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主体性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龙柏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个人主体性作为一个被长期搁置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日显重要。对它的研究,不仅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要求,而且是历史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必然。个人主体性有别于个人主体属性、个人主观性以及人格、个性等概念,它是个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 个人主体性作为一个被长期搁置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日显重要。对它的研究,不仅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要求,而且是历史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必然。个人主体性有别于个人主体属性、个人主观性以及人格、个性等概念,它是个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包括内向和外向主体性两个部分,而外向主体性又可分为单一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它的实现受到客体性的制约,即内在限度与外在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 个人主体性的内涵 个人主体性的内在结构 个人主体性的实现限度
下载PDF
马克思个人主体论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2
作者 詹宏伟 唐世刚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马克思深入揭示了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与现代社会的生成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个人主体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既要促进个人主体的生成发展,又要超越西方历史上曾... 马克思深入揭示了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与现代社会的生成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个人主体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既要促进个人主体的生成发展,又要超越西方历史上曾经演绎过的狭隘的个人主体性,形成中国式的、与他者和谐共生共进的新型个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个人主体 中国现代化 新型个人主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五四时期个人主体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铁肩 李真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考察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个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联,分析其自身特征、思想观点,认识其成长条件及作用。个人主体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克服其局限性,坚持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 五四时期 个人主体 特征 作用
下载PDF
个人主体教育的反思与类主体教育的建构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60-66,共7页
从个人主体到类主体,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教育作为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也必须由个人主体教育向类主体教育转变。这就是在教育目的上,由个人主义转变为共同体主义;在教育过程中,由主客体间的对象化活动转变为主体间的... 从个人主体到类主体,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教育作为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也必须由个人主体教育向类主体教育转变。这就是在教育目的上,由个人主义转变为共同体主义;在教育过程中,由主客体间的对象化活动转变为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教育内容上,由片面的分裂的教育内容转变为全面的整合的教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 主体 教育 共同体主义 交往
下载PDF
养老储备:个人主体性多元协作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树燕 张慧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8,共6页
养老问题不是老年时期的问题,而是没有储备的人生在老年阶段集中爆发的问题,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不能忽视个人自身的原因。养老储备也不仅仅是经济、政策、养老设施、医疗健康、社会服务等外部条件的储备,更重要的还有贯穿生命历程的&... 养老问题不是老年时期的问题,而是没有储备的人生在老年阶段集中爆发的问题,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不能忽视个人自身的原因。养老储备也不仅仅是经济、政策、养老设施、医疗健康、社会服务等外部条件的储备,更重要的还有贯穿生命历程的"个人主体性知识体系储备"内化为自身修养的养老行为实践对家庭与社会的正能量。本研究提出,个人主体性多元协作养老储备是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视角,也就是以个人储备为主体,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协作,形成"一主体""二翼""一兜底"的养老储备制度。从个人的"内修"到家庭、社会及国家提供的"外保"相结合,实现全社会的成功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储备 个人主体 多元协作 生命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十月革命前的个人主体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铁肩 余国华 张相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140,157,共5页
在中共建党以前,许多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触摸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皮毛,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做过某种贡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考察十月革命前这些个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联,分析他们自身的特征,理性地分析和扬弃他们的思想观点... 在中共建党以前,许多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触摸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皮毛,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做过某种贡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考察十月革命前这些个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联,分析他们自身的特征,理性地分析和扬弃他们的思想观点,正确认识个人主体成长的条件及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月革命前 个人主体 特征 作用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个人主体与现代哲学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清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独立的个人即个人主体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成就就在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市场经济一方面促使家长制的古代和封建的等级依附关系走向瓦解,同时又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并形成具有自由个性的更高阶段的人准备了... 独立的个人即个人主体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成就就在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市场经济一方面促使家长制的古代和封建的等级依附关系走向瓦解,同时又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并形成具有自由个性的更高阶段的人准备了条件。随着独立个人的生成,哲学立足点的变化,于是发生了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理论转向。马克思是现代哲学的开创人,他的哲学是现代人的意识表达。多年以来,我们对他的思想和理论有许多误解、错解,这与我们的“人”的状态直接有关。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改变人,它也必将带来哲学观念的深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历史作用 个人主体 现代哲学观念
