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类ENSO背景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环流特征及关键系统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黎娟 蔡聪 张海燕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7-629,共13页
利用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74项环流指数、HadISST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ENSO事件衰减阶段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及相应大气环流的差异,并探讨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EP型ElNio(LaNia)事件次年夏季... 利用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74项环流指数、HadISST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ENSO事件衰减阶段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及相应大气环流的差异,并探讨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EP型ElNio(LaNia)事件次年夏季,中国东部降水由北至南呈正负正(负正负)的三极型反相分布;CP型ElNio(LaNia)事件次年夏季,中国东部降水由北至南呈正负(负正)的偶极型反相分布;2)ElNio事件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及南亚高压均偏强,EP型西太副高偏西、南亚高压偏东,CP型西太副高范围更大、强度更强;LaNia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副高及南亚高压强度偏弱,CP型强于EP型但弱于气候平均;3)ElNio事件期间西北太平洋上存在异常反气旋,EP型位置偏南,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CP型位置偏北,范围更大;LaNia事件期间,西北太平洋区域至中国东南部存在异常气旋,EP型异常气旋的强度及范围均不及CP型;4)两类ElNio事件期间异常反气旋的差异可能与印度洋海盆增暖及太平洋海温持续性偏冷有关;两类LaNia事件期间异常气旋的差异可能由赤道西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类enso 夏季降水 大气环流 异常反气旋 异常气旋
下载PDF
不同类型ENSO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和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2
作者 陈文 丁硕毅 +3 位作者 冯娟 陈尚锋 薛旭 周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0-655,共16页
近十几年来有关热带太平洋存在不同类型的增暖型的研究成为热点课题,其中主要依据海温的空间形态将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的东太平洋型ENSO,另一类为中太平洋型ENSO。该两类ENSO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均有不同,产... 近十几年来有关热带太平洋存在不同类型的增暖型的研究成为热点课题,其中主要依据海温的空间形态将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的东太平洋型ENSO,另一类为中太平洋型ENSO。该两类ENSO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均有不同,产生的气候影响也有差异。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不同类型ENSO及其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两类ENSO事件对东亚夏季风、东亚冬季风以及东亚冬夏季风关联的影响和机理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文中侧重讨论了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ENSO事件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在该领域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类enso 东亚夏季风 东亚冬季风 大气遥相关 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赤道潜流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宏娜 陈锦年 何宜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共11页
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和SODA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赤道潜流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中部型和东部型)ENSO事件的影响。对赤道潜流距平场的EOF分解表明,第一模态为"... 应用TOGA/TAO实测海流和SODA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热带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赤道潜流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中部型和东部型)ENSO事件的影响。对赤道潜流距平场的EOF分解表明,第一模态为"东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第二模态为"中太平洋潜流模态",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情况;这两个主要模态基本可以反映赤道潜流距平场的主要信息。这两个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且与NINO指数都有较好的负相关,最大相关均通过99.9%的信度检验。相关分析表明潜流第一模态的变化滞后于NINO指数变化,而第二模态的变化则提前于NINO指数变化,即ENSO事件对东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有一定影响,而中太平洋的潜流变化又会对ENSO事件产生影响。通过个例分析表明,中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变化对两种不同类型ENSO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东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增强,这样西太平洋暖池的异常海温在潜流的引导下快速向东传播,直接到达东太平洋形成东部型ENSO事件;中部型ENSO事件发生前,中太平洋赤道潜流明显减弱,西太平洋的异常海温不能迅速东传速,在中太平洋堆积上升到达海面,使得中部型ENSO事件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潜流 EOF分解 两类enso事件
下载PDF
ENSO空间形态变异对ENSO-IOD关系年代际减弱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滕宇威 张文君 +2 位作者 刘超 耿新 秦楚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基于1979-2017年哈得来中心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HadISST)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北半球秋季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与印度洋偶极子(IOD)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基于1979-2017年哈得来中心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HadISST)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北半球秋季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与印度洋偶极子(IOD)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显示,ENSO-IOD关系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21世纪初期前,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秋季常对应显著的印度洋偶极子正(负)异常;21世纪初期以后,ENSO-IOD关系显著减弱,统计上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ENSO空间型态的变异对于该关系的年代际减弱起重要作用。在第二时段(2004-2017年),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和东部型拉尼娜事件频发,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与印度洋偶极子强度的关系与其纬向位置密切相关,与其强度的线性关系较弱;而东部型拉尼娜事件,由于海温距平位置偏东(位于赤道东太平洋冷舌区),在偏低的气候态海温作用下,其引起的大气局地响应很弱,对印度洋的遥强迫作用较弱,因而对印度洋偶极子强度的影响也较弱。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ENSO-IOD的关系发生了年代际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印度洋偶极子 年代际变化 两类ens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