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协作学习中的集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 被引量:10
1
作者 斯琴图亚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2,共7页
文章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在线协作学习中集体责任和个体生成角色的发展动态,及其对知识建构过程的协同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集体责任的三个特征(参与意识、协同交互... 文章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在线协作学习中集体责任和个体生成角色的发展动态,及其对知识建构过程的协同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集体责任的三个特征(参与意识、协同交互、均衡发展)与个体生成角色(探究引申、知识促进、知识整合、探究管理)的分布形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动态演进的复杂关系,且两者共同影响协作对话本质。探讨在线协作学习中集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创设在线协作学习环境,并为知识建构提供策略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学习 集体责任 个体生成角色
下载PDF
个体生成: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之意蕴 被引量:11
2
作者 熊华军 《复旦教育论坛》 2006年第6期16-19,108,共4页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个体在涡式循环的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育中,个体生成的最终目的体现为“智慧人,”他是个体的“生命与意义”、“社会与实践”、“灵魂与境界”的完美和谐统一。为...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个体在涡式循环的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育中,个体生成的最终目的体现为“智慧人,”他是个体的“生命与意义”、“社会与实践”、“灵魂与境界”的完美和谐统一。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面向具体个人,通过自由与纪律的节奏,借助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文学的统一关系,挖掘古典教育在当代的意义,是教育促进个体生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生成 过程教育哲学 怀特海
下载PDF
论美学传统思维方式的突破——从社会个体生成论角度看美学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1
3
作者 霍桂桓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3,共5页
通过以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为基础,我们有可能从生成论的角度出发,以生成论的基本框架突破和扬弃美学传统思维方式所坚持的主客二分的预成论基本框架,探讨社会个体的审美维度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不同于其认识维度和社会... 通过以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为基础,我们有可能从生成论的角度出发,以生成论的基本框架突破和扬弃美学传统思维方式所坚持的主客二分的预成论基本框架,探讨社会个体的审美维度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不同于其认识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它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以及我们应当如何根据这些方面确定我们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美学 思维方式 社会个体生成 元理论 研究对象
下载PDF
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如何践行文化自信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佳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背景中,一些人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不要错误地认为外来文化是优秀文化,其实,历经千百年发展,拥有博大精深的底蕴和海纳百川特点的中华文化,才更能彰显优秀文化的本色。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意识。鉴于此,... 在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背景中,一些人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不要错误地认为外来文化是优秀文化,其实,历经千百年发展,拥有博大精深的底蕴和海纳百川特点的中华文化,才更能彰显优秀文化的本色。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意识。鉴于此,本文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的角度探讨践行文化自信应从社会个体着手,让社会个体在与社会维度、文化维度构成的生成过程中,增加其社会认知,提高其人生境界,增强文化自信意识,并通过与其他社会个体的互动,带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信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个体生成 文化 自信
下载PDF
梅洛-庞蒂现象学文论的伦理责任——兼论文学语言对于个体生成的促动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梅洛-庞蒂对于胡塞尔语言现象学和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改造,由此发展出了言语现象学,从而洞悉了言语与个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表明文学性语言对于日常语言的偏离,不但对于个体的历史性生成而言有着积极的促动作用,而且... 梅洛-庞蒂对于胡塞尔语言现象学和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了改造,由此发展出了言语现象学,从而洞悉了言语与个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表明文学性语言对于日常语言的偏离,不但对于个体的历史性生成而言有着积极的促动作用,而且对于历史有着真切而深刻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言语现象学 文学语言 个体生成
下载PDF
论审美活动的学术定位——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美学的研究对象
6
作者 霍桂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9,共8页
在当今"审美泛化"几乎遍及日常生活每一个方面的情况下,美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明确"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从对这种活动的严格的学术定位入手,通过概括阐述进行这种学术定位的原因、方式和结果,根据"社会个... 在当今"审美泛化"几乎遍及日常生活每一个方面的情况下,美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明确"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从对这种活动的严格的学术定位入手,通过概括阐述进行这种学术定位的原因、方式和结果,根据"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强调必须从严格的学术批判反思精神出发,通过既把审美活动与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严格区别开来、又有机统一起来,真正确定审美活动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今天仍然能够存在并健康发展的美学研究,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学术定位 社会个体生成 常识 后实践
下载PDF
论判断文化是否先进的方式——兼论以“社会个体生成论”为判断依据的现实可能性
7
作者 霍桂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3,共6页
究竟应当如何判断一种文化的先进与否,这个问题既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的难题,也显然由于其答案对现实的规范引导性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人们无法对文化的先进性进行确切的判断,主要是由其引用的传统文化定义和其中所隐... 究竟应当如何判断一种文化的先进与否,这个问题既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的难题,也显然由于其答案对现实的规范引导性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人们无法对文化的先进性进行确切的判断,主要是由其引用的传统文化定义和其中所隐含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决定的,因此,只有彻底突破和扬弃这种定义,寻找真正切合实际的文化定义,才有可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科学方式。而社会个体生成论的文化定义则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传统文化观 扬弃 社会个体生成
下载PDF