下载PDF
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社会主体——解读马克思的主体概念 被引量:4
8
作者 洪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9-192,共4页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他的人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主体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关键环节。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关于某种单纯要素的简单概念,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多种要素及其矛盾关系的复杂概念。厘清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内涵,对于...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他的人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主体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关键环节。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关于某种单纯要素的简单概念,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多种要素及其矛盾关系的复杂概念。厘清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内涵,对于理解马克思整个体系的逻辑结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个人主体 集体主体 主体 社会主体
下载PDF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当代教育的目的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建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关键词 主体 世界历史性个人主体 教育目的
下载PDF
英雄失路的悲歌——论稼轩的英雄主义和稼轩词的个人主体意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新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长期以来 ,辛弃疾被定位在是一位抗击“外国”、“异族”侵略的爱国主义词人这一层面上。他的词中“补天裂”“整顿乾坤”的呼喊比比皆是 ,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辛弃疾还有他的另一面——他同时又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理解的... 长期以来 ,辛弃疾被定位在是一位抗击“外国”、“异族”侵略的爱国主义词人这一层面上。他的词中“补天裂”“整顿乾坤”的呼喊比比皆是 ,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辛弃疾还有他的另一面——他同时又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理解的伟大孤独者。因为他厌恶平庸 ,他有着强烈的功名意识 ,他渴望自己短暂的生命能够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他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满腔激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愤郁倾注于词中 ,表现出一种强烈而独特的个人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主义 孤独者形象 个人主体意识 文学评论 辛弃疾
下载PDF
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的困境及其转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志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7,44,共6页
近年来受到追捧的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实际上潜藏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发展困境和危机。追根溯源,这是由于其受自启蒙运动以来片面高扬的现代性哲学范式基础,即意识哲学的牵导和束缚。为了摆脱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的困境,研究当代道... 近年来受到追捧的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实际上潜藏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发展困境和危机。追根溯源,这是由于其受自启蒙运动以来片面高扬的现代性哲学范式基础,即意识哲学的牵导和束缚。为了摆脱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的困境,研究当代道德教育向相互理解范式的转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 发展困境 根源 转向 相互理解范式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个人主体性——以程序利益与程序主体的关系为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尚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58-64,共7页
国家主体型、国家—个人主体型和个人主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主体性,反应了诉讼程序从国家控制到个体的人的自由的发展趋势。现代诉讼程序强调程序主体的个人主体性,个体的人应当成为程序独立的自主、自在性主体,这就需要其在诉讼程... 国家主体型、国家—个人主体型和个人主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主体性,反应了诉讼程序从国家控制到个体的人的自由的发展趋势。现代诉讼程序强调程序主体的个人主体性,个体的人应当成为程序独立的自主、自在性主体,这就需要其在诉讼程序中具有独立的属己利益支撑。民事诉讼程序应当淡化国家色彩,以个人的程序利益保障为基点,实现个人的独立性程序地位,进而使民事诉讼程序获得真正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程序 个人主体 程序利益 程序主体
下载PDF
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个人主体性与类主体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个人主体性与类主体性作为两种不同的主体性,其基本特点分别是占有与生产。具有个人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客观性知识观、以机械学习为主、丧失与他人交往,最终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而具有类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 个人主体性与类主体性作为两种不同的主体性,其基本特点分别是占有与生产。具有个人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客观性知识观、以机械学习为主、丧失与他人交往,最终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而具有类主体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建构性知识观、以意义学习为主、建立与他人合作的关系,最终实现自主全面的发展。要实现学生学习活动中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的转变,就要关注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对人际互动的参与以及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 主体 占有 生产 学习活动
下载PDF
