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文学诞生期“文学革命”的两歧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群 孙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91,共9页
作为一个特殊称谓,"文学革命"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的诞生。与此同时,"文学革命"作为一个独特的阶段,从酝酿到发生、发展又一直是一个历史过程,并具体在涉及"文学"和"革命"的前提下,充满... 作为一个特殊称谓,"文学革命"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的诞生。与此同时,"文学革命"作为一个独特的阶段,从酝酿到发生、发展又一直是一个历史过程,并具体在涉及"文学"和"革命"的前提下,充满两歧的特征。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具体解析4方面内容,探讨围绕"文学革命"的两歧性。在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下,本文期待以立体地方式揭示文学革命内在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在揭示两歧性的过程中,找寻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两歧性 文学 革命
下载PDF
两歧性与多重性: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出场形态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全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3-52,共10页
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出场形态体现于其两歧性的文本与多重性的思想语境。两歧性使德里达的文本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复数的"幽灵"。作为一种哲学的某种非哲学思考,德里达的解构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中以逻各斯的"在场"... 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出场形态体现于其两歧性的文本与多重性的思想语境。两歧性使德里达的文本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复数的"幽灵"。作为一种哲学的某种非哲学思考,德里达的解构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中以逻各斯的"在场"为中心的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的解构,从被传统遮蔽的"幽灵"中寻求生活的真谛。其消解意义就在于打破封闭性、稳定性、单一性,从而催生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新视角与新方法。德里达解构中心、定见,建构多元、开放、模糊,从历史与现实的边缘寻找价值。德里达不仅反叛了历史,更忠实了历史,记住了历史。正是沉重的使命感与忧患意识,使他选择了批判,解构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类更好地学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 两歧性 多重 逻各斯中心主义 在场形而上学
下载PDF
从“震惊”美学看本雅明技术观的两歧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7-94,共8页
本雅明常常被诟病为“技术决定论者”。的确,作为一位技术进步论者,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大众化与政治化,而革命的艺术家则通过运用先进的技巧或技术来制造“震惊”艺术,从而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并最终实现革命的救赎... 本雅明常常被诟病为“技术决定论者”。的确,作为一位技术进步论者,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大众化与政治化,而革命的艺术家则通过运用先进的技巧或技术来制造“震惊”艺术,从而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并最终实现革命的救赎。这在本雅明对小说、摄影以及电影的论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纵观本雅明不同时期的众多作品,可以发现这种技术乐观主义明显存在于他前期的作品之中,而其后期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他对经验贬值的哀悼,对技术现实应用的担忧,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传统艺术灵晕的留恋之情。这种矛盾正是本雅明技术观的两歧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技术观 技术 “震惊” 两歧性
下载PDF
也论王国维文艺思想的“两歧性”
4
作者 马建高 《嘉兴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10,共6页
王国维文艺思想具有鲜明的"两歧性"特征。王国维本人深受西方康德、叔本华、哈德曼、尼采等人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有深厚而复杂的西学渊源。王国维有从玄学化美学向实证论、经验论转移的努力,心理学教师、译者的身份以及后来... 王国维文艺思想具有鲜明的"两歧性"特征。王国维本人深受西方康德、叔本华、哈德曼、尼采等人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有深厚而复杂的西学渊源。王国维有从玄学化美学向实证论、经验论转移的努力,心理学教师、译者的身份以及后来的文化史研究长期被我们所忽视。认识王国维文艺思想的"两歧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五四思想的发展状况以及五四思想的开阔性与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叔本华 尼采 两歧性
下载PDF
白居易前期诗作的两歧性及其成因探析
5
作者 陈婧 丁宏武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5-50,55,共7页
白居易前期诗作中表现出了"明道"与"缘情"、"尚用"与"尚美"等两歧性,而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白居易前期的诗论却又是以"明道"为宗,倡导写实尚俗,忽视了诗歌的情感和审美特征。显然,... 白居易前期诗作中表现出了"明道"与"缘情"、"尚用"与"尚美"等两歧性,而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白居易前期的诗论却又是以"明道"为宗,倡导写实尚俗,忽视了诗歌的情感和审美特征。显然,他的诗论与实践之间存有抵牾。但是白居易始终没有直面其诗歌中的这些矛盾,究竟是他的无意识抑或有意为之?从白居易的家庭环境、心态性格及其相关的客观存在等方面来看,其前期诗作中存在的两歧性或许是合于情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前期诗作 两歧性 成因 心态
下载PDF
