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叙事下的个人想象——对张笑天中篇小说《离离原上草》的“再评论”
1
作者 刘立苹 《科技信息》 2008年第15期177-177,239,共2页
当个人话语在超出国家叙事所能容纳的范围时,作为他者只能以消失的方式来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改造与整合,这就是新时期初人道主义作品《离离原上草》从文学史上消失的原因。
关键词 国家叙事 个人想象 《离离原上草》
下载PDF
个人想象与集体认同:手作设计的当代意涵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黎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88,共3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手工艺传统大国,"手作"所倡导的可持续生活方式也是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之一。今天,"手作"已然成为当下中国设计最热的概念之一,本文从手作、手工、手工艺三个概念差异性的哲学意涵出发,突出"...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手工艺传统大国,"手作"所倡导的可持续生活方式也是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之一。今天,"手作"已然成为当下中国设计最热的概念之一,本文从手作、手工、手工艺三个概念差异性的哲学意涵出发,突出"手作"概念的日常属性。作者认为,手作设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而言,主要具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1.在共享经济与熟人社会的双重现实之下,手作成为私人化的宗教式信仰与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想象方式;2.在全球消费主义的语境里,手作成为中国当代设计国家身份与文化认同的主要视觉标签。本文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说明中国设计师如何将手作表征为中国当代设计身份的视觉符号,以复杂的传统物质文化系统解构为基本单元体,从材料与工艺入手,并结合当代日常生活语境进行重构,从而超越符号能指的堆砌,从源头层面实现由手作到设计的创新飞跃,在全球消费主义的语境下实现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作 手工 手艺 中国设计 个人想象 集体认同
原文传递
王小妮诗歌的社会敏感性——“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超然放逐
3
作者 陈国元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8,共11页
王小妮属于坚守"自闭"写作、反力写作等个人体验书写的诗人,但从朦胧诗潮起她并不缺少介入时代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诗歌想象维度,以此使其诗歌写作达到互补性对话和平衡。王小妮对社会的关注是自我意识观照他物... 王小妮属于坚守"自闭"写作、反力写作等个人体验书写的诗人,但从朦胧诗潮起她并不缺少介入时代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诗歌想象维度,以此使其诗歌写作达到互补性对话和平衡。王小妮对社会的关注是自我意识观照他物的表现,体现在诸多方面:善恶互溶的宽容而疼痛的体味他者,久居城市的人赞美乡村而指责城市现代化的弊病,批判乡村在金钱笼罩下人发生的异化,在体制外以去意识形态的姿势植入社会批判。同时,社会敏感性写作能够拉近现代诗与读者的间距,为诗歌写作如何获具时代性指明通途,平衡了"自我"与读者、社会的关系,具有极高的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妮 诗歌 社会敏感性 个人化历史想象力”
下载PDF
论王小妮诗歌写作的社会敏感性——幽婉游移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
4
作者 陈国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1-57,共7页
总体观之,王小妮属坚守"自闭"写作、反力写作等个人体验书写诗人。自朦胧诗潮起,并不缺少介入时代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诗歌想象维度,诗人与社会的对话及对社会的审视使诗歌写作达到互补性对话与平衡。王小妮关注... 总体观之,王小妮属坚守"自闭"写作、反力写作等个人体验书写诗人。自朦胧诗潮起,并不缺少介入时代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诗歌想象维度,诗人与社会的对话及对社会的审视使诗歌写作达到互补性对话与平衡。王小妮关注社会是自我意识观照他者的表现,以中国经验写作为主体体现在诸多方面:善恶互融的宽容而疼痛地体味他者,久居城市之人赞美乡村而指责城市现代化弊病,批判乡村人在金钱观诱导下发生异化,在体制外以去意识形态姿势植入社会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妮 诗歌 社会敏感性 个人化历史想象力”
下载PDF
论70后诗人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以黄金明、陈计会和吴作歆为例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芝国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6-106,共11页
个人化历史想象力并非60后诗人写作中的特殊现象,这种话语策略在同样人到中年的70后诗人的诗作中也时有闪现。三位广东70后诗人黄金明、陈计会和吴作歆,并没有始终在本体化的不及物写作中画地为牢,他们有时也能走出不及物的牢笼,直面个... 个人化历史想象力并非60后诗人写作中的特殊现象,这种话语策略在同样人到中年的70后诗人的诗作中也时有闪现。三位广东70后诗人黄金明、陈计会和吴作歆,并没有始终在本体化的不及物写作中画地为牢,他们有时也能走出不及物的牢笼,直面个人生活与社会现实,对已过去和正在发生的中国当代历史展开想象。从纸上建筑到后现代话语幻象,从此时此地的地方志对国族热情的消解到社会历史现场的知识生产,他们处理当代生存经验的方法和过程,就是他们的想象力如何与社会历史遭遇、缠斗的方法和过程。他们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不是装饰性而是结构性的,他们与社会历史缠斗时的成功与失败表征着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可能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诗人 个人化历史想象 建筑与幻象 地方志 社会历史现场
下载PDF
改革初期农民个人发家想象的建构与缝隙
6
