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8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马云成 骆晓琴 丁汝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5/2015-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患者120例120眼,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60眼。两组患... 目的:分析并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5/2015-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患者120例120眼,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60眼。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底照相、眼压检查等一系列眼部检查。两组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注射雷珠单抗,对照组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1.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为14.96±3.53mmHg,LogMAR BCVA为0.82±0.21。对照组术后眼压为15.04±3.84mmHg,LogMAR BCVA为1.05±0.22。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MAR BCVA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新荣 杨炜 +3 位作者 邱明磊 张奕霞 蔡新雨 罗远湘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患者52例72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将患...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患者52例72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42眼、对照组22例30眼。治疗组术前3 d玻璃体内注射10 g·L-1雷珠单抗0.05 mL(0.5 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12(6.5±1.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手术后视力分别为0.090±0.068、0.060±0.029,均较术前提高,2组治疗前、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5、-3.237,均为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P〈0.05)。治疗组、对照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13.8±27.3)μm、(325.6±14.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治疗组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分别为12%、2%、2%,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7%、20%、3%;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发生率比较,术后2周及1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2、3.21,均为P〈0.05),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PDR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旭丽 张娣 +1 位作者 阳光 袁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估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手术操作的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诊断为PDR合并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6例(36眼)随机平均分为2组。注药组:术... 目的评估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手术操作的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诊断为PDR合并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6例(36眼)随机平均分为2组。注药组:术前1周行颞下方距角膜缘4 mm处经睫状体平坦部穿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所有注射均为无菌操作;对照组:术前未行任何玻璃体腔注药。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比较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电凝止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手术填充物类型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3±8)min;2例(11.1%)发生术中出血,1例(5.5%)术中必须采用眼内电凝止血;全部手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或行视网膜松解术;硅油填充2例(11.1%)。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10)min;14例(77.8%)发生术中出血,其中5例出血严重,8例(44.4%)术中必须采用眼内电凝止血;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3例(16.6%);行视网膜松解术1例(5.5%);硅油填充12例(66.6%)。结论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减少PDR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出血率,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玻璃体切除手术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方法运用在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64例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实行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微创玻...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方法运用在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64例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实行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照组实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视力情况、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视力稳定及改善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 P=0.011<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0.45±0.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42, P=0.000<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64.10±5.82)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31±6.14)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75, P=0.000<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满意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8.13%(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 P=0.023<0.05)。结论对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 雷珠单抗 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改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5
作者 古世才 李晓玲 +2 位作者 董晓云 刘兴亮 曹莉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70-276,共7页
目的评估改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成都普瑞眼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3例(46眼)。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评估改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成都普瑞眼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3例(4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3眼)采用标准三通道常规玻璃体切除术;试验组21例(23眼)采用改良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剥膜时经鼻下方睫状体平坦部距角膜缘3.5 mm处制作巩膜穿刺口导入照明光纤。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对比分析玻璃体手术时长,剥膜时长,术中器械更换次数、电凝次数、角膜水肿例数、晶状体损伤、医源性裂孔个数、增生膜蒂残留个数,眼内填充物使用情况,术后视力恢复,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相关指标:玻璃体手术总时长对照组78(76,85)min,试验组42(38,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3,P<0.001);剥膜时长对照组46(42,52)min,试验组22(22,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P<0.001);电凝次数对照组9(8,9)次,试验组3(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P<0.001);医源性裂孔数对照组1(0,2)个,试验组0(0,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P<0.001);更换器械次数对照组(8.57±1.73)次,试验组(1.87±1.1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1,P<0.001)。术中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者对照组2例,试验组0例;并发角膜水肿者对照组6例,试验组2例。眼内硅油填充者对照组10例,试验组7例。结论应用剥膜时经鼻下方睫状体平坦部3.5 mm处制作巩膜穿刺口结合双手剥膜方式的改良玻璃体切除手术在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四通道 改良
原文传递
