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帛画和画像石中所见丧服图与行丧图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志军 《文博》 2006年第3期85-87,共3页
  随着汉代考古学的发展,反映汉代丧葬礼俗的绢帛或画像石相继被发现,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丧礼过程及丧葬仪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料.下面,对已发现的几幅丧服图或行丧图作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 画像石 葬礼俗 绢帛 实物资料 车马出行图 三号汉墓 丧冠 画面内容 墓主人
下载PDF
“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冠婚丧祭”叙事
2
作者 刘长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冠婚丧祭"叙事是"五四"前后中国乡土文学中重要的艺术景观,从中所传达的价值趋向看似费人索解。此"景观"的核心义旨是"原礼",即以回归"人鬼(神)沟通"的敬畏和自由反证着"人际... "冠婚丧祭"叙事是"五四"前后中国乡土文学中重要的艺术景观,从中所传达的价值趋向看似费人索解。此"景观"的核心义旨是"原礼",即以回归"人鬼(神)沟通"的敬畏和自由反证着"人际整合"的秩序森严;以"慈母吊子"的人情表达解构着"父尊子孝"的人伦孝悌理念;以"显灵"的生活化仪轨还原着"示圣"的政教性仪制;以礼尊生命的神性反抗着尊崇文化之威权。这种聚焦性地基于"冠婚丧祭"叙事,凸显了既出于集体无意识又带有自觉地以"俗"释"礼"、以"俗"正"礼"的文化理路,并试图从"生命意识的觉醒"角度改写"礼失而求诸野"的文化流脉和精神诉求,表达将"世俗"与"宗教"相容的人文建构意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乡土文学 祭”叙事 “礼”与“俗”
原文传递
论朱子《家礼》中的茶礼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2,共5页
朱子《家礼》中不少仪节涉及到了茶的供奉和使用,通过对茶礼出现条目的分类归纳,可以总结出茶礼在《家礼》中的功能和特点。通过与古礼的比较,可以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考察茶礼出现在日常礼仪中的过程。透过对历史文化的分析,可以发现茶... 朱子《家礼》中不少仪节涉及到了茶的供奉和使用,通过对茶礼出现条目的分类归纳,可以总结出茶礼在《家礼》中的功能和特点。通过与古礼的比较,可以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考察茶礼出现在日常礼仪中的过程。透过对历史文化的分析,可以发现茶礼从佛教世界向世俗世界拓展,使茶具有了世俗性和非世俗性的双重属性,而其中非世俗性是其能够进入礼仪视域的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礼》 朱熹茶礼 非世俗性
下载PDF
东亚内韩国人生礼仪的普遍性和固有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时德 《当代韩国》 2011年第4期1-13,共13页
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韩国人生礼仪的东亚普遍性和固有性。分析的基础是东亚儒教文化圈,因而儒教式冠婚丧祭就是人生礼仪的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和固有性是相对的,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东亚的普遍性也可以是固有性,也可能变做相反的逻辑。韩... 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韩国人生礼仪的东亚普遍性和固有性。分析的基础是东亚儒教文化圈,因而儒教式冠婚丧祭就是人生礼仪的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和固有性是相对的,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东亚的普遍性也可以是固有性,也可能变做相反的逻辑。韩国人生礼仪的东亚普遍性和东亚其他民族、国家一样,都在于接受冠婚丧祭的传统。在韩国人生礼仪的固有性方面,首先是东亚儒教式冠婚丧祭的形态保存最为完整。其次是根据韩国固有的文化对儒教式人生礼仪进行改造。最后是固有信仰和儒教式冠婚丧祭相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礼仪 儒教文化圈
原文传递
人生礼仪中的梅山剪纸 被引量:1
5
作者 向亮晶 《民艺》 2019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湖南湘中地区古代叫梅山,由于历史更迭形成了灿烂的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梅山剪纸是梅山文化的载体,它表现在民俗的生育、婚俗、医俗、年节(门笺纸)、寿诞、娱乐(纸影戏、纸面傩舞)、祭祀、丧葬等方面,具有强烈... 湖南湘中地区古代叫梅山,由于历史更迭形成了灿烂的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梅山剪纸是梅山文化的载体,它表现在民俗的生育、婚俗、医俗、年节(门笺纸)、寿诞、娱乐(纸影戏、纸面傩舞)、祭祀、丧葬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剪纸 人生礼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