溢出效应,构建了一个包含...
银行“走出去”是当前中国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同时使得中国面临跨境溢出效应的风险。本文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的溢出效应,构建了一个包含银行部门和金融摩擦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通过内生引入海外资产价值的变动以及银行对国内外资产的选择,刻画了海外金融风险通过影响资产价值和结构进行跨境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并评估了针对银行杠杆和资产结构的两类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以及政策的跨国外溢效应。研究发现,银行“走出去”的福利效应呈现倒U型。反事实分析表明,银行“走出去”增加了中国与外部金融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输入风险的重要渠道。针对银行杠杆和银行资产结构的两类宏观审慎政策均能起到稳定金融和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且二者协调配合能达到更优的福利水平。宏观审慎政策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因此具备跨国政策协调的空间。本文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协调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与跨境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走出去”
两国开放经济模型
金融摩擦
宏观审慎政策
原文传递
题名
银行“走出去”、跨国风险传导与宏观审慎政策——基于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熊琛
金昊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42,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开放、银行信贷结构与经济波动——动态理论与实证分析”(批准号720031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区域间传染效应研究:基于系统性债务风险的视角”(批准号7220316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宏观审慎政策效果评估与最优政策设计”(批准号20YJC790054)。
文摘
银行“走出去”是当前中国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同时使得中国面临跨境溢出效应的风险。本文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的溢出效应,构建了一个包含银行部门和金融摩擦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通过内生引入海外资产价值的变动以及银行对国内外资产的选择,刻画了海外金融风险通过影响资产价值和结构进行跨境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并评估了针对银行杠杆和资产结构的两类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以及政策的跨国外溢效应。研究发现,银行“走出去”的福利效应呈现倒U型。反事实分析表明,银行“走出去”增加了中国与外部金融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输入风险的重要渠道。针对银行杠杆和银行资产结构的两类宏观审慎政策均能起到稳定金融和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且二者协调配合能达到更优的福利水平。宏观审慎政策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因此具备跨国政策协调的空间。本文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协调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与跨境金融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银行“走出去”
两国开放经济模型
金融摩擦
宏观审慎政策
Keywords
bank"going gout"
two-country open economy model
financial frictions
macroprudential policy
分类号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银行“走出去”、跨国风险传导与宏观审慎政策——基于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分析
熊琛
金昊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