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霞 秦岭 舒智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符合条件的76例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单盲法对比研究。对比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视力... 目的探讨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符合条件的76例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单盲法对比研究。对比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水平,同时检测并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水平,并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9.59%)(χ^(2)=4.031,P<0.05)。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CM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视网膜前膜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VEG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6.53%)(χ^(2)=3.977,P<0.05)。结论新型PRP手术在PDR治疗中,对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眼压、黄斑水肿,抑制血管新生有明显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 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 并发症
下载PDF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郑新宝 陈佳玉 +7 位作者 魏嘉洪 夏静 杨爱萍 陈春峰 李明芳 冯成 赵永旺 张敬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和对照组36例(40眼)。观察组采取个性化PPV,对照组采用传统PPV。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巩膜外加压比例,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后12个月视网膜复位率以及玻璃体内再积血(PVH)、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均比对照组低(均为P<0.05)。2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和行巩膜外加压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提高(均为P<0.05);对照组术后1 d、1周BCVA提高均不明显(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BCVA均提高(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以及PVH、DME和NVG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个性化PPV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提高手术效率,快速提升PDR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时间 最佳矫正视力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OCT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赵小琪 王嘉玉 +1 位作者 刘广会 安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OCT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96例(176眼),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眼镜、高频超声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OCT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96例(176眼),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眼镜、高频超声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及高频超声联合OCT检查对PDR眼底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176只患眼经高频超声检查,检出132眼,检出率为75%;经常规检眼镜检查,检出112眼,检出率为63%;经OCT检查,检出118眼,检出率为67%,三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高频超声联合OCT检查,检出166眼,检出率为94%,高频超声联合OCT对PDR眼底病变检出率高于常规检眼镜、高频超声、OCT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OCT可以显著提高PDR患者眼底病变的检出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频超声 OCT
下载PDF
FPG、HbA1c水平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
9
作者 郑文彬 徐碧琳 +1 位作者 林艳丰 姚贻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 探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 目的 探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非视网膜病变组48例、视网膜病变组44例;根据视力损伤严重程度将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15例。所有患者入院次日检测空腹血糖和视力情况,分析不同组间FPG、HbA1c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FPG、HbA1c水平变化与患者视力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视网膜病变组F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组F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PG、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36、0.531,P均<0.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FPG与HbA1c水平与视力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老年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吴红云 袁振轩 +4 位作者 陈芳 叶炜 胡莉群 曾宪忠 徐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371-1379,共9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T2DR)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为T2DR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ype 2 diabetic retinopathy,T2DR)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为T2DR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T2DR的患者共42例84眼,观察T2DR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因子及APN水平的关系以及不同FFA分期的血清炎症因子及APN水平差异,探讨T2DR患者各变量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2例T2DR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54.0±12.0)岁;其中,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14例(33.3%),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15例(35.7%),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9例(21.4%),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4例(9.5%),脾失健运、水湿阻滞证0例(0.0%)。(2)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患者中双眼眼底FFA分期≥4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者占78.6%(11/14),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患者占73.3%(11/15),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患者和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均占100%(9/9;4/4),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3)42例T2DR患者中,有35例(83.3%)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8例(68.3%)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38例(90.5%)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但不同FFA分期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NF-α、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APN、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APN、TNF-α、CRP、IL-6、VEGF水平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相比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患者,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的眼部病程较短,两者的相关性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67,P=0.051);相比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患者,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的CRP水平较高(r=0.592,P=0.010);相比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患者,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患者的CRP水平较高(r=0.668,P=0.013)和糖尿病病程更长(r=0.629,P=0.021)。【结论】血清TNF-α及CRP在T2DR中有更高的表达;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和阴精不足、燥热内生证为T2DR的常见证型;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与CRP密切相关,同时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型患者有更长的糖尿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辨证分 炎症因子 脂联素 相关性
下载PDF
