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入式两级串联旋流器流场分析与性能评估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雷 张勇 +1 位作者 蒋明虎 高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27-1935,共9页
为解决狭长空间内无法实现油水两相介质高精度分离的问题,结合旋流分离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实现轴向进液的两级串联旋流器,针对该装置开展内部流场特性及分离性能研究。揭示了不同处理量及分流比对旋流器内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以及分... 为解决狭长空间内无法实现油水两相介质高精度分离的问题,结合旋流分离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实现轴向进液的两级串联旋流器,针对该装置开展内部流场特性及分离性能研究。揭示了不同处理量及分流比对旋流器内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以及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量的增大,底流口压降最大值逐渐增大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旋流腔内切向速度也逐渐增大;增大一级溢流分流比,可减小环式通道及二级旋流器内的切向旋动能,二级溢流分流比对一级旋流器分离性能影响不大;实验及模拟得出研究范围内一级分流比为20%、二级分流比为15%时分离效率最高,最佳处理量为4.8 m3/h,最佳总分流比为32%;装置对不同流量、不同分流比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串联 旋流器 分离效率 流场特性
下载PDF
水解酸化-多级厌氧-两级串联A/O处理阿奇霉素废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鹏宇 陈佳容 +2 位作者 陈代杰 邵雷 谭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6-1140,共5页
阿奇霉素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抗生素残留等特点,为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水解酸化—多级厌氧—两级串联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为8 753mg/L时,出水平均COD为377mg/L,COD去除率达到95.69%... 阿奇霉素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抗生素残留等特点,为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水解酸化—多级厌氧—两级串联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为8 753mg/L时,出水平均COD为377mg/L,COD去除率达到95.69%,多级厌氧段的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136 m3/(m3·d);当进水平均氨氮为324 mg/L时,出水平均氨氮为31mg/L,氨氮去除率达到90.43%;当进水阿奇霉素为63.1mg/L时,出水阿奇霉素为4.5mg/L,阿奇霉素降解率为92.87%。系统稳定运行后,微型动物在一级O池内以豆形虫、草履虫为主,在二级O池内以红斑瓢体虫、表壳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水解酸化 厌氧罐 两级串联A/O
下载PDF
毛细管两级串联节流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春路 丁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78-1181,共4页
基于单根绝热毛细管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两级串联节流模型 ,并根据房间空调器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以两级毛细管的几何尺寸 (内径和管长 )为变化参数 ,通过模型对串联节流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发现了流动壅塞位置的多样... 基于单根绝热毛细管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两级串联节流模型 ,并根据房间空调器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以两级毛细管的几何尺寸 (内径和管长 )为变化参数 ,通过模型对串联节流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发现了流动壅塞位置的多样性及其对流量的影响 ,提出了可以指导房间空调器中串联毛细管设计的两点结论 :高压连接管只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尺寸范围就能起到辅助节流的作用 ;热泵工况下辅毛细管的内径是影响流量的主要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毛细管 仿真 两级串联节流模型 制冷空调装置 流量 流动壅塞位置
下载PDF
轴入式两级串联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蒋明虎 邢雷 +1 位作者 张勇 曹志红 《化工机械》 CAS 2018年第3期366-370,380,共6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雷诺应力模型,以轴入式两级串联旋流器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不同处理量和分流比条件下旋流器的分流特性和分离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处理量在2.40~7.20m^3/h范围内变化时,旋流器的分离效率随处理量的...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雷诺应力模型,以轴入式两级串联旋流器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了不同处理量和分流比条件下旋流器的分流特性和分离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处理量在2.40~7.20m^3/h范围内变化时,旋流器的分离效率随处理量的增大逐渐升高,处理量大于4.80m^3/h时,分离效率增幅缓慢;分离效率随分流比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佳一级分流比为20%,最佳二级分流比为15%。由现场分离性能实验可知最佳处理量为4.80m^3/h,最佳分流比为35%,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两级串联 分离效率 数值模拟 分流比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两级串联油气旋流分离器结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志国 宋安琪 +1 位作者 李杰 王守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7-583,共7页