论作为宗教意识之基础的终极关注——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的角度来看
8
作者 霍桂桓 《社会科学论坛》 2011年第10期4-11,共8页
要想恰当地探讨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研究者既不应当单纯地探讨某一种宗教,也不能仅仅凭借经验性社会学调查,而且还需要着眼于更加深刻的层次,即充分重视宗教意识和作为其基础的终极关注;因为单纯地着眼于一种宗教,往往会只关注一点而不... 要想恰当地探讨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研究者既不应当单纯地探讨某一种宗教,也不能仅仅凭借经验性社会学调查,而且还需要着眼于更加深刻的层次,即充分重视宗教意识和作为其基础的终极关注;因为单纯地着眼于一种宗教,往往会只关注一点而不及其余,而完全诉诸经验性社会学调查则很可能流于"形式合理性"而使研究结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解释力大打折扣;而探讨和研究以基于社会分层的现实社会个体的宗教意识和作为其基础的、各种各样的终极关注,则完全有可能弥补这两个方面研究的不足,从而使我们的研究真正能够得出预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个体生成 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 宗教意识 终极关注 社会分层
下载PDF
试论文化的个体生成与文化自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娜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1,共3页
个体是文化的个体,文化是个体的存在方式。文化与个体的相互统一和协调是文化个体生成的逻辑起点。文化的个体生成,主要指在人与自然关系系统中,作为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之统一的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生成,这是一种文化的再现过程,是已... 个体是文化的个体,文化是个体的存在方式。文化与个体的相互统一和协调是文化个体生成的逻辑起点。文化的个体生成,主要指在人与自然关系系统中,作为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之统一的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生成,这是一种文化的再现过程,是已有文化在每个个体中的生成。文化的个体生成包括重复性生成和创造性生成。文化自觉是文化的个体生成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个体 文化的个体生成 文化自觉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的最优个体选择算法
10
作者 安迎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5,共5页
文章针对目前最优个体评价及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联构的测试用例评价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进化过程中选择领航个体时,先选择实际执行路径与目标路径... 文章针对目前最优个体评价及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联构的测试用例评价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进化过程中选择领航个体时,先选择实际执行路径与目标路径接近度高的个体,再在这些个体集中选择分支距离最小的个体,从而得到领航能力最优的个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快速寻优到测试用例,尤其是针对多层嵌套程序的测试用例,生成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接近度函数 分支距离函数 启发式方法 最优个体生成算法
下载PDF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个体生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娜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8,共5页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日渐形成,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明对话日益重要。个体如何在现代多元文化境遇下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关涉到个体自身的社会化与安身立命,而且也关涉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从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日渐形成,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明对话日益重要。个体如何在现代多元文化境遇下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关涉到个体自身的社会化与安身立命,而且也关涉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从文化认同视角研究当代个体生成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个体生成 主体性
原文传递
文化的个体生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形式
12
作者 毛素芝 《前沿》 2012年第13期184-185,共2页
个体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个体生成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个人生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形式。文化的个体生成,既是对当下个体的存在形式进行理论确认,又为个体... 个体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个体生成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个人生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形式。文化的个体生成,既是对当下个体的存在形式进行理论确认,又为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的个体生成 人的全面发展 本质形式
原文传递
价值资源开发与个体意义生成——当代学校课堂教学中道德价值的形成过程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小微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的实存背景之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文本和过程互动而使学生德性成长的资源愈加丰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从道德价值资源中获得个体意义的过程也更富生成性。文章从教师与教学文本、学生与教学文本、教师与学生、学... 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的实存背景之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文本和过程互动而使学生德性成长的资源愈加丰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从道德价值资源中获得个体意义的过程也更富生成性。文章从教师与教学文本、学生与教学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种关系视角考察了课堂价值资源与道德意义生成的若干问题,指出文本的价值解读、过程的多向互动、教师的价值引领,都是学生道德成长所必需。文章的最后以提问的方式表明,相对于价值的强灌输、硬牵引和“贴标签”而言,教师在价值问题上的“不作为”同样是“不尽责”和“不道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资源 个体意义生成 课堂教学 中小学 道德教育
下载PDF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14
作者 霍桂桓 蛰泰 《中国哲学年鉴》 2017年第1期414-414,共1页
该著通过系统梳理自笛卡尔以来的心灵哲学基本发展脉络,以及各家各派的基本观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当今我们就心灵哲学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灵哲学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结论推广运用到社会哲学研究领域,而是需要通过... 该著通过系统梳理自笛卡尔以来的心灵哲学基本发展脉络,以及各家各派的基本观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当今我们就心灵哲学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灵哲学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结论推广运用到社会哲学研究领域,而是需要通过逐步实现对唯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思维方式、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把人当作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存繁衍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把心灵当作人所具有的、不断生成发展的主观精神世界来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个体生成 社会行动者 心灵哲学 现实生活 生存繁衍 系统梳理 能动者 结论推广
原文传递
团体辅导与学生成长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静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年第3期14-17,共4页
