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媒体时代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构关系及其档案治理
1
作者 李阳瑞 李明蔚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社交媒体深刻影响着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生成、传播和演化。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经历、情感和想法,将个人记忆投射到公共领域,在群体交互中与他人记忆链接,逐步沉淀为集体的共同记忆。集体记忆以社会框架的形式,制约和引导个人记... 社交媒体深刻影响着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生成、传播和演化。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经历、情感和想法,将个人记忆投射到公共领域,在群体交互中与他人记忆链接,逐步沉淀为集体的共同记忆。集体记忆以社会框架的形式,制约和引导个人记忆的表达。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通过社交媒体技术环境交织互构,形成复合的社会记忆图景。海量社交媒体信息构成了个人和集体记忆的数字化档案。为此,档案工作应顺应社会记忆生产的新特点,通过优化制度、创新技术、确保安全、强化融合等策略,协同推进个人记忆档案和集体记忆档案的规范化治理,充分彰显社会记忆档案资源的价值,服务社会与个人记忆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记忆 集体记忆 社交媒体 互构 档案治理
下载PDF
从个人记忆到“无中心”--在历时的文脉中设计
2
作者 王斌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以苏州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为对象,用索绪尔语言学中的“共时”与“历时”概念作为切入角度,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剖析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通过对“文脉”一词的重新诠释,试图重构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共时的文脉包含... 以苏州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为对象,用索绪尔语言学中的“共时”与“历时”概念作为切入角度,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剖析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通过对“文脉”一词的重新诠释,试图重构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共时的文脉包含场地条件和社会条件,历时的文脉虽然指的是历史的演化过程,但在具体设计中却是对于这种演化的记忆与理解,是一种个人化认知。从几乎是潜意识的个人记忆表达,到有意识地编辑成知识体系,建筑设计可以转变成主动的对于历时文脉的创造,而其结果是一种“无中心”的空间。以共时的和历时的文脉作为相互对照的设计工具,可以先验地引领设计,也可以通过经验回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脉 历时 共时 批判性建筑学 个人记忆 知识体系 “无中心”空间
下载PDF
《棋王》:扩大化了的个人记忆
3
作者 党渊博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9期27-30,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坛上兴起了“文化寻根”的热潮,进而出现了“寻根文学”,众人将目光转向乡村、转向民族文化,希望借此来对深藏在乡村中的人、事和物进行深度研究、探索,希望从中获取传统意识、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阿城于198...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坛上兴起了“文化寻根”的热潮,进而出现了“寻根文学”,众人将目光转向乡村、转向民族文化,希望借此来对深藏在乡村中的人、事和物进行深度研究、探索,希望从中获取传统意识、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阿城于1984年发表的小说《棋王》一问世,就被奉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从贯穿《棋王》主人公王一生的“吃饭”和“下棋”两个核心意象出发,再结合作家本身和时代主题等因素,分析小说表面上是对最本真的生命形式的日常化、世俗化呈现,而实质上是在特定时代下被放大了的个人记忆,在艰难时世中,一代人依然不屈不挠地为着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生活而勇敢奋斗着,这部作品是为这群坚强的人写的一首关于生命的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记忆 《棋王》 艰难时世 文化寻根 寻根文学 传统意识 核心意象 日常化
下载PDF
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的建构和博弈 被引量:23
4
作者 邵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人类曾过度强调个体的脑力记忆,其实两人间的结构性交互记忆、群体间的合作性记忆以及借助科技的渠道性、媒体性记忆似乎注定要为记忆带来革命性变化。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媒介记忆共同构成的交互记忆系统,不仅影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 人类曾过度强调个体的脑力记忆,其实两人间的结构性交互记忆、群体间的合作性记忆以及借助科技的渠道性、媒体性记忆似乎注定要为记忆带来革命性变化。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媒介记忆共同构成的交互记忆系统,不仅影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也影响大众媒介传播。于是,了解、掌握交互记忆系统背景下媒介记忆的独特性以及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交互关系所产生的利弊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记忆 个人记忆 人机记忆 交互记忆 交互记忆系统
