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个体发生学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永生 《中国外语》 CSSCI 2011年第6期18-25,共8页
30多年来,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高度重视语言发生学,坚持从种系发生学、个体发生学和语篇发生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系统和话语形式的演变展开研究,在上述三个方面,尤其是个体发生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首先... 30多年来,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高度重视语言发生学,坚持从种系发生学、个体发生学和语篇发生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系统和话语形式的演变展开研究,在上述三个方面,尤其是个体发生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首先论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个体发生学研究所做的贡献,然后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个体发生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个体发生学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个体发生学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个体发生学
原文传递
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2
作者 黄振灵 黄赞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8,共6页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仅是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变革 ,而且还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 ,是哲学的主题、性质、基本问题的根本变化 ,是传统哲学的终结。这是从个体哲学发生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哲学观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 哲学 元问题 个体哲学发生学 马克思哲学 哲学形态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发生学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永生 吴格奇 赵玲莉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6,共9页
由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语义学。围绕语义这个复杂的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意义的生成可以从种系发生、个体发生和语篇发生三个不同的方面来展开。本文将... 由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语义学。围绕语义这个复杂的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其中,意义的生成可以从种系发生、个体发生和语篇发生三个不同的方面来展开。本文将首先厘清三种发生学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语言的系统性、功能性、话语意义的语境依赖性、隐喻性、语类结构的完整性、学科性与建构性七个方面来论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篇发生学所开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种系发生学 个体发生学 语篇发生学 韩礼德
原文传递
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 abramus)回声定位及母婴交流行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江 刘颖 +3 位作者 陈敏 李振新 张喜臣 周江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47-1252,共6页
研究了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及捕食策略,并研究了其幼蝠的声波特征.结果表明: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为声脉冲时间长度中等的FM型,一次完整的声波包括1~2个谐波,在不十分复杂的环境中掠食中等大小的静止昆虫;幼蝠发出频... 研究了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及捕食策略,并研究了其幼蝠的声波特征.结果表明: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为声脉冲时间长度中等的FM型,一次完整的声波包括1~2个谐波,在不十分复杂的环境中掠食中等大小的静止昆虫;幼蝠发出频率较低、声脉冲时间较长、结构不固定的不连续叫声.利用SPSS11.0软件对成蝠与幼蝠声波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成蝠与幼蝠叫声存在较大差异,幼蝠的不连续叫声亦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且主要存在于异母所产的幼蝠个体间.讨论了成幼声波差异产生的个体发生学原因,幼蝠个体间声波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普通伏翼蝠母婴交流行为中的主要作用.为深入研究蝙蝠幼蝠声波与母婴交流行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伏翼蝠 回声定位声波 个体间差异 母婴交流 捕食策略 个体发生学
下载PDF
算术模块的行为与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林成 熊哲宏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2-1004,共3页
近年来,算术模块的研究主要在行为和神经机制领域展开。种族进化史研究表明,动物具备算术能力,它们运用数量感来表征可数与不可数的数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个体发生学研究表明,婴儿也具备算术能力。神经科... 近年来,算术模块的研究主要在行为和神经机制领域展开。种族进化史研究表明,动物具备算术能力,它们运用数量感来表征可数与不可数的数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个体发生学研究表明,婴儿也具备算术能力。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动物和人的脑中有算术加工的区域和回路,在基本的数字表征和操作加工过程中,大脑双侧的顶内沟(HIPS)发挥着核心作用。以上各方面的研究证据支持算术模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模块 种族发生学 个体发生学 神经机制
下载PDF
have+-en的语义特征探微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瑞球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共4页
本文以兰盖克理论为依据,深入探究了have+-en的语义特征,并对易仲良教授提出的have+-en语法结构的语义实质,从新的视角进行论证.
关键词 先联性 共时的 历时的 个体发生学 搭配的
下载PDF
语言中的“指鹿为马” 被引量:2
7
作者 伍铁平 《汉语学习》 1982年第2期56-58,共3页
人们读《史记》上记载的秦朝丞相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感到赵高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十分可气。可是一般人很少想到,动物的名称在历史上经常发生变化,指鹿为马的事并不希奇。例如从词源上看,英语的deer(鹿)跟德语的Tier(动物、兽类)... 人们读《史记》上记载的秦朝丞相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感到赵高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十分可气。可是一般人很少想到,动物的名称在历史上经常发生变化,指鹿为马的事并不希奇。例如从词源上看,英语的deer(鹿)跟德语的Tier(动物、兽类)是同一个词,中世纪英语的deer的意义也是“动物”,后来词义所指范围缩小才专指“鹿”。又如北美的一种印第安语(Navaho语)就曾将“马”叫做“狗”。因为那个部族在从欧洲输入马以前,只有狗这唯一的家畜,所以见到马一时想不出名称,便把马叫做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鹿为马 语言 指范围 词义 俄语 英语 赵高 个体发生学 系统发生学 儿童
下载PDF
语言与思维小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树年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Z1期89-91,共3页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病理学家以及其他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不少人对这个问题都有过论述.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形式和...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病理学家以及其他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不少人对这个问题都有过论述.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思维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唯一工具,因此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家 思维过程 外语思维 思维能力 个体发生学 线性排列 系统发生学 正象 要籍 繁衍后代
下载PDF
儿童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特点研究
9
作者 王荣斌 乔云卿 薛耀琴 《外语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1,159,160,共12页
