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蜀道”非遗的生成与传播——以“两当号子”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江英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陇蜀道”非遗“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有“陇南乐府”之称,已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研究“两当号子”的生成与传播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文化交融是“两当号子”生成的背景,是其传播的重要... “陇蜀道”非遗“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有“陇南乐府”之称,已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研究“两当号子”的生成与传播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文化交融是“两当号子”生成的背景,是其传播的重要方式;信息沟通是“两当号子”生成的重要途径;情感宣泄是“两当号子”生成的内因,同时也是其传播的重要方式;由祭祀仪式演变而来的各种民俗活动和各种典礼,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两当号子”的生成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蜀道非遗 两当号子 文化交融 信息沟通 情感宣泄 祭祀娱乐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角下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以甘肃“两当号子”为个案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淏清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0-63,共4页
文旅融合强调文化和旅游的结合,而“两当号子”就生存在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自然景观秀美的甘肃陇南,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通过对“两当号子”形成、发展及活态传承的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视角下的艺术价值、文化... 文旅融合强调文化和旅游的结合,而“两当号子”就生存在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自然景观秀美的甘肃陇南,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通过对“两当号子”形成、发展及活态传承的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视角下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当号子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下“两当号子”的文化主题及其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瑞 李娟霞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79-82,共4页
文旅融合发展就是要坚持文化与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二者的最大公约数,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最终形成发展新优势。“两当号子”作为文化遗产,在今天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其传承与发展,在对其进行科... 文旅融合发展就是要坚持文化与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二者的最大公约数,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最终形成发展新优势。“两当号子”作为文化遗产,在今天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其传承与发展,在对其进行科学的文化主题开发的前提下,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乡村振兴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两当号子 棚民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探析陇南“两当号子”的文化意蕴及审美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淏清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10期30-32,105,共4页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东北部的两当县以号子而闻名,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两当号子”鲜明的文化意蕴和艺术特性,也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本文以“两当号子”的渊源和发展为基点,探析其多元化的文化意蕴和超自然的审美...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东北部的两当县以号子而闻名,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两当号子”鲜明的文化意蕴和艺术特性,也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本文以“两当号子”的渊源和发展为基点,探析其多元化的文化意蕴和超自然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文化意蕴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两当号子的音乐艺术特征探析——以“花号子”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瑞 《甘肃高师学报》 2017年第10期85-89,共5页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号子 艺术特征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陕甘川毗邻区号子的艺术特征与生存路径——以甘肃“两当号子”与“陕南号子”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淏清 《甘肃高师学报》 2020年第6期123-128,共6页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两当县以“号子”闻名,而与之毗邻的陕西南部地区也有深入人心的“陕南号子”。虽然这两类号子共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域,先后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两地语言、文化、地理、地貌等因素之不同导致了两种号子在唱腔及...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两当县以“号子”闻名,而与之毗邻的陕西南部地区也有深入人心的“陕南号子”。虽然这两类号子共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域,先后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两地语言、文化、地理、地貌等因素之不同导致了两种号子在唱腔及其艺术特征上有较大差异。文章从源流、艺术特征、融合和保护传承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旨在弘扬优秀非遗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认识、喜爱非遗,让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两当号子 陕南号子 艺术特征 生存路径
