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城市“两地婚姻”的变动趋势及特征分析——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高颖 张秀兰 《南方人口》 CSSCI 2014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文基于2004-2012年的婚姻登记业务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本地通婚的夫妇仅占所有新婚夫妇的41%;两地婚姻中,外来人口(包括落户北京的迁移人口及尚未落户的流动人口)与北京本地人口的组合占比约36%,外来人口之间的组合占比约23%,但在时... 本文基于2004-2012年的婚姻登记业务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本地通婚的夫妇仅占所有新婚夫妇的41%;两地婚姻中,外来人口(包括落户北京的迁移人口及尚未落户的流动人口)与北京本地人口的组合占比约36%,外来人口之间的组合占比约23%,但在时序上有上升趋势。相对于本地通婚,两地婚姻的夫妇普遍结婚较晚,且多为高学历男女的组合。"双外夫妇"的增多重塑了北京的文化,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地婚姻 本地人口 迁移人口 流动人口 北京
下载PDF
两地户口婚姻:类型分布、教育匹配及地域特征——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晔琴 郭璇 丁金宏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6,72,共11页
从"两地户口婚姻"入手,剖析这种以"户口"为单一标准的婚姻形式的内部差异性及其教育、地域匹配特点。在两地户口婚姻的四种不同类型中,"本地男+流动女"的结合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迁移男+流动女"... 从"两地户口婚姻"入手,剖析这种以"户口"为单一标准的婚姻形式的内部差异性及其教育、地域匹配特点。在两地户口婚姻的四种不同类型中,"本地男+流动女"的结合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迁移男+流动女"的结合。从教育匹配来看,"本地+流动"组合属于"弱弱结合",而"迁移+流动"组合则属于"强强结合"。教育同类婚是教育匹配的主要类型,跨层匹配的比例随所跨层数的增多而减少。从地域分布上来看,迁移/流动男和迁移/流动女主要来自中部地区,且男女两性在来源地分布上差异不大。"本地+流动"组合类型中,本地人口倾向于找来源地为东部沿海和中部这些距离上海近的区域的人做配偶。同来源地婚姻则是"迁移+流动"组合类型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地户口婚姻 教育匹配 婚姻地域特征
下载PDF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家事判决安排》的协商与适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江保国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家事判决安排》尚未完成生效程序,它在适用范围、判决终局性以及对自由裁量权的引导和规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有利于解决两地司法实践中有关婚姻家事判决认可和执行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非对等性问题。在其协商和...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家事判决安排》尚未完成生效程序,它在适用范围、判决终局性以及对自由裁量权的引导和规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有利于解决两地司法实践中有关婚姻家事判决认可和执行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非对等性问题。在其协商和后续实施过程中,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协商和生效程序的错位以及安排途径与其他途径的关系问题等仍待进一步探索优化。当前两地法院仍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度和途径,在互惠互利、造福两地民众的基础上认可和执行对方法域的相关判决,构建和谐的区际民商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地婚姻 《家事判决安排》 区际司法协助
下载PDF
上海市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政策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海旺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40,共8页
90年代以来,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结婚的现象越来越多。在两地婚姻中,外地一方大多来自农村,并以女性居多,实质上是外来妹的一种跨区域的社会流动。对外来媳妇来说,困扰她们的问题很多。但户口是最根本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由户口... 90年代以来,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结婚的现象越来越多。在两地婚姻中,外地一方大多来自农村,并以女性居多,实质上是外来妹的一种跨区域的社会流动。对外来媳妇来说,困扰她们的问题很多。但户口是最根本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由户口问题派生出来的。本文对如何解决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户口政策 外来人口 "两地婚姻" 外来女性 人口控制 人口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