在行动元语境下论鲁迅对四铭形象认知的两歧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永泽 《天中学刊》 2012年第3期92-95,共4页
《肥皂》是鲁迅的代表作。作品中,四铭在"性欲内驱力"的驱使下,在"本我"引导下直接追求欲望主体——女丐。在行动元语境下,分析四铭的动作及其功能可以发现,鲁迅对四铭的认知存在两歧性:本意是要运用精神分析,塑造... 《肥皂》是鲁迅的代表作。作品中,四铭在"性欲内驱力"的驱使下,在"本我"引导下直接追求欲望主体——女丐。在行动元语境下,分析四铭的动作及其功能可以发现,鲁迅对四铭的认知存在两歧性:本意是要运用精神分析,塑造一个伪善、迂腐、保守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但在分析的过程中,却在潜意识里认同了四铭性欲的转移,在不自觉中暴露了潜藏在其内心的"魔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肥皂》 四铭 精神分析 行动元理论 欲转移 两歧性
下载PDF
重新解读人类解放——基于对马尔库塞文明两歧性的评析
7
作者 曾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2-15,共4页
马尔库塞在《欲望与文明》一书中,力图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综合,提出了从人的深层本能出发进行彻底革命,进而重建人类文明的新理论。这是马尔库塞对人类解放重新界定的伟大尝试,也... 马尔库塞在《欲望与文明》一书中,力图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综合,提出了从人的深层本能出发进行彻底革命,进而重建人类文明的新理论。这是马尔库塞对人类解放重新界定的伟大尝试,也是在文明两歧性状况下,人类对自由解放的新探索,这对人类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人类解放的实现途径却被马尔库塞简单化了。将爱欲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终结具有狭隘性,只有深刻揭示其文明两歧性,才能在其基础上重新解读人类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两歧性 社会行动 人类解放
下载PDF
发展与风险:现代性的两歧——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述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岩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1-117,共7页
风险社会理论深刻地揭露了现代性的"两歧":现代性的后果引起了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倾向——发展与风险。换言之,现代性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反对自身、对抗自身、消解自身的社会风险因素,并且这两种倾向都来自于同一原因。由于... 风险社会理论深刻地揭露了现代性的"两歧":现代性的后果引起了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倾向——发展与风险。换言之,现代性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反对自身、对抗自身、消解自身的社会风险因素,并且这两种倾向都来自于同一原因。由于原因相同,在现代性的两歧之中,两种对立倾向是共生的、不可根除的,现代性的扩张同样引起社会风险性的扩张。因此,现代性存在的理由同时也是现代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处境。两歧性揭示了现代性的肯定性和否定性两个矛盾方面,这就不是对现代性进行简单肯定或否定的二元对立取向,从而为我们辩证地审视现代性的后果及其与社会风险根源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批判地借鉴吸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有助于确立合理解决社会风险问题的科学风险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现代 两歧性
下载PDF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空间体验——兼与李欧梵先生商榷 被引量:3
9
作者 妥建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5-10,共6页
李欧梵先生挖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颓废面向意义重大,但他认为此种现代性的被压抑源于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进而提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时间观念的论断,这是值得商榷的。启蒙思想对中国时间观念的影响,并非如李先生所言如此巨... 李欧梵先生挖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颓废面向意义重大,但他认为此种现代性的被压抑源于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进而提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时间观念的论断,这是值得商榷的。启蒙思想对中国时间观念的影响,并非如李先生所言如此巨大。从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利玛窦的地图开始部分瓦解中国天朝中心观念,到中国文学世界由于发现另一空间,由之更重视自身的空间体验,都可看出对现代性的空间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代 利玛窦的地图 两歧性 地域 空间
下载PDF
顾颉刚:现代科学观和疑古史观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史学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国利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79-692,共14页
顾颉刚从现代科学观和疑古史观视域出发,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大量评述。他既批判传统学术的非科学性,又称赞清代学术的科学精神;他指责传统历史观的非科学性和非民主性,声称传统的治史观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他探讨了先秦经史关系及其史... 顾颉刚从现代科学观和疑古史观视域出发,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大量评述。他既批判传统学术的非科学性,又称赞清代学术的科学精神;他指责传统历史观的非科学性和非民主性,声称传统的治史观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他探讨了先秦经史关系及其史学影响,分析了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古史辨伪得失,对清代史学和史家的成就与不足作了详尽评述。顾颉刚的贡献在于促进了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化,但是其工具理性的取向是唯科学主义的。传统对历史解释的决定作用使顾颉刚的评断具有两歧性特征,并最终使他转向认同传统史学及其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现代科学观 疑古史观 中国传统史学 两歧性 古史辨伪 考据学
下载PDF
