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小时个人膳食询问法在中国营养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翟凤英 马林茂 +3 位作者 于文涛 郭旭光 金水高 葛可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1-56,共6页
利用199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家庭膳食称重法和24h个人膳食询问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8省的3563户中13606名居民进行连续3天的24h个人膳食询问和家庭称重调查结果比较表明:在用全家称重法所得的食用油和其他... 利用199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家庭膳食称重法和24h个人膳食询问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8省的3563户中13606名居民进行连续3天的24h个人膳食询问和家庭称重调查结果比较表明:在用全家称重法所得的食用油和其他调味品修正24h个人膳食询问结果后,两种方法平均每标准人日热能摄入仅相差0.31MJ,相对误差只有1%,蛋白质相对误差较大为5%,脂肪为3%。协方差分析比较除掉混杂因子的影响之后的标准人均每日几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差别最大的是家中有客人的组,脂肪摄入明显较高。本研究说明,用全家称重法调查所得食用油的消耗量,对24h个人询问结果进行修正,调整了两种方法的差异,从而得到较准确的个人膳食及营养素的摄入水平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24h个人膳食询问法 家庭膳食称重法
下载PDF
“DDP”方法应用于个人膳食营养评价适用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良清 张小强 +1 位作者 蒋兆坤 陆琮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在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营养水平的“DDP”方法的基础上,使DDP与体质指数,能量、蛋白质以及有关营养素的摄入发生一定的联系,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功能,来对个体的膳食营养进行评价。方法:将“DDP”方法改进成亦能很好... 目的:在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营养水平的“DDP”方法的基础上,使DDP与体质指数,能量、蛋白质以及有关营养素的摄入发生一定的联系,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功能,来对个体的膳食营养进行评价。方法:将“DDP”方法改进成亦能很好地用于个人膳食营养水平评价的“膳食评价百分法”,即BFF法。结果:通过对28位老人和41位大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评价,证实该方法用于个人膳食指导具有可操作性好、实用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膳食 模式 个人膳食 营养 DDP法 适用性
下载PDF
结合个人膳食手册指导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
3
作者 孙培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166-167,共2页
目的为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个人膳食手册,指导血液透析患者摄入正确的饮食,使患者能持之以恒。方法通过为150例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个体膳食手册,观察患者对饮食的依从性及正确饮食摄入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受试透析患者能... 目的为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个人膳食手册,指导血液透析患者摄入正确的饮食,使患者能持之以恒。方法通过为150例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个体膳食手册,观察患者对饮食的依从性及正确饮食摄入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受试透析患者能够坚持依附于科学的营养膳食的摄入习惯,改善了实验室指标。结论个体营养膳食手册实施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减少透析远期和近期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膳食手册 规律性血液透析 饮食指导
下载PDF
高职食品营养课程个人膳食营养分析模型的应用
4
作者 谭文波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9年第11期44-46,共3页
在食品营养课程教学中,以一位发生在身边的食品专业女学生为案例,通过连续7天的膳食调查,分析评价其膳食营养水平,并以此建立个人膳食营养分析评价模型,建立营养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桥梁,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技能,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食品营养课程教学中,以一位发生在身边的食品专业女学生为案例,通过连续7天的膳食调查,分析评价其膳食营养水平,并以此建立个人膳食营养分析评价模型,建立营养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桥梁,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技能,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专业拓展岗位的技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课程 个人膳食调查 营养分析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浅谈血脂异常的防治
5
作者 张石锐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68-468,F003-F004,共3页
所谓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而言。长期的血脂异常,可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壁增厚、变硬,导致管腔狭窄,容易诱发动脉粥样... 所谓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而言。长期的血脂异常,可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壁增厚、变硬,导致管腔狭窄,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引起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环境因素、个人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对预防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TG) 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 血清总胆固醇 个人膳食结构 预防和治疗 脂质沉积 管腔狭窄 发病原因 环境因素 危险因素 生活习惯 重要意义 冠心病 血管壁 病死率
下载PDF
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伟达 马宁 +6 位作者 王惠君 王志宏 张赓 张伋 欧阳一非 王春玲 张兵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4-323,共10页
目的运用人群调查资料对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的区分效度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作为评价资料,应用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计算18~60岁成年调查对象的个人膳食得分,然后按照调查对象个人膳食得分的... 目的运用人群调查资料对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的区分效度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作为评价资料,应用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计算18~60岁成年调查对象的个人膳食得分,然后按照调查对象个人膳食得分的五分位划分为五组;计算每一组调查对象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及营养素平均需要量的不满足率与不同水平个人膳食得分之间的关联,以此来验证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的区分效度。结果调查对象能量、谷类蛋白摄入量和脂肪、饱和脂肪酸、钠等限制性营养素的摄入量随着个人膳食评分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P〈0.0001);其他来源的蛋白质、铁、维生素A、钙、维生素B1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则有相反的趋势(P〈0.0001);调查对象不同营养素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EAR)的比例均有随着个人膳食评分升高而下降的趋势(P〈0.01)。结论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的区分效度得到验证,模型可反映调查对象膳食营养状况,提示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可以作为指导居民正确选择健康食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包装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模型 个人膳食评分 区分效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