为提高一款发动机用两级串联油气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串联组中两级分离筒入口面积、圆柱段直径、圆柱段长度、溢流管直径以及溢流管插入深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上述主... 为提高一款发动机用两级串联油气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串联组中两级分离筒入口面积、圆柱段直径、圆柱段长度、溢流管直径以及溢流管插入深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上述主要结构参数对压降和分离效率指标影响的权重顺序,得到了兼顾两项指标的最优结构组合。通过对流场及分离机理的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削减了旋流气体在溢流管处因摩擦引起的能耗,使压力损失降低,同时准自由涡区切向速度分布促使油滴容易聚结,使分离效率提高,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最优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旋流分离器油气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串联旋流分离器 正交试验 结构优化 压力损失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两级串联双螺杆多相泵在边远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斌 赵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针对Huwaila油田所处的恶劣地理环境和生产原油粘度仅为0.55mPa·s的特点,经过 采油方式优选,决定采用多相泵替代常规的电潜泵。在提出对泵制造商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论 述了两级串联双螺杆多相泵的工作特性、应用研究中面临的... 针对Huwaila油田所处的恶劣地理环境和生产原油粘度仅为0.55mPa·s的特点,经过 采油方式优选,决定采用多相泵替代常规的电潜泵。在提出对泵制造商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论 述了两级串联双螺杆多相泵的工作特性、应用研究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泵出厂前的室内试验和投 产运行的试验结果。两级串联双螺杆多相泵在阿布扎比陆上油田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泵初期的应 用效果十分令人满意,解决了因压差过高而使用1套螺杆泵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串联 双螺杆多相泵 卫星油田 VDMA标准 应用
下载PDF
基于LMI的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H_∞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若尘 陈兵 +1 位作者 孙泽宇 张孝良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针对带有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的二自由度模型,选取加权函数阵整定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用LMI H∞控制算法设计出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H_∞输出反馈控制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系统的鲁棒干扰抑制问题.仿真... 针对带有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的二自由度模型,选取加权函数阵整定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用LMI H∞控制算法设计出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H_∞输出反馈控制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系统的鲁棒干扰抑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半主动悬架、两级串联式ISD被动悬架以及传统被动悬架相比,所设计两级串联式ISD半主动悬架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悬架 两级串联式ISD悬架 线性矩阵不等式 H∞控制
下载PDF
新型生物质裂解油常温两级串联复合雾化喷嘴
8
作者 常同立 赵云静 +1 位作者 刘学哲 王述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09,115,共6页
针对生物质裂解油黏度大、密度大、表面张力大,雾化困难等特点,设计了一种采用内混级雾化和Y型雾化两级串联复合结构的新型生物质裂解油常温雾化喷嘴。该喷嘴内混级可使生物质裂解油与压缩空气先进行初级雾化,产生油气混合流;二级雾化采... 针对生物质裂解油黏度大、密度大、表面张力大,雾化困难等特点,设计了一种采用内混级雾化和Y型雾化两级串联复合结构的新型生物质裂解油常温雾化喷嘴。该喷嘴内混级可使生物质裂解油与压缩空气先进行初级雾化,产生油气混合流;二级雾化采用Y型喷嘴结构,油气流与高速气流分别由油孔和气孔进入混合室并发生碰撞,使微小油液滴进一步破碎雾化。采用Fluent软件对该两级雾化喷嘴常温雾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喷嘴雾化粒径较为一致,散布均匀,有利于生物质裂解油充分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裂解油 常温雾化 液滴粒径 仿真 两级串联 复合结构 雾化喷嘴
下载PDF
两级串联型ISD悬挂构型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龙 毛明 +1 位作者 陈轶杰 杜甫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文中以最简单的三元件并联ISD悬挂构型作为子构型,将叠加分析法与拓扑网络相结合,设计了两级串联型ISD悬挂通用模型。运用机械阻抗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并以悬上质量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作为优化目标,对每种构型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 文中以最简单的三元件并联ISD悬挂构型作为子构型,将叠加分析法与拓扑网络相结合,设计了两级串联型ISD悬挂通用模型。运用机械阻抗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并以悬上质量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作为优化目标,对每种构型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得出有2种构型优于三元件并联ISD悬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串联ISD悬挂 叠加分析 拓扑网络 机械阻抗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具有免费储存期的两级串联系统补货策略研究
10
作者 李正义 仲伟俊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43,共4页