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理论形态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荀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具有两歧性,这给人们的理解设置了障碍。对德里达的文本,不同的人能从不同角度作出迥异的解读。这些多元化的解读恰恰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解构思想理论形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德里达打破了学科界限,他的解构思想也呈现...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具有两歧性,这给人们的理解设置了障碍。对德里达的文本,不同的人能从不同角度作出迥异的解读。这些多元化的解读恰恰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解构思想理论形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德里达打破了学科界限,他的解构思想也呈现出多重性的理论形态。解构思想的理论形态是在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及文本实然样态及其伦理问题的反思、批判中生成和发展的。在文本批判方面,解构的过程是通过对文本进行外在性的解读实现的;在思想批判层面,它的实质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解构;在日常生活批判方面,解构打破保守和等级森严的秩序,使我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思考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主义 两歧性 多重 理论形态
下载PDF
德勒兹的政治哲学思想评析
12
作者 程党根 胡俊华 蔡立媛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32-37,共6页
德勒兹的政治哲学思想具有后现代性、两歧性和不合时宜性等特点。从其思想旨趣上看,这种政治哲学追求“不同地思考”,即哲学上追求与独断思想和同一哲学不同的游牧思想和差异哲学,而政治上追求与国家权力不同的欲望权力和游牧权力,具有... 德勒兹的政治哲学思想具有后现代性、两歧性和不合时宜性等特点。从其思想旨趣上看,这种政治哲学追求“不同地思考”,即哲学上追求与独断思想和同一哲学不同的游牧思想和差异哲学,而政治上追求与国家权力不同的欲望权力和游牧权力,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从其思想风格上看,这种政治哲学追求思想试验,因此概念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两歧性;从其思想效应上看,这种政治哲学因其与尼采哲学的关联性、彻底的反历史性、以及在主流哲学话语阴影下的边缘地位,决定了这种政治哲学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政治哲学思想 后现代 两歧性 不合时宜
下载PDF
严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观——兼论严氏晚年的政治思想
13
作者 陈友良 《社科纵横》 2012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晚年严复依据英文报刊持续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他观察到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现象:德国的强盛与霸权,英国的民主与集权,国民程度与国体",能者"与"伟人"等等。这种两歧性的观察使他更深一步认识中国的改革必... 晚年严复依据英文报刊持续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他观察到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现象:德国的强盛与霸权,英国的民主与集权,国民程度与国体",能者"与"伟人"等等。这种两歧性的观察使他更深一步认识中国的改革必然面对许多复杂、矛盾的难题。晚年严复颇受非议的政治思想尤其是国体论,至少部分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歧性 政治思想
下载PDF
Meta分析与精神病学研究
14
作者 金卫东 刘仁刚 《河北精神卫生》 1994年第4期263-266,共4页
某类精神医学研究结论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怎样从这些不同的结论中得出最后结论是我们每一位精神卫生工作者面临的问题Meta分析,或称再分析法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其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效应大小测量;(2)综合检验;... 某类精神医学研究结论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怎样从这些不同的结论中得出最后结论是我们每一位精神卫生工作者面临的问题Meta分析,或称再分析法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其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效应大小测量;(2)综合检验;(3)相关强度分析;(4)两歧性资料的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精神医学 方法论 医学研究 效应大小测量 相关强度分析 综合检验 两歧性资料分析
下载PDF
胡风与“五四”
15
作者 李康仁 《兰州学刊》 2005年第2期248-250,共3页
本文具体论述了“五四”思想中的两歧性:理性与情感性、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在胡风的文艺思想中都有所体现,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思想传承的角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胡风 “五四” 两歧性
下载PDF
Effect of Amphipathic PEG-PE on the Circulation Time of Li─posomes in vivo
16
作者 Jun-MeiZhangSupervisorProf.Xin-PuHou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Beijing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83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6年第2期111-111,共1页
EfectofAmphipathicPEG-PEontheCirculationTimeofLi┐posomesinvivo*Master'sDegreeJun-MeiZhangSupervisorProf.Xin-... EfectofAmphipathicPEG-PEontheCirculationTimeofLi┐posomesinvivo*Master'sDegreeJun-MeiZhangSupervisorProf.Xin-PuHouSchoolofPh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体内循环 两歧性分子 PEG-P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