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复译著与“翻译的政治” 被引量:8
1
作者 徐蕾 李里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大翻译准则,分别代表了翻译活动中的不同权力关系,其中“信”体现了传统翻译活动中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权力支配关系;“达”意味着译者对原文的选择和改写,从而将翻译改造为挪用,体现出一种“思想...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大翻译准则,分别代表了翻译活动中的不同权力关系,其中“信”体现了传统翻译活动中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权力支配关系;“达”意味着译者对原文的选择和改写,从而将翻译改造为挪用,体现出一种“思想挪用的政治”;“雅”代表了译者在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特定权力关系背景下,通过归化策略护存主体语言之纯粹性、主体文化之凝聚力的努力,构成了一种“语言归化的政治”。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社会背景中,严复译著充分展现出翻译活动中的各种权力关系,从而成为“翻译的政治”命题的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译著 翻译的政治 思想挪用 语言归化
下载PDF
严复译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公共性之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广荣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严复之所以能够在晚清变革传统知识机制历程中输入崭新的西学理论体系,改变众多知识分子传统的认知模式,关键在于译者以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为依托,通过译著承载其选择拟译文本过程中渗透着的深刻道德实践性和译著本身建构起来的近... 严复之所以能够在晚清变革传统知识机制历程中输入崭新的西学理论体系,改变众多知识分子传统的认知模式,关键在于译者以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为依托,通过译著承载其选择拟译文本过程中渗透着的深刻道德实践性和译著本身建构起来的近代知识分子公共性,筑起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进程转变搭起了一个理性的话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译著 知识分子 道德 实践性 公共性
下载PDF
中西文化比较的叙事方式研究——以严复译著为透析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广荣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2,共4页
严复译著采用中西文化比较的叙事方式,输入近代西学于晚清文化语境,在整体上开启了反对传统主义的先河。同时,从叙事层次、叙事风格和叙事内容三个视角科学辩证地对待西学,汲取有益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思想和观念,改变了晚清知识... 严复译著采用中西文化比较的叙事方式,输入近代西学于晚清文化语境,在整体上开启了反对传统主义的先河。同时,从叙事层次、叙事风格和叙事内容三个视角科学辩证地对待西学,汲取有益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思想和观念,改变了晚清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有力地回应了晚清知识分子内心焦虑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挑战,为建构新的世界秩序提供了崭新的认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译著 中西文化比较 叙事方式
下载PDF
实践哲学参照下文本意义翻译的多维向度——以严复译著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广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9-96,共8页
文本意义与文本意义的存在具有不同维度的解读指向。引入实践哲学于严复翻译研究中,以社会性与历史性为基点廓清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将翻译研究者从文本意义圈定的观念文本世界走向文本意义的存在筑就的现实文本世界,为把握严... 文本意义与文本意义的存在具有不同维度的解读指向。引入实践哲学于严复翻译研究中,以社会性与历史性为基点廓清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将翻译研究者从文本意义圈定的观念文本世界走向文本意义的存在筑就的现实文本世界,为把握严复译著在晚清社会重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诉求提供终极性的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文本意义 多维向度 严复译著
下载PDF
文化启蒙:严复与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以严复八大译著思想影响为例
5
作者 候玉婷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0-75,共6页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从历史角度去追溯中华民族“一体”,可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各时期的发展轨迹。严复译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影响,体现在自由意志传达和“民族国家”引进;体现在受严译影响的精英对“中华民族”概念...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从历史角度去追溯中华民族“一体”,可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各时期的发展轨迹。严复译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影响,体现在自由意志传达和“民族国家”引进;体现在受严译影响的精英对“中华民族”概念和现代“民族主义”概念的推动。民众对西方自由概念的接收和了解,激发自我意识觉醒,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概念的引进使得大众产生了对个人—国家关系的再思考,个人向上的关系超越了家族、宗族,达成了与国家的直接联系;在严复民族思想的启蒙作用下,其他社会精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发展了“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概念,给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一个积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严复译著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启蒙
下载PDF
桐城派文章学视野下严复译著的新解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荣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5,共5页
本文从严复与桐城派的关系入手,以其翻译Thomas Huxley的《天演论》为例,详细研究其字词厘定、谋篇布局到译文风格所受到桐城文章学的影响。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严复将桐城派文章学理论运用到翻译中,认为翻译要和写文章一样,注重现实关怀... 本文从严复与桐城派的关系入手,以其翻译Thomas Huxley的《天演论》为例,详细研究其字词厘定、谋篇布局到译文风格所受到桐城文章学的影响。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严复将桐城派文章学理论运用到翻译中,认为翻译要和写文章一样,注重现实关怀,担负起社会责任。译文必须要有文采,"文"是文章的本体价值,"义"与"法"应互相依存。另外,译文应将训诂考据和说文解字融于其中,这样有助于强化文章的"义理",从而为译者、译事和译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认为,传统文章学为研究严复译著与翻译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有利于改善中国传统译论的"失语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译著 文章学 桐城派 《天演论》
原文传递
自我与他者:清末民初严复译文语境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性建构
7
作者 李静 候玉婷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7,共7页
笔者从历史角度挖掘中华民族认同建构过程,以严复译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的视野,通过中外发展观、自由观、群体观三方面的差异来论述严译语境下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认同觉醒的发生环境。总体来看,严译语境下中华民族认同性建构有以下三个... 笔者从历史角度挖掘中华民族认同建构过程,以严复译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的视野,通过中外发展观、自由观、群体观三方面的差异来论述严译语境下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认同觉醒的发生环境。总体来看,严译语境下中华民族认同性建构有以下三个路径:“国贵自主”“不群者灭”“民族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译著 中华民族认同 群学 民族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