作者 徐孟珽 《艺术科技》 2017年第8期207-207,234,共2页
本文以《腊月·正月》中王才的形象为支点,分析其迎合改革意识形态的个人发家想象的建构、未被主流意识形态收编的叙事线索,发掘文本内在张力及作者对于改革潜在的游移心理。
关键词 改革初期 个人发家想象 《腊月·正月》
下载PDF
恢弘而独特的“长河小说”——评刘凤起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
7
作者 郭宝亮 赵振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2,17,共3页
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是一部恢弘而独特的作品。该小说将战争题材与家族叙事、人物传奇熔于一炉,为乡土文学提供了鲜明的“河流性”特征。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在小说中承载着双重想象功能,建构起一种带有作者独特叙事... 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是一部恢弘而独特的作品。该小说将战争题材与家族叙事、人物传奇熔于一炉,为乡土文学提供了鲜明的“河流性”特征。作为意象存在的“大运河”在小说中承载着双重想象功能,建构起一种带有作者独特叙事风格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使文本散发出浓郁的烟火气、香火气、民俗气、江湖气,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长河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远的大运河》 乡土文学 河流性 个人想象 长河小说
下载PDF
让审美与生存互赠沉重的尊严——陈超诗学理论探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永 寇硕恒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陈超作为优秀的诗歌评论家和诗人,诗和论相结合构成了陈超诗学的独异特性。在30余年的诗歌评论生涯中,在对新生代诗歌的深度阐释和对先锋诗潮的持续关注中,陈超形成了具有建设性和引导性的诗学理论体系。在此体系中,主要有四种诗学命题... 陈超作为优秀的诗歌评论家和诗人,诗和论相结合构成了陈超诗学的独异特性。在30余年的诗歌评论生涯中,在对新生代诗歌的深度阐释和对先锋诗潮的持续关注中,陈超形成了具有建设性和引导性的诗学理论体系。在此体系中,主要有四种诗学命题相互扭结互为支撑,即:"语言言说"、"生命诗学"、"诗化哲学"以及以"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为特征的"求真意志"。通过对其诗学体系中的四大命题进行深入阐释,可以窥视陈超诗学理论这一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超诗学 语言言说 生命诗学 个人化历史想象 求真意志
下载PDF
Remembering, Forgetting and Self-Constitu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Last Gentleman and Lanterns on the Levee
9
作者 LiangMeng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1期83-98,共16页
This paper examines in a comparative manner how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contribute to self-constitution in Walker Percy's The Last Gentleman and William Alexander Percy's Lanterns on the Levee. In The Last Gentle... This paper examines in a comparative manner how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contribute to self-constitution in Walker Percy's The Last Gentleman and William Alexander Percy's Lanterns on the Levee. In The Last Gentleman, Will Barrett embarks upon a journey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in quest of identity. Lanterns on the Levee features a similar identity quest pursued, this time, by an autobiographer who records the very process of this quest rather than representing it by a fictional character. Percy the stoic restores realness to people in a lost world, from whom he derives his self and in whom his self is deeply rooted, by remem- bering the personally significant and good past and forgetting the personally insignificant and evil present. In so doing, he not only asserts his personal identity but continues to construct it in an imaginative way. Will, by contrast, seeks to constitute and ascertain his stoic identity both by attempting to forget the every- dayness of ordinary life and thereby establish a genuine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 and by undertaking the pursuit of a fatherly figure who echoes his tenacious memory of his father. Both Will and Percy, however, may be called what Kierkegaard calls a knight of infinite resig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EMBERING FORGETTING Self-constitution. The Last Gentleman Lanterns on the Leve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