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用话语与两性不平等
1
作者 贺欣 吴贵亨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20年第1期105-144,共40页
本文以法庭对话为材料,展示了逐渐出现于法庭中的“实用话语”。法官发明这种话语,既是对离婚妇女的帮助,更是对她们的限制。通过问答、对话、反驳以及其他互动方式,法官为法律对于两性平等和妇女权益的理解设置了支撑前提。通过审视法... 本文以法庭对话为材料,展示了逐渐出现于法庭中的“实用话语”。法官发明这种话语,既是对离婚妇女的帮助,更是对她们的限制。通过问答、对话、反驳以及其他互动方式,法官为法律对于两性平等和妇女权益的理解设置了支撑前提。通过审视法官和诉讼当事人的对话过程,我们将微观层面的语言习惯和宏观的社会力量、发展进程联系起来。尽管法官真诚地希望保护女性权利,但他们时常在不经意间再生并强化男权主导的标准。调研材料体现了男性霸权式的主导是如何在本应维护两性平等的法院中自我强化。同时,对话中的互动突出体现了社会的张力和转型期社会环境对司法运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对话 实用话语 两性不平等
原文传递
论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中的歧视现象 被引量:1
2
作者 钟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5期92-94,共3页
性别歧视是特定社会文化意识在语言中的反映。从社会性别角度,通过论述英语语言性别差异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社会经济及宗教文化根源,揭示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正是社会中男女两性不平等现象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英语语言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根源 两性不平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性别意识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奎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9-21,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男性与女性先天存在着自然属性方面的差异,而在后天社会化的进程中,人的自然性别出现异化状况,即人在构建自身的社会文化机制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均处于受压迫的异化状态。至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类性视阈指出,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男性与女性先天存在着自然属性方面的差异,而在后天社会化的进程中,人的自然性别出现异化状况,即人在构建自身的社会文化机制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均处于受压迫的异化状态。至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类性视阈指出,人需要从对物以及对人的依赖关系中挣脱出来,发展并实现人的“类本质”目标,从而超越单纯的两性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的性别意识,为最终解决性别差异酿成的两性不平等问题找到理论出路和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性视阈 两性二元对立 性别意识 两性不平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