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先秦两汉文献关于琴作为礼器在周礼中的使用
- 1
-
-
作者
刘晶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75-82,共8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项目“今传先秦两汉三国琴学文献考辑”(项目编号:2021T14022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周礼中,琴同其他乐器一样,不仅被用于演奏音乐,在演奏以外也常作为礼器被使用。就今存先秦两汉文献所见,表现在这几方面:其一,琴与其他乐器一起构成天子、诸(公)侯、大夫、士配有的礼器体系,根据“以多为贵”的减等方法区分其尊卑级差。其二,琴与其他乐器一起构成可表示尊卑级差的礼器体系时,通过在具体演奏中琴与其他乐器的配合使用来表示礼节场合是否减等。其三,琴作为礼器,其是否摆设表示配有者是否有忧乐。其四,琴与其他乐器一样,作为明器用于丧葬之礼,先陈后藏,且只有其形而实际上无法使用。其五,琴可作为除丧礼器,即守丧期满后守丧者应该弹素琴以示除丧。这五个方面又反映出两点:其一,琴作为礼器的功能主要基于它的乐器本质,但不依赖于其作为乐器的演奏功能。其二,琴作为礼器,与瑟一起,是地位最低的士仅拥有的乐器,而这后一点奠定了汉代以后琴融入士人人格文化,形成士人雅琴传统的基础。
-
关键词
琴
周礼
礼器
今存先秦两汉文献
-
Keywords
Qin
rites of Zhou
ritual instrument
the Pre Qin and Han Dynasty Literature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互见现象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洁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6-232,共7页
-
文摘
不同文本间内容相似的互见现象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大量存在。导致互见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古人"述""作"并存的著述观念;故事类材料在史实讲述、论辩及说理方面的优势,使其被广泛采用,遂形成史书之间、诸子书之间、史书与诸子书之间的各类互见;学派具有的师承关系及其在学术思想上的承继性特点,使同一学派的不同著述产生内容互见的可能;兵书类、术数类与方技类文献的专业性较强,继承性突出,导致以专业为区分的集中互见现象;抄本时代的文献特点造成同一文献多种版本的存在,各个版本显示出彼此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研究互见现象能更细致地了解早期著述观念,是认识古书成书及其真伪的重要方式。互见的细节处贯穿着文本的价值取向、编写意图及文学风格,借助互见,能为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对周秦汉文学史的撰写提出新要求。
-
关键词
先秦两汉文献
互见现象
著述观念
古书成书
文学研究
文学史撰写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论两汉文献的构成特点和整理现状
- 3
-
-
作者
王承略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3-146,共4页
-
文摘
两汉文献的总体特点和整理现状,表现在四个方面。从文献组成看,经学著作占有极大的比重;从存在状态看,辑佚书占有极大的比重;从整理看,很多仍处于散乱状态,前人的有些成果,也有待于拾遗补阙,匡谬正讹;从制作看,伪书数量较多。对此四者的考察、说明,有助于弄清两汉文献的内容范围及重点难点之所在,以便更好地认识、整理汉代文献。
-
关键词
两汉文献
总体特点
整理现状
《两汉全书》
-
Keywords
Document in the Han Dynasty
Collectivity characters
Research actuality
The Collected Works of the Han Dynasty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两汉文献中女性作品价值探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佳
-
机构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
-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6,共3页
-
基金
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0B880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我国两汉文学源远流长,汉赋、散文等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在这些两汉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不少女性形象,她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学内涵,还给当下的两汉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文章通过分析两汉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特定历史时期下女性的性格特征,结合近两年我国所出版的与两汉时期相关的作品,探究女性形象在当下文学出版中的价值与定位,并针对其出版内容与出版形式提出建议,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两汉文献
女性形象
文学
出版
-
分类号
I02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两汉文献同义复词例释
- 5
-
-
作者
王文晖
-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214-230,320,共18页
-
基金
上海市社科项目“两汉同义复词研究”(批准号:2009BYY01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两汉文献是考察汉语复音词的重要资料,同义复词是复音词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文章从中掘取了若干组同义复词进行考释。
-
关键词
两汉文献
同义复词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出土两汉文献古白话词研究论纲
- 6
-
-
作者
吕志峰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训诂学报》
2018年第1期55-64,共10页
-
基金
2013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出土两汉文献古白话词研究》(13CYY05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已出土的两汉文献中保存了不少古白话词,汉语词汇史研究不能无视之,否则便不能了解汉语词汇的全貌.“俗语词”与“雅词”相对,“古白话词”与“文言词”相对.古白话词的判定,前提是根据语料的性质,同时考虑三点:1.是汉代新产生的词语;2.虽已有之但意义已有所变化的词语;3.最早在汉代出现且使用不很频繁,后代却已融入普通词汇或为文言所吸收.古白话词研究应该注重地域比较.
