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阶段性成果分析——以190份个人信息公益诉讼裁判文书为样本
1
作者 马芳婷 陈天洛 《科学咨询》 2022年第23期58-60,共3页
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个人信息公益诉讼裁判文书的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形成了“刑附民”、民事和行政三种诉讼模式,其中存在法律规定不够细致、具体责任承担方式不健全、诉前模式适用不足、“四大检察”衔接不流畅等问题,可以通过明确法律... 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个人信息公益诉讼裁判文书的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形成了“刑附民”、民事和行政三种诉讼模式,其中存在法律规定不够细致、具体责任承担方式不健全、诉前模式适用不足、“四大检察”衔接不流畅等问题,可以通过明确法律规定、努力推进诉前纠纷解决机制在个人信息公益诉讼中的适用并贯彻惩治性与保护性司法理念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以推动我国个人信息公益诉讼制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公益诉讼 实证研究 阶段性成果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条款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睿 舒瑶芝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3-49,共7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十条正式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用以防止个人信息被公开或者被贩卖等不法行为,维护不特定多数人的正当利益。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条款由违法行为、所涉法益和诉权主体三部分组成。就违法行为而言,违...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十条正式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用以防止个人信息被公开或者被贩卖等不法行为,维护不特定多数人的正当利益。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条款由违法行为、所涉法益和诉权主体三部分组成。就违法行为而言,违法主体是个人信息处理者,违法行为需根据法条规定进行类型化分析;就所涉法益而言,必须是侵犯不特定多数人的合法权益,才能被纳入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范围;就诉权主体而言,现行法律只授权检察机关、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可以提起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排除了行政机关和个人的公益诉权。准确理解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对于维护不特定多数人正当权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 公共利益 违法行为 诉权主体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法理困境及其纾难——兼论违反“公共利益豁免规则”的公益诉讼应对
3
作者 王子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9,共10页
将《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视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规范渊源会造成法益保护的限制与公益诉讼风险防范机能的减损,应以“保护群体公民的信息自决权”“保护国家的数据主权”和“防范信息处理活动引发其他社会公共利益风险”三... 将《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视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规范渊源会造成法益保护的限制与公益诉讼风险防范机能的减损,应以“保护群体公民的信息自决权”“保护国家的数据主权”和“防范信息处理活动引发其他社会公共利益风险”三个角度建构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法益体系。在违反“公共利益豁免规则”的场合,公共利益存在个案的层次性差异,相应的信息处理活动规范要求也不尽相同,应参照GDPR区分“重要或重大公共利益”和“一般公共利益”。公益诉讼可以提出“去标识化”的技术合规主张,并借助“专家审查+安全港制度”进行“去标识化”认定,但仍应警惕“去标识化”只是“附加保障”,而非一劳永逸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豁免规则 数据最小化原则 去标识化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及规制研究
4
作者 廖丽环 俞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38-145,共8页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能否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争议较大。从二者的价值、功能、目的等法理基础上分析,应准许原告在公益诉讼中提出惩罚性赔偿的请求。由于该制度能够起到私益救济的作用但同时具备惩罚性质,因此应当谨慎适用。为了防止泛化...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能否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争议较大。从二者的价值、功能、目的等法理基础上分析,应准许原告在公益诉讼中提出惩罚性赔偿的请求。由于该制度能够起到私益救济的作用但同时具备惩罚性质,因此应当谨慎适用。为了防止泛化适用该项制度,应在构成要件、数额确定的考量因素、遵循过罚相当原则方面对其进行制约。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应具备侵权行为人主观故意、信息处理行为的不法性、造成严重结果等构成要件。该项制度应定位为公法规制的补充手段,若行政罚款、刑事罚金已经能够实现惩戒目的,那么惩罚性赔偿就不应当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 惩罚性赔偿 私人执法 过罚相当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衔接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谭佐财 冉克平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2期104-114,159,共12页
面对多元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宜遵循融合性、互补性和优劣顺位的基本路径构建衔接方案。针对刑事制裁与民事公益诉讼并行适用的实践乱象,应修正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逻辑并限缩其适用范围。针对违法处理信息与违反安全保护义务两种情形配... 面对多元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宜遵循融合性、互补性和优劣顺位的基本路径构建衔接方案。针对刑事制裁与民事公益诉讼并行适用的实践乱象,应修正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逻辑并限缩其适用范围。针对违法处理信息与违反安全保护义务两种情形配置不同的行刑衔接方案,对于前者构建多层次规制体系,对于后者限缩适用刑事责任。根据信息侵害危险是否具有紧迫性、持续性选择适用行政监管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消费者组织或者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宜通过与检察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发挥作用。应区分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与一般侵权诉讼的适用情形与责任配置,采用行为规制进路的行政监管可以补足以损害或者风险为导向的侵权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公益诉讼 行政监管 侵权责任 衔接路径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规则适用研究
6
作者 王康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67,共18页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实践中,存在损害赔偿计算方式单一、损害赔偿与没收违法所得适用混乱、惩罚性赔偿适用态度不明等问题。传统的“差额说”损害论存在局限性,以违法所得计算损害赔偿的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以恢复完整公共利益为目...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实践中,存在损害赔偿计算方式单一、损害赔偿与没收违法所得适用混乱、惩罚性赔偿适用态度不明等问题。传统的“差额说”损害论存在局限性,以违法所得计算损害赔偿的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以恢复完整公共利益为目标,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经济利益与秩序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但不包括民事主体的个体损失。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正当性,但应处理好其与刑事、行政责任之关系。在损害赔偿规则适用中,应引入“动态系统论”这一理论工具,将侵害人主观状态、具体情节、影响后果、获利数额、恢复公共秩序的合理开支、侵害人经济和生活状况作为考量因素,合理计算损害赔偿数额;应平衡罚金、罚款和惩罚性赔偿的数额,明确没收违法所得与损害赔偿的折抵关系;此外还应加强损害赔偿金的管理,保证其用于填补、修复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公共利益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损害赔偿 规则适用 动态系统论 惩罚性赔偿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金分配路径的选择研究