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前膜相关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胡苹 王世龙 +2 位作者 谭娟 代燕 李富元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5-8,1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视网膜前膜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1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行... 目的探讨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视网膜前膜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1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行PRP治疗的120例P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分别施行常规PRP术与新型PRP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视力、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术后6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CD34免疫组化的阳性区域积分、吸光度(inte-gral absorbance,IA)与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临床有效率与并发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眼压高)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IOP、CMT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研究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VEGF、CD34与COX-2的IA值以及MVD数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P<0.05)。结论新型PRP术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有效抑制VEGF、COX-2、CD34高表达,提高患者视力与治疗有效率,降低眼压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激光光凝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 视网膜前膜相关因子
下载PDF
血乳酸水平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楚晓婧 李俊 乔焱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乳酸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45例T2DM患者,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伴DR组(n=60)、不伴DR组(n=85)。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及血乳酸...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乳酸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45例T2DM患者,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伴DR组(n=60)、不伴DR组(n=85)。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及血乳酸水平与DR的关系。结果伴DR组的T2DM病程明显长于不伴DR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不伴DR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及血乳酸水平是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升高是D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乳酸
下载PDF
雷珠单抗辅助激光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的改善作用
13
作者 严进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辅助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邵阳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据... 目的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辅助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邵阳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雷珠单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情况与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更高;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减小、出血斑面积缩小,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更小;而最佳矫正视力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毛细血管通过时间(V1-A2)显著延长,且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动脉通过时间(A2-A1)、视网膜动静脉通过时间(V2-A1)、视网膜静脉通过时间(V2-V1)治疗前后组间、组间比较,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雷珠单抗辅助激光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视力,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 雷珠单抗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视力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14
作者 李青 周国艳 +1 位作者 瞿子春 阳丽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NPDR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NPDR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加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及相关指标。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糖波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 amplitude glycemic excursion,LAGE)均下降,观察组SDBG、PPGE、LA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下降,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升高,观察组VEGF、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低于对照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EGF与SDBG、PPGE、LAG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达格列净能够改善血糖波动,降低VEGF水平,对2型糖尿病NPDR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达格列净 2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血糖波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进展的关系
15
作者 魏静 张金成 +2 位作者 史亚男 张慧芹 吴岩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00例T2DM伴DR且SUA>420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设为HUDR组;将100例T2DM伴DR且SUA≤...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00例T2DM伴DR且SUA>420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设为HUDR组;将100例T2DM伴DR且SUA≤420μmol/L(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设为DR组;将100例T2DM不伴DR患者设为T2DM组,比较各组SU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HUDR组和DR组DR分期构成。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SUA水平对DR发生的影响。结果:各组SUA、VEGF及hs-CRP水平比较:HUDR组>DR组>T2DM组(P<0.05)。DR组与HUDR组DR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SUA水平按四分位数分组,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SUA≤221μmol/L不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SUA>221μmol/L时开始对DR的发生有影响,且SUA水平越高,影响程度越大[221μmol/L≤SUA<350μmol/L(OR=2.069,95%CI:1.492~3.559)、350μmol/L≤SUA<438μmol/L(OR=3.270,95%CI:1.908~5.173)、SUA≥438μmol/L(OR=3.802,95%CI:2.163~7.091)]。结论:T2DM伴DR患者SUA水平高于T2DM不伴DR患者,SUA水平升高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导致DR进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老年人 血尿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ALDH2和CAT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靳艳艳 钱红霞 +3 位作者 杨洁 魏静 吴岩 刘萌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63-136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乙醛脱氢酶2(ALDH2)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206例T2DM患者,根据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n=103)和T...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乙醛脱氢酶2(ALDH2)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206例T2DM患者,根据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n=103)和T2DM合并DR组(T2DM+DR组,n=103),另选取该院同期10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LDH2、CAT活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T2DM合并DR患者血清ALDH2、CAT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FBG)、餐后1 h血糖(1 h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D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LDH2、CAT对T2DM合并DR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T2DM组、T2DM+DR组患者血清ALDH2、CAT活性依次逐渐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1 hPG、HOMA-IR、糖尿病病程及ALDH2、CAT活性是T2DM合并DR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合并DR患者血清ALDH2、CAT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FBG、1 hPG及HOMA-IR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DH2和CAT联合诊断T2DM合并DR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ALDH2单独诊断的AUC(Z=2.563,P=0.010)及CAT单独诊断的AUC(Z=1.984,P=0.047)。结论T2DM合并DR患者血清ALDH2、CAT活性降低,二者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DR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乙醛脱氢酶2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认知控制网络研究
