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级悬浮EMS型磁悬浮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武建军 郑晓静 +1 位作者 周又和 何丽红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4,共7页
在考虑二级悬浮弹簧的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 ,建立了两级悬浮EMS型磁悬浮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给出了控制参数G1 、G2 的稳定性条件 .进一步讨论了该磁悬浮系统在外界激励下的分叉行为及混沌动力特性 ,并利用Poincare映射、功率... 在考虑二级悬浮弹簧的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 ,建立了两级悬浮EMS型磁悬浮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给出了控制参数G1 、G2 的稳定性条件 .进一步讨论了该磁悬浮系统在外界激励下的分叉行为及混沌动力特性 ,并利用Poincare映射、功率谱分析及最大Lyapunov指数等混沌运动的统计特征描述了该状态下控制系统的混沌运动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悬浮ems型磁悬浮 控制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混沌运动 稳定性 分叉
下载PDF
电磁悬浮型高速磁浮车-岔垂向动力响应
2
作者 曾国锋 韩紫平 +1 位作者 刘鸣博 朱志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13,共11页
从车辆构造特点出发,建立电磁悬浮(EMS)型高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悬浮电磁铁链式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引入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悬浮控制算法。结合反映道岔结构特征及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建立车-岔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 从车辆构造特点出发,建立电磁悬浮(EMS)型高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悬浮电磁铁链式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引入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悬浮控制算法。结合反映道岔结构特征及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建立车-岔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精细化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接近。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单节和多节编组列车在静悬以及低速和高速通过道岔等多种工况下的仿真试验,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高速磁浮车-岔系统振动特征。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明确车-岔-悬浮控制之间的参数匹配关系是揭示车-岔相互作用机理的前提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ems)高速磁浮道岔 车-岔动力响应 精细化模 悬浮控制 振动机理 仿真试验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电磁悬浮型磁浮列车悬浮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轲珽 徐俊起 +1 位作者 刘志刚 林国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2-340,共9页
为了保证磁浮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悬浮系统在参数摄动条件下的悬浮控制问题。首先,对电磁悬浮(EMS)型磁浮列车的基本悬浮单元建模,给出了电流控制模型;然后,建立了悬浮系统的强化学习环境以及软演员-评论家(SAC)智能体,并设计... 为了保证磁浮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悬浮系统在参数摄动条件下的悬浮控制问题。首先,对电磁悬浮(EMS)型磁浮列车的基本悬浮单元建模,给出了电流控制模型;然后,建立了悬浮系统的强化学习环境以及软演员-评论家(SAC)智能体,并设计了加速训练的奖励函数与“吸死”处理方案;最后,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悬浮控制方法。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在损失50%线圈匝数或磁极面积变化时具有更好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ems)磁浮列车 悬浮控制 强化学习控制 软演员-评论家(SAC)智能体 奖励函数设计
下载PDF
EMS型磁浮列车悬浮力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基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悬浮系统是磁浮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性能将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悬浮力是线路桥梁设计和车辆线路动力学分析的基础。根据EMS型磁浮列车的特点 ,给出了悬浮系统的教学模型 ,分析了悬浮力的大小及其动态特性。
关键词 电磁力学效应 磁垫车 ems磁浮列车 悬浮 磁悬浮系统 悬浮气隙
下载PDF
两级磁悬浮工作平台的动力学建模及模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华 李群明 +1 位作者 段吉安 万梁 《自动化与仪表》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一级磁悬浮工作平台往往只能实现一维直线运动,因此建立能够实现平面运动的两级磁悬浮工作平台便成为研究需要。以一个两级磁悬浮工作平台为对象,从力学、物理与控制等基本原理出发,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其耦合特性的动... 一级磁悬浮工作平台往往只能实现一维直线运动,因此建立能够实现平面运动的两级磁悬浮工作平台便成为研究需要。以一个两级磁悬浮工作平台为对象,从力学、物理与控制等基本原理出发,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其耦合特性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模态分析后发现两级磁悬浮平台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随上悬浮平台悬浮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很小。平台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模态分析能够为控制器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选取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工作平台 强耦合 拉格朗日方程 动力学模 模态分析
下载PDF
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德林 毛协民 傅恒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电磁悬浮与离心铸造技术(ELCC)开辟了低成本制备太阳电池用硅片材料的新途径。硅材料的无污染熔炼是进行ELCC硅片成形的重要前提。采用电阻与高频感应相结合的两级加热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为低成本太阳电池的研... 电磁悬浮与离心铸造技术(ELCC)开辟了低成本制备太阳电池用硅片材料的新途径。硅材料的无污染熔炼是进行ELCC硅片成形的重要前提。采用电阻与高频感应相结合的两级加热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太阳能级硅的电磁悬浮熔炼,为低成本太阳电池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实验还发现,与传统的理论计算不同,悬浮力随电源频率的不断下降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磁悬浮 加热 电源频率 离心铸造技术 太阳电池
下载PDF
磁悬浮系统技术剖析
7
作者 钱立新 《铁道技术监督》 2006年第10期1-5,共5页
阐述了常导吸引型(EMS)和超导排斥型(EDS)两种磁悬浮系统主要技术特征及研究开发应用情况,着重分析了高速磁悬浮系统急待深化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磁悬浮系统 技术剖析 技术特征 开发应用 超导排斥 常导吸引 ems E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