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库存补给问题。供应商通过船舶运输分销产品,考虑港口允许到港货物在港口免费存放一段时间,针对整数比率库存补给策略,建立了一个具有非线性目标函数和整数比率约束的优化模型,同时求解... 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库存补给问题。供应商通过船舶运输分销产品,考虑港口允许到港货物在港口免费存放一段时间,针对整数比率库存补给策略,建立了一个具有非线性目标函数和整数比率约束的优化模型,同时求解此模型的松弛问题,并利用松弛问题的最优解构造整数比率的补货策略。算例分析表明,免费储存期对零售商的订货周期影响较大,同时利用免费储存期可以很明显地减少整个系统的库存补给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串联系统 供应链 免费储存期 整数比率策略
下载PDF
低温热流体两级串联冷却系统的最优中间冷却温度
11
作者 许琳 雷波 袁中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9年第6期588-591,共4页
针对由ORC发电冷却单元与常规冷却单元串联而成的低温热流体的两级串联冷却系统,研究如何确定两级间热流体的中间冷却温度。以系统净输出功率最大为目标,分析了热流体温度、冷却目标温度、热流体流量及环境湿球温度对最优中间冷却温度... 针对由ORC发电冷却单元与常规冷却单元串联而成的低温热流体的两级串联冷却系统,研究如何确定两级间热流体的中间冷却温度。以系统净输出功率最大为目标,分析了热流体温度、冷却目标温度、热流体流量及环境湿球温度对最优中间冷却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中间冷却温度随热流体温度和环境湿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流体流量和冷却目标温度的改变基本上对最优中间冷却温度无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流体 两级串联冷却系统 中间冷却温度
下载PDF
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的参数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璞 方鹏 +2 位作者 张锐 王松 徐鹏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226-229,共4页
针对在主系统上附加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后构成的三自由度系统,通过求解其振幅放大率表达式,分析系统是否在某种条件下存在定点,结果表明当吸振器阻尼均存在时,不存在定点,故无法用定点理论对吸振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编写计算程序对... 针对在主系统上附加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后构成的三自由度系统,通过求解其振幅放大率表达式,分析系统是否在某种条件下存在定点,结果表明当吸振器阻尼均存在时,不存在定点,故无法用定点理论对吸振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编写计算程序对吸振器的各个参数进行数值优化,使主系统振幅放大率曲线的三个峰值点几乎等高,得到大量算例,并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实用近似最优关系式,使设计效率提高。优化后,通过与不同型式的动力吸振器进行比较,发现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 动力学分析 数值优化 曲线拟合
下载PDF
两级串联超前校正网络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瑀馨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5期3-5,9,共4页
基于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已知条件,利用两级串联超前校正装置改善系统性能.在稳定性、动态性能等方面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劳斯稳定性判据、系统根轨迹判定和奈奎斯特判据三种方式,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绘制了系统伯德图,求得了... 基于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已知条件,利用两级串联超前校正装置改善系统性能.在稳定性、动态性能等方面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劳斯稳定性判据、系统根轨迹判定和奈奎斯特判据三种方式,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绘制了系统伯德图,求得了系统幅值裕度和相角裕量.为进一步观察系统的动态性能,绘制了系统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情况进行观察.理论分析结合Matlab绘制图像,对比了校正前后的系统性能指标,设计的两级串联超前校正装置很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而且校正后的系统快速性、稳定性、跟踪信号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动态性能分析 伯德图 两级串联超前校正
下载PDF
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不同连接通道截面积对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赵潇 李杰 《石油工程建设》 2019年第5期5-11,共7页
阐述了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3组即K7.85+K7.85组、K7.85+K6.28组、K7.85+K10.47组不同连接通道截面积的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的静压、速度、压降、切割粒径变化规律。结果... 阐述了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3组即K7.85+K7.85组、K7.85+K6.28组、K7.85+K10.47组不同连接通道截面积的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的静压、速度、压降、切割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的一、二级总分离效率随着连接通道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大,K7.85+K10.47组的一、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值最大,压降比为4∶6,分离效率最佳;随着连接通道截面积的减小,其切割粒径逐渐减小,K7.85+K10.47组的一、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切割粒径最小,分离效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两级串联 流场 分离效率 有限元
下载PDF
两级串联MVR低温升蒸汽压缩机的气动设计
15
作者 陈勇 崔小健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6期162-165,共4页
对MVR蒸发器两级串联低温升压缩机进行了气动设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压缩机进行了一维设计及三维CFD仿真性能分析,对包括叶轮、蜗壳在内的蒸汽压缩机整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初步讨论了低温升蒸汽压缩机的气动设计方法。