下载PDF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以“两当号子”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燕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4期26-26,共1页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传承下去的支撑点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文化所赋予的强大精神动力下,社会得以进步。《两当号子》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的深山林区:站儿...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传承下去的支撑点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文化所赋予的强大精神动力下,社会得以进步。《两当号子》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的深山林区: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云屏是其主要发源地。本文研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当号子》之传承和保护现状,对这一传统文化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不仅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还能为其创新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现状 两当号子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两当号子”的文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淏清 《甘肃高师学报》 2019年第6期113-115,119,共4页
"两当号子"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两当民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当地民歌的传承面临极大的考验。以两当民歌文化为立足点,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两当号子&... "两当号子"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两当民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当地民歌的传承面临极大的考验。以两当民歌文化为立足点,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两当号子"的促进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两当号子"文化传播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两当号子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两当号子”的音乐文化艺术形态探究——以“排号子”为例
9
作者 王瑞 李娟霞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18-123,共6页
“两当号子”是西秦岭民歌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腔调独具特色,既有“号子”规整、粗犷、嘹亮的鲜明特征,又具民歌的旋律优美、舒缓深情等形态,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凝炼形成的劳动颂歌,具有重要的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价值。“... “两当号子”是西秦岭民歌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腔调独具特色,既有“号子”规整、粗犷、嘹亮的鲜明特征,又具民歌的旋律优美、舒缓深情等形态,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凝炼形成的劳动颂歌,具有重要的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价值。“两当号子”中传承普及和受众面最广的“排号子”唱词朴实、节律规整、唱腔独特,是有别于传统“号子”艺术特征的典型代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艺术形态 文化价值
下载PDF
两当号子《万年华》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10
作者 王瑞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15,共5页
两当号子在"川、楚"文化基础上,吸收了陕、甘、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号子体系,曲调成熟而完整,调式及曲式结构严谨,表现力丰富。本文通过两当号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万年华》这首号子,剖析其音乐艺... 两当号子在"川、楚"文化基础上,吸收了陕、甘、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号子体系,曲调成熟而完整,调式及曲式结构严谨,表现力丰富。本文通过两当号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万年华》这首号子,剖析其音乐艺术特征和演唱特点,旨在论述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地区号子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及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万年华 艺术特征 演唱分析
下载PDF
两当号子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的创新之处
11
作者 张燕 《艺术科技》 2017年第6期51-51,共1页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独具特色的民歌和民俗。两当号子,属两当地方民歌,是甘肃省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便有"陇南乐府"之誉。两当号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的站儿巷、云屏等乡镇。它...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独具特色的民歌和民俗。两当号子,属两当地方民歌,是甘肃省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便有"陇南乐府"之誉。两当号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的站儿巷、云屏等乡镇。它的曲调优美高亢,乡情浓郁,曲调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同,主要有三种调式,即羽、徵、商。它的节奏明快,音域宽广,并极富变化,其演唱形式不拘一格,独具特色,以锣鼓为乐队,以齐唱为主要的表演形式。两当号子发展最快的时期是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当地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喝号子,用喝号子表达情感,将其用于红白喜事的演唱。两当号子不仅是甘肃民间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发展 研究
下载PDF
两当号子《万年华》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12
作者 王瑞 《艺苑》 2018年第3期104-106,共3页
两当号子在"川、楚"文化基础上,吸收了陕、甘、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号子体系,曲调成熟而完整,调式及曲式结构严谨,表现力丰富。本文通过两当号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万年华》这首号子,剖析其音乐艺... 两当号子在"川、楚"文化基础上,吸收了陕、甘、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号子体系,曲调成熟而完整,调式及曲式结构严谨,表现力丰富。本文通过两当号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万年华》这首号子,剖析其音乐艺术特征和演唱特点,旨在论述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地区号子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同时,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和弘扬陇南"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万年华 艺术特征 演唱分析
下载PDF
浅析“两当号子”的保护与创新
13
作者 李琪 《黄河之声》 2017年第13期126-126,共1页
