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词:两种语言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28
1
作者 史有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3-28,共6页
一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对于一个外族成员来说,当大致能掌握该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和基本语法规则之后,词汇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如果词汇的各个成员在其性质上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它们具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性质,那么学习该语言... 一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对于一个外族成员来说,当大致能掌握该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和基本语法规则之后,词汇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如果词汇的各个成员在其性质上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它们具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性质,那么学习该语言词汇的困难就不会像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那样大。反之,则困难的程度将不同程度地增加。这种困难在学习日本语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日本语词汇中的非均质、非同质现象最为严重。在日本语中不仅有日本的固有词,也有不同历史时期从汉语借入的语词,还有近代从西方诸语言,尤其是从英语中借入的外来词。这三个系统的词在构词上和文字形式上都是极为不同的,而且后二者与源语言中的原有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有极大的差别。因此,日文中虽然有大量汉字词存在,但没学过日语的中国人却完全不能念出它们在日语中的读音,甚至不能准确把握其中相当部分的词义。而一串来自英语的外来词念给没学过日语的美国人听,这些美国人也会莫名其妙,几乎完全不能理解其中任何一串音是什么意义。类似的这种情况在汉语中也同样存在,但是程度有别,表现的方面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词 英语 两种语言 记音 词汇 汉语化 外来语言文化 日语 固有语言 固有词
下载PDF
概念的可变性与两种语言的翻译
2
作者 阎德胜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1-36,共6页
一、命题的提出逻辑上的概念,既有固定性的一面又有可变性的一面。两者系辩证统一的关系。概念的固定性,指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所反映的对象及其本质和范围的相对稳定性;概念的可变性系由概念所处不同语境的逻辑功能不同而决定。具体地说,... 一、命题的提出逻辑上的概念,既有固定性的一面又有可变性的一面。两者系辩证统一的关系。概念的固定性,指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所反映的对象及其本质和范围的相对稳定性;概念的可变性系由概念所处不同语境的逻辑功能不同而决定。具体地说,就是概念因“交际场合的变更、交际对象的改变、交际范围和交际领域的不同,以及由于文章(或讲话)的要求或风格的不同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性 概念 俄汉翻译 两种语言 语言环境 俄语 抽象概括 连接手段 逻辑转换 上下文
下载PDF
英汉两种语言的省略与对译技巧
3
作者 汪冷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1997年第1期50-53,共4页
翻译是异种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通过人脑思维进行等价交换行为。换句话说,由于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和语法特点,因而翻译是将一种语言准确、通顺。
关键词 句子省略 英语 两种语言 汉语 表达习惯 翻译 英译汉 汉译英 英汉对译 主语
下载PDF
试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论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思洁 张柏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5期8-12,共5页
试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论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张思洁,张柏然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在英汉比较与翻译方面著书立说,建树颇丰,对深入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陈定安先生编著的《英汉比较与翻译》(1991... 试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论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张思洁,张柏然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在英汉比较与翻译方面著书立说,建树颇丰,对深入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陈定安先生编著的《英汉比较与翻译》(1991)一书详尽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思维模式 两种语言 第一哲学 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 英汉比较 人贵于物 本体论 西方美学 教育出版社
下载PDF
婴幼儿同时学习两种语言的设想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敏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0-52,共3页
外语教学是我国当前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从初一开设英语,再加上大学(外语专业除外),学生经过十年的学习,大部分仍不能掌握一门外语。有些大学... 外语教学是我国当前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从初一开设英语,再加上大学(外语专业除外),学生经过十年的学习,大部分仍不能掌握一门外语。有些大学生为了考研究生,不得不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攻读外语,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尽管教育部门的领导和老师们在不断探索外语教学改革的路子,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语教学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语言 儿童文学 幼儿园 幼儿教育 零岁教育 教育家 婴幼儿 外语教学改革 成人 小学
下载PDF
漫谈英汉两种语言措词上的差异——从flatter一词的内涵谈起
6
作者 李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9-70,共2页
当你听到英美人对你的赞美和夸奖说:You flatter me时,万不可按汉语的表达习惯理解为“你阿谀奉承我”,实际上这是对你夸奖他们表示感谢的说法,相当于汉语中的“您过奖了”或“承蒙您的夸奖,非常感谢”。“阿谀”和“过奖”两词的意思... 当你听到英美人对你的赞美和夸奖说:You flatter me时,万不可按汉语的表达习惯理解为“你阿谀奉承我”,实际上这是对你夸奖他们表示感谢的说法,相当于汉语中的“您过奖了”或“承蒙您的夸奖,非常感谢”。“阿谀”和“过奖”两词的意思在汉语中差距甚大,但在英语中却只用flatter这一单词来表达,可见英美人对flatter somebody看得并不象我们中国人那么严重,即它并不是贬意的。但flatter确含“拍马馅媚”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的内涵 两种语言 汉语 英美 英语 历史背景 部分否定 英译汉 可译 宽松长袍
下载PDF
学母语和学外语——两种语言学习的比较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7
作者 赵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1年第4期30-34,共5页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互相交际的必要,而互相交际的最大量最基本的方式便是使用语言,口头和笔头的语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论是学母语还是学外语(注一),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掌握交际工具.