17
作者 张春柱 赫义兰 +8 位作者 接传红 王建伟 姜颖群 吕喆 胡津赫 杨剑英 杨丹 高倩 那旭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R)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功能连接(FC)改变特征。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T2DR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通过广告宣传招募的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R)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功能连接(FC)改变特征。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T2DR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通过广告宣传招募的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测定空腹状态下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C肽指标,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通过分析DLPFC与全脑的FC,比较2组受试者FC差异,将差异脑区FC值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的评定。结果 (1)糖尿病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GLU、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t_(GLU)=11.601、t_(HbA1c)=13.837,均P=0.000),MoCA得分、MMSE得分低于对照组(t_(MoCA)=-12.827、t_(MMSE)=-13.395,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血清C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C值比较: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头动作为协变量,观察组患者以左侧DLPFC为种子点,观察组在左侧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后回的FC均高于对照组(t_(左侧顶下小叶)=6.785、t_(右侧中央后回)=5.126,均P=0.000);以右侧DLPFC为种子点,观察组在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三角回及小脑后叶的FC均高于对照组(t_(左侧顶下小叶)=4.274,t_(左侧额下三角回)=3.991、t_(小脑后叶)=4.227,均P=0.000),阈值体素水平数值满足要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相关性分析:观察组以右侧DLPFC为种子点,左侧顶下小叶FC值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2DR患者存在认知控制网络(CCN)与默认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和小脑网络异常的FC,这可能是T2DR重要的神经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认知控制网络
下载PDF
3D-STI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的应用
18
作者 祝婧 卢晓潇 +3 位作者 黄雪兰 王薇 曹霞 郑春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27-29,33,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左室心肌损伤情况,探讨3D-STI...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左室心肌损伤情况,探讨3D-STI技术评价此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共5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将患者分为DR组25例和非DR组2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左室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技术获取射血分数(3D-EF)、整体纵向应变(GLPS)、圆周应变(GCPS)、面积应变(GAP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与非DR组、DR组3D-LVEF、GAPS、GLPS、GCPS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非DR组和DR组3D-LVEF、GAPS、GLPS、GCPS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DR组GLPS绝对值低于非DR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D-LVEF、GLPS、GCPS、GAPS绝对值与疾病复杂程度均呈现负相关关系。结论:3D-STI能够早于常规超声心动图发现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T2DM合并DR者左室心肌损伤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左室心肌应变
下载PDF
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曾筱婷 滕月 +1 位作者 俞晓艺 关国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06-916,共11页
【目的】对比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对比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抗VEGF联合PPV治疗的PDR患者36例(42只眼),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15例(18只眼)、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14例(17只眼)、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7例(7只眼)。患者先行抗VEGF治疗,5~7 d后行PPV治疗,在抗VEGF治疗和PPV术中抽取房水。比较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的疗效,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抗VEGF治疗前后的房水细胞因子水平,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无血管灌注区(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内环、外环、完整血流密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的疗效最优,其次为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再次为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16/18)、52.94%(9/17)、42.86%(3/7)。(2)术后3个月,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患者的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视力(LogMAR)BCVA明显优于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中医证型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VEGF-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房水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黄斑外环、完整血流密度方面,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明显大于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RT、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内环血流密度方面,3种中医证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方面,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的发生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实世界中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行抗VEGF联合PPV治疗以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疗效最好,其次为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再次为阴阳两虚兼血瘀痰凝证;不同中医证型PDR患者抗VEGF治疗后房水细胞因子的变化不完全相同;术后3个月时气阴两虚兼络脉瘀阻证和肝肾亏虚兼目络失养证患者黄斑外环、完整血流密度较大,治疗的预后可能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清LCN2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
20
作者 王慧 纪风涛 +1 位作者 李永蓉 魏科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研究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LCN2和VEGF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51例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 目的研究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LCN2和VEGF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51例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PDR患者作为PDR组,PDR组按照是否术前进行抗VEGF进一步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LCN2和VEGF的浓度。比较对照组和PDR组患者血清LCN2和VEGF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LCN2和VEGF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LCN2浓度为(1330±659)pg/mL,PDR组为(30550±1109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未检出,PDR组为(985±669)pg/mL。抗VEGF的PDR组血清LCN2的表达水平较未行抗VEGF的PDR组降低[(24984±9749)pg/mL比(34957±10221)pg/mL,P=0.002],抗VEGF的PDR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未行抗VEGF的PDR组降低[(513±227)pg/mL比(1359±669)pg/m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血清LCN2和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相关性较低(r=0.007,P=0.598)。结论PDR患者血清LCN2和VEGF的水平增高,但LCN2和VEGF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抗VEGF治疗的PDR组LCN2和VEGF表达均降低,抗VEGF可能抑制PDR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脂质运载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