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指导抢救ICU创伤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道标 于卫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创伤 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 急救
下载PDF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卫华 王道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创伤 综合评定计分 监护 应用
下载PDF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淑芳 杨欣建 魏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9期47-48,共2页
近年来,随着高空坠落伤及交通伤的不断增加,严重创伤患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者已经超过10万余人,创伤和中毒等意外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死因谱的第一位[1].我们创伤中心在救治创伤患者过程中,采用国内吴恒义等[2]设... 近年来,随着高空坠落伤及交通伤的不断增加,严重创伤患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者已经超过10万余人,创伤和中毒等意外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死因谱的第一位[1].我们创伤中心在救治创伤患者过程中,采用国内吴恒义等[2]设计的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吴氏"计分法)对创伤患者的伤情及愈后进行评定,增强了创伤救治护理工作的有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严重度 综合评定 救治 护理 “吴氏”计分
下载PDF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淑芳 杨欣建 +2 位作者 蹇华盛 魏娜 何家庆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总结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以达到快速救治、快速分流 ,改变既往轻、中、重创伤患者集中救治的做法。方法 结合本创伤中心创伤患者的伤情严重度 ,采用国内吴恒义等设计的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 ,... 目的 探讨总结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以达到快速救治、快速分流 ,改变既往轻、中、重创伤患者集中救治的做法。方法 结合本创伤中心创伤患者的伤情严重度 ,采用国内吴恒义等设计的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 ,即“吴氏”计分法 (包括创伤、生理参数和附加分 )对救治的1 1 2 0例创伤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法进行计分。 1 5~ 2 4分为重度患者 (81 2例 ) ,2 5~ 34分为危重度患者(2 34例 ) ,≥ 35分为极危重度患者 (74例 )。结果 通过综合评定计分法 ,对轻伤员集中处置 ,重伤员优先抢救 ,并总结出创伤患者救治成功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病人计分值越高 ,则病情越重 ,抢救成功率越低 ,死亡率较高。结论 创伤医院使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的基本原则是比较创伤患者伤情严重性 ,以正确诊断并采取快速有效的救治措施 ,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有利于判断创伤患者的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创伤严重度 综合评定计分
下载PDF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对创伤患者的死亡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道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创伤 严重度 综合评定计分 死亡评估
下载PDF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监护中的应用
6
作者 于卫华 王道标 《黑龙江护理杂志》 2000年第1期6-6,共1页
目的 :运用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对本院危重病监护病房 (ICU)创伤病人进行计分 ,依据计分高低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计分≥ 15分为重度 ,日护理量在 8~ 16小时 ;计分≥ 2 5分为危重度 ,日护理量在 16~ 2 4小... 目的 :运用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对本院危重病监护病房 (ICU)创伤病人进行计分 ,依据计分高低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计分≥ 15分为重度 ,日护理量在 8~ 16小时 ;计分≥ 2 5分为危重度 ,日护理量在 16~ 2 4小时 ;计分≥ 35分为极危重度 ,日护理量在 2 4小时甚至更多。结果 :6 0例创伤病人得到高质量护理 ,减少了并发症综合评定计分法用于指导创伤病人的监护 ,方法准确、简便、实用 ,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严重度 综合评定计分 创伤 护理
下载PDF
创伤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桂芝 储容 葛永兴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探讨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死亡危险因素和防治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创伤患者 4 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 2例 (12 97% )患者发生ARDS ,死亡 2 5例 (4 0 32 %... 目的 探讨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死亡危险因素和防治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创伤患者 4 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 2例 (12 97% )患者发生ARDS ,死亡 2 5例 (4 0 32 % ) ,发生感染 4 2例 (6 7 74 % ) ,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 drome,MODS)者 32例 (5 1 6 2 % )。死亡患者均伴感染且并发MODS ,损伤严重度计分法 (ISS)值均≥ 2 5。故高ISS值、严重感染和并发MODS为创伤性ARDS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重创患者 (ISS值≥ 16 )应注意预防感染及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 多脏器功能衰竭 损伤严重度计分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