关键词 母语 学外语 外语教学 两种语言 外语课堂 语言交流 语言形式 有效输入 交际能力 启示
下载PDF
跟“的”字有关的两种语言现象
8
作者 李一平 《汉语学习》 1985年第6期19-21,共3页
“的”字的用法极其多样,作用也各不相同。这篇短文分析两种跟“的”字有关的语言现象。在这两种语言现象中,“的”子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跟“的”字一般常见的用法有所不同。两种“的”字,性质也很不相同。 一 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 “的”字的用法极其多样,作用也各不相同。这篇短文分析两种跟“的”字有关的语言现象。在这两种语言现象中,“的”子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跟“的”字一般常见的用法有所不同。两种“的”字,性质也很不相同。 一 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在分析偏正词组和结构助词“的”时,将“的”的作用归结为区别结构和区别意义两个方面。其中“名+名”格式,“的”用与不用,有明显意义差别的,举了两对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字 朋友 两种语言 “山东” 名词 《现代汉语》 领属关系 比况性 汉语语法 用法
下载PDF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词语及其对比研究
9
作者 农时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110-114,共5页
语言学家萨皮尔曾指出:“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1985:196)换句话说,语言的三大要素,即词汇、语言和句法,并非都反映文化,“语言并不在音位或句法方面反映文化”(尤金A.奈达,1998:104)。
关键词 文化词语 文化内涵 两种语言 国俗语义 社会思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大词典 政治体制改革 语言文化与翻译 社会世俗化
下载PDF
谈谈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10
作者 丁玉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5年第10期24-25,共2页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除了要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和一定数量的词汇以外,最主要的是培养自己学会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的能力。如何提高这种能力呢?笔者认为,类比和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除了要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和一定数量的词汇以外,最主要的是培养自己学会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的能力。如何提高这种能力呢?笔者认为,类比和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英语和汉语虽然不是亲属语言,一属印欧语系,一属汉藏语系,但是两种语言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在词类方面,英汉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连词、代词、介词和叹词;在单句子里,英、汉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在按照语气分类句子方面,英汉都有单句和复句等等。另一方面,英汉之间又有许多区别,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语言 英汉 英语 汉语 异同 形容词 分析句子 谓语动词 汉藏语系 亲属语言
下载PDF
论否定式中英、汉两种语言之差异
11
作者 孙曙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否定词 否定式 两种语言 中国学生 汉语 英语否定结构 状语从句 中英 否定概念 谓语动词
下载PDF
英法两种语言时态的比较
12
作者 陆萍 《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35-37,共3页
英语是日尔曼语支的一个语种,法语则属于罗曼思语,这两种语言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人类语言是有共性的。
关键词 两种语言 一般过去时 时态 一般将来时 英语 现在完成时 动作 一般现在时 法语 过去进行时
下载PDF
只有细心揣摩 才能妙语传神——浅谈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口译
13
作者 李书端 卢卫 张春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8,共8页
要讨论英汉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就不能不涉及语言的功能问题。交际是语言的功能,英汉两种语言的功能概莫属外,这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便是翻译。“翻译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之所以是艺术,是由于它... 要讨论英汉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就不能不涉及语言的功能问题。交际是语言的功能,英汉两种语言的功能概莫属外,这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便是翻译。“翻译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之所以是艺术,是由于它以译文之妙传原文之美,是一个精心再创作的过程;说它是科学,是由于它将存在于两种语言中的思维与表达融会贯通,体现了人类创造语言、使用语言的共性。”①换言之,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与单种语言的交际相比,是更复杂、更困难、也是更高层次的交际。翻译绝非易事,笔译不易,口译更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语言 英语听力 汉译英 好的汉语 英语写作 英译汉 笔译 口头表达 译文 听力训练
下载PDF
两种语言的优势
14
作者 雅德 《国外医学情报》 1998年第3期42-42,共1页
使用两种语言的儿童在阅读方面胜过只用一种语言的同学。加拿大多伦多市约克大学的心理学家Ellen Bialystok对比了两组4和5岁儿童的阅读能力。一组儿童只讲英语,而另一组讲英语同时还讲法语或中文。 Bialystok给孩子们看两张图片:一张... 使用两种语言的儿童在阅读方面胜过只用一种语言的同学。加拿大多伦多市约克大学的心理学家Ellen Bialystok对比了两组4和5岁儿童的阅读能力。一组儿童只讲英语,而另一组讲英语同时还讲法语或中文。 Bialystok给孩子们看两张图片:一张是一条狗、一张是一棵树。她还给孩子们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树”字,并把它放在树的图片下面。然后,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语言 儿童 多伦多市 阅读能力 英语 加拿大 心理学家 图片 注意力 卡片
