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世界观视角下严复翻译的古文选择
1
作者 王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6-82,共7页
翻译的文体选择不是单纯的美学问题,更体现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立场。目前学界对严复翻译的古文选择的评论忽视了清末语言文字地位论争背后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及严复本人对语言文字的本体论认识与思考。从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来看,严复翻译... 翻译的文体选择不是单纯的美学问题,更体现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立场。目前学界对严复翻译的古文选择的评论忽视了清末语言文字地位论争背后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及严复本人对语言文字的本体论认识与思考。从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来看,严复翻译西学时的语言本体论意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寄托;反对主张语言进化的工具论;强调语言可以对思维产生反作用。严复从民族语言的自豪感出发,用典雅的古文承接民族精神的精髓,并试图通过翻译这一利器,对汉语加以厘定考量,从而实现语言对思维的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翻译 文体选择 语言本体论 语言民族主义
下载PDF
信达雅,严复翻译三原则的应用问题
2
作者 鲁稳平 王颖 《幸福(上)》 2023年第2期51-53,共3页
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或翻译标准。译者既要将原文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转换成译文,还要将原作的写作风格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转移到译文中。严复的翻译三原则一一“信、达、雅”就是译者翻译时的方向和标准。由于地域限... 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或翻译标准。译者既要将原文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转换成译文,还要将原作的写作风格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转移到译文中。严复的翻译三原则一一“信、达、雅”就是译者翻译时的方向和标准。由于地域限制,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他们的活动区域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变得频繁。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越来越重要。在语言不断转换过程中,人们掌握了语言转换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对于语言转换的方法和标准也有了评判,于是形成了翻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原则 信达雅 方法和规律 语言转换 情感转移 地域限制 严复翻译 语言和文化
下载PDF
严复翻译思想中的“文章”意识——一个被译界忽略的话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红民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6-60,共5页
该文绕开"信达雅"字面意义的演绎,直面严复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对之依恋这一事实,追踪其翻译思想与传统文章意识的渊源,试图说明,"信达雅"中的"雅",是中国传统"文章"观念的产物。以此廓清严复翻... 该文绕开"信达雅"字面意义的演绎,直面严复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对之依恋这一事实,追踪其翻译思想与传统文章意识的渊源,试图说明,"信达雅"中的"雅",是中国传统"文章"观念的产物。以此廓清严复翻译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翻译思想 文章意识 雅洁
下载PDF
史料学视角严复翻译思想的历史价值研究
4
作者 陈晓红 孙玮希 《山西档案》 2019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因为严复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突出的贡献,所以从近现代开始就存在很多关于严复的研究与探讨。但是严复在翻译领域的成绩与作为也不可被忽视,现阶段关于严复翻译思想的见解与看法有很多,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的评价与声... 因为严复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突出的贡献,所以从近现代开始就存在很多关于严复的研究与探讨。但是严复在翻译领域的成绩与作为也不可被忽视,现阶段关于严复翻译思想的见解与看法有很多,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的评价与声音出现。本文主要结合严复翻译思想的主要内涵,从史料学的视角,对严复翻译思想的历史价值进行一点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学视角 严复翻译思想 历史价值
下载PDF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看严复翻译
5
作者 孙雁冰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
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第一个提出规范标准的翻译家,他所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生态翻译学是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的新视角,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视角出发,对严复翻译进行探... 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第一个提出规范标准的翻译家,他所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生态翻译学是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的新视角,从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视角出发,对严复翻译进行探讨,可以看出,严复翻译遵从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的法则,受生态环境中各要素的制约,既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科学发展,也与当时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翻译 生态翻译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适应选择论视域下的严复翻译思想研究
6
作者 霍兴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2-84,91,共4页
当下国内外各种翻译思想推陈出新,竞相争艳。严复翻译思想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历经诸多批判,但每涉及翻译的标准问题,其思想仍一直为学界所接受。这恰说明严复翻译思想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又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在不断的适... 当下国内外各种翻译思想推陈出新,竞相争艳。严复翻译思想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历经诸多批判,但每涉及翻译的标准问题,其思想仍一直为学界所接受。这恰说明严复翻译思想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又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在不断的适应与选择过程中,严复翻译思想得到了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翻译 适应与选择
下载PDF
以韦氏最新译论全面认识严复翻译的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樊林洲 黄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1-98,共8页
对严复翻译归化/异化性质的讨论反映了国内译界对韦努蒂翻译理论认识的深化过程,严复的翻译一度被视为归化翻译,后来又有学者将其视为异化翻译,这反映了长期主宰翻译研究的规定性倾向和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翻译的描写性研究有助于全面... 对严复翻译归化/异化性质的讨论反映了国内译界对韦努蒂翻译理论认识的深化过程,严复的翻译一度被视为归化翻译,后来又有学者将其视为异化翻译,这反映了长期主宰翻译研究的规定性倾向和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翻译的描写性研究有助于全面分析严译的语言表现手段与译文发挥变革社会潜能之间的关系,认识翻译发挥"创造性破坏",推动社会前进的功能。以韦努蒂的翻译理论体系,尤其是他最新提出的诠释模式,剖析翻译研究中语言研究/文化研究、忠实伦理/存异伦理/创新伦理、工具模式/诠释模式这三个既对立又联系的方面,可以透视以往严译归化/异化研究的局限性和由此反映出来的问题,从而全面理解归化/异化的内涵和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努蒂翻译理论 归化/异化 严复翻译 研究视阈 “创造性破坏”