关键词 MVR 蒸汽压缩机 数值模拟 两级串联
下载PDF
长山热电厂200MW机组两级串联旁路系统的运行
16
作者 梁传治 《吉林电力》 1991年第5期14-17,共4页
本文就长山热电厂两台圉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配备的西门子两级串联旁路系统的作用、旁路容量、旁路系统的调试与运行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该厂8号机作甩负荷试验时,I级旁路系统管路爆破原因进行了分折,对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旁路系统 机组负荷 两级串联 甩负荷试验 中压缸启动 热态启动 汽轮发电机组 异常工况 机组启动 凝汽器真空
下载PDF
暂冲实验气源两级调压阀串联调压的参数设计及测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良斌 余振东 +1 位作者 吴永良 李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1,共8页
高压气体轴承实验具有压力高、流量大等特点。而现有的气体轴承实验气源的压力调节方法由于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无法应用于高压和大流量工况。为了对高压气体轴承暂冲实验气源的输出压力进行控制,提出了两级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串联调压方法... 高压气体轴承实验具有压力高、流量大等特点。而现有的气体轴承实验气源的压力调节方法由于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无法应用于高压和大流量工况。为了对高压气体轴承暂冲实验气源的输出压力进行控制,提出了两级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串联调压方法,通过计算确定了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相关参数,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级串联阀组能使阀后压力在4 s内由1.2 MPa快速下降至设定压力,可实现压力的快速调节。因采用流程工业广泛使用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作为主要调压部件,显著地降低了高压气体轴承暂冲实验气源系统的建设成本,获得了较好的输出压力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为小型实验室内的暂冲实验气源系统的压力控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两级串联调压 暂冲实验气源
下载PDF
两级串联絮凝预处理煤化工浓盐水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洪军 刘晓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97,共5页
通过梯度试验确定了煤化工浓盐水的絮凝预处理工艺中药剂的种类及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Ca O、Mg O、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Na_2CO_3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80、2 500、120、2.0、70 mg/L。当p H值为9时,浓盐水中活性硅、金属... 通过梯度试验确定了煤化工浓盐水的絮凝预处理工艺中药剂的种类及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Ca O、Mg O、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Na_2CO_3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80、2 500、120、2.0、70 mg/L。当p H值为9时,浓盐水中活性硅、金属离子和碱度的综合去除率最高可达416.10%,表明两级串联絮凝预处理工艺可以为后续结晶分质资源化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串联絮凝 煤化工浓盐水 零排放
原文传递
两级串联水力旋流器原位处理疏浚泥水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云超 杨月明 聂小保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25,11,共7页
采用两级串联水力旋流器进行疏浚泥水原位处理技术在实现高效固液分离的同时,出水SS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Ⅲ级标准,可直接排入水体。实验条件下,一、二级水力旋流器最佳锥角分别为8°和5°,一级水力旋流器最... 采用两级串联水力旋流器进行疏浚泥水原位处理技术在实现高效固液分离的同时,出水SS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Ⅲ级标准,可直接排入水体。实验条件下,一、二级水力旋流器最佳锥角分别为8°和5°,一级水力旋流器最佳分流比为0.12。PAM的混凝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二级水力旋流器固液分离效率,降低二级出水SS;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一级水力旋流器底流体积浓度,降低一级分流比。二级水力旋流器PAM投加量为4 mg/g干污泥时,出水ρ(SS)为(301.5±54.1)mg/L,满足GB 8978—1996排放标准;一级水力旋流器PAM投加量为1 mg/g干污泥时,分离效率为60%时,分流比由0.15降至0.05。该技术有望在疏浚泥水原位处理中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串联水力旋流器 疏浚泥水 分离效率 悬浮物
原文传递
两级喷射式太阳能制冷系统的压缩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望明 刘志强 徐爱祥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55-260,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两级喷射式太阳能制冷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以喷射器两级串联的方式来实现系统冷凝端的风冷冷凝。建立了该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特性;在给定的系统蒸发、冷凝和...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两级喷射式太阳能制冷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以喷射器两级串联的方式来实现系统冷凝端的风冷冷凝。建立了该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特性;在给定的系统蒸发、冷凝和发生器温度下,计算了R141b、R134a、R123和R22四种制冷剂的COP与两级间压缩比的分配度i的变化关系;得到了该四种制冷剂的压缩比变化对喷射系数的不同影响程度;提出了系统总压缩比在5.8以下和5.8以上的两级压缩比分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两级串联 风冷 总压缩比 制冷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