女性的个人主体意识与女性网络文学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舒红霞 田双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8期39-41,共3页
造成女性网络文学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媒体产业的操作规范和法律执行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机制;传统男权中心文化遗留比较严重;缺乏大众化网络文学批评;多数女性网络作者没有确立个人主体意识。解决途径应该首先制裁惟利是图、肆意炒... 造成女性网络文学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媒体产业的操作规范和法律执行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机制;传统男权中心文化遗留比较严重;缺乏大众化网络文学批评;多数女性网络作者没有确立个人主体意识。解决途径应该首先制裁惟利是图、肆意炒作的媒体产业集团,同时全面改善网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确立女性主体意识,使网络女作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意识 女性网络文学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个人主体性发展限度:概念诠释与双重证明 被引量:3
15
作者 龙柏林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90-93,共4页
个人主体性发展限度作为个人主体性发展的潜台词 ,在当今社会已日显重要。对它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理论的深化与创新 ,而且对于个人主体性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标尺作用。文章在对个人主体性发展限度进行概念诠释的基础上 ,尝试... 个人主体性发展限度作为个人主体性发展的潜台词 ,在当今社会已日显重要。对它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理论的深化与创新 ,而且对于个人主体性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标尺作用。文章在对个人主体性发展限度进行概念诠释的基础上 ,尝试性地从理论的生成角度和现实的确证角度进行了双重证明 ,从而为自觉地运用个人主体性发展限度 ,增强个人主体性发展的科学性 ,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 发展限度 概念诠释 生成分析 现实确证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个人主体价值的正当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婷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社会个人主体价值的全面彰显。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阻碍了社会个人主体价值彰显的进程,进而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历史渊源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价值源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社会个人主体价值的全面彰显。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阻碍了社会个人主体价值彰显的进程,进而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历史渊源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价值源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基本蕴含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价值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理论,为此从理论上借鉴成为必要。从现实诉求上,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保障个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应有之义,为此从现实上应对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个人主体 主体价值
下载PDF
社会发展中个人主体地位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兴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4,共3页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在根本上又体现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社会发展过程的实质也是个人主体性、主体地位的生成、完善和不断提升的过程。肯定社会发展中个人的主体性、主体地位的观念,是社会组织(国家、政府)存在及其...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在根本上又体现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社会发展过程的实质也是个人主体性、主体地位的生成、完善和不断提升的过程。肯定社会发展中个人的主体性、主体地位的观念,是社会组织(国家、政府)存在及其行为“合法性”的评价尺度和理性工具,是依凭唯物史观认识、评价、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个人主体地位
下载PDF
理解德育:现代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的新转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志兴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5,共4页
在处理人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上,现代个人主体性德育面临着自身难以逾越的发展困境,主要包括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占有性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主体自我的精神异化等。唯有转向理解德育的建构,才能彻底超越现代个人主... 在处理人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上,现代个人主体性德育面临着自身难以逾越的发展困境,主要包括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占有性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主体自我的精神异化等。唯有转向理解德育的建构,才能彻底超越现代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德育困境 三个世界 转向 理解德育
下载PDF
绝望中的抗争与个人主体性的出现——以彭燕郊与绿原1955~1976年的写作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荣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通过对彭燕郊和绿原1955~1976年的诗作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当代潜在写作中个人主体性出现,乃是通过对于绝望的抗争和对于自我的确认。
关键词 彭燕郊 绿原 潜在写作 个人主体
下载PDF
对分课堂:实施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兰 刘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32-137,155,共7页
目前,在我国教育场域中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应该是并重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功能,承载着培养学生个人主体性和类主体性的双重使命。教师和学生是影响对分课堂发挥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功能的基本... 目前,在我国教育场域中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应该是并重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功能,承载着培养学生个人主体性和类主体性的双重使命。教师和学生是影响对分课堂发挥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功能的基本因素。通过个体、群体专业发展的双途径促进教师成长,创建学习团体引导学生发展,优化中介客体加强师生交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皆有助于对分课堂个人主体教育和类主体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个人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