7
作者 杨静雯 《法学(汉斯)》 2024年第5期2854-2859,共6页
为充分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对受损社会公共利益的补偿以及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功能,损害赔偿责任被广泛用于该制度中。鉴于相关法律制度趋于原则性,在加害者缴纳了损害赔偿金之后,司法实践对于该笔资金的使用主要出现了上缴国... 为充分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对受损社会公共利益的补偿以及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功能,损害赔偿责任被广泛用于该制度中。鉴于相关法律制度趋于原则性,在加害者缴纳了损害赔偿金之后,司法实践对于该笔资金的使用主要出现了上缴国库以及纳入公益基金两种途径。其中,损害赔偿金上缴国库可能导致不利于诉讼活动开展的局面出现,然而将损害赔偿款纳入公益基金账户有利于发挥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因此应被广泛采用。除此之外,为提升公益基金的实效性,应当构建合理的损害赔偿金基金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损害赔偿金 分配路径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
8
作者 杨静雯 《法学(汉斯)》 2024年第7期4811-4817,共7页
为进一步施放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弥补与威慑功能,损害赔偿请求权伊始广泛用于该制度中,然拘囿于法律供给尚有不足,故理论与实务层面龃龉不合。于此,藉由对司法案例梳理及域外经验探察:法定诉权机关可适用损害赔偿,基于行为... 为进一步施放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弥补与威慑功能,损害赔偿请求权伊始广泛用于该制度中,然拘囿于法律供给尚有不足,故理论与实务层面龃龉不合。于此,藉由对司法案例梳理及域外经验探察:法定诉权机关可适用损害赔偿,基于行为功利主义及现实需求亦可提起惩罚性赔偿,对于小额分散性相关案件可针对性适用撇去不法侵害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损害赔偿责任适用 赔偿请求权类型
原文传递
论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之起诉主体——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之不足及完善 被引量:11
9
作者 傅贤国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63,共17页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对起诉主体范围之界定不够科学,且未对起诉主体顺位作出安排。在起诉主体范围方面,检察院在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应予以保留;“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对起诉主体范围之界定不够科学,且未对起诉主体顺位作出安排。在起诉主体范围方面,检察院在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应予以保留;“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过于狭窄,其他旨在保护个人信息公共利益的社会组织也应享有起诉资格,从立法协调性角度考虑并与首次确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民诉法》第58条第1款保持一致,应将“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改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作为行政机关的国家网信部门不适宜提起诉讼,也不拥有确定起诉主体之权力,故应删除“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之表述。在起诉主体顺位方面,《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将检察院列于首位,这一做法与《民诉法》第58条以及《检察公益诉讼解释》第13条之规定不符,也与检察实践之具体做法相悖;应遵循检察谦抑性之要求,坚持“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第一顺位、检察院第二顺位之起诉主体安排;且检察院在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之前均应履行诉前公告程序;在独立的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之间,检察院应作何选择或会作何选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起诉主体范围 起诉主体顺位 立法协调性 检察谦抑性 诉讼路径
原文传递
公益治理体系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元捷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7-64,共8页
理解与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既要以我国现行的公益治理体系为基础,又要充分考虑个人信息保护的实体特殊性。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中有关受案范围、起诉顺位和诉讼请求的争议,均需置于个人信息治理... 理解与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既要以我国现行的公益治理体系为基础,又要充分考虑个人信息保护的实体特殊性。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中有关受案范围、起诉顺位和诉讼请求的争议,均需置于个人信息治理的框架内进行体系化解释。首先,确定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应把握“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和公益受到损害两个标准。其次,鉴于公益治理向诉前倾斜以及诉前治理的多元协同性,检察机关起诉继续恪守第二顺位的现实意义已然不显著。最后,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损害赔偿请求不包括惩罚性赔偿,但在公益遭受实际损失时可以请求公益损害赔偿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 个人信息保护法 公益治理 检察公益诉讼 诉前程序
原文传递
Compensatory Damages in Personal Information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11
作者 Qi Haixia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6期138-148,共11页
In contrast to private interest litigation,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rovides a more potent solution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infringements marked by extensive scope,unspecified victims,and limited individual loss.How... In contrast to private interest litigation,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rovides a more potent solution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infringements marked by extensive scope,unspecified victims,and limited individual loss.However,com⁃pensatory damages remain a contentious issue,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withi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conducted within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pending issue concerning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ensatory damages has caused highly contra⁃dictory verdicts regarding their calculation and allocation,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forms of pecuniary li⁃abilities.Only by acknowledging the role of compensatory damages imposed in personal information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s"Skimming off Excess Profits",and affirming their function as deterrence rather than compensation can they truly achieve the broader objective of safeguar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moting public welfare,as well as avoid disrupting the harmony of the existing legal landsc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compensatory damages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kimming-off excess profits equal liabi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