下载PDF
论北美华人文学中的故国历史和个人记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94,共6页
在北美华人文学中,无论是华文创作还是英文创作,许多作家都在作品中通过对故国历史的描写,展示个人记忆。在这种故国历史的书写和个人记忆的呈现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背景和以不同语言创作的作家们,在自己的笔下表现出了不同的... 在北美华人文学中,无论是华文创作还是英文创作,许多作家都在作品中通过对故国历史的描写,展示个人记忆。在这种故国历史的书写和个人记忆的呈现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背景和以不同语言创作的作家们,在自己的笔下表现出了不同的创作风貌和文学特色,而他们这些各自不同的风貌和特色,正构成了北美华人文学的某种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华人文学 故国历史 个人记忆
下载PDF
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从《青春之歌》看“革命文学”叙事的重构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0-33,共4页
《青春之歌》是17年时期红色经典之一。它的构思、创作明显贯穿着政治意识形态主观意图和价值重构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探讨作者将个人记忆纳入集体记忆的过程,认识到,“革命文学”的叙事重构,不是一个仅仅关联着形式的小问题,更是一个... 《青春之歌》是17年时期红色经典之一。它的构思、创作明显贯穿着政治意识形态主观意图和价值重构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探讨作者将个人记忆纳入集体记忆的过程,认识到,“革命文学”的叙事重构,不是一个仅仅关联着形式的小问题,更是一个隐含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根本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沫 《青春之歌》 个人记忆 集体记忆 “革命文学” 重构
下载PDF
民族志书写与个人记忆 被引量:3
7
作者 耿占春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本期我们推出"文学地理"栏目。本栏目将陆续以小辑的形式集中展示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省市的文学风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风土是滋润文学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另一方面,环境并不决定一切,不同地域的文学并不意味着天然拥... 本期我们推出"文学地理"栏目。本栏目将陆续以小辑的形式集中展示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省市的文学风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风土是滋润文学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另一方面,环境并不决定一切,不同地域的文学并不意味着天然拥有本质性的审美差异。如果同一地域的作家都用统一的风格进行创作,在艺术上表现出千人一面地趋同现象,这样的文学生态是可悲的。我们在相对宽泛的"文学地理"的名义下,倡导以文本阅读为基础,对各地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个性化的具体分析,追求个案剖析与宏观描述的有机结合,多角度、多视点地呈现各特定地域的文学发展进程和标志性文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人 个人记忆 民族志 哈萨克族 神话 草原火 书写 哈萨克民族 日常生活 口头叙述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个人记忆的建构与唤醒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松平 吴祥子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34,共2页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以在线协同生产和电子存储为主要特征的电子记忆工业已成为集体记忆生产的主要平台,集体记忆不再局限于特定内容的筛选和固化,个体记忆微光在网络空间中汇聚成关涉每个用户的"记忆集体",并终将在历史...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以在线协同生产和电子存储为主要特征的电子记忆工业已成为集体记忆生产的主要平台,集体记忆不再局限于特定内容的筛选和固化,个体记忆微光在网络空间中汇聚成关涉每个用户的"记忆集体",并终将在历史中得以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记忆 集体记忆 记忆技术
下载PDF
林白小说中的个人记忆与女性时间——以《一个人的战争》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迎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记忆"在林白"个人化"的"女性写作"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她把"回望"作为写作的"基本姿势",认同记忆的"个人性"特征,背离集体记忆中的时间经验和叙事传统,用边缘性的... "记忆"在林白"个人化"的"女性写作"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她把"回望"作为写作的"基本姿势",认同记忆的"个人性"特征,背离集体记忆中的时间经验和叙事传统,用边缘性的书写重构时间与历史,这种艺术特质集中地展示于她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该作品显示了个人记忆之颠覆与虚构的能量,表达了对时间形式与意义的性别感悟。细读《一个人的战争》,可以从"记忆"与"时间"的角度去探寻成就林白的"个人化写作"或"女性小说"的艺术隐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白小说 《一个人的战争》 个人记忆 永恒时间