下载PDF
严复翻译中的中国文化认同
8
作者 丁如伟 《中国翻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6,192,共9页
晚清中国的翻译活动处于中西文化互动、传统与现代交锋的语境之下,译者需要在中国与西方不同文化之间作出选择,在译本中会留下主体文化认同的印记。在特定的时空脉络与文化语境中探讨严复的翻译文本,从他在翻译时文言书写的选择、译书... 晚清中国的翻译活动处于中西文化互动、传统与现代交锋的语境之下,译者需要在中国与西方不同文化之间作出选择,在译本中会留下主体文化认同的印记。在特定的时空脉络与文化语境中探讨严复的翻译文本,从他在翻译时文言书写的选择、译书“信达雅”标准的确立,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译词“化西”与文化移植的努力,以及翻译旨在“自他之耀,回照故林”的文化动机,可以透视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心理。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与对话的境域中,严复翻译活动中的中国文化认同表征实践于当下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翻译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严复翻译 被引量:2
9
作者 袁素平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域来看,严复翻译的巨大成功在于他把个人的才华、抱负与社会需求恰当地结合起来,作出了最佳的适应与选择,多维度地适应了包括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在内的翻译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译有所为"。
关键词 生态翻译 严复翻译 适应与选择
原文传递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可贵探索——读沈苏儒近著《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秀明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沈苏儒 中国 翻译理论 翻译思想 翻译研究
全文增补中
解密严复翻译,共话对外传播——严复翻译思想研讨会暨话语修辞与翻译传播高峰论坛综述
11
作者 宋菁 徐惟诚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2期212-217,共6页
1.引言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的西学译介传播了新的社会价值体系,成为近代西学东渐的转折点,推动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开启了近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为纪念严复逝世一百周年,... 1.引言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的西学译介传播了新的社会价值体系,成为近代西学东渐的转折点,推动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开启了近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为纪念严复逝世一百周年,推动严复翻译思想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开拓翻译研究视野,由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广西大学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主办,商务印书馆、中译出版社及《亚太翻译与跨学科研究》等协办的“严复翻译思想研讨会暨话语修辞与翻译传播高峰论坛”于2021年12月24日—26日在广西大学拉开帷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与翻译 严复翻译 广西大学 对外传播 社会价值体系 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代史 西学东渐
原文传递
试析严复非正法翻译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立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为使他的译著能起到"启发民智、救亡图存"的目的,严复在翻译时采用了一些非正法翻译策略。就其译本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来看,这些非正法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构成成分,有着积极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 严复翻译 非正法翻译策略 信达雅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与翻译——以严复的翻译为例
13
作者 刘弘玮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符转换,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这就决定了它跟意识形态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严复的翻译为例证明意识形态影响着译者选择翻译材料、决定翻译策略、影响翻译结果。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翻译 严复翻译
下载PDF
文学的超越性本质与严复的翻译研究
14
作者 王玲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从文学超越性本质的三个方面——译作本身的整体性、对社会的调适性和对思想的改造性来分析严复的翻译,从而阐明严复的思想译作被誉为文学典范是因为其翻译像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来自于自身的体验与处境,从而升华出艺术的力量和生命... 从文学超越性本质的三个方面——译作本身的整体性、对社会的调适性和对思想的改造性来分析严复的翻译,从而阐明严复的思想译作被誉为文学典范是因为其翻译像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来自于自身的体验与处境,从而升华出艺术的力量和生命,体现了文学的超越性(审美)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翻译 超越性本质 整体性 调适性 改造性
下载PDF
再谈“深度翻译”和“隐性深度翻译”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明伦 《中国翻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77,共4页
我曾在《中国翻译》与读者讨论过“深度翻译”和“隐性深度翻译”(2013年第3期和2014年第3期)。由美国学者阿皮亚于1993年提出的“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指一种“用评注和附注将文本置于深厚语言文化背景中的翻译”(Appiah,2000... 我曾在《中国翻译》与读者讨论过“深度翻译”和“隐性深度翻译”(2013年第3期和2014年第3期)。由美国学者阿皮亚于1993年提出的“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指一种“用评注和附注将文本置于深厚语言文化背景中的翻译”(Appiah,2000:427)。其实做翻译的人都知道,由于语言文化差异,有些对原文读者来说一目了然的内容,对译文读者来说可能会不甚了然,若不用注释加以解释说明,译文读者就不可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正因为如此,为译文附加注释的做法由来已久(只是未曾冠以“深度翻译”之名罢了),当年有人评严复的翻译时就曾指出:“他附加的按语小注等,也可促读者对于原文的了解”(贺麟,1984: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翻译 《中国翻译 语言文化差异 严复翻译 语言文化背景 解释说明 读者讨论
原文传递
岂一个“富”字了得?——《国富论》百年汉译史述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瑾玉 王克非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7,F0003,共7页
被誉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的The Wealth of Nations(《国富论》)在中文世界的译介已有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以往对《国富论》的翻译研究多集中于严译《原富》,而对早期传教士的零散翻译、民国译本和新译本等相关研究却明显不... 被誉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的The Wealth of Nations(《国富论》)在中文世界的译介已有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以往对《国富论》的翻译研究多集中于严译《原富》,而对早期传教士的零散翻译、民国译本和新译本等相关研究却明显不足,港台译本的研究基本没有涉及,对近代东亚现代化背景下日译本对汉译本的影响分析更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富论》不同译介时期的梳理和总结,从译介价值、译述群像、译介视角等角度出发探寻以《国富论》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思想翻译话语在百年汉译史中的营建与嬗变。研究发现,初期体现出鲜明的以"富"为主题的翻译话语营建,但是关注的核心是"国"的问题,而非"富"的理论;中后期逐渐走向更加契合原文内涵、尊重学理的系统性学术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富论》百年汉译 经济学翻译话语 严复翻译研究 营建 嬗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