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言说与启蒙叙事——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1942》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思涵 沈嘉达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2-76,共5页
刘震云是一位有思想有行动的作家。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被改编成电影《1942》,不仅仅是载体和主导者的转换,更多的是内蕴的流变和思想的衰减。首先,电影转换了叙事视点,由"我"转换为第三人称。小说充满了主观意味和尖锐痛感... 刘震云是一位有思想有行动的作家。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被改编成电影《1942》,不仅仅是载体和主导者的转换,更多的是内蕴的流变和思想的衰减。首先,电影转换了叙事视点,由"我"转换为第三人称。小说充满了主观意味和尖锐痛感,是一种"民间意识"和"个体历史观",更锐利,更沉重,更荒诞。其次是人物和情节的"重新"设置。电影《1942》让我们回到传统电影的"苦大仇深"时代,回到正统路线上去。历史本身充满复杂性、多维性、不确定性,无论是要丰富历史形态,还是要警惕历史悲剧重演,我们对历史面貌的进一步探索都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温故一九四二》 电影《1942》 个体历史观 启蒙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