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物化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永建 付旭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5-768,774,共5页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MAC),再与磺化木质素(SL)酚羟基反应,合成了木质素两性表面活性剂LAS。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以丙酮为溶剂,n(SL)∶n(DMAC)=1∶1.1...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MAC),再与磺化木质素(SL)酚羟基反应,合成了木质素两性表面活性剂LAS。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以丙酮为溶剂,n(SL)∶n(DMAC)=1∶1.1,反应时间3h,pH=12,反应温度55℃,产物中氮质量分数达2.25%。通过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UV,确证了目的产物结构。测定产物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3g/L,γCMC为21.11mN/m,HLB值为10。表明所合成的木质素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两性表面活性 物化性能
下载PDF
一种木质素磺酸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鹿凯 郭睿 宋军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9-332,共4页
首先使环氧氯丙烷与木质素磺酸钙(SL)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木质素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再与N-甲基吡咯烷酮(NMP)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钙两性表面活性剂(LSAS)。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反应条件为:m(SL)∶m(NMP)=1∶2... 首先使环氧氯丙烷与木质素磺酸钙(SL)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木质素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再与N-甲基吡咯烷酮(NMP)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钙两性表面活性剂(LSAS)。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反应条件为:m(SL)∶m(NMP)=1∶2.0,反应时间为3.5 h,pH=9,反应温度为80℃,此时产物中w(氮)=1.5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确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 合成 木质素磺酸钙 N-甲基吡咯烷酮 相转移催化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小红 蒙燕霞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7-621,共5页
针对木质素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制备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合成工艺和产品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木质素的变废为宝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最优的合成条件为:n(木质素磺酸钠)∶n(环氧丙... 针对木质素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制备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合成工艺和产品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木质素的变废为宝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最优的合成条件为:n(木质素磺酸钠)∶n(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1.1、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50℃、pH 12,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H值,其次是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温度,产物活性物质含量为51.8%。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反应后在酚羟基中引入了烃基。产物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较强的分散力和发泡性能,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性良好、亲水性较强、乳化性能一般,在洗涤剂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季胺盐 两性表面活性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碱/表面活性剂吞吐采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志勇 徐新俊 +2 位作者 贾金辉 贾洪战 商利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荆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荆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刺溶液,能使玻璃片表面由亲油变强亲水,在石英上的接触角为6。(稀释至1/2和1/4浓度时为11°和12°),与羊大站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75×100^-3,18×10^-3mN/m。该解堵液与黏度1~50Pa·s的不同区块稠油按体积比1:1混合形成的乳状液.60℃、175s^-1黏度为2~6mPa·s,在配液水矿化度高达6000mg/L以上或钙镁离子浓度高达250mg/L时,该解堵液仍能保持对稠油的乳化降黏能力。该解堵液从实验岩心中驱出的原油量比地层水多75%,驱出液为乳状液。通过一个井例介绍了化学吞吐工艺:先用一种降黏解堵液对油井进行预处理,清洗油管、炮眼及近井地带,再注入碱性解堵液(该井例中为500m^3),注入时间约15小时,然后开井生产。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16口新投产井实施化学吞吐(第一轮次),15口井有效,其中2口井先后转注水,其余13口井到2005年底仍继续产油。图1表6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吞吐 稠油 碱/表面活性溶液 两性木质索表面活性剂 界面活性 乳化降黏 大港官109+1断块 采油化学
下载PDF
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金玲 任世学 +1 位作者 方桂珍 艾青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0,共9页
以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表征了其结构,考察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性,并以铜离子为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吸附性能,以酸性黑(ATT)和亚甲基蓝为模拟染料废... 以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表征了其结构,考察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性,并以铜离子为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吸附性能,以酸性黑(ATT)和亚甲基蓝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产物中含有季铵根和磺酸根的化学结构,DBSLAC含氮量2.34%。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对Cu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并且在20 mL Cu2+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投加量0.002 g、pH值5.5和吸附时间2 h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262.34 mg/g;在20 mL染料溶液中,对酸性黑ATT(阴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03 g、pH值2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75.41%;对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3 g、pH值9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97.87%,结果表明DBSLAC可用作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和染料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 两性表面活性 吸附 絮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