以自然互动视频为语料,基于系统功能个体发生学,构建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贴真概念模型,探讨汉语儿童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特点。研究表明,儿童可以使用灵活的多模态话语-语用调节策略,展现出具有差异化的微观模态使用偏好。增强直接拒... 以自然互动视频为语料,基于系统功能个体发生学,构建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贴真概念模型,探讨汉语儿童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特点。研究表明,儿童可以使用灵活的多模态话语-语用调节策略,展现出具有差异化的微观模态使用偏好。增强直接拒绝语力或减弱间接拒绝语力时,语言优先;减弱直接拒绝语力或增强间接拒绝语力时,倾向平衡使用语言和多模态。在多模态话语策略方面,儿童融合使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副语言和身势语;在多模态语用策略方面,儿童多借助长话语创造实施多模态语用策略的会话空间,通过多模态解释、道歉、提供备选方案等策略实施拒绝,进而调节语力。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儿童多模态拒绝语力的认识,推动儿童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拒绝语力 多模态 系统功能个体发生学 多模态话语策略 多模态语用策略
原文传递
Ontogeny of the Lymphoid Organs of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被引量:1
10
作者 LIUYun JIANGGuoliang ZHANGShicu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Histological study on the ontogeny of the lymphoid organs, kidney, thymus and spleen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from hatching to 40 d was carried out. The pronephric kidney duct appeared early in ha... Histological study on the ontogeny of the lymphoid organs, kidney, thymus and spleen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from hatching to 40 d was carried out. The pronephric kidney duct appeared early in hatching although the primordial haemopoietic stem cells were observed within a week after hatching. The spleen was first seen after 8 d of hatching. The thymus appeared after 15 d, situated near the pronephric kidney. Small lymphoid cells appeared during the later phase of the post-larval stage in the sequence of thymus, kidney and spleen. During the 40 d of observations, there were no distinct inner or outer zones in thymus and no red or white pulp in splee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onspecific defense immune syst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larval stage of Japanese floun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TOGENY lymphoid organs Japanese flounder
下载PDF
列宁关于辩证法叙述的四种设想以及把列宁的四种设想结合在一起的可能性
11
作者 Б.М.凯德洛夫 苏国勋 《世界哲学》 1984年第4期59-65,共7页
我们在上一章的末尾曾经指出,对列宁的《哲学笔记》进行仔细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想法:列宁在研究辩证法的过程中至少形成过四种不同的系统叙述辩证法的设想。初看起来可能会感到这几个设想互相之间并不完全相容。但是进行深入的考察就... 我们在上一章的末尾曾经指出,对列宁的《哲学笔记》进行仔细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想法:列宁在研究辩证法的过程中至少形成过四种不同的系统叙述辩证法的设想。初看起来可能会感到这几个设想互相之间并不完全相容。但是进行深入的考察就会确信,它们是内在统一的,而且它们本身中所包含的恰恰是对辩证法这样一种叙述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综合设想 列宁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三个要素 黑格尔辩证法 个体发生学 叙述 可能性 相互关系
原文传递
读《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杂感
12
作者 于怀璧 《外国语言文学》 1988年第3期93-96,共4页
伍铁平教授的专题学术论文集《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出版了。有关此书内客,缨铠同志已撰文作了专门介绍(载《外语学刊》1987年第2期),本文不拟重复。笔者试图从另一角度谈谈读此书的一些感想和收获。这部文集所收... 伍铁平教授的专题学术论文集《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出版了。有关此书内客,缨铠同志已撰文作了专门介绍(载《外语学刊》1987年第2期),本文不拟重复。笔者试图从另一角度谈谈读此书的一些感想和收获。这部文集所收论文,大多都在国内几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铁平 语言学家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个体发生学 语言与思维
原文传递
Ontogeny of express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s in human fetal skin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2 位作者 葛世丽 孙同柱 盛志勇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5年第6期332-338,共7页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bFGF ) and its receptors, fig ( FGFR1 ) and bek ( FGFR2 ), in fetal skin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s underlying the relevance o...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bFGF ) and its receptors, fig ( FGFR1 ) and bek ( FGFR2 ), in fetal skin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s underlying the relevance of these 3 proteins to skin development 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henotypic transition from scarless to scar- forming healing. Methods : Eighteen specimens of fetal skin biopsies of human embryo were obtained from spontaneous abortions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s of 13-32 weeks. Gene expression of bFGF, bek and fig was examined with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T-PCR ). The dynamic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3 proteins were detected with streptavidin peroxidase ( SP )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 Results: In the early gestational fetal skin, genes of bFGF and fig were strongly expressed and more protein contents of these 2 proteins were found as compared with the genes at late gestation fetal skin (2.446 ± 0. 116 and 2.066±0.152 versus 2. 157± 0.101 and 1.818± 0.086, respectively, P 〈 0.05 ). On the contrary, the levels of gene expression and protein content of bek were not differently expressed in the early gestational fetal skin versus the late ones. Protein particles of bFGF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pidermal cells and some fibroblasts. Bek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cell membrane and cytoplasm of epidermal cells while fig protein was principally located in the epidermal cells, endothelial cells and some fibroblasts. Conclusions: The endogenous bFGF and their refeptors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cutaneous development at fetal stage. The differently expressing levels of bFGF and fig during gestation may be related to scarless or scarforming repair during ge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asic Gene expression SKIN Gestational 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