-
关键词
出土两汉文献
古白话词
判定
比较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出土先秦兩漢文獻中虚詞{唯}用字考察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張再興
劉艶娟
-
机构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
浙江省温州市甌海區温州大學人文學院
-
出处
《汉语史学报》
2021年第2期71-81,共11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於語料庫的秦漢簡帛用字習慣研究”(18BYY007)
-
文摘
從時代、文獻類型等角度對出土先秦兩漢文獻中虚詞{唯}用字情況進行的窮盡性考察表明,相對於傳世文獻而言,出土文獻中{唯}的用字具有明顯的發展規律,呈現了從"隹"到"唯"的轉移過程以及"維""惟"不斷累積的過程,正是這種不斷累加的過程導致了傳世文獻中"唯""維""惟"三字混用的面貌。
-
关键词
出土先秦兩漢文獻
{唯}
唯
維
惟
-
Keywords
pre-Qin to Han unearthed documents
{wei(唯)}
wei(唯)
wei(維)
wei(惟)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简论两汉经济文献的构成特点和整理现状
- 8
-
-
作者
张友彬
-
机构
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
-
出处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0期214-215,共2页
-
文摘
两汉经济文献的总体特点和整理现状,表现在四个方面。从文献组成看,经学著作占有极大的比重;从存在状态看,辑佚书占有极大的比重;从整理看,很多仍处于散乱状态,前人的有些成果,也有待于拾遗补阙,匡谬正讹;从制作看,伪书数量较多。对此四者的考察、说明,有助于弄清两汉经济文献的内容范围及重难点之所在,以便更好地认识、整理两汉文献。
-
关键词
两汉经济文献
构成特点
整理现状
-
分类号
G231
[文化科学]
-
-
题名《两汉石刻文献》录文中的误字指正
- 9
-
-
作者
于彦磊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
基金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碑录文研究”(项目编号:2014-qn-331)的成果
-
文摘
《两汉石刻文献》是董治安主编的《两汉全书》丛书中的第三十五册,由刘心明任该册主编,此书是目前国内收录汉代石刻文献资料最多的一部著作。而该书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指出此书的录文中存在的误字,致误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误用繁体字、误为形近字和误将非常用字当作常用字,每类举例加以说明。
-
关键词
《两汉石刻文献》
误字
繁体字
形近字
非常用字
-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两汉全书》开始编纂
被引量:1
- 10
-
-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1-81,共1页
-
文摘
《两汉全书》开始编纂当代第一部总括两汉文献的大型丛编———《两汉全书》已在山东大学开始编纂。全书约计三千万字,共分六十册,拟自1998年起陆续出版。《两汉全书》在广博查考的基础上,收录全部两汉现存文献,举凡两汉时期的专著、诗文、辞赋、石刻简牍,包括佚...
-
关键词
《两汉全书》
两汉文献
书名索引
著者索引
两汉时期
新式标点
大学出版社
整理研究
前人成果
学术发展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