下载PDF
新作《瞻对》用历史关照现实 阿来,在两种语言之间流浪
15
作者 解宏乾 《国家人文历史》 2014年第5期92-95,共4页
2013年,阿来完成了历史纪实文学新作《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并陆续在《人民文学》杂志上连载。新书还没上架,2013年12月,阿来已经领到了《人民文学》颁发的"年度最佳非虚构类小说"奖,并被这样评价:"作者站在人... 2013年,阿来完成了历史纪实文学新作《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并陆续在《人民文学》杂志上连载。新书还没上架,2013年12月,阿来已经领到了《人民文学》颁发的"年度最佳非虚构类小说"奖,并被这样评价:"作者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去反思和重审历史,并在叙述中融入了文学的意蕴和情怀。"《国家人文历史》记者听过他的几次讲座,阿来是一个既有诗人禀赋又不乏学者气质的藏族作家。一次演讲时,他说:"我是一个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人,从童年时代起,一个藏族人注定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流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茅盾文学奖 两种语言 人文历史 非虚构 康巴 藏族人 纪实文学 新作 汉语写作
下载PDF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蒙汉两种语言互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双喜 珠飒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明末阿拉担汗时期,就有数万内地人民流入丰州滩,开垦农田,经营商业或手工业。大量汉族移民的涌入,农耕经济的推广,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和府、厅、州、县的建立,无不意味着该地区社会环境的变迁。在这种蒙古人的汉化与汉人的蒙古化变化中... 明末阿拉担汗时期,就有数万内地人民流入丰州滩,开垦农田,经营商业或手工业。大量汉族移民的涌入,农耕经济的推广,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和府、厅、州、县的建立,无不意味着该地区社会环境的变迁。在这种蒙古人的汉化与汉人的蒙古化变化中,蒙汉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尤为突出。然而在这样双向互动关系中,该地区原著民蒙古人的语言逐渐被新的强势语言——汉语所代替。在汉语取代蒙古语、逐渐形成土默特地区方言过程中,出现了蒙汉复合词汇、借用蒙古语词汇和音译蒙古语并保留原意词汇等诸多现象。在语言的互动关系中应鼓励自然的涵化,而不是人为的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化城土默特 蒙汉两种语言 互动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红与黑》新译本前言 被引量:24
17
作者 许渊冲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30,82,共7页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高尔基说过:《红与黑》的主角于连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红与黑》中译本至少已有四种:第一种是1944年重庆作家书屋出版的...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高尔基说过:《红与黑》的主角于连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红与黑》中译本至少已有四种:第一种是1944年重庆作家书屋出版的赵瑞蕻的译本,第二种是1954年上海平明出版社罗玉君的译本,第三种是1988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闻家驷的译本,第四种是198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郝运的译本.就我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 译本 再创作 两种语言 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 意译 所知 关系从句 翻译作品
原文传递
哈萨克语维吾尔语音位的比较──兼谈两种语言音位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宏伟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6,共9页
本文通过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音位的比较说明两种语言元音和辅音的相同与不同,论述了两种语言音位系统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情况。
关键词 突厥语 维语 哈萨克语 哈语 音位系统 语音位 两种语言 维吾尔语 元音性 后元音
原文传递
汉英两种文化中语言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丛庆智 丛书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文化 两种语言 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知识 比较研究 招呼语 天气 英语习语 精神财富 流媒体
下载PDF
SCIENTISTE还是SCIENTIFIQUE——谈谈英法两种语言的一些异同之处与法语教学
20
作者 林桦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83-87,共5页
记得从前有一次做汉译法翻译练习时,出现“科学家”这一词组,许多同学几乎不加思索便写上了“Scientiste”。殊不知Scientiste在法语中并非“从事科学工作的科学家”,而是提倡科学至上的“唯科学主义者”。类似的错误在法语初学者中屡... 记得从前有一次做汉译法翻译练习时,出现“科学家”这一词组,许多同学几乎不加思索便写上了“Scientiste”。殊不知Scientiste在法语中并非“从事科学工作的科学家”,而是提倡科学至上的“唯科学主义者”。类似的错误在法语初学者中屡见不鲜,甚至有些高年级学生也不时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我们稍加思索便可看出是受了英语的影响(英语中“科学家”是Scientist,而法语中则为Scientifique,二者貌似相同,实则有很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语言 法语教学 英语影响 英法 初学者 异同 科学家 教与学 唯科学主义 词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