"两当号子"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艺术,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巴蜀文化和陕南文化的熏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民俗文化的代表,在山乡打的,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本文主要就铃铛好值得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如何保护和传承... "两当号子"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艺术,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巴蜀文化和陕南文化的熏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民俗文化的代表,在山乡打的,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本文主要就铃铛好值得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如何保护和传承"两当号子"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对策。以期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为发扬我国的民俗文化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保护 创新
下载PDF
“两当号子”产生的自然环境及音乐特点
14
作者 王汇涓 《黄河之声》 2017年第11期90-90,共1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说明地域空间与人的关系。同时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文化,文化依赖地域而生存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独有的特征。"两当号子"是甘肃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产生于两当县,故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说明地域空间与人的关系。同时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文化,文化依赖地域而生存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独有的特征。"两当号子"是甘肃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产生于两当县,故名"两当号子",其中要属云屏乡最具特色,百年来依托甘肃秀美山水得以流传。基于此,本文以"两当号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自然环境与音乐特点这两个内容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自然环境 音乐特点
下载PDF
两当号子的种类与艺术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庆浩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2期39-41,共3页
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两当号子进行深入、全面、准确地实地考察是研究民族音乐的重要步骤,也只有通过长期的田野考察才能为加强两当号子研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两当号子长期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录音整理并结合相关研究资料,... 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两当号子进行深入、全面、准确地实地考察是研究民族音乐的重要步骤,也只有通过长期的田野考察才能为加强两当号子研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两当号子长期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录音整理并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近期两当号子的艺术特征及其代表性作品做几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号子 号子 《万年花》
下载PDF
论甘肃两当民歌中的“号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情感表现特征
16
作者 师晖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9期43-43,共1页
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的重要形式,是甘肃省两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在对两当"号子"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尝试就两当"号子"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情感表现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两当民歌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当民歌 两当号子 艺术表现 情感表现
下载PDF
两当号子:在秦岭深处吼唱
17
作者 井源源 《明日风尚》 2017年第7期345-345,共1页
两当号子是甘肃省两当县地方民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不仅属于甘肃省两当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有着'陇南乐府'的称号。两当号子的调子十分优美高亢,整体粗犷但极具变化,音域宽广抑扬顿挫,犹有原始风格存在一般。
关键词 两当号子 吼唱 保护 传承
原文传递
秦岭深处的吼唱——关于两当号子的艺术研究
18
作者 孙丹青 《明日风尚》 2017年第9期48-48,共1页
两当号子作为汉族民歌中非常独特的种类,从古至今都拥有'陇南乐府'之称,其最常见的地区是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得到受到当地人民的极大喜爱的原因是其本身的特点,优美高亢的曲调、宽广的音域... 两当号子作为汉族民歌中非常独特的种类,从古至今都拥有'陇南乐府'之称,其最常见的地区是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得到受到当地人民的极大喜爱的原因是其本身的特点,优美高亢的曲调、宽广的音域等等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两当号子的弘扬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两当号子具备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以及当代的传承情况作出部分阐述,使人们对两当号子有更多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表现形式 艺术研究
原文传递
“两当号子”成因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辉 《档案》 2020年第7期15-21,共7页
"两当号子"是甘肃两当民间传统音乐,分布于两当县南北深山林区特有的"棚民"文化区域。2008年"两当号子"入选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岳仕崇墓志铭》等52篇墓志铭和其他相关碑刻为依托,... "两当号子"是甘肃两当民间传统音乐,分布于两当县南北深山林区特有的"棚民"文化区域。2008年"两当号子"入选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岳仕崇墓志铭》等52篇墓志铭和其他相关碑刻为依托,根据其记载的墓主人籍贯、迁徙时间、生卒年月等信息,对"两当号子"传唱者的分布区域、迁入时间、来源情况等进行了探析,认为"两当号子"传唱者的先民主要集中在两当县南北深山林区;迁入两当的时间集中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他们迁入两当是清代"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的延伸;其中相当多一部分经历了陕西汉中、安康等地的中转过程。最终,以独具特色的"湖广广"口音为基础腔调,形成了"两当号子"传唱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成因 湖广广 迁移
原文传递
“两当号子”的传承现状与思考研究
20
作者 吕永兵 《大观(论坛)》 2020年第8期88-89,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两当号子"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棚民文化"的缩影,是民族融合的见证,是民间音乐文化相互融合发展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两当号子"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棚民文化"的缩影,是民族融合的见证,是民间音乐文化相互融合发展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号子",它的保护与传承还处于起始阶段。文章通过研究它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保护和传承"两当号子"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号子 传承 现状 民间音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