下载PDF
个人记忆映射下的乡土世界——评韩少功的《山南水北》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颖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43-45,共3页
韩少功的《山南水北》是一本乡土散文集,其中,作者的个人记忆是一条贯穿始终的潜在线索。该散文集里,那个叫做"八溪峒"的乡土社会在作者眼里是诗意盎然的,也是传奇神秘的,他对那片土地的情感态度以至他习惯性的文化批判视角... 韩少功的《山南水北》是一本乡土散文集,其中,作者的个人记忆是一条贯穿始终的潜在线索。该散文集里,那个叫做"八溪峒"的乡土社会在作者眼里是诗意盎然的,也是传奇神秘的,他对那片土地的情感态度以至他习惯性的文化批判视角都烙上了他个人记忆的印痕。《山南水北》是作者对自己生命的又一次抒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山南水北 散文 个人记忆 乡土
下载PDF
个人记忆与宏大叙事的巧妙缝合——论《青春之歌》叙事处理之特定时代的成功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忠顺 《阴山学刊》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杨沫的《青春之歌》将“个人记忆”织入“宏大叙事”,以最具个人化特质的爱情叙事与“政治”叙事巧妙缝合,在经验与超验之间建立暗喻转换的关系,使知识女性林道静的爱情经验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在由爱情履历里三个男性所构成... 杨沫的《青春之歌》将“个人记忆”织入“宏大叙事”,以最具个人化特质的爱情叙事与“政治”叙事巧妙缝合,在经验与超验之间建立暗喻转换的关系,使知识女性林道静的爱情经验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在由爱情履历里三个男性所构成的精神履历里的三个阶段中统一起来,一举获得成功。其中,作为知识分子主人公的女性性别的文化意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部小说局部的明显不足和修订本的失败则缘于“个人记忆”的欠缺和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之歌》 成长小说 知识分子 个人记忆 宏大叙事
下载PDF
时空之流的个人记忆——冯友兰、金岳霖、钱穆以西南联大为中心的回忆录
12
作者 杨绍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7,共9页
在20世纪80年代,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刘培育主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钱穆《师友杂忆》等回忆录相继出版。这些回忆录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集中回忆,也对西南联大的人际交往和学术研究进行了重现,用文学表达的方... 在20世纪80年代,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刘培育主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钱穆《师友杂忆》等回忆录相继出版。这些回忆录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集中回忆,也对西南联大的人际交往和学术研究进行了重现,用文学表达的方式建构了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回忆录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表达空间,也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西南联大热",彰显了西南联大在中国现代文化史、高等教育史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个人记忆 回忆录
下载PDF
“记忆盒子”——以“个人记忆”为主题的设计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文韬 何彦刚 俞泉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1期24-25,共2页
“记忆盒子”系列课程,是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发起的建筑学教学改革体系下,作为本科学生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课程。教师团队在反思传统文脉课和遗产保护实践项目的基础上,相对于“宏大叙事”的历史主题,提出以“个人记忆”为研... “记忆盒子”系列课程,是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发起的建筑学教学改革体系下,作为本科学生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课程。教师团队在反思传统文脉课和遗产保护实践项目的基础上,相对于“宏大叙事”的历史主题,提出以“个人记忆”为研究对象的设计教学。目前,课程尚处于初期阶段,难免存在诸多问题,望读者予以谅解与指正。1.为什么研究“个人记忆”?“记忆盒子”课程的设计教学,是围绕“个人记忆”进行的探索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记忆 传统文脉 保护实践 建筑学领域 教师团队 我与地坛 口耳相传 史铁生 遗址公园 梏拲
下载PDF
对话: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图景与个人记忆——影片《世界》导演演员访谈录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瑾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6,共4页
本次对话,不仅是贾樟柯拍片八年以来首次亲耳聆听观众的意见,也是艺术家对中国当下现实的一次深层剖析。作为贾樟柯解禁后的首部影片,《世界》一方面延续了他一贯的思考;另一方面,也一反他前三部影片中对于家乡、对于20世纪80年代、对... 本次对话,不仅是贾樟柯拍片八年以来首次亲耳聆听观众的意见,也是艺术家对中国当下现实的一次深层剖析。作为贾樟柯解禁后的首部影片,《世界》一方面延续了他一贯的思考;另一方面,也一反他前三部影片中对于家乡、对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思考,转而从个人记忆出发关注全球化影响之下处在急剧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本片中还相应地采用了数字技术,希望赋予世界各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全球化 个人记忆 数字