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众多共性问题需要辅导员依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的性质,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给予正确引导和提前预防,从而培养全面、自由、充分、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促进学生成长与辅导员的发展。
关键词 团体辅导 个体生成 因材施教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生成过程
16
作者 姜亦伟 吴帅 孙文文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年第3期59-60,共2页
根据SECI模型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内化过程,以知识整体理论和建构主义为基础,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生成过程模型。社区成员个体知识生成是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生成的基础,社区成员之间通过不断交流,共同学习,将个人经验与技能与其... 根据SECI模型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内化过程,以知识整体理论和建构主义为基础,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生成过程模型。社区成员个体知识生成是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生成的基础,社区成员之间通过不断交流,共同学习,将个人经验与技能与其他成员共享,实现团队协作知识生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生成过程其实是一个个体知识生成、外化,从而成员间知识融合,最终生成社区知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知识生成 个体知识生成 团队知识生成
下载PDF
岩浆中心成矿系——岩浆岩体和矿床组合的空间分带理想模式 被引量:8
17
作者 岑况 田兆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1057,共7页
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大量热液金属矿床与岩浆岩体的空间和成因关系,参考首先由俄罗斯地球化学家提出的以矿床为中心的元素地球化学理想分带模式,提出了以岩浆岩为中心的矿床理想分布模式——"岩浆中心成矿系"。该模式以侵入... 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大量热液金属矿床与岩浆岩体的空间和成因关系,参考首先由俄罗斯地球化学家提出的以矿床为中心的元素地球化学理想分带模式,提出了以岩浆岩为中心的矿床理想分布模式——"岩浆中心成矿系"。该模式以侵入近地表含水围岩的岩浆岩体顶部为中心,一个完整的高温矿床→中温矿床→低温矿床从内带—过渡带—中带—外带有规律分布。内带主要为Nb、Ta、Hf、Li等经常在岩浆岩体内生成的矿床,形态受岩浆岩体控制,多为等轴状;过渡带为W、Sn、Mo、Bi等高温热液矿床,形态以三维等轴状为主;中带为Cu、Pb、Zn等中温矿床,以透镜状、脉状为主;外带为Au、Hg、Sb等低温矿床,矿体呈脉状、串珠状,受构造线控制,顺从构造线分布。矿床系列围绕岩浆中心成矿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岩浆岩侵入含水围岩后,形成局部高温度场并导致热液和矿床物质循环和温度场内的时空温度差是岩浆中心成矿系形成的关键。在理想模式下产生的个体(岩体矿床组合体)同时受到形成条件的影响:岩浆体侵入的深度、围岩的岩性或含水性,岩浆的物理化学性质、侵入温度、岩浆规模都会导致岩浆中心成矿系的完整性和形态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中心 成矿系 矿床分带理想模式 个体生成法则
下载PDF
当前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问题和出路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军(主持人) 霍桂桓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6,共7页
当前的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在迅速发展、繁荣兴旺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关键性的、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这些难题是:1.对作为文化哲学研究对象而存在的“文化”,缺乏既经得起严格的学术推敲,因而又没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解释力的定义... 当前的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在迅速发展、繁荣兴旺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关键性的、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这些难题是:1.对作为文化哲学研究对象而存在的“文化”,缺乏既经得起严格的学术推敲,因而又没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解释力的定义;2.没有建立起既符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又适合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之本质特征的哲学研究框架、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3.没有能力对一些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做出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解答。只有从真正突破了“观念的王国”的“社会个体生成论”出发,既立足于扎实的学术积累,又认真关注现实,才有可能找到文化哲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 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 问题 出路 社会个体生成
下载PDF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倾向和特征说开去 被引量:8
19
作者 霍桂桓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2,共6页
进行文化哲学研究绝不能从现成的常识出发、照搬传统的哲学研究基本框架,而不对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进行系统严格的批判反思。文章通过概括评述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哲学意义一方面是揭示了传统哲学研... 进行文化哲学研究绝不能从现成的常识出发、照搬传统的哲学研究基本框架,而不对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进行系统严格的批判反思。文章通过概括评述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哲学意义一方面是揭示了传统哲学研究所具有的种种理论弊端,从而为我们从学理上重新探讨文化哲学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背景,另一方面则是揭示了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对文化和人的主观感受的忽视甚至拒斥。本文认为,只有在对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进行系统、彻底和严格的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真正有意义的文化哲学探讨和研究,而文章提出的社会个体生成论(theSocialIndividualGrowing-upTheory),有可能成为进行这样研究和探讨的理论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研究 基本前提 可能性 传统哲学思维方式 社会个体生成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论实践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霍桂桓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31,共7页
进行实践哲学研究并得出恰当的结论,究竟是否必须对所使用的方法论进行彻底的批判反思和创新?这种必要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事关这种研究的成败。这是因为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由被研究对象的本性决定的,而作为被研究对象的实践与相对静止的... 进行实践哲学研究并得出恰当的结论,究竟是否必须对所使用的方法论进行彻底的批判反思和创新?这种必要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事关这种研究的成败。这是因为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由被研究对象的本性决定的,而作为被研究对象的实践与相对静止的自然物质对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只有通过彻底批判反思西方唯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探索并确立把被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和历时性维度有机统一起来,社会个体生成论的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才能对实践进行恰当的研究并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实践哲学 唯理智主义 共时性和历时性 社会个体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