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组织 被引量:4
1
作者 翟青竹 《情报探索》 2012年第10期94-97,共4页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的定义,描述了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特点和个人信息的组织方法。以Twine为实例,详细描述了大众分类法及其在个人信息组织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大众分类法在个人信息...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的定义,描述了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特点和个人信息的组织方法。以Twine为实例,详细描述了大众分类法及其在个人信息组织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大众分类法在个人信息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未来个人信息组织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个人信息组织 信息组织方法 个人信息组织工具 大众分类法
下载PDF
Web2.0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娟 景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11期26-27,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Web2.0技术在个人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基于Web2.0的个人信息组织方式,并进一步指出了Web2.0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个人信息组织 WEB2.0 信息组织
下载PDF
国外个人信息组织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占南 马费成 王文韬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122,136,共9页
通过对国外个人信息组织管理相关文献的梳理,从个人信息组织方法、个人信息组织结构和个人信息组织工具3个方面对国外目前的研究进行归纳,认为国外在个人信息组织领域的研究具有研究主题深入和研究内容与用户实际需要贴近的特点。
关键词 个人信息组织 个人信息管理 组织方法组织结构 组织工具
原文传递
社会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的驱动力及模式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欧阳剑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章分别从用户信息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和信息的传播及现代系统论等不同角度论述了社会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的主要驱动力,探讨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个人信息组织的对象及组织模式,最后归纳了社会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社区交流 网络社区 个人信息组织 社会网络
原文传递
个人科研信息空间的资源组织与管理方案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冬梅 范颖捷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2年第6期13-20,共8页
文章对个人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多种典型应用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学术科研人员在个人信息空间中的科研活动模型,主要以再可寻性(可再找到性)、可挖掘性,兼顾科研社区平台用户之间的发现和交流为目的,运用... 文章对个人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多种典型应用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学术科研人员在个人信息空间中的科研活动模型,主要以再可寻性(可再找到性)、可挖掘性,兼顾科研社区平台用户之间的发现和交流为目的,运用个人信息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成果,提出了一个基于个人科研信息空间及其社区平台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科研信息空间 个人信息管理 个人信息组织 科研活动模型 方案设计
下载PDF
AR Display Method of a Person's Identifier near the Head on a Camera Screen Based on the GPS Information and Face Detection Using Ad hoc and P2P Networking
6
作者 Masahiro Gotou Kazumasa Takami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6年第4期196-208,共13页
The spread of social media has increased contacts of members of communities on the lntemet. Members of these communities often use account names instead of real names. When they meet in the real world, they will find ... The spread of social media has increased contacts of members of communities on the lntemet. Members of these communities often use account names instead of real names. When they meet in the real world, they will find it useful to have a tool that enables them to associate the faces in fiont of them with the account names they know.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hat enables a person to identify the account name of the person ("target") in front of him/her using a smartphone. The attendees to a meeting exchange their identifiers (i.e., the account name) and GPS information using smartphones. When the user points his/her smartphone towards a target, the target's identifier is displayed near the target's head on the camera screen using AR (augmented reality). The position where the identifier is displayed is calculated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longitude and latitude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target and the azimuth direction of the target from the user. The target is identified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the face detection coordinat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implemented using Android terminals, and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has been exam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 networking AR (augmented reality) face detection GPS information person's identifier P2P communication smartpho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