下载PDF
战争创伤与个人记忆——福克纳航空短篇小说中的飞行员形象分析
15
作者 张敬于 姜礼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福克纳对航空书写情有独钟,一些作品不仅有大量的对航空飞行的描写,而且塑造了诸多典型的飞行员形象。本文主要基于福克纳四个短篇小说,考察其中的飞行员形象。福克纳笔下的飞行员往往身陷物质匮乏和精神空虚的双重困境,充满着浓厚的悲... 福克纳对航空书写情有独钟,一些作品不仅有大量的对航空飞行的描写,而且塑造了诸多典型的飞行员形象。本文主要基于福克纳四个短篇小说,考察其中的飞行员形象。福克纳笔下的飞行员往往身陷物质匮乏和精神空虚的双重困境,充满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源于作家自身经历中的个体创伤和一战造成的集体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飞行员 战争创伤 个人记忆
下载PDF
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的嬗变与博弈
16
作者 李黎 李开才 王涛 《新闻前哨》 2020年第4期90-91,共2页
媒介记忆是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织领域,信息的传播可以作为记忆形成的途径,人与媒体之间的不断互动形成了交互记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媒介相互依存、相互成全,但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个人记忆与媒介记忆和交互呈现出新的变化,媒介记... 媒介记忆是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织领域,信息的传播可以作为记忆形成的途径,人与媒体之间的不断互动形成了交互记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媒介相互依存、相互成全,但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个人记忆与媒介记忆和交互呈现出新的变化,媒介记忆形成途径更加多元复杂,于是个人记忆的形成拥有了更多来源,却面临着信息庞杂性、无效性、虚假性的多重挑战,这都于新媒体的环境中形成了记忆领域的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记忆 媒介记忆 交互记忆
下载PDF
集体无意识与个人记忆的花葬——解读《死者田园祭》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姝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寺山修司是日本电影史上少有的奇才,其作品想象奇特、色彩斑斓,时空多变。他屡屡以时间与记忆为主题,进行个人化的电影语言探索。被视为艰涩难懂的代表作品《死者田园祭》实则是导演对日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个人记忆的打捞。
关键词 寺山修司 《死者田园祭》 集体无意识 个人记忆
下载PDF
镜头下的个人记忆——《船工》观后感
18
作者 崔力文 《科教文汇》 2008年第18期189-189,共1页
《船工》是一部优秀的人文记录片。"把现实与诗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第11届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评委会对《船工》的一句评语。在笔者看来,它是一部用镜头完美展现个人记忆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 个人记忆 镜头 象征
下载PDF
《明月几时有》:个人记忆与历史叙事
19
作者 陈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1,共3页
电影《明月几时有》是许鞍华执导的一部抗战主旋律电影,该片以我国抗战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护送八百名文化名人安全撤离香港这一历史事件为开端,主要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香港后,以小学教师方兰为首的一群小人物顽强抗日的... 电影《明月几时有》是许鞍华执导的一部抗战主旋律电影,该片以我国抗战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护送八百名文化名人安全撤离香港这一历史事件为开端,主要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香港后,以小学教师方兰为首的一群小人物顽强抗日的热血故事,电影依托个人记忆与历史叙事的方式成功摆脱了以往抗日电影的“套路和束缚”,其全新的电影创作方式不失为一次抗日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尝试,虽然很难将其定义成一种全新形式的战争电影,但是其艺术价值仍然值得广大观者探索和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月几时有》 个人记忆 历史叙事
下载PDF
黄桷坪的个人记忆
20
作者 秦明 《当代美术家》 2010年第4期84-85,共2页
黄桷坪将有大典的消息已是早早地传达下来。谈建校七十周年华诞,命题是回忆纪念之类。动笔尹始,方觉自己果然是老了,唯有老人才兴撰文忆人忆事。黄桷坪尽管已有二十年未去怀旧,但夜来的梦里却是亲临无数次。河东河西地过了近三十年,昔... 黄桷坪将有大典的消息已是早早地传达下来。谈建校七十周年华诞,命题是回忆纪念之类。动笔尹始,方觉自己果然是老了,唯有老人才兴撰文忆人忆事。黄桷坪尽管已有二十年未去怀旧,但夜来的梦里却是亲临无数次。河东河西地过了近三十年,昔日的青春同路人尽显非凡造化:有肉食者身居要津;更是大师者众,兼有好莱坞影星。当然也有食粟者如我也——草民一介,既无啸聚山林之悍勇,亦无笑傲江湖之才德,还算好手好脚地活着,坐看江湖的云起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傲江湖 个人记忆 同路人 近三十年 动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