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向上的台阶”上的“个人悲伤”——周大新和方方的两部中篇小说对读 |
吕东亮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2
|
论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社会意义 |
廖斌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4 |
5
|
|
3
|
看不出的武功 道不尽的悲悯——评方方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
郑宇华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3 |
0 |
|
4
|
现代性主体生成的难度——关于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
刘佳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5
|
另一道关于命运的“风景”——评方方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
刘姝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6
|
论《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悲剧意识 |
雷莹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8 |
1
|
|
7
|
时代之殇与社会悲剧:解读《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
郭茜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8
|
涂自强的悲伤:是你的也是我的 |
周顺艳
|
《普洱学院学报》
|
2014 |
0 |
|
9
|
儿童移情指向性的发展及不同语言提示的作用 |
胡金生
杨丽珠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0
|
魂归何处——当下小说中青年的思想构成 |
李永中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1
|
职前教师对幼儿欺负行为的反应--年级与共情的作用 |
黄翯青
郭亚新
李雪莲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